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昭根 朱栋铭: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的转型与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89 次 更新时间:2021-06-23 08:03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一带一路  

储昭根 (进入专栏)   朱栋铭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极大限制了人员流动和商品交易,使得08年金融危机后复苏疲乏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甚至可能成为“压垮经济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1]。

在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市场日渐萎缩,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成为当今外部环境的新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就此一蹶不振,各国共同发展成为历史。与之相反,从中长期看,经济全球化仍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作为国际合作的典范,“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就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力维护了各国的共同利益并促进相关合作,“五通”建设卓有成效,取得的国际经贸合作成果举世瞩目。“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形势下中国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同时也是陆上国家在海洋文明占据经济优势很长时间后再现繁荣的机会。突如其来的全球性疫情将对共建“一带一路”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探究的热点。

一、疫情常态化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传播,迫使各国政府采取强制措施限制跨区域的人员往来,阻碍商品交易和资金流通,使得各国的生产停滞,失业率陡增,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则更为深远。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绝大多数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失业率上升。同时国际直接投资断崖式下降,全球债务水平快速攀升,世界贸易显着萎缩。

2021年的世界仍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笼罩之下,但随着各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多款新冠疫苗的上市,全球经济复苏已现曙光。世界银行预测世界经济在2021年增长4.0%,IMF则预测全球经济在2021年和2022年将分别增长5.5%和4.2%。虽然疫情给全世界,包括共建“一带一路”造成了严重冲击,但“一带一路”合作不仅没有止步,反而逆势前行,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展现出强劲韧性。

1.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为全球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对公共卫生体系较脆弱的国家和易受疫情影响的国家造成重大挑战,同时对各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造成极大负担,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方面的影响:

(一)全球产业链受到冲击

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全球数十亿人被禁足,无数企业破产,无数人失业,全球产业链被严重破坏,对产业链和供应链影响之深和之广得到了充分认识。疫情作为一次对经济全球化的压力测试,迫使不少跨国企业重新评估带路国家的产业链,逐步分散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制造业供应链。[2]同时,疫情的冲击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金短缺,而各国的限制措施阻碍了国家间经贸交流,致使东南亚、日韩、欧盟等境外供应链发生断裂,极大影响了“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3]全球供应链受阻导致部分产业链解体,少数国家甚至以供应链安全为藉口,重提“中国威胁论”,谋求去中国化。

(二)贸易、金融活跃度下降

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大量行业停摆、工厂停产,货物运输不畅,各国为应对疫情陆续采取了贸易限制性措施,全球贸易往来的活跃度大幅下降。WTO于2020年10月预测2020年全球贸易降幅收窄至9.2%,小于4月份预计32%-13%的降幅,全球服务贸易活动指数在2020年从约125跌至95,降幅约达24%,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的9%。[4]疫情不仅对贸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更恶化了全球的投资环境,“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也受到较大的影响。

随着疫情在全球加速扩散,全球金融市场的股票、利率、汇率等均受到冲击,银行利息净收入及利差持续面临显着下行压力。全球金融稳定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世界经济陷入大范围停滞,各国政府为防止经济增长的急剧下滑,采取了紧急货币和财政政策,截至2020年9月,全球范围内的财政支持规模已达11.5万亿美元。IMF在2020年3月至9月为80个国家提供了约910亿美元的融资,同时在其控灾减灾信托下29个国家获得债务减免。[5]实体企业经营面临供需两侧冲击,尤其是出口依存度高、加工贸易占比高的供应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而“一带一路”资产面临质量恶化的风险。据外交部估计,约20%的“一带一路”在建项目受到严重影响,30%-40%的项目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企业投资态度更为审慎。[6]

巴鲁阿(Suborna Barua)指出疫情会改变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和贸易关系,将主要以削弱中国在供应链的地位、新型贸易壁垒及偏向性贸易协定等形式出现。未来可能出现一种非全球化的模式,各国将商品生产的重心转向国内以减少紧急情况下对其他国家的依赖。[7]这无疑对“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而言是一种削弱。

(三)疫情引发国际社会的焦虑及戒心

疫情还引发了“一带一路”能否持续的焦虑。世界已经意识到过度依赖中国和全球化经济的风险,此次疫情因而加重人们对于与中国建立联系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谨慎和戒心。[8]相比于“天灾”,影响更为恶劣的是“人祸”。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将病毒政治化,将新冠肺炎病毒冠以“中国病毒”之名,煽动民众抵制中国,推动国际负面舆情持续发酵,进一步引发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担忧。

