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晚明科举与思想、时政之关系考察——以袁黄科举经历为中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30 次 更新时间:2021-04-14 08:09

进入专题: 晚明科举   思想变迁   时政   袁黄  

张献忠  

摘要:

晚明时期,科举考试与思想变迁以及时政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一方面科举考试中出现了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竞争,佛教、道教亦开始向科举渗透;另一方面,会试第三场的策问大都关涉时局,这就使科举与时政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互动关系,士子虽然在作答时可以就时政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必须在不违背朝廷旨意的前提下,否则就会落第。名噪一时的袁黄编纂了大量的举业用书,先后参加了乡试、会试各六次,其坎坷的科举经历不仅反映了晚明思想对科举考试的影响,而且体现了科举与时政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晚明科举;思想变迁;时政;袁黄;


科举制度自确立后,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选官制度,承载和连接了文化、教育、政治等多方面的功能。晚明时期科举考试达至鼎盛,对当时的思想和时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思想与时政也反作用于科举考试,三者由此形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更体现在微观层面,体现在个体的举业经历乃至每一次具体的考试中。但是迄今为止,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1本文以袁黄科举考试的经历为中心,对晚明思想、时政与科举考试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考察。之所以选择袁黄为个案,不仅是因为袁黄编纂了很多举业用书,更是因为袁黄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晚明思想的变迁,而且他坎坷的考试经历更能体现晚明思想、时政与科举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一袁黄的学术渊源及其科举经历

袁黄(1533—1606),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坤仪,号了凡,浙江嘉善县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本部分拟对袁黄的学术渊源及科举考试经历予以阐述。

袁黄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研习六经,并出入佛、道。他在给友人的信中也曾坦言:“某自束发,诵习六经,游神二氏,视尘世轩冕藐如也。”2就儒学而言,袁黄深受阳明心学的影响,其父袁仁(字良贵,号参坡)是阳明学的信徒,王畿在《袁参坡小传》中曾述及袁仁与王阳明及其弟子的关系:

心斋王艮见之于萝石所,与语,奇之曰:“王佐之才也!”引见阳明先师,初问良知之旨……先师以益友待之。嘉靖戊子,闻先师之变,公不远千里迎丧于途,哭甚哀。与余辈同反会稽。

自是而后,余至嘉禾,未尝不访公,公闻予来,亦未尝不扁舟相过。故余知公最深。大率公之学,洞识性命之精,而未尝废人事之粗;雅彻玄禅之奥,而不敢悖仲尼之轨。3

可见,袁仁不仅问学于王阳明,而且与阳明的弟子王畿、王艮都有很深的交往。袁黄所受阳明心学的影响,显然首先是来自于家学,来自于其父袁仁。不仅如此,后来袁黄还曾师事王畿,他在其文集中说:“我在学问中,初受龙溪先生之教,始知端倪。后参求七载,仅有所省。”4王畿讲述与袁黄的师徒关系说:“公(袁仁——引者注)没后二十年,武塘袁生表从予游,最称颖悟,余爱之而不知其为公之子也。”5袁黄的同乡好友沈大奎亦曾谈及袁黄与王畿等人的师承关系,他说:“司马坤仪袁公,幼即致圣贤之学,从事于龙溪诸先生之门。”6袁黄的思想还深受泰州学派王艮和罗汝芳的影响,他曾为王艮作传;7在《答杨复所座师书》中又谈及罗汝芳对他的影响,他说:“某自受官以来,轻徭缓刑,颇得民和。每朔望,群弟子员而授之经,讲《论》《孟》之遗言而实示以现在之至理,生童之属环明伦而观听者不下数百人,诵义之声达于四境,此皆先生及罗先生之教也。”8

阳明心学本来就融合了佛、道的思想,袁黄在这方面尤为突出。佛教方面,袁黄研习信奉的主要是禅宗。他曾与栖霞山高僧云谷禅师“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9,得其点拨后,发愿行善,并开始笃信佛教。其门徒杨士范在《刻了凡杂著序》中说:“了凡先生幼习禅观,已得定慧通明之学,欲弃人间事,从游方外,入终南山,遇异人,令其入尘修炼,谓一切世法皆与实理不相违背,遂复归家应举。”10袁黄的佛教思想集中体现在《了凡四训》和其所编纂的举业用书中。11袁黄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也非常之深,杨士范说:“先生识高今古,学贯天人,上自天文、地理、历律、兵刑之属,下至奇门、六壬、遁甲、翻禽、阴阳、选择之类,靡不涉其津而咀其真。”12其中的“奇门、六壬、遁甲、翻禽、阴阳、选择之类”皆为与道教有关的方术,“天文、地理、历律”也涉及道家的知识。袁黄所著《祈嗣真诠》则是其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该书分为改过、积善、聚精、养气、存神、和室、知时、成胎、治病、祈祷十篇,大都涉及道家的思想,其中的聚精、养气、存神三篇更是汲取了道教的内丹修养之术。

正是因为袁黄深受佛、道的影响,因此一些固守传统的士人公开批判袁黄,有的甚至将其与李贽并列,共目为“异端”,如明末清初的张尔岐说:

