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六流”学生如何成为一流学者?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85 次 更新时间:2023-04-12 22:08

进入专题: 田野调查  

徐勇(华中师大) (进入专栏)  


2021年6月16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村调经验交流会在科学会堂301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文是作者在经验交流会的基础上形成的,经作者修订充实。


今天,应届毕业的博士生强强同学为大家做了非常精彩也十分有用的调查辅导。他在毕业之际来看望我,谈及他的调查和学习体会,我很受感动,希望他能够与大家分享他的体会和经验。强强同学做了认真的准备。他刚才说比做博士学位论文还辛苦,可见他非常用心,也非常愿意与大家分享。我感觉到他的体会中有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也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是在田野调查中增强自信。

大家都对强强同学刚才的讲解很震撼。没有想到,小小的村调,有这么多学问!大家可以从他的讲解中发现他的自信,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过去,我们曾经专门请过调查专家来讲解。我觉得其实用性不如强强。因为强强同学自己亲身参与了村庄调查,这都是他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这种自信是从田野调查中获得的。

坦率地讲,强强同学刚入校时,我还是有些担心的。他没有受到完整的学历教育,大学上的是专科。他刚才自己说是“六流”学校的学生。前几天我在“如何锤炼中农品牌的学生”的讲话中用了第二、三、四层次,有人有不同看法。但是,应该看到,不同学校和人有不同的禀赋,也有不同的层次。否则高考为什么要分批录取,国家为什么要划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呢?强强同学就读博士前,没有做过田野调查,也不是政治学理论专业的。用现在的话讲,属于没有任何积累的“小白”。

可就是这样一位学生,入读博士之后参与了四个村庄调查,并在调查中成长和成熟起来。我五年前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去看望在那里调查的强强同学。当时他还很腼腆,家里很困难,母亲身体不太好,我很担心他坚持不下来,但他坚持下来了。后来在东北调查,其他人都到大平原,他却坚持上山,到产人参的深山做调查。正是村调的经历,改变了他,有了底气,也有了自信。最近毕业,他很苦恼,包括一流大学、党政机构在内的好几家单位都要他,面临的是选择的苦恼。其中的重要因素他有调查的经历,有学术的潜质!

从强强同学本人的经历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出身决定命运,行动改变命运。

二是在田野研究中努力自为。

田野调查是基础,之后要根据田野调查做论文。强强同学通过深度调查,引发了深度思考。他原来准备以东北人参村为基础,写“国家为何难以上山?”这本来是一个基于田野调查,能够产生原创性理论的论文选题。说点大话,是可以与美国斯科特的“逃避统治的艺术”相媲美的一个选题。但是,经过开题,为慎重起见,他放弃了,选了一个比较保险,挑战性也弱的选题。他的一个担心是现在学术界有许多饱学之士,容易用唯一的尺度和标准衡量学术。我们的田野调查在政治学界有些属于异数,不太容易为学界所接受和认可。

对此我也有同感。这些年,我因为提出家户制,特别是祖赋人权,有人说我倾向于保守,其实不然。我们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学生,对民主自由平等有一种普遍而强烈的向往。我从事村民自治的价值取向便是民主。我们几个老师和学生还在一个村专门实验民主。可以说,没有多少人有我们对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越来越感受到,民主自由精神不是读点哈耶克和胡适的书就自然而然就有的,它与年龄知识无关。这也是我写《关系中的国家》一书的重要起因。其实在每个人心中,既有自由的向往,也有专制的因子。这是人的天性。而且越是文化人表现得越突出。因为有了点知识,就容易先入为主,好为人师,自以为“是”。所以,在学术领域,特别需要有包容精神,允许不同意见的表达。如果学术只有唯一的标准,就无所谓学术了。我在农村基层生活过,人们经常说,千个师傅万个法。当年东北调查,我根据预先规划要求寻找大平原村庄,而强强同学坚持上山。我没有过多阻拦。现在想来,如果当时强制阻挡,就有可能失去一个潜在的斯科特呢!

当然,要让大家意识到田野调查中的学问,有一个过程。一定时段还得与现实妥协。所以,强强后来开题选择了一个相对稳妥的题目。这意味着我们做田野政治学的人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大努力,除了田野调查以外,还包括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我们尽其努力,首先力争自圆其说,再成一家之言。

三是在田野调查研究中实现自强。

强强同学说,读研究生期间,最痛苦的不是调查,调查只是辛苦点。最痛苦的是发表学术论文。我们做的是基础性调查,利用田野调查发表论文很困难。现在刊物发表论文首先看人,对博士生不感兴趣,二是要求热点,而热点问题又是他不感兴趣的。

强强同学说的的确是我们当初做村调时没有考虑到的。但反映了当下整个学术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学术研究是基于任务和压力,而不是基于积累和兴趣。因为要毕业,要谋得一个好工作(得知有些学校直接将发表论文与安家费数量挂钩),要评职称,要评人才等,所以要发表论文。刊物要成为和保持C刊,要获得转载,刊物对编辑有转载的考核指标等,使得刊物发表论文要看人,要看热点等。这已经不是个别人个别刊物,而是一个学术生态链条的问题。在这样的学术生态环境下,很难出高质量的能够传承的成果。我看最近一期的《国家人文历史》刊载百年建党历史上的红色经典作品是怎样出来的。我发现有两点:一是有长期的生活积累,二是无发表任务压力。很多作品写出来后就没有指望能够发表,也不靠发表谋生。

强强同学说发表论文难,我想与当下的学术生态相关,但也不要失去信心。当我们一直坚持,通过我们的一点一滴的积累形成学术热点而不只是紧随政治热点,情况可能会好一些。所以,学术当自强。

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们将“六流”学生培养成进入一流大学工作的毕业生不容易,今后要成为斯科特那样的一流学者会更难!但我还是充满期待。


进入 徐勇(华中师大)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田野调查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08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