逆全球化无疑为共建“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增加了难度。理查德·哈斯(Richard N. Haass)指出疫情推动国家朝着选择性的自给自足迈出更大的步伐,降低了世界各国对于解决区域或全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的意愿或承诺。[9]

不过,赛弗拉·阿肯(Saifullah Akon)却认为中国通过向受疫情影响的国家提供必要的医疗物资来保持密切联系从而实现“一带一路”倡议长期化的行为并不能帮助中国领导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就姑且认为疫情为中国重构全球秩序提供了机会。[10]

综上所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不仅仅是全球经济发展,更是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国内外学者探讨了疫情对“一带一路”建设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从多个维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是,随着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开展抗疫合作,疫情也为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带来潜在的机遇。

2.疫情带来的潜在机遇

(一)以疫情防控合作促进沿线国全方位合作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3月起制造业PMI一直处于扩张区间,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率先开展抗疫合作,为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全方位合作提供了基础。

在严格防疫前提下,“一带一路”项目坚持运行,中国已有81家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担了超过3400个项目,大多数项目在正常开展,特别是“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没有一例因此而停工。疫情期间,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克服疫情影响顺利推进,格鲁吉亚E60高速公路等600多个项目顺利完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产业、经贸、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一带一路”进而成为沿线国家的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

除了经贸合作,针对此次全球疫情,我们还可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的桥梁和平台作用,鼓励民众分享抗疫和心理疏导经验,推动新一轮卫生合作项目。通过致力于疫情下的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结构转型等国际贸易发展着力点,优化国际市场布局,逐步释放“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潜能。[11]更进一步地,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疫情形成的战略间歇期及时机调整战线,确保重点地区的项目开展,在完善公共卫生治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普及电商、5G等新技术,促进沿线国家产业链转型,同时扩展人民币国际化空间,进一步强化“一带一路”软实力建设。[12]

(二)加强供应链保障

“一带一路”合作逆势前行,有力支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转。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也拥有较为全面的工业产业体系,对于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让各国更加清晰看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地位及不可替代性,更加坚定地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特别是在海运和空运严重受阻的情况下,中欧班列成为疫情期间稳定全球供应链、助力沿线各国抗疫的“钢铁驼队”,开行数和发货量创历史新高,共建“一带一路”展现强劲韧性和旺盛活力。

因此,我们应加强自贸区和中欧班列的引领和骨干作用,创造全球供应链稳中有进的贸易环境。另外,中国可利用现有的合作机制,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统筹协调发行“抗击疫情专题债券”为各国企业提供支持。[13]通过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区域供应链不仅可以降低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还可削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动“去中国化”及带路国家因疫情冲击可能导致的政治经济变动所造成的影响。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合作项目的跟踪指导,针对各国因疫情产生的医疗产业和数字经济的需求,扩大产业合作,加速国内企业“走出去”,形成更多的区域经济循环和联系。[14]促进带路沿线国供应链保障及全方位合作,更为根本在于相关平台及机制的建立。

(三)推进全球卫生治理体系建设

面对二战后国际社会遇到的最严重的卫生安全危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完善全球卫生治理体系,打造公正有序、合作共享的全球卫生治理多边机制是当务之急,也是全面推进全球健康治理的首要关键。中国应立足当前实际,以“健康丝路”为载体及重点,以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为首要,以共同发展为长远导向[15],以国际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有序推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积极推进全球健康治理。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角度,我们优先任务是提升自身、境内防治能力,选择综合医院作为哨点医院进行突发卫生事件监测,构建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检测网络;然后,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信息沟通联动、政策对接和联防联控能力建设,加强边境防治合作,突破“一带一路”沿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境内、边境、境外三个防控薄弱点。疫情期间中国的对外援助,应妥善处理大量援助需求与中国自身为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医疗物资的援助和专家组的派遣。