文士之公为异端者,自昔有之。近代则李贽、袁黄为最著。李之书,好为激论,轻隽者多好之。既为当时朝论所斥,人颇觉其非是。至袁氏《立命说》,则取二氏因果报应之言,以附吾儒“惠迪吉,从逆凶”,“积善余庆,积不善余殃”之旨,好诞者,乐言之;急富贵、嗜功利者,更乐言之。递相煽诱,附益流通,莫知其大悖于先圣而阴为之害也。13

袁黄编纂了大量举业用书并将阳明心学和佛、道融汇其中。这些科举考试用书在当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以至于“天下士传诵……令都市纸增价”14。

袁黄青年时就“负一方盛名,浙中士子俱视为准的”15,他编纂的举业用书,有些是在中举以前。16但是,袁黄的举业之路却非常坎坷,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弟凡六应秋试,始获与丈齐升,又六上春官,仅叨末第,秦裘履敝,齐瑟知非,落魄春风,孤舟夜雨,此时此味,此恨此心,惟亲尝者脉脉识之,未易为傍人道也。”17由此可见,袁黄共参加了六次乡试、六次会试。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文献,有三次乡试的时间可以确定,分别是嘉靖三十四年(1555)、嘉靖四十年(1561)和隆庆四年(1570)。因为袁黄于嘉靖二十九(1550)年进学,与嘉靖三十四年之间还有一次乡试,时间是嘉靖三十一年(1552),笔者推测,因为刚进学两年,袁黄很可能没有参加此次乡试。如果这一推测成立的话,从嘉靖三十四年起到隆庆四年乡试中举,十五年间共六次乡试,袁黄都参加了。

对于嘉靖三十四年的乡试,袁黄之弟袁衮曾经提及:“乙卯,四兄进浙场,文极工,本房取首卷。偶以《中庸》义太凌驾,不得中式。”18这里所说的“太凌驾”,从字面意思看是指文字太奇纵、过于追求自我。实际上,这与袁黄所受阳明心学的影响不无关系,阳明心学注重自我,认为良知在心中,而且在时人看来,朱学主平实,王学主新奇。另外,就在这次乡试的同一年,袁黄编纂的举业用书《四书便蒙》和《书经详节》刊行,这两部书“大删朱注而略存其可通者”19,遭到了时人的批评,万历年间任礼部郎中的蔡献臣曾批评其“中间异说诐辞又多有与紫阳抵牾者”20。结合这些情况,笔者推断袁黄乙卯乡试“《中庸》义太凌驾”很可能是指其所作八股文未遵程朱传注。袁黄在给秀水籍进士项笃寿的信中亦提及此次乡试落第的情况:“乙卯,不幸与足下同黜于乡。”21

嘉靖四十年(1561),袁黄又参加了乡试,因此时袁黄尚未贡入太学,故参加的仍然是浙江乡试,落第后袁黄还作《秋试败回戏言拟罪》以自嘲:

供状人袁某……本居蓬室,误入芹堂……壮志屡违,命途多舛,年年落地。春风积恨于流莺,处处羁游,夜雨惊寒于断雁。拟罚醇酒百斛,酡颜醉骨;暂命竹林之车济河焚舟,再申王官之战!22

袁黄第六次参加乡试是在隆庆四年。早在隆庆元年(1567),袁黄就补岁贡入北监,两年后又转入南监,因此这次参加的是应天府乡试,且终于中举。23

袁黄中举后,次年就参加了会试,结果下第,此后又接连参加了五次会试。也就是说从隆庆五年(1571)至万历十四年,共有六科会试,袁黄都参加了。在这六次会试中,第三次会试是万历五年(1577),袁黄“本房取首卷”,但最后却以“五策不合式下第”。24那么究竟是哪些方面不合式呢?关于这一点在其《游艺塾续文规》和《两行斋集》中都多次提到。而且《两行斋集》还收录了这次考试的五篇策答。下面主要以万历五年会试为中心,并结合万历十四年袁黄第六次会试的情况,探讨科举考试与时政以及晚明思想之间的关系。

二万历五年会试及袁黄下第原因

根据《万历五年会试录》可知,该科的主考官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张四维和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申时行,袁黄所在房的同考官为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明代科举考试共分三场:第一场试以《四书》义三道、《五经》本经义四道;第二场试以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第三场试以经史时务策五道。本部分主要结合第三场的经史时务策、首场《四书》义中的第三题以及袁黄的作答展开论述。《四书》义第三题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一段: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25

首场考察的是八股文的写作水平,而第三场策问则重在考察对经邦治国的认识,多与时政有关。此次会试的五篇策问,也皆是就时事及如何治国理政进行发问。

第一篇策问先以经史作引申和铺陈,然后就当下如何居安思危发问:

《书》称:“制治未乱,保邦未危。”《传》言:“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是知清夷暇豫之时,幽眇几微之衅,固明主荩臣之所兢兢惕虑者也。虞周之隆,君臣胥敕儆戒、张皇之说,在书可征已。汉唐之世,若“流涕太息”,近于激谈,“十渐十思”,疑于过计,而二主受千载美称焉,亦可方于古欤?”

