陈旭霞:图腾崇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26 次 更新时间:2021-08-18 10:25

进入专题: 民间信仰   图腾崇拜  

陈旭霞  

图腾崇拜是在灵物崇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原始人类对超我的神秘力量的崇拜。“图腾”原是北美洲印第安人鄂吉布瓦人方言中的一个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不同于普通的灵物崇拜,是人类童年时期,建立的最初的维护氏族和部落集团团结的社会整体观念和早期的宗教意识,其中蕴含着先民独特的原始思维方式及对祖先灵魂的信仰。它的核心是氏族成员把某种自然物看做与本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图腾(亲属),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祖先、保护神。原始先民相信,如果尊敬自己的图腾,就会得到它的庇护,并能获得它所固有的超人的品质与功能,进而世代嬗替地传给本氏族的子孙们。为此,他们往往在自己的村头或家宅前树立按想象而刻制的“图腾柱”作为标记,或者在人身上纹身为标志,以表现图腾神经常同本族在一起,并庇护着大家。他们还经常进行祭祀图腾的活动。其主要形式是模拟图腾情状和动作的舞蹈、歌唱。而这种形式是激励人们崇拜情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图腾崇拜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一方面图腾崇拜体现了人的抽象综合能力的提高,说明当时的原始人有了一定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又说明这一时期的原始人的意识是处在一种混沌的状态之中。随着母系氏族社会渐近晚期,特别是氏族部落中英雄层出不穷,比如神话传说中射日的羿、中国远古时期发明农耕生产工具耒耜的神农氏、教人使用火的燧人氏、治理水患的鲧和禹等的出现,使得人们看到了自身的能力,激发了人们征服自然的欲望,相应的原始人对英雄的崇拜也与日俱增,从而导致图腾崇拜的渐渐消失。根据现有资料来看,中国古代先民信仰崇拜的图腾主要有无生物类、植物类、动物类三种。


一、无生物图腾崇拜


无生物类的图腾,在我国主要指石头。石头,特别是硕大无比的巨石,或者巍峨的石山,对远古时代的先民来说是神秘的,人们既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又敬畏它们的坚不可破,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支配下,巨石就成了远古先民崇拜的神灵代表,视之为保护神,有的氏族甚至将它与本氏族的起源联系起来,作为自己的图腾。对巨石的崇拜,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山区。贵州苗族有一种祭祀仪式叫“拖舍歹”,苗族寨民建立一个土石堆用以祭祀祖先。云南布朗族崇拜巨石,有“祭摩”的习俗,“摩”就是岩石,村寨附近的山岩就是他们的保护神。思茅地区墨江县洼墨寨的布朗族寨民中传说,古代外族入侵者由于“排山岩子”山神的威力,被雷击死。“排山岩子”就是寨后的一座大石岩,人们三年实行一次宰牛祭祀,祈求山神的保佑。巨石图腾崇拜有时又与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广西南丹的瑶族,将祭祀祖先的神庙称作“社庙”,庙里供奉的盘古郎、天神、玉帝,实际上就是三块类似人形的石头。


二、植物图腾崇拜


以植物为图腾圣物的自然崇拜,在现有的资料记载中多于无生物类的图腾崇拜。如彝族认为,马缨花是彝族的祖先,始祖可以变成马缨花,马缨花与始祖能够相互转换。据云南楚雄彝族传说,洪水滔天时,洪水淹没了一切,只剩下两兄妹躲在葫芦中被鹰救起。金龟老人为了繁衍人类,用烧香、滚簸箕为卜,让两兄妹成了婚。婚后生下一个大肉团,金龟老人把肉团劈开,从肉团里跳出五十个童男、五十个童女,金龟老人又用刀把流着血的血胞甩到一棵树上,这棵树就开出了红彤彤的马缨花。而五十对童男女互相婚配又繁衍了人类。后来人们就把马缨花当成了彝族的祖先,受到普遍的敬奉。云南楚雄彝族男女青年自古以来都把马缨花作为订情的信物,且在操办婚事时,把马缨花供奉在桌上,让新人拜祭,小孩降生,叫舅舅取名前,也要拜祭马缨花;每年到了马缨花树鲜花盛开的季节,人们都以马缨花作为象征喜庆吉祥之物,或捧在手上,或戴在头上,以示喜庆吉样。云南武定、禄劝县彝族作斋祭祖时,要选一节长约一尺、粗若碗大口的马缨花木制作灵位。彝族支系密岔人祖宗的灵位只能用白马缨花木制作。其制作方法是:人死后,毕摩带孝子上山选白马缨花树,先含酒喷树,然后撒米为卜。米沾得多的那棵树即是祖魂依附于其上的神树,由孝子将其砍下,取三寸长的一段交给毕摩雕刻成木人,耳朵银嵌,眼睛上盖以红绿布,最后用红绿线扎在一块木板上成为祖宗灵位。马缨花图腾观念在彝族的服饰上也有反映。如云南楚雄、双柏、大姚、峨山等市县的彝族妇女,喜欢在服饰上绣花,其中最耀眼的就是马缨花。


