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先:唐诗与丁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48 次 更新时间:2021-03-08 14:47

进入专题: 唐诗   丁香  

胡可先  

文学中所表现的香事,大多与熏香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国际的交流,都促进了香事的发达与兴盛。鉴真东渡时所备办的物品中有大量的香料就是典型的例证。据《唐大和尚东征传》记载:“麝香廿[剂],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胆、唐香、安息香、栈香、零陵香、青木香、薰陆香都有六百余斤。”(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些香料,有些是产自唐朝国内的,有些是从西域与南海进口的,都作为重要珍宝和文化材料随着鉴真东渡传入了日本。无论是从西域传入,还是从南海进口,抑或再由中国传到日本,都与丝绸之路的繁盛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香与唐诗的关系切入,也可以看出丝路的繁盛。而我们这一篇文章专门讨论唐诗与丁香的问题。


洪刍《香谱》卷上云:“《山海经》曰:生东海及昆仑国,二三月花开,七月方结实。《开宝本草》注云:生广州,树高丈余,凌冬不凋,叶似栎,而花圆细,色黄。子如丁,长四五分,紫色中有粗大长寸许者,俗呼为母丁香。击之则顺理而折。味辛。主风毒诸肿,能发诸香及止干霍乱、呕吐,各验。”李珣《海藥本草》卷三云:“按《山海经》云:生东海及昆仑国。三月、二月花开,紫白色。至七月始结实。大者如巴豆,为之母丁香;小者实为之丁香。主风疳,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除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树皮亦能治齿痛。”


丁香的植物形态,是多年生常绿乔木,高10至15米,树冠圆锥形,树皮黄褐色,叶芽顶尖初长时红色或粉红色,后逐渐变浅绿色至深绿色,单叶对生革质,椭圆形至披针形,长5至12厘米,宽2.5至5厘米。花芳香,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筒状肥厚,萼筒长1至1.5厘米,叶片三角状,花冠短筒状,绿白稍带淡紫色,先端有4裂片,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花柱粗壮,柱头不明显。浆果红色至深紫色,长方圆形或长方卵圆形,长1.5至2厘米,直径0.9至1.2厘米,先端有肥厚宿存花萼裂片,香气特殊。果期6至9月(参赵仁《丁香》,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丁香又名鸡舌香,汉代就颇为流行,其时尚书郎上朝奏事时口含鸡舌香以消除口臭。《初学记》卷一一《职官部》引应劭《汉官仪》云:“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通典》卷二二《职官》云:“尚书郎口含鸡舌香,以其奏事答对,欲使气息氛芳也。”《太平御览》卷二一九引《汉官仪》云:“侍中乃存(应为刁存)年耆口臭,上出鸡舌使含之。鸡舌香颇小,辛螫,不敢咀咽,自嫌有过,得赐毒药,归舍辞决,欲就便宜。家人哀泣,不知其故。赖僚友诸贤问其衍失,求视其药及口香,共笑之。更为吞食,其意遂解。”是说刁存年高口臭,汉桓帝赐其鸡舌香口,他以为是自己有过,皇帝赐其毒药,故回家后与家人辞决,致使全家哀泣。因僚友视其口为鸡舌香,成为一大笑话。北魏时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云:“鸡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故为‘丁子香也。”是说丁香尚未完全开放的花蕾似钉子,“丁”又是“钉”的古字,故名“丁香”。


汉末曹操《与诸葛亮书》:“今存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曹植《妾薄命》诗就有“中有霍纳都梁,鸡舌五味杂香”之句。都是较早所见“鸡舌香”的文献。《通典》卷一八八《杜薄》云:“杜薄国,隋时闻焉,在扶南东涨海中,直渡海数十日而至。其国人貌白晳,皆有衣服。国有稻田。女子作白叠华布。出金、银、铁,以金为钱。出鸡舌香,可含,以香不入衣服。鸡舌其为木也,气辛而性厉,禽兽不能至,故未有识其树者。华熟自零,随水而出,方得之。杜薄洲有十余国,城皆称王。”对于丁香与鸡舌香的关系,古人有所辨析。明周嘉胄《香乘》卷二云:“沈存中《笔谈》云:予集灵苑,方据陈藏器《本草拾遗》以鸡舌为丁香母。今考之尚不然,鸡舌即丁香也。《齐民要术》言鸡舌俗名子丁香。日华子言丁香治口气,与含鸡舌上朝奏事欲其芬芳之说相合。及《千金方》五香汤用丁香鸡舌,最为明验。《开宝本草》重出丁香,谬矣。”宋人颜博文撰《鸡舌香赋》,是专门摹状鸡舌香的赋作,序云:“沈括以丁香为鸡舌,而医者疑之;古人用鸡舌,取其芬芳,便于奏事。世俗蔽于所习,以丁香之状于鸡舌,大不类也。乃慨然有感,为赋以解之云。”然颜氏认为鸡舌香与丁香是二事而非一事。丁香别名鸡舌香,因为其小花的外部形状如同鸡舌而得名。称为“丁香”者有中国土生与外来进口等不同种类,而称为“鸡舌香”者则只有外来进口之香。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丁香出大食、阇婆诸国,其状似丁字,因经名之,能辟口气,郎官咀以奏事。其大者谓之丁香母。丁香母即鸡舌香也。”