我国家綦隆之业,迥轶前代。皇上嗣历以来,宪修政举,时和物丰,三垂晏然……顾处泰者危城复,居丰者戒日中。今宁无衅萌微作,当蚤见豫图以应《易》《书》之指者欤?皇上方上嘉虞周,励精求理,设有深恤远谟,补苴盛治。即激且过,亦宵旰所乐闻也。诸士其率意陈之,毋有所让。26

第二篇策问主要考察士子如何对待古文经之周官:

班固《艺文志》有称《周官》经者,其书不知所从出。然诋其为伪者,众也。自汉列于博士,始得与高堂生、萧奋之业抗而为三。至王仲淹氏、朱仲晦氏,盖亟称之矣……

说者以为,先圣致太平之书是矣……程氏曰:“有《关睢》《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则今之穷经者,无亦缘其意而求之欤?吾愿与诸士相质正焉,以观稽古之学。27

这篇策问虽然属于“稽古之学”,但实际上旨在考察考生的治国理念。

第三篇是关于儒者与黄老、申韩之术的问题:

儒者之说,尊周孔,而辟黄老、申韩尚矣。乃史氏述二家,或以为合于大道,或以为南面之术,或取其明分职,或称其辅礼制。于儒者,则各有刺讥。何悖谬也,岂亦有见欤?即以汉事论,文帝躬修玄默,其说出于黄老,然致治之美,庶几成康;武帝尊儒术,黜百家,而其治顾不逮孝文远甚,何欤?宣帝综核名实,大抵申韩术也。然号称中兴,与周宣侔德;元帝征用儒生,委之政事,而孝宣之业衰焉,其失安在?岂儒者之道,曾黄老、申韩不若欤?抑风会日趋,缘法而理,即黄老、申韩皆适于用,而儒者顾无关于理乱欤?将用之,有善不善也。士贵明道术、习治体,其以得失之效著于篇。28

策问本身似有兼容黄老、申韩之意,旨在考察士子对道体和治术的理解以及有无从权之心,是涉及治国理政的大问题。

第四篇是关于文章与社会变迁的关系问题,考察的是士子对文风和学风的看法,策问如下:

文章与时高下,自古记之矣。历观盛世,其文皆温厚雅驯,啬于巧而安于朴。迨中叶,则学务多方,始竞瑰奇、夸炜丽矣。顾浮文胜,斯雅道伤。士习渐于浇薄,将文以时敝耶?抑文敝,而世道从之耶?……明兴二百余年,文凡几变矣,盖迄于今而称盛际。其沿袭变易之概,可略举而言欤?今操觚之士,各欲纵其材情之所极,非不烂焉可观,而论者复有文胜之虑。抑别有见欤?兹欲华不灭质,巧不斲朴,以无失先民之程,则何术而可?夫正文体,变士习,明诏所申饬。诸士熟闻之矣,愿相与扬搉之。29

第五篇策问与现实的关联最为紧密,是关于如何处理明朝与“夷狄”的关系问题,尤其就俺答封贡后如何从长远解决北部边患问题,请士子“揣度虏情,筹所以善后之画”:

中国之于夷狄,顺则抚之,逆则威之,此制御常道也。史册所载,未暇枚举……

我国家威德陋视汉代,顷岁虏酋款塞,乞贡市,愿为外臣。廷议争言非便,乃庙谟弘远,推赤心待之。息兵罢警,亦既五六载于兹矣。顾未雨绸缪,国家至计。今贡市抚处之宜,边镇战守之备,果可恃欤?有如黠虏渝约,能一大创之,使不敢窥欤?多士必有抱先忧者,其揣度虏情,筹所以善后之画,有司者欲亟闻之。30

由上可见,第三场的五篇策问,都不同程度地与万历初年的政局有关。当时神宗幼冲,张居正秉国,此时的明朝虽表面上“时和物丰,三垂晏然”,但其背后却潜藏着诸多危机,张居正将其归纳为五大积弊:“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31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为挽救明王朝的危机,张居正进行了改革。但是在专制体制下,任何改革倡导者和发起者如想取得成功,必须掌握足够的权势,或曰权术,而儒家主张王道,反对申韩之流尊崇权、术、势的霸道。第一篇策问显然是基于明朝的危机而发,第三篇则是基于如何消弭儒家王道政治与法家权、术、势的矛盾,希望士子能够就此作出阐释,为张居正霸、王道并用,进而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合法性论证和舆论支持。第四篇策问虽然是关于文章和学风的,但其主旨在题目中已经点明,那就是“正文体,变士习”。明朝自正德、嘉靖年间以来,民间讲学之风颇盛。“正文体,变士习”实际上就是要加强思想控制,为改革扫除舆论障碍。第五篇策问更是涉及张居正所谈及的五大积弊中的边备问题。“北虏”问题自明初以来就一直困扰着明朝,土木之变后明朝更是开始转入被动防御。隆庆五年,在张居正、高拱、王崇古等人的努力下实现了俺答封贡,明朝北部边防暂时安宁,但“北虏”问题并没有彻底消除,第五篇策正是就此而发问。