汉代西南地区的夜郎国,其先民以竹为图腾。《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这样一个传说:一位女子在河边洗衣,随水漂来三节竹,竹止于她的足间,竹筒里传出哭声,剖开竹筒一看,竟是一个男孩。男孩长大后,立为夜郎侯,夜郎国的人遂以竹为姓。滇桂交界之处的彝族也有类似的传说,他们也以楠竹为图腾。他们认为自己的族人与竹有血缘关系,故在妇女分娩时,其丈夫或兄弟砍一根长约二尺的楠竹筒,将婴儿的胎血放一些在筒里,然后塞上芭蕉叶,送到竹林里,吊在楠竹枝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妇女在怀孕临产的前几天,要由寝室搬到外面房间火堂边,铺竹叶睡。小孩出生时,要用削好的竹皮割断脐带,然后将婴儿胎衣置于竹筒内,或埋在房屋附近的地下,或挂在竹林枝上。埋挂之后,在一个小竹筒上镌写小孩出生日期,挂在寝室之中。这两则事例表明除了具有庆贺新生命降临的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表明新生婴儿是图腾之子,婴儿受到图腾物的保护,消灾免难,健康成长。在崇奉竹图腾的民族中,还存有生育繁殖的祭祀仪式。如云南一些地方的彝族,曾以金竹为图腾,并称其为“金竹爷爷”。不能怀孕生子的妇女,须往竹山求子,向金竹跪拜祈祷。当夜便在附近的庙里投宿,这样便可以怀孕生子。黔东南布依族有架桥求嗣的图腾祭祀仪式。妇女多年不孕,便用竹子做成花桥,即“搭花桥”。花桥用竹子为桥柱和桥梁,用红绿纸剪许多人形(红的表示男孩,绿的表示女孩)于桥上,其意为求嗣,然后在不育妇女门前举行“搭花桥”仪式,并请巫婆在房门外唱跳,其后用一根白线从花桥的梁柱牵引到村外,白线所经路旁都安排人看守,如果有物爬过,则视为王母娘娘送来了儿女。白族新婚夫妇有睡竹的习俗,除有祈求婚姻美满、儿孙满堂之意外,更重要是以求怀孕生子。这种习俗无疑带有远古竹图腾祭祀的烙印。


中国有56个民族,大多数都有人从葫芦里出来的神话传说。在佤族流传着的葫芦传说讲的是,洪水后从葫芦里走出了佤族、景颇族、傣族、汉族、拉祜族五兄弟。云南拉祜族苦聪人认为葫芦是人类的始祖和保护神。彝族人认为葫芦是彝族的祖公。现在云南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留着对葫芦崇拜的习俗。云南哀牢山下的彝族人,在外出捕鱼和出远门时,要在腰部拴一个或数个葫芦。这种风俗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腰舟”的遗风。由于葫芦具有体轻、防湿性强、浮力大的优点,在古人看来,葫芦的作用颇似现在的救生圈,故有“腰舟”之称。汉民族历史上也有着葫芦作为祖先崇拜的习俗。《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用绵绵不断的葫芦,作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诞生之所。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盘古等中华民族的始祖们,其本质实为葫芦。《周易》中记载伏羲,称其为“包牺”,“包”即指“匏”,意为“葫芦”;女娲,娲,古音为“瓜”,“女娲”可读为“匏瓜”,也就是葫芦;而《搜神记》、《水经注》诸书中将“盘古”写作“瓠”,也为葫芦的别称。在其他民族,关于这类传说尽管情节各不相同,但皆有人类始祖出自葫芦的意思。究其原因,是由于葫芦形体颇像女性子宫或岩洞,因而人从葫芦出,隐寓着人从母体出以及人类早期穴居生活的深层意义。


