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价值链环节由种植不断向流通、加工、旅游等环节延伸,土地、资金、技术、组织等支撑环节不断完善。当前,世界农业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层次变革,现代农产品价值链已经成为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农产品价值链既要受到国际农产品价值链的挤压,也要面对贸易争端、疫病等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农产品价值链条较短,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较弱。如何通过延伸价值链,充分发挥新动能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农产品价值链不断提升的根本动力,但土地要素支撑的下一步动力何在,如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农产品价值链已经从单个环节向三次产业融合,体制机制如何转变;农产品价值链如何应对全球农业价值链的挤压和挑战。政策执行过程中习惯于单个部门、各自为政,且以补贴、专项等非市场手段作用于单个环节、单个主体,而忽视整个农产品价值链的培育、市场环境改造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因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创新农业管理体制,部门联动实施农产品价值链战略行动计划
农业价值链中生产、加工、服务等环节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生产环节在农业部门、加工环节在工业与信息化部门、服务业环节在文化与旅游部门、科技服务环节在科技部门、人才培养在教育部门,而且对于农村服务业的统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要创新农业管理体制,实施农产品价值链战略行动计划,负责顶层设计。在具体发展中,鼓励村集体企业、供销合作社等围绕价值链建立一体化企业。利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建立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价值链管理平台。
2.推动由链条延伸向环节聚集,建设农产品价值链聚集示范区
建设农产品价值链聚集示范区,推动农产品价值链由链条延伸向环节聚集。农产品价值链短、散、小,根本原因是传统的价值链整合过于注重延伸产业链条。一方面,单个农户难以实现全链条,另一方面,对于集约化也提出了较大挑战,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要鼓励农产品价值链在单个环节的聚集化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3.扶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壮大,建立全国性大企业集团主导的价值链服务体系
要扶持邮政、供销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迅速发展壮大,开展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化联合,通过联合体的发展实现各环节利益主体的联动发展,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全国性大企业集团主导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提供金融、科技、物流、品牌等现代服务要素,增加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产值,实现现代服务要素与农产品产业环节的充分融合,进而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水平。
4.建立农户分享更多农产品价值增值“三化机制”,将农业利润留在农村
推进以农户为主体股份化、合作化、纵向一体化机制示范项目,开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化示范项目。通过合作化,特别是推进企业合作社化,将企业和农户利益绑在一起,充分发挥村集体经营、电商经营、园区经营、股份制经营的优势,增加农户收益。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建立农户参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确保农户参与到产业链的中游中后端相对附加值增加空间较大、保值增值效益较高的农产品加工环节、服务环节,以实现农业产业链整体价值最大化,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作者孔祥智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喜才系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乡村发现转自:《农村经济》2020年第一期8-15页)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