对于此次会试,袁黄在《游艺塾续文规》中自称因“五策不合式下第”,其子袁俨在《两行斋集》目录第四卷“丁丑下第谢主司启”下方则以双行小字附注形式说明下第缘由:“丁丑会场,原拟先君卷作元,因五策太奇纵,故弃不录。”32在与友人的书信中袁黄也多次谈及此事,如在《与绍城书》中说道:“今年所以见黜于春官者,非以其愚耶?夫欲行之志与欲言之事,百未露其一,读者已不能堪,使尽露其愚,人谁忍耶?顾某一身不足当百斧钺耳。”33其中对考官的抱怨和不满显而易见。但另一方面,袁黄在《丁丑下第谢主司启》中又作了辩解:

窃谓明镜无私,故见嗤而忘怨幽兰……虽吾舌之尚在,不敢干时;苟此道之可行,何须在我?伏念某学书不成,为箕未货,佩洙泗战兢之训,久留意于三缄,慕洛阳慷慨之风,遂放言于五策,文诚过激,心实无他。忧社稷而危言,未可拟刘蕡之愤;诵诗书而自戢,断不为桑悦之狂。34

那么袁黄“五策不合式”,究竟是哪些方面不合式呢?《两行斋集》以及国内收藏的几个版本的《续文规》中都没有具体说明,但日本内阁文库藏本《续文规》卷四,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解释:

丁丑会试……及场中果定予为第一,蒲州主试以“御夷”一策,予深辟和议之非,大触其怒,弃弗录。当时唵嗒之封,王公鉴川实主其事,原是利国便计,而书生不谙远略,矢口雌黄。初亦不知其故,今检《世宗实录》,明书云:“报入礼部,左侍郎张四维首以为可。”盖王即张之母舅,而予之所诋,乃深触其忌也,其见黜宜矣。然因是而开璞见宝,名重四方,身非刘蕡,误得佳誉,可愧矣!35

至此,我们基本上可以确认,袁黄在第五道策中“深辟和议之非”是其下第的主要原因。幸好《两行斋集》中收录了袁黄的五篇策,笔者得以认真研读。其中第五篇策几乎通篇都是对俺答封贡的否定。如前所述,俺答封贡是由高拱、张居正主导,王崇古等人参与的与俺答的议和活动。当时身为吏部右侍郎的张四维既是高拱的心腹,后又得张居正信任,同时还是王崇古的外甥。在隆庆议和中,他积极奔走,多方斡旋,最终促成了俺答封贡,而且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并得到了朝廷的认可。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张四维私人情感的角度,还是从朝廷的角度看,袁黄的这篇策答都不合时宜。其实,不仅仅这篇策答,其他四篇策答的观点也都或多或少与当时张居正的政策相抵牾,特别是第一篇更是有针对张居正整顿学校和裁抑生员的政策之嫌,如在该篇中袁黄谈及士风不振时说:

何谓士风不振?士在学校,隆之则贵,抑之则贱。今之待士者不超常格拔一人以作豪杰之气,独严为之令而裁抑之、禁锢之。当有司作养之日,固已垂首丧气矣。及其入仕,类以避事为智、捐身为愚,终日唯唯诺诺,望门而拜,鞠躬而揖以供臣职。此风不变,尚谓国有人乎?36

张居正厌恶讲学,他当政后,于万历三年(1575)上《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提出了十八条整顿学校、裁抑生员的具体措施。在这篇奏疏中,张居正反对“标立门户,聚党空谈”,明确表示“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招他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谭废业”37,对讲学之风的打压由此可见。由于当时张居正当国,奏疏中所提政策自然得以实施,成为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袁黄的策答显然是对张居正相关改革措施的批评。

袁黄第三篇策答也与出题的旨意相悖,同样存在和张居正唱反调之嫌。为使改革顺利推行,张居正需要强化自己的权力,需要汲取法家的思想,他批评“腐儒不达时变”38,认为“法令政刑,世之所恃以为治者也”39。结合张居正改革及其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第三篇策问的意图了,其目的显然是调和儒法,希望士子从权变的角度理解道体和治术,从而为其改革的合法性提供舆论支持。但是,袁黄却在策答中对法家思想大加挞伐,批评“申韩以法把持天下,非知治者也”40。

对于此次会试策论中的过激言论,袁黄后来也有所反思,他在《游艺塾续文规》中说:“至二场、三场,只信手写去,不惟无一毫周旋世界之心,并文之工拙,亦所不计,第于不加检点之时,而粗心浮气,一时并出,足见予涵养之未至,则深可愧憾耳!”41

至此,我们对“五策不合式”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那么,“五策不合式”是不是袁黄此次会试下第的唯一原因呢?下面笔者再作进一步分析。

袁黄是当时的八股文高手,他对自己的八股文非常自信,此次会试首场结束后,袁黄为同乡好友钱湛如诵读了自己写的第一篇八股文,“渠踊跃称快,谓必会元无疑矣”42。结合“取本房首卷”之语,我们一般会认为袁黄首场八股文不会有问题,但实际上,正是由于袁黄比较自负,在做第三篇八股文时也犯了放言无忌的错误,这一点伍袁萃的《林居漫录》和吕毖的《明朝小史》中都有记载。《林居漫录》的记载如下:

