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东: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人类命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02 次 更新时间:2021-03-29 15:16:41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   文明   全球文明史  

程美东 (进入专栏)  

  

   【摘  要】世界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交往从封闭到开放、从松散到紧密的历史,也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人类文明的诞生与族群迁徙、种群交往密切相关。古代各民族由于科学知识限制,交往方式直接而简单。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全球化时代,人类交往进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阶段。这一时期,殖民主义以非正义的状态极大地扩展了人类交往的空间,令人与人的交往愈发紧密,由之形成的世界市场更在客观上满足了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加深了各民族互相依存的社会关系。19世纪以来,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全世界无产者广泛联合带来前所未有的世界性运动兴起。从一战到二战再到冷战,人类虽然在不断扩大的世界交往的过程中因为利益、价值观的不同而爆发了日益剧烈的冲突、对抗,但其中也蕴含着渴望世界统一的内在逻辑。这一进程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有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  文明

  

   一、古代世界的人类命运

   (一)人类起源与人类文明诞生

   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不同的说法,在现代科学产生之前, 各种宗教和神话传说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比如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圣经》里面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上帝第一天创造了白天和黑夜 ;第二天创造了空气和天;第三天创造了地、海,山川平原,花、草、树木;第四天创造了天上的星辰;第五天上帝创造了鱼、鸟等各种动物;第六天上帝创造了人。这个传说影响了直至今天的基督教世界和犹太教世界,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更是欧洲世界最主流的不可置疑的人类起源理论。中国东汉时期的《风俗通》有女娲造人的传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女娲造人可以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对于人类起源的一种朴素的解释。上帝造人和女娲造人可以说代表了中西方在现代科技没有形成之前,对于人类起源的一种渴望认知的心态,中西方都不约而同地都借助于超自然的“神灵”来解释自己的起源,虽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这种人类起源完全不符合事实和逻辑,但无疑是现代进化论形成之前人类有限认知水平下,对自己起源的一种普遍的感性的解释。世界各民族、各宗教几乎都有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而且几乎都是横空出世、无需逻辑自证而自在的超自然的神所创造出来的。在古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盖亚创造了人类。在古印度神话中,巨神普鲁沙创造了人类。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对于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影响。从此,进化论主导下的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逐渐成为19世纪后期以来科学界的主流,虽然这个进化的具体过程目前科学界尚有不同观点,但对于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大家是认可的。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目前西方科学界对于古猿进化到现代人类有一元起源说,也有“多地区进化说” 。一元起源说的代表性观点是“非洲起源说”,这个观点最早是由达尔文在1871年《人类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推测得出的,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东部,“在世界各地,每个地区生活的哺乳动物和这个地区已经灭绝的物种有着密切的关系。非洲曾经生活着业已灭绝的猿,它们和大猩猩、黑猩猩是近亲。因为大猩猩和黑猩猩是现代人类最直系的近亲,因此我们最早的祖先极有可能生活在非洲”[1]。对于该学说进行更加科学论证的,是美国科学家提出的“夏娃理论”。该“理论”依据现代分子生物学,发现了细胞中的线粒体;1963年,又发现线粒体中也有DNA。人类的线粒体DNA共有441个限制性切点,其中63%个位点是恒定的;37%个位点则是可变的。全人类的线粒体DNA基本相同,差异很少,平均歧异率为0.32%左右,而线粒体DNA又是严格的母系遗传,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1987年,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澳大利亚生化学家艾伦·威尔逊和合作人员发表了关于人类线粒体多样性的研究成果,他们首次利用吝啬原理处理人类DNA多态性数据,从中推断出人类的共同祖先、人类起源的时间等。该文认为:“可以设定所有这些线粒体DNA,共同起源于一个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女人”[2] 。现代东亚人与10万年前后的非洲人的遗传信息相同,所以这些科学家们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20万年前某个非洲女性,并从非洲逐渐扩散到欧洲、亚洲等地[3]。1999 年,中国学者宿兵等人对包括中国各省份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东北亚、东南亚、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总共 925 个属于不同人群的个体进行了研究,其利用 19 个 Y 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位点构成的一组 Y 染色体单倍型,系统地分析了包括中国各人群在内的现代东亚人的起源和迁徙。结果显示,现代东亚人全部源自非洲的某个古代人类。2001 年,复旦大学的科学家金力、柯越海等带领的研究小组对东南亚、大洋洲、东亚、西伯利亚和中央亚细亚 12127 个男性 Y 染色体上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结果,他们认为,东南亚、大洋洲、东亚、西伯利亚和中央亚细亚的现代人群全部源自非洲,这些地区早期生活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均已被非洲的现代人类取代,且没有留下任何基因。[4]

   一元起源说中还有主张人类起源于亚洲的, 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南部,这个论点最早是由德国著名进化论者海克尔在《自然创造史》中提出来的。

   与人类起源一元说相对立的是“多地区进化说”,这个观点最早是1930年代德国人类学家魏敦瑞在研究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化石后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各个种族是由各地的古代直立人独自演化而来的。1984年,中科院的吴新智博士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通过对比分析世界各地区古人类化石,一起提出了“多地区进化说”,认为现代人类并非起源于同一个祖先,而是各自起源于中国、非洲等四个地区。