再次,前移境外检测关口,深化与以WTO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合作;最后,强化信息和人才支撑力度,完善合作机制,全面提升沿线国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16]“疫情外交”的开展,应以分享疫情防控经验、提供医疗物资援助等多元化形式进行,并通过相关金融机构向重点带路国家(地区)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针对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世卫组织、G20等国际组织采取多种措施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中过程中所暴露出全球治理的困境,及全球性公共问题具有多元化、层次化、复杂性的特点,中国应当加强国际卫生交流与合作,切实发挥“一带一路”公共卫生合作网络的作用,完善沿线国家公共卫生领域治理体系机制,充分利用共建“健康丝路”的外溢效应促成区域及全球卫生合作治理版图的重塑,从而推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创新和变革,[17]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新理念新方案新机制新平台,进一步完善国际多边治理架构和提升该倡议的机制化水平。同时,疫情发生以来,有力的中国行动、独创的中国倡议和积极的中国方案以事实证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更凸显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极端重要性。[18]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推动世界卫生组织改革。在完善国际法的基础上强化执行力,同时搭建公共卫生治理全球统一框架来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推动多边机制引领全球抗疫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国际治理合作平台建设及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综合、系统性改革,切实补齐全球卫生“治理赤字”。[19]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我们还可借鉴欧盟的发展过程,以疫情防控为主要合作内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与以WTO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合作,打造共赢型体系和多项机制,建立“一带一路”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多边共赢联盟[20],该联盟的建立应以国家间信息交换为《“一带一路”公共卫生国际合作机制》的基础[21],利用此次新冠疫情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转型和升级。

疫情限制物理连接,而巨大的生产生活需求促使数字连接加速发展,5G、电子贸易、AR技术强势兴起,中国的通信、互联网企业及相关公司的技术实力有目共睹,能够满足带路国家的数字需求,以数字转型减少疫情给相关带路国家造成的损失;金融合作方面,疫情很有可能导致带路国家出现金融、债务危机。我们可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发行“抗击疫情专题债券”等方式充分发挥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高度重视带路国家及企业的债务和财政的可持续性。因此,新冠疫情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既是“危”,也是“机”,“危”与“机”并存,且我们准确、及时地把握了这一机会!

二、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趋势

应该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内的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有序恢复,不仅维护了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而且促进了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合作项目走深走实,保障了国际贸易、民生需求、经济发展等需求。作为世界仅存的经济增长点,共建“一带一路”对倍受疫情冲击的沿线国家尤为重要。

尽管中国在2020年第一季度GDP出现6.8%的陡降,但在中国政府随后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下,于全球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复业复市,且二三四季度实现3.2%、4.9%和6.5%的平稳复苏,并实现较上年增长2.3%。[22]而且,中国充分利用产业链结构完善和自主科技创新的优势,并以点带面,推动带路国家经济复苏。中国对丝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有序推进,以实际行动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丝路国家携手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发挥了无法忽视的作用。据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329.4亿美元,包括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101.5亿美元,其中对带路沿线58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414.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11.2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5.4%和58.4%。[23]2020年全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37万亿元,增长1%。[24]

2020年中欧班列充分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优势,全年开行12406列,同比增长50%,大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物,为稳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助力中欧及沿线区域共同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全球33个国家的最大出口目的国与65个国家的最大进口商品来源国,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为世界提供了防疫物质保障,也为全球防疫提振了信心,更是为全球产业链的延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下行压力加大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更是扭转全球经济下行、防止逆全球化的决定性因素。

可以预见,未来的“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趋势将从传统合作领域向多元合作领域转型,以建立并完善相关机制为契机,积极对接沿线各国发展战略,逐步释放合作潜能,具体如下:

1.积极深化并拓展与带路国家的合作领域

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倡议,应进入高质量建设阶段。发展重点将从港口、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和交通运输领域转型升级为5G通信技术、智慧城市、医疗健康、金融、线上办公等领域,即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根据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0》,中国数字贸易规模达2700多亿美元,数字经济的强劲发展凸显其作为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新动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一阶段的主要建设领域。作为数字技术的典型代表,国内各类手机及电脑远程办公、学习软件百花齐放,如钉钉、腾讯会议、学习通、猿辅导等,充分满足了疫情期间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工作、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数字技术在国内的实践中逐渐成熟,为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带路国家普遍数字基础建设薄弱,有广阔的提升空间,而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学习中又存在巨大的需求。有理由相信,数字技术作为深化合作及产业转型的新选择,在未来将成为带路国家引进和发展的重点。中国政府应考虑构建跨产业链模式,有效整合国营企业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民营企业偏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项目,加大对国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中国民营企业迈大步伐“走出去”,尤其是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的互联网企业,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地制宜,结合沿线国家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发、供应个性化产品以满足东道国的多样化需求。中国民营企业必将大有可为,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乘风而上,扩大经营区域,从国内走向国际,促进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国际化,同时实现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汇丰集团总经理穆赫塔尔·侯赛因(Mukhtar Hussain)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将在后疫情时代大有作为,认为其资本、商品和服务跨境流动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25]另外,中国政府在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自的优势的基础上,需引导国内企业以积极端正的心态看待贸易争端及部分媒体散播的不良言论,主动加强对当地民生建设的关注,修建公益性的学校等民生设施,形成东道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营造合作共赢的良好舆论环境,以事实作出最有力的回应。