袁了凡丁丑场中作《我亦欲正人心》,题结云:“韩愈谓孟子之功不在禹下,愚则谓孟子之罪不在桀下。”房考陈三谟阅之,喜甚!力荐为会元。蒲州(张四维——引者注)恶而欲黜之,同列劝止,乃行国学戒饬之。即此而袁、陈两人之品亦可见矣!43

《明朝小史》的记载大同小异,故不再引述。虽然由于袁黄这次会试的首场八股文没有流传下来,因此伍袁萃《林居漫录》和吕毖《明朝小史》中所引袁黄的话,具体语境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迳称“孟子之罪不在桀下”,都是非圣无法之举,即使在今天也会受到非议。所以笔者认为,这道八股文也是袁黄落第的一个重要原因。袁黄是在后来检阅《明世宗实录》时才知道张四维在隆庆和议中的作用及其与王崇古之关系的。如果万历五年会试时,袁黄了解这些情况,相信他虽然敢于直言,但断不会在如此关键的考试中直接批判和否定主考官参与的重要国策。然而,即便假设成立,袁黄仍有可能因“孟子之罪不在桀下”之语而见黜。因此,笼统地说袁黄万历五年会试因“五策不合式”而下第是不全面、不妥当的。

三科举中的思想与时政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科举考试,尤其是其中第三场的策问与时政息息相关,是考官代表朝廷问计于广大士子,并借此考察士子对时事的见解及其处理政务的能力,考生虽然也可以“率意陈之”,但必须在不违背朝廷旨意、不与现行政策相抵牾的前提下,否则就会落第。

除了政治观点,在意识形态上也必须尊崇儒家思想、尊崇孔孟,因此科举又和意识形态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但是,明中后期,随着阳明心学的兴起,主流意识形态开始发生分化,至嘉靖年间,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彼此颉颃,这种状况必然体现在科举考试中。明前期,科举考试基本上以程朱理学为宗,明太祖规定:“《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44明成祖时期,命胡广等人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遂悉去汉儒之说,而专以程朱传注为主”45,进一步确立了科举考试中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对此,明末的八股文大家艾南英说:“国初功令严密,匪程朱之言弗遵也。”46清代的方苞也评论说:“自洪、永至化、治百余年中,皆恪遵传注,体会语气,谨守绳墨,尺寸不逾。”47由此可见,朝廷欲借程朱理学加强对士子思想的控制,而且在明前期效果显著,同时科举考试也进一步强化了程朱理学作为官学的霸主地位。

科举考试与程朱理学的联姻固然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从而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但同时也导致了“偏离圣学之精要而落于‘支离’的学问风气”48。王阳明不满于这种风气和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认为:“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49他汲取了老庄和佛教中的心性论思想,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说,重构了儒学的意识形态,这就是阳明心学。50阳明心学发端于王阳明被贬贵州的“龙场悟道”时期,至嘉靖年间风行天下,很多士子都服膺王学,就连包括朝廷大员徐阶、耿定向等在内的很多士大夫也都成为王学信徒,甚至成为阳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科举考试的主体是士子,其中的阳明学信徒,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阳明心学渗透进科举制义中,信奉王学的当政者一旦担任考官,也会对同道网开一面,甚至着力提携。与此同时,固守传统的士大夫则极力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科举场域中由此出现了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的竞争。嘉靖二年癸未(1523)会试,主考官为固守程朱理学的蒋冕,他借机在第三场的时务策中“阴诋阳明”51,其中第二道策问最为明显,摘引如下:

《宋史》取周、程、张、朱诸大儒言行,述为列传,而以《道学》名焉。盖前无此例,而创为之,以崇正学也。大儒在当时,挺然以道学自任,而未尝辄以道学自名。流俗乃从而名之,又因而诋之,后又以伪学目之。时君不察,顾严为禁焉,何也?……

程子亲授《太极图》于周子,而朱子释之,义理精微,殆无余藴。金溪于此乃不能无疑焉,何欤?易简支离之论,终以不合。而今之学者,顾欲强而同之,果何所见欤?岂乐彼之径便,而欲阴诋吾朱子之学欤?究其用心,其与何澹、陈贾辈亦岂大相远欤?甚至笔之简册,公肆诋訾,以求售其私见者。礼官举祖宗朝故事,燔其书而禁斥之,得无不可乎?宗正学而不惑于异说,求仰副我皇上一道德以同风俗之盛意,是所望于尔诸生也。幸尽言之,无隐。52

整篇策问对阳明心学“阴诋吾朱子之学”大加批判,甚至目之为“异说”。虽然此策旨在引导士子辟王崇朱,但是王阳明的很多弟子也参加了这次会试,其中欧阳德、魏良弼“直发师旨,竟俱登第”53。参加这次会试的阳明弟子中还有至少八名中进士,分别是朱廷立、王激、王臣、萧璆、杨绍芳、薛宗铠、薛侨、徐阶。54这说明嘉靖初年阳明心学虽然受到非议,尚未跻身于官学,但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对程朱理学形成了挑战。到嘉靖后期至隆万年间,阳明心学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甚至超过了程朱理学,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分化,所有这些在晚明科举考试中都有所反映。

