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堡:“共享员工”模式有助共克时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46 次 更新时间:2021-10-18 10:55

进入专题: 共享员工  

邵春堡 (进入专栏)  


宅家防疫时期,“共享员工”模式腾空而起,网络上下赞不绝口。由此联想到近几年熟知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经济。从共享器物到共享员工,这个不凡思路,酝酿于忧患,破壳于困境,直击燃眉之急,解决暂时歇业的餐饮业员工成本压力和商超零售业快递企业用工荒的矛盾。共享模式把盘活物质资源升级到盘活人力资源,触及到人们最关心的经济和就业上,给我们新的启迪,并带来勇气和信心,真是困难考验尚未届期,丰盛礼包便匆匆而来。

一、“共享员工”模式有助共克时艰

春节防疫期间富余员工的西贝等餐饮业的软肋,恰恰成了盒马鲜生等物流、快递企业的救命草,员工相互流动,有助提高使用率。“共享员工”模式在解决紧迫问题中一出笼,整个零售行业便掀起热潮。特别是阿里、京东等企业的同样举动,鼓舞众多企业兴趣盎然,吸引着许多餐厅员工纷纷“临时转行”。“共享员工”模式被看好,在于它能解多方后顾之忧,有一举多得之效。一是缓解歇业企业员工待业的压力,还可吸引餐饮外企业大量待在家的职工,重要的是共享合作,将为员工带来工资收入;二是减轻餐饮企业等供给方的人力成本负担和疫情影响的损失;三是缓解物流快递企业用工不足,解决人力供需失衡状况;四是使公众享受到更快捷高效的服务。当前,仍处防疫过程,在复工中将会有更多的企业,特别是服务型劳动输出型企业更适合采用“共享员工”模式,解决用工就业问题。“共享员工”模式适应各方所需,调节劳动关系,建立合作关系,是舒缓人力成本压力的备案处理,及时满足了非紧密接触岗位工作之需,顺势减轻了一些企业的成本高与招工难问题。这是非常时期的一种创新,刚开始就展示出蓬勃生机,它是惊蛰未到就破土而出的春芽。让人们看到新的希望。

“共享员工”模式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方法,要取得非常之效,还需将这个模式变成专门平台,解决处理后续的延伸问题,健全配套措施,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一是明确劳动关系,是重新建立,还是临时借调,还是双方企业都签合同,需要协商。如是委派劳工,企业间也可签订合同,把员工的权利义务归属写清,特别是员工是否同意岗位变换,虽然这样员工有工资,也并非员工都同意,疫情结束后是否要回归原企业。对中层员工的岗位交流是否应有特殊规定。二是明确工资收入,工薪是否平衡,薪资是否有所提高,薪酬由哪方企业发放。三是明确工伤事故处理,如员工在新的场所发生工伤事故、生病,或感染新冠肺炎等如何理赔,要以合同为基础,把疫情期间工伤保险、工伤处理规范清楚。四是明确劳动法律关系,可对共享员工综合方方面面的劳动法律关系处置,做个完整流程,便于执行。五是明确临时转岗的考核审查和培训等事宜。用灵活的方式调节和交流员工,促进就业上岗,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二、“共享员工”模式激活人力资源

“共享员工”模式本是适应防疫期间提出来的权宜之策,然而它却具有长期的、根本的、宏观的意义。因为任何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一看民生,二看就业。民生折射就业,就业支撑民生。而且任何经济社会危机甚至自然灾害来临,都会冲击到民生和就业。因此能否将“共享员工”锻造成一个综合平台,以其内涵为基础,统筹政府劳动就业政策调控和市场资源配置,想必会收到更大效果,值得探索和试行。

