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四.小结
(一)共同特点
百年党史中三位丰碑人物,其共同特点有以下内容:
1.科学与民主精神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张闻天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参加者,他们在党的历史上所言所行,体现出强烈的科学与民主精神。
胡耀邦在五四时期还只是4岁的孩子,但他勤于思考、不人云亦云,实事求是的品德,是“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伟大传承者。
2. 对真理追求始终不渝
陈独秀认为中共不是苏共的附庸,而是一个独立的政党,不能以苏俄利益为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虽然这种认识不被第三国际和苏俄认可,但陈独秀至死不悔。
张闻天在王明左倾路线统治时期得到共产国际的高度信任,但左倾路线给党和红军带来的巨大损失,最终使张闻天从王明左倾路线中冲杀出来;庐山会议,彭德怀上书后,一场风暴即将降临,但张闻天不畏所惧,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批评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
胡耀邦对以阶级斗争为纲、个人崇拜做法强烈存疑,通过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推进了中国向常态国家迈进的步伐。
3.光明磊落,心中无我
三位都是仰望星空的君子,且光明磊落,对权力没有丝毫的恋栈。
陈独秀1937年从国民党监狱出来后,蒋介石许诺担任民国政府的部长,陈独秀没有丝毫心动,断然拒绝。即使在穷困潦倒之时,也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刚强骨气和高尚人品!
张闻天一生三次让位,又三次在职位上受辱,官越做越小,但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没有丝毫个人的野心和权欲,故而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
胡耀邦非常看淡权力和职位这些东西,他只关心怎么才能把事情做好,对得住良心,对得住人民。他在十二届一中全会当选总书记后,考虑最多的就是怎么在任期内做好工作,然后退休,为破除干部终身制树立好榜样。
正是光明磊落,心中无我的高尚品德,三位丰碑人物都曾经在总书记职位上被免。虽然个中原因不一。但免职后仍然为追求真理、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
4.严于律己,对家人要求严格
陈独秀作为职业革命家,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写作赚取稿费和做兼职编辑的聘金维持生计。作为党的总书记,经常给党刊写文章,而这些文章是没有稿费的。他被免职后,他把自己经手的党费没有一笔遗漏转交给组织。
张闻天对自己的一儿三女(包括領养的一个女儿)要求十分严格。张闻天和刘英的儿子张虹生在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岗位上平淡地工作,一直到退休。1955年,中央号召精简机构,担任外交部常务副长的张闻天率先把在外交部工作的小女儿张引娣从打字员的岗位上精简下来,小女儿最终以工人身份在上海退休。
胡耀邦三子一女,从小就在父母严格的家教和自力更生环境下长大,以后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父母没有用利用权力、他们也没有利用父亲的巨大影响力和权力为自已谋私利。
(二)引发的思考
陈独秀带给人们思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克服了苏东模式弊端,但是否完全克服了苏东模式的弊端,人民要完全成为国家主人还需要付出怎样努力。
张闻天带给人们思考是,党需要倡导的是制度民主,而不仅仅是干部的民主作风;如何按照民主原则处理好党和国家的关系并使之法制化,如何通过选举民主真正让人民当家做主。
胡耀邦带给人们思考是,如何让一心一意琢磨事,而不是花心思琢磨人的风尚真正蔚然成风。胡耀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官场中的黑厚学、权谋术完全绝缘,如何创造“防人之心也不可有”的党内民主生活。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