如前所述,阳明心学本身就融汇了佛、道思想,随着其影响的扩大,佛、道开始向科举考试渗透。隆庆二年(1568)会试,主考官李春芳所作程文,首次引用阳明语录,并“以《庄子》之言入之文字”,顾炎武对此批评道:“自此五十年间,举业所用,无非释老之书。”55他还进一步评论说:“嘉靖中,姚江之书虽盛行于世,而士子举业尚谨守程、朱,无敢以禅窜圣者。自兴化、华亭两执政尊王氏学,于是隆庆戊辰《论语》程义首开宗门,此后浸淫无所底止。科试文字大半剽窃王氏门人之言,阴诋程、朱。”56顾氏所言,虽有所夸张,但大体符合历史事实。万历五年,与袁黄一起参加会试的杨起元以禅入制义,艾南英认为“以宗门之糟粕为举业之俑者自斯人始”57。由此可见,至迟在隆庆年间,阳明心学已经被科举所接纳,佛、道也借此渗透进科举考试。

袁黄在科举考试中称“孟子之罪不在桀下”,这在明初是不可想象的,伍袁萃对此也有深刻的认识,他评论说:

袁兵曹黄好奇吊诡,作《删正四书注》以攻紫阳,总其大旨不过以佛老之似乱孔孟之真而已,陈筠塘太守为《正删正》,力驳袁说之谬,崇正辟邪,其功伟矣……洪武初俞干(余干——引者注)人朱季支上书专攻紫阳之学,高皇震怒,令押季支至该县明伦堂,杖其人焚其书,以此二百年来圣教修明、彛伦攸序,高皇建极绥猷之功大矣!第不知季支之说何居,意者姚江袭其讹,管、袁踵其谬乎?如遇高皇,则三君之书皆当付之烈焰中矣!58

以上所提袁黄纂《删正四书注》,“大删朱注而略存其可通者”59,实际上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和反对,该书在当时大行天下。在万历五年(1577)的会试中,袁黄又非议孟子,而且还被“本房取首卷”,甚至被“力荐为会元”。笔者认为这一方面固然反映了晚明时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但另一方面也有王学同道互相提携之因素。袁黄是阳明学的信徒,曾师事王畿、王艮等人,而万历五年袁黄所在房的分考官陈三谟为诸生时,曾与阳明学信徒定期聚会,60因此也是阳明心学的传人。另外,万历十四年,袁黄第六次参加会试,而且中式,这科负责袁黄所在房的同考官恰恰就是“以禅入制义”的杨起元,杨起元是罗汝芳的弟子,系泰州学派的传人。在阳明后学中,泰州学派在融合佛道上较阳明及其他阳明学派走得更远,杨起元更是公开崇奉佛道,他说:

三教皆务为治耳,譬之操舟然,吾儒捩舵理楫于波涛之中,二氏乃指顾提撕于高岸之上。处身虽殊,其求济之理则一……治天下之道,于斯三教,有不可缺者,如此则宜崇奉之矣!……秦汉以还,微言中绝,不复知道为何物,而佛之教,能使其徒守其心性之法,递相传付,如灯相禅,毋令断绝。及至达摩西来,单传直指,宗徒布满,儒生学士从此悟入,然后稍接孔脉,以迄于兹,此其暗理者一也。61

由此可见,杨起元和袁黄不仅都与泰州学派有很深的渊源,而且都公然崇奉佛、道;不仅志同,而且道合。在这种情况下,杨起元看到袁黄的会试卷,定会有惺惺相惜之感,无怪乎后来他对袁黄说:“吾看至五策知必袁了凡,其余士子断然无此识见,恐复致蹉跎,不敢取作首。”62由此可见,杨起元不仅能断定是袁黄的答卷,而且如果不是担心重蹈万历五年的覆辙,很可能会取其为本房首卷。另外,此时王阳明已经于万历十二年(1584)获准从祀孔庙,这意味着王学正式被官学所接纳。

四结语

综上,无论是袁黄万历五年会试落第还是万历十四年会试中式,都与当时的思想潮流有着紧密的关联,从中也可以看出晚明思想文化变迁对科举的影响。同时,科举考试与时政特别是朝廷的大政方针也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袁黄万历五年的会试经历中。通过对袁黄科举经历的考察,我们可以对晚明科举与思想及时政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有更加深刻、更加直观的认识。

一般来说,思想潮流与科举考试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首场制义,也就是俗称的八股文中。八股文的写作必须符合主流的意识形态。但是主流意识形态也并非静止不变。洪武、永乐时期,由于皇帝明确规定士子在作八股文时“专以程朱传注为主”,从而确立了程朱理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独尊地位。有最高统治者为之张目,有科举这种制度化的强制性规定,程朱理学自然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另一方面,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大部分士子只知道记诵程朱传注,而不再潜心于经书大意,从而扼杀了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的活力。明前期,虽然也出现了像曹端、胡居仁、薛瑄等理学大家,但他们基本上都是谨守“程朱矩矱”,而且大部分都是章句之儒。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阳明心学逐渐兴起并为很多士人所尊崇,从而对程朱理学形成了挑战。开始时,阳明心学受到压制,但是随着其影响的扩大,逐渐为官方所接受,官学由此产生了分化,科举考试中开始出现了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竞争,至万历十二年王阳明从祀孔庙,科举考试中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彻底被打破。