三、动物图腾崇拜


图腾信仰崇拜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动物图腾,而其中又以鸟图腾分布最广。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鸟图腾崇拜。东北满族以乌鸦为图腾,满族传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一次兵败,无路可走,就躺在树林里,一群乌鸦落在他身上,敌人追兵误以为是一具尸体,而得以逃生。于是爱新觉罗氏就以乌鸦为图腾。满族祭祖时在院中立一神杆,杆上的锡斗内装有米、切碎的猪肚、猪肠等,供乌鸦食用。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人将鸟作为图腾。考古工作者在山东、江淮等地,发现画像石、帛画等出土文物上绘有人面鸟身的形象。在湘、桂、黔、滇的一些地方,也出土有绘有人面鸟身或羽人形象的文物,这当是古代先民鸟图腾崇拜的遗痕。鸟图腾意识大量地表现在绘画、雕刻中,如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中象牙雕刻的双凤朝阳纹,以两只凤鸟与一个日形共用,组成一个左右对称的图徽,取得均衡稳定的视觉效果,是远古图徽共用形的绝妙实例。又如河南临汝阎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缸,上面绘有一只白色鹳鸟,嘴衔着一条鱼,鸟的前方放着一长斧柄,长斧柄是权威的象征,可能墓主是氏族的首领,而图上的鹳鸟可能是氏族图腾。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龙凤人物帛画》,下方侧立一妇人,高髻细腰,广袖宽裙,合掌作祈祷状,上部画龙凤,作争逐状。古楚人认为灵魂为鸟,鸟也可以引导或伴随灵魂飞行,传说楚怀王死后,“化而为鸟,名楚魂”,鸟被楚人当作神灵和图腾进行崇拜。


龙崇拜是远古先民幻象信奉的一种图腾,起始于黄河流域,传衍至大江南北。严格地讲,龙崇拜不是图腾崇拜,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故龙的形象丰富多彩: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一足曰夔龙,龙头鱼身曰鱼龙,一身首尾各一头曰并逢龙,一头双身曰肥翼龙,一身双头曰窃由龙等。龙生九子流传极为广泛,有椒图、嘲风、螭吻、蒲牢、展、睚眦、囚牛、狻猊等。各有所好,各有所长,各有所司。如椒图好闭,就装饰在门环上;嘲风好险,就装饰在殿角上;螭吻好望,就装饰在脊岭上;蒲牢好鸣,就做了钟钮;展好负重,就去驮碑……其实这“九子”的“九”不是准确数字,而是形容龙族之旺、品种之多。每种龙又有多种姿态,如站龙、团龙、盘龙、坐龙、卧龙、走龙、跑龙、巨龙、龙戏水、龙戏珠、龙戏凤等等,可以说是千姿百态。民间龙崇拜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二月二龙抬头”祭祀,一是天旱请龙王祈雨。河北省井陉县长岗村有一座五龙圣母庙,奉“龙驹老母”。传说这位老母本是长岗村闺女,忽而怀孕生下五条龙,给这一带带来了风调雨顺,人们就立庙奉祀,每年举办一次龙母庙会,俗称“接龙母”。会期长达半年,有两个高峰:三月二十九日接龙母,到四月初四为龙母诞辰,九月二十九日送龙母。半年中供祀不断,牛羊礼牲,社赛献戏,香烟缭绕,人马川流。但最有趣的是“转轿”表演,接龙母到离村三十里外的山里拱龙洞去接,轿夫抬轿时有“试抬”、“上肩”的举止。试抬就是试轿轻重,看龙母是否已经上轿,如很沉表示已入轿,就正式上肩起程。出庙门时由持“御棍”者指挥,先是缓慢平稳地转圈,正转反转;忽而急速冲出庙门,又安然停住,又缓慢地平稳转圈。据说正转反转是摹仿旋风。旋风是灵魂的表示,代表龙母。庙外转圈后还要冲回庙里,反复三次,表示龙母对庙堂的留恋。上路后,一直以这种转圈、冲跑方式进行。沿途经过村镇,要做串街串户表演,象征龙母对亲戚们致意。进长岗村后,要抬轿串门,与乡亲们见面。至五龙圣母庙,也有三次进殿、出殿的反复,象征对信男善女的致意。最后进殿在龙母塑像前落轿,揭去塑像头上的红布,叫做开光,表示请来的灵魂已与塑像附体,塑像已能显灵。半年后再送龙母归山。这种人情味的表演已舞蹈化,影响极其深远。龙崇拜的另一个现象就是人们自喻为龙。人们把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比作龙。中国有一成语,叫望子成龙,就是父母希望子女长大以后有出息的意思。龙崇拜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有真龙天子、龙袍、龙门、龙泉、龙山、龙床、龙表、龙柱、龙案、龙舟、龙灯等等。直到现在,中国人还自称龙的传人。