丁香有中国土生和外来进口多种,薛爱华在《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中说:“丁香的较为古老名称叫作‘鸡舌香,所谓‘鸡舌香是指尚未完全绽开的干燥花蕾的外形来说的,它的更近代的名称叫‘丁香。……汉文的‘丁香一词最初是用来称呼中国土生的几种紫丁香种的花,这个名称也是根据这种小花的外形命名的。唐诗中的‘丁香通常可能都是指中国土生的‘紫丁香而言,而不是指进口的丁香。相反,晚唐诗人如李商隐、黄滔等人的诗歌中出现的‘鸡舌香的简称‘鸡香,则相当于英文的‘clove。无论从一般的观念意义上,还是具体的气味上,这些诗人都对丁香很感兴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姚崇新《中古艺术宗教与西域历史论稿》认为:“不过《图经》也载:‘丁香出交、广、南蕃,今惟广州有之。表明丁香的出产地域后来逐渐北扩至中南半岛部和珠三角一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丁香的特征是节多,故而唐诗的吟咏也会集中在丁香之“结”。杜牧《代人寄远六言二首》之二:“绣领任垂蓬髻,丁香闲结春梢。”李商隐《柳枝五首》之二:“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张泌《经旧游》:“暂到高唐晓又还,丁香结梦水潺潺。”吴融《戏》诗:“丁香从小结,莲子彻枝双。”李郢《春日题山家》诗:“丁香政堪结,留步小庭隈。”


唐五代词中吟咏丁香者不少,由于词的婉约特性,与丁香柔弱和多结的特征具有更多更密切的联系,故而词中描写丁香主要集中在忧愁和同心两个主题,而且忧愁与同心又是常常交融在一起的。如南唐中主李璟《浣溪沙》之二:“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远游之人没有讯息,楼头思妇微雨之中更觉如同丁香花一样空结愁情。牛峤《感恩多》之二:“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自从离别之后,愁情就如丁香多结。毛文锡《中兴乐》:“豆蔻花繁烟艳深,丁香软结同心。”词写少女淘金的场面,通过豆蔻花繁,色彩艳丽,丁香盛开,软结同心,暗寓着纯洁的男女爱情。这是专门描写同心之结,表现欢乐之意而没有愁情。毛文锡《更漏子》:“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女主人公芳时伤别,看到丁香千结,颇有感触于心,参以结句“梁间双燕飞”则是春夜怀人之作。尹鹗《菩萨蛮》:“锦茵闲衬丁香枕,银烬落犹慵寝。颙坐遍红炉,谁知情绪孤。”女主人公情绪孤寂,尽管是丁香之枕,衬以锦绣茵席,也不想就寝,而是等到灯花落尽,犹坐红炉之旁。冯延巳《醉花间》:“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秋日怀人,见霜树空枝,愁肠欲断,犹如丁香之结。尹鹗《拨棹子》:“寸心恰似丁香结,看看瘦尽胸前雪。”描写心情郁结,如同丁香之结,形体渐渐消瘦,胸前也没有往日丰满。尹鹗《何满子》:“欲表伤离情味,丁香结在心头。”李珣《河传》:“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而描写丁香最好的词作要数李煜的《一斛珠》:“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向人微露丁香颗”,是指唱歌之时露出舌尖与牙齿的形态,因为丁香又称“鸡舌香”,故而这句词是以“丁香”双关舌尖的。这首诗也是通过多种名物来表现的,“沉檀”是指沉檀色的口红,“樱桃”是比喻女子的歌唇,“罗袖”是指女子的服饰,杯深说明唱歌过后又饮酒,甚至酒兴较大使得酒溅到了罗袖,“绣床”表现房内器物,“红茸”指红花草,即槟榔,是说用力嚼烂槟榔,而后将槟榔渣向檀郎吐去。这里描写相关名物的不少动作,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女子撒娇的状态。


唐诗中作为丁香的又一名鸡舌香吟咏者也常有所见。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罗隐《淮南送工部卢员外赴阙》:“始从豸角曳长裾,又吐鸡香奏玉除。”是说鸡舌香可以去除口腔异味。黄滔《遇罗员外衮》:“豸角戴时垂素发,鸡香含处隔青天。”唐诗中所咏“含香”一般而言都是指鸡舌香,如王维《重酬苑郎中》:“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储光羲《贻主客吕郎中》:“委佩云霄里,含香日月前。”都是用汉代尚书郎上朝含鸡舌香的典故。宋人辛弃疾在《瑞鹤仙》词中说:“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所言指女子含鸡舌香以使口中香气氛芳。


唐诗中直接吟咏丁香的诗作要数杜甫的《江头四咏·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首联描写丁香体态柔弱,结子繁多。颔联描写丁香细叶丰茸,花色素艳。颈联描写丁香种植在房子后面,以供幽人欣赏。尾联描写丁香晚上发出兰麝一样的芳香,却不必想到被磨成粉末的结局。这首诗既写出丁香形态的柔弱、枝繁、素艳,又写出丁香内质的高洁与坚强,以至于粉身碎骨也不同流合污,融注了作者独立的人格与高洁的形象。《杜诗详注》引卢注云:“比喻柔弱者当知自守。丁香体弱而枝坠,其花叶植于小斋,止堪与幽人作缘。若使坠入兰麝,将粉身而不保矣。身名隳于晚节,大概如此。”还有陆龟蒙《丁香》诗:“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通过丁香抒怀,寄寓情思,希望如同丁香解结那样,在春天自由纵放。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


    进入专题: 唐诗   丁香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548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古典文学知识 2021年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