作为官吏选拔制度的科举,还需体现国家也就是朝廷意志,并为朝廷贡献智慧,这就使其与国家政治特别是朝廷的大政方针产生了紧密的关联。这种关联尤其体现在第三场的策问中。策本身就是一种就当下政治、经济或军事问题阐发见解,向朝廷建言献策的古老文体。晚明时期,由于内忧外患频仍,这就使科举与时政的关系更加密切。第三场“策五道”以及殿试的时务策实际上就是朝廷直接就时事问题问计于广大士子,以此考察他们的政治见识和处理政务的能力。因此在科举考试中,除了首场的八股文,第三场也非常重要,它要求考生不仅要有问题意识和对时事的洞察力、判断力,而且还要与朝廷既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袁黄万历五年之所以落第,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五篇策文的观点没有与朝廷大政方针保持一致。

袁黄的科举经历也说明传统的认为科举考试只重首场,二、三场只是走过场的观点是错误的。明代,因第三场而落第者,袁黄绝非个案。嘉靖十六年(1537),《筹海图编》的作者郑若曾参加会试,结果因第三场“对策切直”63而落第;崇祯十二年(1639),侯方域参加了南直隶的乡试,“举第三人”,但最终却因第三场的策触犯时忌而见黜。64另一方面,因第三场成绩优异而中举登第者也不鲜见,如袁宏道万历二十六年(1598)参加乡试,考官“见其后场,出入周、秦间,急拔之”65;再如归有光第九次参加会试时,首场的八股文“去有司之绳墨甚远”,但却因第三场“真巨儒笔也”,“遂得中选”66。所有这些都说明虽然首场最关键,但是第三场关乎时政,因此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亦非常重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科举与国家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


注释

1从宏观角度阐释明中后期科举与思想以及国家政治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7—61页;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42—49页。

2[明]袁黄:《两行斋集》卷一〇《尺牍·复吴巡青书》,[明]袁黄:《袁了凡文集》,第12册,北京,线装书局影印本,2007年,第1375页。

3[明]王畿著,吴震编校整理:《王畿集》附录三《逸文辑佚·袁参坡小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815页。

4[明]袁黄:《了凡杂著·训儿俗说·立志第一》,《袁了凡文集》,第1册,第9页。

5[明]王畿著,吴震编校整理:《王畿集》附录三《逸文辑佚·袁参坡小传》,第816页。

6[明]沈大奎:《〈训儿俗说〉序》,[明]袁黄:《了凡杂著·训儿俗说》,《袁了凡文集》,第1册,第4页。

7[明]袁黄:《两行斋集》卷一一《王汝止传》,《袁了凡文集》,第12册,第1405—1410页。

8[明]袁黄:《两行斋集》卷九《尺牍·答杨复所坐师书》,《袁了凡文集》,第11册,第1314—1315页。

9[明]袁黄:《游艺塾文规》卷一《立命之学》,《续修四库全书》,第171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2年,第21页。

10[明]杨士范:《刻〈了凡杂著〉序》,[明]袁黄:《了凡杂著》,《袁了凡文集》,第1册,第1页。

11对于袁黄所纂举业用书中的佛教思想,参看拙文《阳明心学、佛学对明中后期科举考试的影响——以袁黄所纂举业用书为中心的考察》,《四川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2[明]杨士范:《刻〈了凡杂著〉序》,[明]袁黄:《了凡杂著》,《袁了凡文集》,第1册,第2页。

13[清]张尔岐著,张翰勋等点校:《蒿庵集》卷一《袁氏立命说辨》,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第45页。

14[明]韩初命:《〈祈嗣真诠〉引》,[明]袁黄:《了凡杂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8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第546页。

15[明]袁黄:《游艺塾续文规》卷一《荆川唐先生论文·答袁坤仪》,《续修四库全书》,第1718册,第168页。

16参看张献忠《袁黄与科举考试用书的编纂——兼谈明代科举考试的两个问题》,《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7[明]袁黄:《两行斋集》卷九《寄夏官明书》,《袁了凡文集》,第11册,第1337页。

18[明]袁衷等录,[明]钱晓订:《庭帏杂录》卷下,《郑氏规范(及其他二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页。

19[明]袁黄:《游艺塾续文规》卷三《与邓长洲》,《续修四库全书》,第1718册,第199页。

20[明]蔡献臣:《清白堂稿》卷三《烧毁四书书经删正等书札各提学》,明崇祯刻本,第34页。

21[明]袁黄:《两行斋集》卷九《与项少溪书》,《袁了凡文集》,第11册,第1289页。

22[明]袁黄:《两行斋集》卷四《秋试败回戏言拟罪》,《袁了凡文集》,第9册,第1103—1104页。

23隆庆四年应天府乡试,袁黄以第三十六名中举,参看龚延明主编《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乡试录(二)》,宁波,宁波出版社,2016年,第1645页。