蛇图腾崇拜的地区很广大。民间往往视蛇为龙。南方先民有“文身断发”的习俗,文身,即纹身,在身上刺花纹,表示自己是蛇的子孙后代。在多水的南方,这意味着可以得到水神的庇护,不被水妖伤害。台湾高山族排湾人也以蛇为图腾,他们认为,是两条百步蛇孵卵才诞生了人类的始祖。如果百步蛇进家是吉祥之兆,要杀猪办酒席表示欢迎。五年之内若无百步蛇进屋,以为将有灾祸发生。山西一些地方视蛇为镇宅土神,见有出没,不但不伤害,还立即以香纸祭送。土家族认为蛇是祖先的化身,一旦有蛇进屋,便认为是祖先回家看子孙,绝对不能乱说,更不能打,只能磕头烧香烧纸发送。清明节扫墓时若发现了蛇,不得伤害,也只能烧香磕头。这是龙的传人观念的遗存。宜兴一带,俗信家蛇会运米。说是家里有了家蛇,米囤内的米就会挖而不空。无锡乡民也有所谓“蛇富米”、“蛇盘米”的说法。据称,有一种蛇,会用蛇鳞把富人家的米运到穷人家。因此,见蛇盘在屋檐下,绝不能惊动,更不能打杀。在宁波一带,每逢春节,还常忘不了挨家挨户舞青黄两条小龙(蛇),祈求蛇神保佑,除邪避凶。侗族在元宵节,要举行集体性的祭祀女神“萨堂”(原始祖母)。其祭仪是:首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给女神斟茶化纸,接着是数十名中老年人身穿织有蛇头、蛇尾、蛇鳞、水波、花草形象的彩色图案的服装,臂挽臂或手拉手地围成圆圈,模仿蛇匍匐而行的动作,在神坛前跳蛇行舞。炎夏,若发现虫灾蔓延或久旱不雨,禾苗大片枯槁,居民多以寨子为单位用茅草藤条编织大蛇形象,漫游田间,俗谓“舞草蛇”或称“舞草龙”。仿蛇爬行,左弯右曲寻食或昂头、晃身、甩尾溅水等姿态。人们意欲通过这些活动,表示对蛇神崇敬的诚意,以求保佑人畜兴旺,灭虫抗旱保苗,年景丰熟。侗族人还有禁捕禁食蛇的习俗。据说谁要是违犯禁忌,就要斟酒化纸敬祭祖先,向其赎罪,否则好端端的鸡鸭蛋都孵不出鸡仔鸭仔,甚至猪牛发瘟死亡,人患奇症难病。即使为配药治病需捕蛇,也须在室外煎食,漱口洗澡去掉腥味后,方可进屋祭祖,祈求宽恕,否则捕食者要掉牙腹痛。有的还认为遇见蛇蜕皮、交尾是惹祸损财的凶兆,需要祭祖才能逢凶化吉。在民间信仰中,蛇不但具有种种神力,还精通种种变化。据说蛇经五百年就可以蜕变为蛟,蛟经一千年可蜕变为龙。蛇在民间传说中还可以变人,蛇经过几百至几千年的修炼可以蜕去蛇身而变为人身,变成男人则称“蛇郎”,变成女人则称“蛇女”。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白蛇传》的故事,就是这种民间信仰的典型反映。


