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谈道教:最后,你下决心让自己人性化了吗?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5 次 更新时间:2021-03-13 23:10

进入专题: 人性化   道教   道家  

龚鹏程 (进入专栏)  


受现代化思潮之冲击,道教在宗教界最为衰弱。台湾虽民间神坛遍地,其实也只是勉强自保、竭力撑持而已。

少小时,我曾拜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大真人为义父。故道教方面,我却是当成家里的事来办的,亲切而自然。

老天师过世后,王寒生出而另创轩辕教、李玉阶另创天帝教,力量渐次分散,地方道坛神祠又各自为政,道教发展更衰。与金庸《倚天屠龙记》描述明教教主阳顶天过世,教中不和,白眉鹰王殷天正出创天鹰教之情況略似。

我堂哥期萦与中华道教总会秘书长张柽则认为仍须由培育人才、宏阐教义下手,故拉我来,在台北木栅指南宫办中华道教学院。

指南宫的主神是吕洞宾,但其底子是龙华会,三教合一的。山上既有吕祖殿,也有大雄宝殿、孔子庙。

当时的主持高忠信先生,兼任中华道教总会会长,因而毕竟偏道教多些。他联合了香港青松观侯爷侯宝垣,在山上灵霄宝殿把学院办了起来,由我负责教务,后又担任副院长。

这是几千年来道教的正式开讲。

之前仅靠秘传??父子或师徒相传。吕祖以降之内丹各派尤其强调口授,法不传六耳,纵使写下经文,亦必贾语村言、谲曲隐讳。

我则认为道教之衰主要原因即在此,故应改弦更张,明白阐述。所以由张柽讲解道教法务及科仪文疏,期萦哥自教符箓,我教《黄庭》《阴符》《周易参同契》《太平经》等。另又聘了梁湘润、马炳文、徐冠雄、李丰楙、陈廖安、林安梧、郑志明等先生来讲,蔚为道界盛事。香港青松观、玄圆学院、蓬瀛仙馆及大陆道协均来参访,并相继开办类似课程,也常请廖安等去香港讲。

这不是虚热闹而已。法派继绝,非同小可。

例如梁湘润先生精研子平术,著有《五行大义今注》《大衍易数索隐》《滴天髓、子平真诠今注》数十种及《现代大藏经》二十卷等。于台港发扬传统命理之学,近年并回传大陆。

马炳文先生则是西派第七代宗师,其弟子,主要都在道教学院,尔后亦再回传大陆。该派丹法隐诀,我曾在张利民编《道家西派丹法文献集成》的序文中阐说过。我之所以能知其底蕴,多由道教学院这一段因缘来。

期萦哥在教界亦极孚人望。深得符法真传。

大家都晓得道士善于画符,却不知符箓本是上古文字,非精通书道与文字学者不能为之。后世道士乱涂乱抹,不仅文墨不通,亦辄有穷气、鬼气,不能高古华赡。且天师作为道界领袖,别有秘传三十六道符,类如武术门派某些掌门人专有的武功,用笔用印及口诀罡步别有讲究,外间哪得知?

老天师晚年登坛或作符,颇由期萦哥代行,所以才能传出。

2010年《华夏地理杂志》艾绍强与我去江西葛仙山考察,我告诉他大殿四周布列的就是期萦哥所绘天师符,他却怎么都拍照不下来。相机在那一刻硬是卡住了,无论如何修不好。无奈下山,离开大殿才又好了。其神奇,往往如此。

近年在各地办书法展时,我也常以“云篆龙章”为题,正式把符篆写作引入书法界。

近代书法史,吴昌硕复兴了石鼓文。我之复兴云篆,则不仅希望能有吴缶老复兴石鼓般的效果,还奢想让人回到王羲之。王羲之他们就是天师道世家而擅长书法的呀!他们画符所用竹笔,现在仅存于日本了,我近年也颇用之。

讲这些,不是要忆旧,而是要论学。

花如此大气力,为人作嫁,虽是功德,但“功德法”一直不是我走的路,我是“智慧法”。总要在理上、心地上求个明白。深入经藏是一种途径,身历其境是另一途。抽象的思辨与具体的感受相合,才能体会各宗教想追探的人生究竟到底是什么。

因对人的设想与理解不同,故各宗教之神与成就之道也不相同。统而观之,则人之可能性实在不可思议,而由此获得的天界神界异界消息,虽不甚牢靠,但对我等久居尘寰的游子来说,也仍是亲切的故乡音讯。在“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之际,值得我去伫思。