2.构建并完善相关机制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在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联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的同时,也促使新兴增长及治理机制的形成。首先,积极打造“健康丝绸之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6]理念成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首要发展目标。鉴于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旧严峻,防控措施仍需改善。截至2021年2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104370550例。[27]这触目惊心的数字从侧面印证了习近平主席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紧迫性。随着综合国力的迅速发展,中国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中实现了从“后来者”、“融入者”到“支持者”的转变,尤其是应对本次疫情的有力措施展现了大国担当,应继续支持以WHO为核心的国际卫生治理多边机制,深化与带路国家的卫生健康有关领域,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强化“健康丝路”机制建设来推动卫生外交,助力实现“卫生健康共同体”。

其次,中国还需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体系的形式确保“一带一路”建设的长期性,尤其是建立项目合作透明机制和争端解决多边平台,如“一带一路”争端解决中心(CSDBRI)和“一带一路”投资法庭制度体系[28],以切实有效的创新性方式解决“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潜在的不透明性、专断性等问题。

最后,“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项目还需主动对接符合中国实践基础、各国普遍认同的国际标准及规则,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标准、法案,促使项目成果国际化,提高沿线国家民众对建设成果的认同感,以更好地应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主导构建的“蓝点网络”(BDN)和欧盟、日本主导创建的“可持续连通性和质量基础设施夥伴关系”(PSCQI)等计划的基础设施建设竞争,而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又注定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和全球化[29]。

3.对接各国自身发展战略

虽然沿线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背景不同,但是都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提出战略规划,如蒙古的“发展之路”、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土耳其的“中间走廊”、英国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的“琥珀之路”、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越南的“两廊一圈”、东盟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韩国的“欧亚倡议”和印度的“季风计划”及“香料之路”等。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国家的发展倡议或国家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在地理上高度重合,并且这些国家与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良好合作。作为跨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一直秉持亲诚惠容理念,是务实合作平台和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发挥的是对现有机制的补充作用。中国应积极探索与各国发展战略、其他区域性经济合作长期规划(如RCEP)对接的可能,并竭力将潜在合作可能转化为现实成果,促进我国和沿线国家间贸易友好互通以及经济共同体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应将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对于国内而言,新发展格局意味着将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基本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构完整的内需体系,提高国内市场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的占比,更好地促进社会再生产。中国在全力推动产业转型与提质升级以实现提升在区域及全球分工体系地位的同时,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释放发展潜力,带动内需规模性发展。[30]西部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关键驿站,应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以共建特色边境产业园区为着力点,带动区域相关产业发展,完成从中国区域发展的“短板”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高地身份的转变。

对于国际而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强劲势头的保证。在扩内需、稳运行,完善国内大循环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促开放、优环境,促进国内外双循环良性互动,对于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1]一国的经济繁荣不仅取决于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国际互联程度。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更离不开“一带一路”倡议的转型发展。

三、结论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变革之中,全球经济复苏相对乏力,对于中国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会。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窗口,“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了最大程度的非竞争性,也符合国际社会对跨区域合作协议的公正性、平等性、开放性、包容性的期待。而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应以推进新发展格局为契机,积极巩固现有合作框架内的建设成果,并与其他带路国家进行合作探索多元新领域,推动转型为“健康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其中建立健全诸如公共卫生合作机制、项目合作透明机制和贸易争端解决多边平台等相关机制平台是关键,倡议的长期性必须要用法律来保障、以制度为支撑。同时积极对接沿线各国自身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国在通信、制造业、交通和电子商务领域的优势,寻找利益契合点,力求实现双赢乃至多赢。

毋庸置疑,经此一役,丝路国家之间的风险应对与政策配合将更加完善,沿线各国继续稳步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更加可期。中国将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与共建“一带一路”协同发展来助力沿线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并坚定不移地引导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作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典范的“一带一路”倡议必将凝聚共同发展的意愿和行动,激发人们积极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携手开辟国际合作更加光明的新未来。


注释:

[1]Robin Niblett . "The End of Globalization as We Know It" [EB/OL].(2020-03-20)[2020-10-19].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0/03/20/world-order-after-coroanvirus-pandemic/

[2]樊吉社. 疫情全球扩散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N]. 学习时报,2020-03-18(002).