居住在西南山区的瑶族、苗族流行狗图腾崇拜。这些民族都以盘瓠(狗的别称)作为自己的始祖。据《山海经》记载,帝喾高辛氏宫中有一妇人长期患耳疾,医治时挑出一蚕大小的“顶虫”,于是将此虫放于葫芦瓢中,上盖一盘,不一会儿此虫化为犬,称为盘瓠。后来盘瓠因立下战功,与帝喾的女儿结合,这一对人犬夫妻繁衍人口,形成这些民族。这一“人狗婚配”神话,在我国影响大,流传广,历史长。旧时浙江山区每年正月初八畲族人身穿民族盛装,聚集宗祠,关起门纪念盘瓠生日。祠堂悬挂祖图高皇盘瓠像,祭祀雕有犬头的祖杖,歌唱《高皇歌》,又称《狗王歌》、《盘瓠歌》。湘西苗、瑶族居住的地区旧时留有盘瓠庙、盘瓠洞、盘瓠碑等,苗、瑶族人用香火供奉它们。狗图腾信仰渗透到日常生活各方面:畲族儿童喜戴狗头帽,穿狗头风衣,女子戴狗头冠,瑶族人好“五色斑斓衣服”,衣有狗尾巴形,是仿五彩毛之狗。畲、瑶、裕固等民族还保留不骂狗、不打狗、不吃狗肉、不向狗撒尿、不窥视狗生育,狗死时要举行葬礼,向狗行叩拜礼的习俗。敬狗还与尝新民俗联系在一起。许多民族流传狗帮人类取谷种的神话。狗千辛万苦从天上求来五谷种子,人不能忘恩负义。壮族每年农历七八月间举行尝新节。是日,家家户户都用新米煮饭,并杀鸡宰鸭备猪肉,祭祀祖宗及各路神灵,酬谢其护佑丰收。妇女们清早就到田里割回绿稻叶供在神龛上,并供上饭菜果品,然后烧香、点亮油灯。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狗唤到神龛前,舀一大勺新米饭,加上各样菜肴喂狗。待狗吃饱后,全家人才围坐聚餐。游牧民族视狗为猎神,出猎先敬猎神,获猎物先敬狗,酬劳狗。犬伤亡,猎人背狗回家,并鸣枪表示悲恸。遇到饥荒,宁可挨饿也不杀狗。满族人流传义犬拯救先帝努尔哈赤的传说。他们对狗非常敬重,他们不但不杀狗不食狗肉,而且不打狗,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其他民族的人如果戴狗皮帽进满族人的家做客,主人是会不高兴的。古人原始思维,狗具有息事宁风的巫术功能。使用狗祭风神,狗能通灵,占卜凶吉,狗的怪异行为预示灾难的来临。蒙古族流行以犬号声预测吉凶的习俗。藏民视狗为神圣的兽物,纪年从狗年开始,至今保存犬征兆、犬占卜的风俗。羌人也有“吊白狗、卜丰歉”的习俗。贵州苗族久旱时,举行狗占求雨活动。“狗血涂衣”,“狗头挂门”,以防瘟疫邪魔侵入,保护主人安全。狗不仅可看家护院,而且还担负导引死者灵魂通往天国的使命。北方牧人有殉犬习俗,主人棺材边有狗棺材,表示狗始终护卫主人。十二时辰中,狗是守护神将,保护人的平安。狗还是人类艺术中描绘的对象之一。大量古岩画中,狗的形象很突出。绘制于战国秦汉时期的广西左江崖壁画中的动物是狗,反映出壮族先民珍狗或犬祭的图腾崇拜习俗。


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裕固等民族都以狼为图腾,这些民族敬畏狼的勇敢、力量。在古史记载和这些民族故事中,都有人狼结合,繁衍后代的传说,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还有“狼妻”的传说。至今在维吾尔等民族中间,尚用狼来指称男孩,比喻其勇敢,这显然与狼图腾文化有关。在维吾尔民间流传着苍狼为救姑娘而赶走了妖怪的故事。至今,在维吾尔等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仍保留有许多崇尚狼的习俗。如远行时将狼骨带在身上作为护身符;产妇分娩后躺在新剥下来的狼皮上;将狼的踝骨挂在婴儿摇篮上用以避邪并希望婴儿能成长为勇敢的人;在木勺、乐器等器物上雕刻狼头等等。裕固族的先民属唐代的回鹘。古代回鹘人认为狼不仅是其祖先,而且是护国神兽。裕固人至今还保留着不食狼肉和客人进帐篷时不得携带狼肉和狼皮的习俗。有些裕固人还把生男孩称作生狼。这种习俗实际上就是古代回鹘人自视为“狼种”,并以此为荣,认为较其他部族为优越的习俗的“遗迹”。