这才是我由宗教亲历和研究中获得的心得。司马相如说赋有“赋之心”与“赋之迹”,游于宗教间,我所获亦有心得、有事迹。上述皆事迹之一部分,另一部分是研究著述。

老子云“善行无辙迹”,文章即辙迹,与行踪相似。我在道教方面,主要是对教史的梳理、对经典的解读、对教理的掌握、对儒道佛关系的探讨。佛教方面,主要是它与文学关系之诠说、与儒道之交涉、现代佛教发展问题之研究等。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则带入其间。彼此互相关聯。

对道教史之梳理。是说从前讲道教,总以为它是老子哲学的宗教化,故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以老庄哲学为内核。其实不然!

早期“道”是通名,儒道、墨道、诸子百家皆各道其道,有道之士即为道士。

汉初别谓黄老为道家,以区别于儒、墨、名、法、阴阳,见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但那道家其实是综合体:“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类似班固所说的杂家。

后来奉“大道”而兴起的太平道、天师道又与之不同。

太平道自成体系,要统合善言以消除群言淆乱之局面,属于大综合大统一的思路,欲以此重开太平。故有《太平经》,自称天师,代天传道。

天师道则破邪显正,号称“真正唯一之教”。托圣改制,以《老子想尔注》为说,反对一切鬼神附身、杀牲祭祀等“邪伪技”。嗣后还有李家道、帛家道等,仍然是各道其道。

到陆修静时代,才用“三洞四辅十二类”的架构,把各道经典统合起来;到陶宏景《真灵位业图》才把各道之祖师神灵归并到一个体系(神分七等,老子和太上老君非一人。老子在第三级,太上老君则为第四级主神)。这样,才有“一个道教”的形态,与佛教可以相对观。

可是这道教仍是教中有教,各道其道的。例如元代就是全真教、正一道、真大道教、玄教、太一道并立。六朝则是上清、灵宝、三皇文、金丹、天师、太平诸道并存,而都是道教。

它们不是佛教那样的教派之分。派是指水之分流。一个源头、一位教主底下各派分流,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是如此,但道教不!是交光互摄、分流并进式的,与中华文明的总体发展相符,自具特色,可惜过去连教界都讲错了。

对经典的解读。是说过去道经既少学人研析,各教诠释又各有立场,或故神其说、或曲意附会、或未能深究,我才比较能准确地掌握之。

经典诠释,近人所轻。老是强调要有独立之创见,嗤讽注经是中古经院式哲学,还未走入现代。其实每一个时代之洞见新解即在其解经中,诠释经文与自我说明两者合为一体,难以分析。今人诠释古典不行,乃是因自己思想就浅薄固陋,看道经尤其不能得其肌理。

我示例解过《太平经》、《黄庭经》、《老子想尔注》、成玄英《庄子疏》等(《阴符经集释》则未写成。内丹各派义理另穿插在其他综述文字中)。事忙,不能所有经典都细讲,好学深思者可以循之自得。道教的义理很复杂,说解尤其混乱,须要仔细勘究。我的诠释,是这个时代较可靠的声音。

对教理的掌握,与上一部分相关,但须是由这部经那部经中提炼、总括之。或倒过来,由于对教理有根本性的识察,才能理解每部经典在其中之位置与作用。

大凡宗教为何立教,必有一主要关切点,例如基督教是说人如何才能获得拯救,佛教是说人如何才能解脱。道教呢?

我之前,有人概括说是追求不死、是长生的欲望。不是的!道教是说人如何才能成真,真正成就为人。与儒家同为成人之学。

为什么他们都是成人之学?原因很简单,都是在中国文化的这个大渊源上发展出来的嘛,故主要关怀相同。

但儒家之思路,是透过人与禽兽之不同来讲如何成人。禽兽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人却相反,要互相关怀、互相兼济。禽兽以齿牙气力相争,人则须以礼义相联维系。如此,才能跳出禽兽境地,成就为善人,进而成就为善世界。

道教的思路,各道不同,但共同点在于成真,以真人为目标。故以去染污去邪见去妄心为主。去伪存真,以与外物相合相洽。既合,则能破人与物、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乃至人自身之各种局限。例如是非、死生等形与心之暌隔,道通为一。

其过程,是自我之转化提升。故真人又称僊人,?是变化、升高的意思。神僊之僊从?,讲的就是神仙具有这种提升转化性质。后以神仙多半居山,所以僊又通为仙。仙人就是形神超举,不同流俗之人,此等人才有资格称为真人。