[3]蔡春林,李晓兰. 新冠疫情下的“一带一路”建设[J].唯实,2020(05):52-56.

[4]王灏晨.2020年全球贸易形势分析与2021年展望[J].中国物价,2021(02):3-5.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2020年年报[EB/OL]. (2020-09-15) [2021-02-01]. https://www.imf.org/external/pubs/ft/ar/2020/eng/downloads/imf-annual-report-2020-zh.pdf

[6]于佳.疫情蔓延与中美博弈——“一带一路”建设的挑战和对策[J].经济导刊,2020(10):64-69.

[7]Barua S. COVID-19 pandemic and world trade:Some analytical notes[J/OL]. Available at SSRN 3577627, 2020.

[8]Tonchev P. The Belt and Road After COVID-19[J]. The Diplomat, April, 2020, 7.

[9]Haass R. The pandemic will accelerate history rather than reshape it[J]. Foreign Affairs, 2020, 7.

[10]Akon M S, Rahman M. Reshaping the Global Order in the Post COVID-19 Era:A Critical Analysis[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view, 2020:2050006.

[11]赵瑾. 把握疫情影响下的国际贸易发展着力点[N]. 经济日报,2020-04-28(011).

[12]黄仁伟. “一带一路”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N]. 环球时报,2020-05-26(015).

[13]祝继高,梁晓琴. 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N]. 学习时报,2020-03-18(002).

[14]武芳. 新冠疫情下“一带一路”如何开启新征程[J].中国远洋海运,2020(06):54-55+9.

[15]王明国.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构建路径[J].当代世界,2020(07):34-40.

[16]林炜炜. “一带一路”沿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研究[J].中国减灾,2019(03):40-43.

[17]信强,文少彪.“健康丝路”视角下的中国与全球卫生治理[J].现代国际关系,2020(06):19-27+62.

[18]胡鞍钢,李兆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行动、中国倡议与中国方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5):54-63+2.

[19]张超汉,冯启伦.全球卫生合作治理——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为视角[J].河北法学,2020,38(08):2-20.

[20]马国书. 应建立“一带一路”疫情防控多边共赢联盟[J].国际融资,2020(05):32-33.

[21]曹红辉. 尽快建立“一带一路”公共卫生国际合作机制[J].国际融资,2020(05):22+35.

[22]人大重阳. 中国GDP超100万亿的不同解读:20%、30%与绿色复苏[EB/OL]. (2021-01-19)[2021-02-16] http://www.rdcy.org/index/index/news_cont/id/685471.html.

[23]商务部. 商务部1月21日例行新闻发布会[EB/OL].2021-01-21[2021-02-22].http://www.scio.gov.cn/xwfbh/gbwxwfbh/xwfbh/swb/Document/1697598/1697598.htm.

[24]国新网. 国新办举行2020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EB/OL].2021-01-14[2021-02-22].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4687/44744/wz44746/Document/1696882/1696882.htm

[25]穆赫塔尔·侯赛因(Mukhtar Hussain). Coronavirus recovery:China’s Belt and Road is the ideal route for developing nations[N/OL].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020-07-29[2020-09-18]. https://www.scmp.com/comment/opinion/article/3095012/coronavirus-recovery-chinas-belt-and-road-ideal-route-developing.

[26]习近平. 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N]. 人民日报,2020-05-19(002).

[27]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104370550例 [EB/OL]. (2021-02-06)[ 2021-02-06]. http://www.xinhuanet.com/2021-02/06/c_1127071192.htm.

[28]原瑞辰. 後疫情时期“一带一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建设箭在弦上[EB/OL]. (2020-08-12)[2020-10-09] https://www.yidaiyilu.gov.cn/ghsl/gnzjgd/142531.htm.

[29]Jiang Y. The infrastructur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A co-prosperous future?[J]. Russian International Affairs Council, 2020.

[30]杨伯江.“後新冠”时期的世界将会怎样[J].党员文摘,2020(07):40-42.

[31]蔡普华. 推动内外双循环实现良性互动[N]. 联合时报,2020-08-25(006).


储昭根,浙江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暨“一带一路”与非传统安全中心主任

朱栋铭,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研究生


进入 储昭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一带一路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08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评论》2021年6月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