壮族以青蛙为图腾。壮族东兰和凤山一带广为流传《蚂虹(青蛙)歌》,大致内容是:有个人叫东灵,因烦屋边的蚂虹叫,便烧了一锅开水把蚂虹全烫死了。蚂虹死后,发生了一场酷旱,江河涸干,草木枯焦,人类濒于绝灭。始祖布洛陀告诉人们,蚂虹是雷公的儿子。人们把蚂虹的尸体找回来,进行祭拜,送它们的灵魂上天。于是草木复苏,人类免遭了一场灭顶之灾。壮族人民从此视青蛙为圣物。青蛙的艺术形象,广泛出现于广西壮族的绘画、雕塑、纹身、绣织、舞蹈、民谣和神话传说之中,著名的花山崖画中的主体形象就是青蛙,画中的许多场面描绘了远古社会酋长、巫师装扮成青蛙图腾的祭祀活动。壮族常有刺着蛙纹图案的服饰,图案上巧妙地把蛙头画为如意头,圆圆的肚子幻化成为通宝铜钱。人们穿着这种刺有蛙纹图案的服饰,产生一种安全感与幸福感,认为蛙神在保护他们。这是古老的蛙图腾崇拜感情的积淀。在陕西临潼一带有一个习俗,孩子的肚兜通常绣蛙图案,男女婚嫁,夫妻贴身的裹肚也绣有青蛙,甚至新娘在婚礼上要亮出青蛙裹肚让人看。这个习俗暗示他们是女娲氏的后代,娲神可以保护他们一生平安,生息繁衍。


彝族以虎为图腾。云南南涧县虎街有专祭老虎的虎神庙,庙内正壁绘有一黑虎头,两侧绘十二属相图。每隔三年到第四年的第一个虎日夜间,要举行祭虎神的祭祀活动,跳十二兽神,即跳十二属相舞。届时附近彝族青年男女均来虎神庙周围的山坡上歌舞至通宵达旦。十二兽神舞以虎为首,最突出的也是虎舞。虎舞由女巫戴虎面具扮母虎,其余十一兽分别由男女巫扮演。舞者各持扇形羊皮鼓,男巫吹葫芦笙伴奏。十二兽神舞表现的是狩猎、畜牧、农耕的内容,目的是为愉悦虎神及众天神、地癨。云南双柏县彝族村小麦地冲彝人,自称虎是他们的祖先,有传统的虎节,节期从正月初八到十五。虎节以跳虎舞为主要内容,由八个青壮男子披黑毡和黑羊皮扎成的虎衣扮成八只老虎组成舞队。领舞者称为“黑老虎头子”,由巫师担任。初八日为出虎日,化妆后的老虎不能说话,在毕摩带领下先祭天,后祭虎神,祭毕,毕摩大吼一声“罗嘛”!意为“虎啊”!接着黑老虎头子带四只虎跳四方虎舞,虎项拴铜铃,伴奏乐器为羊皮鼓、铜锣。当天晚上为虎节开始,本村外村的男女老少与虎共跳圆圈舞,人们可以用四弦琴、竹笛、竹箫边奏乐曲边跳舞,边唱山调,人虎同乐,直到尽兴方休。连唱跳三个晚上,到十一日以老虎为主跳舞,人们不能再唱,乐器也只有铜锣与羊皮鼓。这几天之内,虎舞队每天增加一只虎,到十五为“送虎日”,八只虎全部上场。共跳十二套动作,主要有虎娶亲、虎亲嘴、虎交配、虎孵蛋、虎护儿等生殖繁育活动,虎搭桥、虎开路、虎盖房等生活活动,虎烧荒、虎教牛耕田、撒种、栽秧、薅草、收割等生产活动,及虎到各家各户拜年“斩扫祸祟”等内容。人们认为,只有过这种虎节,跳这种虎舞,人口才会发达,六畜才会兴旺,水稻才能获丰收。虎神送了鬼,这一年才能清吉平安。最后一个节目是“抢虎肉”,凡参加过虎节者,均可去抢食早已备好的一盆猪肉,喻为食虎肉,以得食为吉祥。至此虎节全部结束。此外,小麦地冲村不仅有跳虎节习俗,还有虎崇拜的实物。村后的虎送鬼的山梁称为老虎梁子,山上有三块巨石,称为公老虎、母老虎、虎子。每逢年节,村民都要祭石老虎;至现在,不育妇女祭公老虎,用手摸公虎的生殖器,以求生育;小孩生病祭虎子石。人们对石虎信仰笃诚,认为祭祀石虎神可保全家、全村安宁。这是人兽合一、人兽血缘相通的原始图腾观念在彝族的典型表现。\r


    进入专题: 民间信仰   图腾崇拜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宗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809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民间信仰》河北人民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