从长远和宏观上运用共享员工模式,尚需对其改进和完善,使其成为盘活人力资源的综合运用平台。这就要尽可能吸纳已有的相似做法和经验,充分综合外包模式、U盘式工作、企业外部支援、“共享人才计划”以及去年国务院出台的灵活用工做法,还可借鉴日本的派遣社员等国外的类似探索,比如学习足球队员租借的细节,健康球员合同期内如本俱乐部未安排打球,可租借给其他球队,提供战斗力,关系还在本俱乐部,双方球队谈好租借费用、工资支付比例,工资由借人的俱乐部支出,两全其美。共享员工模式在防疫阶段提出来,适应了这期间人力出手方和接手方不同的需求和愿望,借鉴了器物共享这个中间环节。我们相信为调节用工数量、专业需求和时间,节省用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这个模式。除应对当前外,我们要着眼更长时间、更大范围去完善这个机制,不限企业和行业类别,不限特殊时期和平时,不论单位和个人,甚至可将经营范围扩展为就业、岗位转换、兼职等等,将其打造成网上智能平台,尽可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和各种技术软件,由中介单位予以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需求和供给方均可登陆平台,提供或接受人力资源的各种信息和需求,由人机协作调配、调节和反馈,保护用户隐私,保障用户权益,方便各方使用。对短期健全的配套措施和法规再审视再升级,简约规范劳动关系或者员工身份、保险等各种内容,比如若能让社保也像个人所得税一样由个人缴纳,并由企业代扣代缴,人力资源的交流就会更加简单方便,就能高效整合和解决招工难和员工兼职的问题,就可把调节劳力余缺化作日常现象,细水长流,灵活用工,提高效率。

发挥“共享员工”平台的作用,还可积极应对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人们工作的趋势。我们在利用共享平台实现就业、择业、兼职时,要根据人工智能取代某些工作岗位的步骤等信息,较早地引导人们择业,力促劳动者素质转型升级提高,培养和锻炼员工的适应性和综合性能力,在庆幸人工智能逐渐取代那些急难险重的岗位和职业的同时,从容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通过自由参与竞争和市场配置,在各种岗位、职业和行业的锻炼、培训、提高、转型中,发现自身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共享员工”平台的每次运用,都是在抢抓选择机会,与不同职业和岗位对标,从而有利于规划自己的职业和事业,清楚何时享受单位培训,何时在职自学,何时脱产学习,进而克服技能单一、个人单打独斗、目光短浅等习惯,更新旧观念旧知识,敏锐地把握新事物,学会团队合作和人机互动协作,并根据自身优势和潜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环境甚至上司,更好地从业、合作和奉献。

三、“共享员工”模式倒逼相关改革

共享员工模式需要社会文化的宽松环境。新的模式和机制,自然要纳入经济社会正常秩序,与原有的相关规定政策机制相对接,难免有些别扭、冲突、看不惯等现象,仍然会有文化、习性、环境的差异和法规上的限制。这就需要对新生事物多宽容、少责难。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不在新事物刚露尖尖角,还没全貌时,就以偏概全,将其扼杀;新事物开始也会有问题,不要未待其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就外在干预,影响它的成长;有的问题还需我们充分了解后再引导纠正,别将好事当坏事一否了之。对于新事物的探索,可以划出一个区域范围和时间界限,给予探索的时空,待渐趋成熟再行规范,限制和纠正其弊端,支持和鼓励其优势。解决新问题要敢于担当,既要靠老办法,也要尝试新手段,不能拿过去的法规和别人的法规限制我们、筐定现实,而要在生动的实践探索中,总结抽象出崭新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要以脚试鞋,不能削足适履。员工跨企业和单位交流,要注重培养对不同管理、文化和方法的适应性,用人单位要体谅员工的不同素质和背景,在工作磨合、职业培训和生活锻炼中,逐渐适应不同文化和规范。共享员工平台,对企业和员工都是选择,一切都在变,要以变应变,把解决员工在选择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提升企业经营能力的一次机会,力促企业管理、文化、职业等素质的普遍提高。

共享员工模式的实践还会倒逼参与的企业,深化企业改革,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配置要求和共享人力资源的原则,既敢于号召本企业员工走出去,也要有勇气接收外部员工和就业意愿者走进来,让人力资源这个活的因素真正发挥出强大的功能和效益。这就要求某些民营企业改进体制中家族色彩过浓的狭隘性,也要求国有企业改进规模大欠灵活的部分,让企业更多地符合市场要求,真正实现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作用。