24[明]袁黄:《游艺塾续文规》卷四《了凡先生论文》,《续修四库全书》,第1718册,第215页。

25《万历五年会试录》,龚延明主编:《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会试录》(下册),宁波,宁波出版社,2016年,第677页。

26《万历五年会试录》,龚延明主编:《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会试录》(下册),第679页。

27《万历五年会试录》,龚延明主编:《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会试录》(下册),第680页。

28《万历五年会试录》,龚延明主编:《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会试录》(下册),第680页。

29《万历五年会试录》,龚延明主编:《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会试录》(下册),第680页。

30《万历五年会试录》,龚延明主编:《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会试录》(下册),第680—681页。

31[明]张居正:《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一二《论时政疏》,明万历四十年唐国达刻本,第12页。

32[明]袁黄:《两行斋集》卷首《目录》,《袁了凡文集》,第8册,第920页。

33[明]袁黄:《两行斋集》卷九《与绍城书》,《袁了凡文集》,第11册,第1332页。

34[明]袁黄:《两行斋集》卷四《丁丑下第谢主司启》,《袁了凡文集》,第9册,第1064页。

35[明]袁黄:《游艺塾续文规》卷四《了凡先生论文》,日本内阁文库藏本,第31页。

36[明]袁黄:《两行斋集》卷三《丁丑五策》,《袁了凡文集》,第9册,第1035页。

37[明]张居正:《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三九《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第10页。

38[明]张居正:《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一八《杂著》,第9页。

39[明]张居正:《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九《宜都县重修儒学记》,第17页。

40[明]袁黄:《两行斋集》卷三《丁丑五策》,《袁了凡文集》,第9册,第1041页。

41[明]袁黄:《游艺塾续文规》卷四《了凡先生论文》,《续修四库全书》,第1718册,第216页。

42[明]袁黄:《游艺塾续文规》卷四《了凡先生论文》,《续修四库全书》,第1718册,第215页。

43[明]伍袁萃:《林居漫录·畸集》卷三,明万历年间刻本,第19页。

44《明史》卷七〇《选举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4页。

45[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经三》,明万历七年刻本,第1页。

46[清]顾炎武撰,严文儒、戴扬本校点:《日知录》卷一八《举业》,《日知录·日知录之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720页。

47[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卷二《进四书文选表》,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91年,第287页。

48参看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第31—32页。

49[明]王守仁著,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王文成公全书》卷二《语录二·传习录中·答罗整庵少宰书》,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97页。

50关于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建构及其与程朱理学的竞争,参看张献忠《道统、文统与政统——明中后期科举考试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分化》,《学术研究》2013年第9期。

51[清]欧阳桂:《西山志》卷五《丹陵书院》,清乾隆三十一年梅谷山房刻本,第5页。

52《嘉靖二年会试录》,龚延明主编:《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会试录》(下册),第61页。

53[清]欧阳桂:《西山志》卷五《丹陵书院》,第5页。

54参看陈致《晚明子学与制义考》,《诸子学刊》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5[清]顾炎武撰,严文儒、戴扬本校点:《日知录》卷一八《破题用庄子》,《日知录·日知录之馀》,第723页。

56[清]顾炎武撰,严文儒、戴扬本校点:《日知录》卷一八《举业》,《日知录·日知录之馀》,第721页。

57[清]顾炎武撰,严文儒、戴扬本校点:《日知录》卷一八《举业》,《日知录·日知录之馀》,第721页。

58[明]伍袁萃:《林居漫录·畸集》卷三,明万历年间刻本,第18—19页。另朱季支上书遭杖事件,[明]杨士奇《东里诗集》卷二《圣谕录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622页)、[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一四《屏衺》(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2册,第323页)、[明]黄佐《南壅志》卷二《事纪二》(明嘉靖二十三年刻增修本,第6页)、[明]薛应旂《宪章录》卷一六《永乐二年甲申》,(《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525页)、[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五一《艺苑巵言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1册,第432页)等皆记载为永乐年间,其中杨士奇记载在永乐二年,且杨士奇是此事件的亲历者,故伍袁萃所言“洪武初”误,当系“永乐初”。

59[明]袁黄:《游艺塾续文规》卷三《与邓长洲》,《续修四库全书》,第1718册,第199页。

60参看[明]王守仁著,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王文成公全书》卷三五《附录四·年谱附录一》,嘉靖二十九年庚戌正月,第4册,第1527—1528页。

61[明]杨起元:《证学编》卷首《论佛仙》,《续修四库全书》,第1129册,第334—335页。

62[明]袁黄:《游艺塾文规》卷七《正讲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718册,第96—97页。

63[清]郑定远:《先六世祖贞孝先生事述》,[明]郑若曾撰,李致忠点校:《筹海图编》卷末《附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86页。

64[明]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八《南省试策一》后附注,顺治十三年刻本,第4页。

65[明]袁中道:《吏部验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状》,[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下册)附录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650页。

66[明]袁黄:《游艺塾续文规》卷三《与邓长洲》,《续修四库全书》,第1718册,第204页。


    进入专题: 晚明科举   思想变迁   时政   袁黄  

本文责编:heyuanb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603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史研究. 2020,(04),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