其方法,不是拜神祈福,以求解脱或拯救,而是靠自己努力。

努力之道,一是类似儒家之积善成德,后世所谓积善派、忠孝净明等属之,多与儒家合。

二是克己复礼式的,也像儒家。如天师道之上章、拜表、悔罪、三官手书、忏法科仪之类均属之。

三是在这一般的努力之外,还要寻找诀窍。犹如读书除了下死功夫用功外,尚须得法。法是什么呢?六朝有一本道经名为《登真隐诀》,就很贴切地显示了道士都在找这个秘密。人人寻得者不同,但大体有个方向:中唐之前,以天地运化之原理为秘诀;中唐之后,以人体生命运化之原理为秘诀。

天地运化之原理为何?曰阴阳相交,气运成文。能得此文,即能登真成仙,超越生死尘网,进而普度一切天人。

人体生命化之原理为何?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性命双修,超凡入圣。这同样也是阴阳相交,但集中到自己内部说。

其道理基本如此,但衍生出无数法门,因为实际修炼之下手功夫毕竟千差万别!

你会说,啊,不,道教不是还要炼丹,还有许多祈祷法事吗?是的,但那都是旁枝末叶或辅助性的,或由上述方法中流衍变化而出。

例如原先只说自己写了悔过书去放在山上、沉入水里、埋到土里,向天地水三官忏悔。后来流俗就只知拜三官大帝以求保佑,并讹三官为一人,以为他就叫三官大帝。

原先斋醮都是此等悔罪斋心之法,后就成为消灾祈福,仪式化、庸俗化、外向信仰化了。

原先说气化成文、始生天地万物,后来就说此为元始天尊开辟世界,开辟之法即是文字符箓。至于炼丹和房中术,本与医术、服气相配合,是养我自然之身体以与天地合的方法之一,后乃专事烧炼,或专门去性交,采阴补阳,以为这样就可以度化成仙。

凡学说,都有流传而生流弊的规律。世俗心眼,徒求富贵荣华,更是每每如此。如佛教原先是说知十二因缘以成佛,后来磕头拜佛的人却不知什么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只是烧香不已、磕头不已、念佛不已、枯坐不已、吃苦受罪不已,以为这样佛就可以招我到极乐世界去了。结果讲神通、拜偶像、念佛号、吃青草之佛教徒遍天下,而佛之本旨晦矣。什么龙肝凤胆,到了一帮俗人手里,都会变成烂俗。这就是我至今仍迟疑不敢创教的缘故。

但你怎能因天下滔滔均为俗念所汩灭,便以为佛意只是如此、道教又只是如彼?何况,那些讲外力的,如吃丹药,后来亦转为内丹,仍从自己说,要“我命在我不在天”。

所以道教在各种宗教中形态最特殊,乃是自律自力型的,也不期望去到另一世界,与佛教说彼岸净土、基督教说天堂乐园迥异。它又反对巫俗式的降神、通灵、报酬交换。要把自己修炼成一种“不离世而超脱”的真人仙人。这种人,与儒家所说圣人,其实甚似。

修炼之法,上文已说,也与儒家基本相同:克己复礼、积善成德。较不同者,或者说比儒家跟强烈的,乃是“主文”这一面。

儒家也重文,但以人文化成为主,以礼为文。道教是对天文地文人文的整体把握,以文为天地人运化之原理,故曰无文不生、无文不成、无文不光、无文不明。

这种真文信仰及其运用,我在许多地方阐述过,是一个我比较鲜明的观点。

中国文化是文字性的。西方文化,则德里达已分析过是语言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印度佛教另以语音崇拜为中心,真言密咒狮子吼,均与中国不同。道教在这一点上尤其明显,故才有符箓和章表青词之类。

由这些地方看儒道佛三教关系,也才看得清楚。在我之前,多是含混牵扯。

或混道教于巫,不知道教是对巫的改革者。

或等同道教于老庄,不知太平、上清、灵宝、净明、丹鼎等均不言老庄。

或指道教多剿袭佛教,不知其有根本之殊。而佛入中土,吸收儒道之处才真是不可胜数呢!

至于后世三教合一、仙佛合宗,金银铜铁如何捣鼓成一器,亦须具体分疏,不能以囵囫为通达。

在此间,有所辨明,是我常愿努力的事。毕竟,有人生来就很人性化,其他人则需慢慢将自己人性化,此一过程中,道教尤显力量。阐明这一点,即是我对道教的贡献。



进入 龚鹏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人性化   道教   道家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557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