共享机制需要法规指导和监管,对补充和完善相关规定,加强立法建制提出了要求,特别要及时变革劳动合同、劳动保障的制度规定,在登陆共享员工平台中,共同约定清各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尤其要明确管理制度、保障措施、法律风险与责任归属,比如员工在共享期间的工伤如何处理,工伤保险和商业保险由哪方购买,都要在探索基础上明确规定。

要把共享员工模式与共享经济结合起来,在从共享由器物到人力的转变中,充分考虑共享由器物到整个资源的扩展。其实企业之间还有很多要素可以共享,例如资金、设备、技术、专利、厂房、生产线、信息等等,可以学习借鉴一些汽车设计行业早已运用共享模式的做法和经验,如果能够更好地把握共享资源的精髓,扩大这个模式的运用范围,使其高效运转起来,就会多方受益,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

四、“共享员工”模式具有广阔前景

困境思变,多难兴邦。“共享员工”模式之所以提出伊始就进入运行,在于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成果的雄厚积淀,在于汹湧澎湃的产业革命潮流,在于高效齐全的产业链集群,这是我国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底气和条件。特别在疫情逼迫人们静下来这一段,官方、民间、企业家、员工,以及各个方面,都在虑摆脱困境、思发展改革,“共享员工”是人们共同磁场凝结的许多积极思路和建议中的一条。许多中小企业不计得失,他们的企业家、管理者忧国忧民,从共克时艰出发,凝结成强大的力量和共同的命运。查阅近期报道可见,先是盒马与西贝等餐饮企员工合作;接着生鲜传奇、沃尔玛、金虎便利等多家公司发出“共享员工”邀请,欢迎暂时歇业的员工前去“上班”;京东7FRESH发布“人才共享”计划,邀请临时歇业的餐饮、酒店、影线及零售联营商户员工前去“打短工”;阿里推出一个灵活用工平台——“蓝海”就业共享平台,招募万名餐饮员工临时送外卖;云海肴、青年餐厅、蜀大侠在内的21个餐饮企业,1200余人加入盒马临时用工队伍。短短几天,成千上万的员工,经过健康的排查、检疫,包括做好防疫、业务技能的培训,正在陆续上岗。目前医卫系统等各条战线纷纷驰援武汉、湖北抗疫前线,许多企业适应防疫形势,迅速整合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汇聚成一股复工发展的洪流。

共享员工模式的出笼看似偶然,其实有它一定的逻辑:

1、2003年非典时期,商业市场:从线下到线上。当时为适应预防非典感染,激发了电商的创新和飞速发展,既解决了当时不能在商市聚集的问题,又推进了商业市场的互联网运用,还积极地影响和带动了各业的繁荣发展。

2、2020年春节防止新冠肺炎期间,共享资源:从器物到人力,产生了共享员工模式。这个模式也是为了防止病毒感染,立足于解决当下用工荒企业与歇业企业员工出路的矛盾,盘活了人力资源的调节和交流,也为劳动和就业开辟一条新路。

3、2003年到2020年,网络:从人人互联到万物互联,盘活了沉淀的财物,使原来躺着的设备和材料有了“生命”,可以电子动态监察,为社会生产生活所用,把原来绑在万物上的人解放了出来,进入了一个互联网加物联网的价值升高阶段,使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2020年伊始,我们见证的共享资源由器物到人力,是在互联网由人联到物联基础上的崭新飞跃。由人联到物联,再由器物共享到人力共享,这种交互递升,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此刻互联网、物联网、共享器物、共享人力、线下、线上,这些要素汇聚一体,奏响了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交响曲。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主要促进了传统向时代的进步;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扩展,主要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共享器物到共享人力,主要催生着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些活力构成了社会蓬勃发展的生机,这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机制,这是一个充满梦幻的希望。


进入 邵春堡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共享员工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801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