   无论是“一元起源说”,还是“多地区进化说”现在都缺乏绝对充分的理论依据,两种理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疑点。虽然这个争议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但它的存在表明今天的人类对于自己共同性历史了解的一种期盼、一种愿望,今天的人类迫切想了解古代世界里五大洲的人类是怎样形成的?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对于我们人类现实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人类历史不到1万年,而人类有文字确切记载的历史也就5000年左右。对于远古时代人类的历史我们最多是根据考古发现来加以推测,我们无法知道古代人类是如何交往的,古代人类是如何形成共同体的。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成熟于公元前3000年前,但是它对于古代世界的记载极其有限。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虽然也在公元前3100年前就已经形成,但是并没有留下多少系统的严格的历史记载,所以,古代埃及的真实历史和具体情况现代人很难真正了解。殷商甲骨文至少出现在公元前17世纪,但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才开始,至于英国文字记载的历史从1066年才开始,美国文字记载的历史在1492年之后(虽然此前印第安人已经在美洲存在很长时间,但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才开始。所以,要确切地梳理古代人类的交往历史实在是不可能。当然,我们依据现代科学逻辑推理,可以很肯定地说,古代世界的人类也是在不断地加大交往的范围和交往的程度的,“非洲起源说”就是人类迁移交往的直接证据。而欧亚大陆内部各族群、种族之间相互交往的历史,很多已经有文字记载,更不用说依据考古发现就能证实的了。

   (二)各大洲相对封闭时的人类命运

   在公元1500年前,人类可以虽然有相对空间范围内的交往,但是就五大洲之间的人类交往来说,总体上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在这期间,交往和接触比较多的是亚欧大陆,其次是欧非大陆,再次是亚非大陆,总体上看,在这个时间段人类还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在各自发展,主要在各自的大陆内部发展。但是各个大陆内部不同地区、部族之间的交往、冲突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文明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口的不断增加而愈加激烈的。

   1. 古代欧洲人的社会交往

   欧洲在公元1500年前后的古代世界诞生过很多民族,大的方面来看有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希腊人、拉丁人,如果细化那就不计其数了 ,仅仅日耳曼人就分为东哥特、西哥特、法兰克、勃艮第、汪达尔、盎格鲁、萨克森等族。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古代,通过战争、迁徙、贸易、婚姻、文化艺术等各种方式实现交往,使得各个民族、群体、个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走出了走出互相隔绝的状态。一部古代欧洲人互相交往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看就是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的发展史,我们只有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了解了,才能知晓古代欧洲人之间交往的基本轮廓。

   古希腊文明与欧洲社会交往。该文明存在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23年这个时间段,该文明起源于约公元前2850年—前1450年克里特岛的克里特文明(也叫米诺斯文明)和公元前1420年—公元前1050年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文明。古希腊文明的核心区域是雅典和斯巴达,该文明不仅深刻影响了古代欧洲,对于今天的欧美以及全世界都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共和民主制度、公民选举制度、奥林匹克体育精神、音乐戏剧、美术、重视商贸、敢于冒险等等,都为今天的世界所发扬光大。古希腊文明其实就是欧洲各个民族、地区交往不断加深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战争、冲突不断的过程。

   古希腊文明可以说一直伴随着战争而成长发展,范围直跨亚非欧三大洲。仅就欧洲范围内的战争来说,就没有消停过。公元前431–前404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把希腊半岛、爱情海岛屿、地中海沿岸很多地区都卷入进去了,战争给这个地区的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土地荒芜,小农经济与手工业者破产,瘟疫流行,死难者无数,工商业停滞倒闭。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人类的一场灾难,无数家庭破产,生灵涂炭,但是这场战争也可以说是欧洲史上把人类连接在一起的一个大事件,是人类悲剧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展现。这不仅仅是希腊史的小小的浪花,在欧洲史上也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人获得了短暂胜利,但不久后的公元前338年,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到公元前323年,古希腊文明暂时消失了。直到公元前30年,希腊半岛、地中海东部流域进入到希腊化时代。在这个时代,古希腊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音乐、美术等被广泛继承和传播,可以说古希腊文化是最早将欧洲人的命运连在一起的纽带。“希腊世界不仅包括雅典和它的爱琴海的从属,而且也包括数以百计的其他希腊城市,其中有许多在希腊半岛、黑海沿岸、西西里岛、意大利南部、甚至还有少数远在法兰西和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5]。可以说,一部古希腊历史就是欧洲中南部地区尤其是地中海流域的人类交往扩大的历史。

古罗马文明与欧洲社会交往。谈到古罗马,学界总体认为其存在于公元前8世纪—1453年,具体来说分为罗马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年—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前 30年)、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1453年)三个时期。而我们现在讲古罗马文明,主要是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讲起,从这个时期开始之后的一千年的时间里,欧洲从部落、民族分割隔绝的状态逐渐相互融合。这是古罗马文化深入到欧洲的很多地区和人群的时期,是欧洲民族、宗教、政权交互影响、不断融合的时期,尤其是基督教形成并逐渐成为统治欧洲的超国教。罗马帝国时期幅员辽阔,被称为“世界帝国”,地域广阔,包括了亚非欧很多地方,如今天的意大利、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奥地利、希腊、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进入 程美东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   文明   全球文明史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5779.html
文章来源:《学术界》2021年第3期

1 推荐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