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8 次 更新时间:2021-01-27 22:27

进入专题: 城镇化   生态保护  

肖金成 (进入专栏)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城镇人口每年增加1000多万人,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担忧城镇化会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担忧城镇人口增加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些担忧似乎不无道理,但如对城镇化有清晰准确的认识,这些担忧或误解就会不同程度地消除。


一、城镇化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的生态退化问题

中国众多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对生态环境带来愈来愈大的压力。造成生态退化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中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深山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人们对土地、草原、林地等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加剧了生态退化。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人们为了生存,追逐土地,进入深山,开荒种田,大片森林遭到砍伐,甚至把梯田修到山顶。在人口较少的时期,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不大,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增量越来越少,对自然界的索取变本加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山区石漠化、草场沙漠化与日俱增。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们不停地垦殖。每年在陡峭的黄土高坡上用?头将土地翻过,撒上种子,盼望下雨,期望有一个好的收成。天降大雨,给人们带来希望的同时,也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淤塞江河。在长江上游山区,耕地较少,但人口很多,人们生活较为贫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20世纪80年代,有专家呼吁,长江上游如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到了20世纪90年代,已没有人怀疑,长江已经变成第二条黄河。远古时期,黄河并不叫黄河,而叫河水,大概那时黄河还不是那么黄吧。

在农业社会,人们开荒种田属于生活所迫,实属无奈之举。人类进入工业化时期,这些依靠土地分散生产获取生活资料的生存方式将得到根本性改变。工业生产依靠资金与技术,对土地的依赖性较低,适合集中化生产方式,成为城市发展的财富之源。工业化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源源不断地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村转移的人口总量已超过2.6亿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一群体,过去的生活来源来自于土地,来自于农业,而现在的生活来源来自于工业,来自于城市。很显然,有效地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试想如果这么庞大的群体仍然留在农村,农村的自然环境、西部山区的自然环境将会是一种什么状况。20世纪80年代,政府允许农村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经商,随后,一部分农民主动地进入城市和城镇。这一制度变革,其历史意义不亚于土地承包制对农民和全国所带来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远远超过土地承包制。

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脱离农业进入二三产业,这就是理论上或理论界探讨的城镇化过程。不管他们在城市有没有自己的住房,不管是否享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福利和公共服务,不管是否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不管是否拿到了城市居民户籍,他们都是城市的一分子,都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数量会不断减少,农民人均收入也会不断提高,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压力也随之降低,为我国生态退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


二、城镇化有利于解决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乡镇企业是在政府实行严格的城市壁垒的情况下,广大农民为摆脱落后状况而采取的一种工业化实现形式。说是乡镇企业,一般是分布在农村的工业企业。土地成本低,环境保护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在短缺经济时期,市场空间大,所以获得了快速发展,一段时期,可说是轰轰烈烈,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吸纳了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者。这种模式被称作: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但这种模式并非典型意义的城镇化,而只能称作农村工业化,因其依托的不是城市和城镇,而是农村。由于布局分散,环境污染难以监督与有效遏止。另外,由于土地成本低,所以土地粗放利用,浪费非常严重。即使这样,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乡镇企业自身规模小、设备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等缺陷,乡镇企业在红火了一段时间以后,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难,吸纳劳动者的数量不断降低,以至于不少企业倒闭歇业。随着城市进入门槛的不断降低和政府对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乡镇企业的重新整合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的呼声日益高涨。分散在农村的乡镇企业逐步向城市和城镇的工业园区集中,为解决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条件。


三、城市让人的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城市让人的生活更美好”。城市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居民生活比起农村来要方便得多,同等质量的生活水平其人均基础设施成本比起分散的农村要低得多。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城市作为一种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人类聚落形态,具有经济上的集聚功能和扩散功能,城市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城市规模越大,功能越齐全,其辐射范围就越广。城市所具有的积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而不断增强,经济资源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是经济主体趋利性的表现,也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当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矛盾和问题也会不断增加。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爆发“大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贫民增加。但大城市病并非不治之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打造“反磁力中心”、发展城市群,就能有效遏止大城市病的爆发。历史上,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日本的东京等世界级城市都曾经爆发过“大城市病”,但采取前述措施,均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虽然人口未减少,但诸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现象则有根本性的改变。

城市作为一种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人类聚落形态,其规划建设只能遵循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城市既是生产中心,也是消费中心;既是第二产业发展的集中地,也是为城市自身和周围腹地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的集中地;城市发展应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规划,注重发挥自身优势。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1)人居环境较差。城市建设过分注重城市的生产职能,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许多城市在居住建设、公共场所、道路交通、绿化场地建设等方面投资不足,发展落后,严重影响了城市作为人类居住地职能的发挥,降低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人们深切地认识到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性,城市生活设施建设规模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居环境相比尚有很大差距。(2)产业结构不合理。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大城市的出现和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的日趋增多以及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并逐渐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我国在城市产业结构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缺乏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合理产业发展规划,过分注重第二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在城市建设上片面强调生产,忽视生活;过分重视工业,忽视第三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国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3)城市特色不突出。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优势所在,或者在地理位置方面,或者在旅游资源方面,或者在政治地位方面,或者在资源禀赋方面,或者在历史传统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城市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是今后城市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发展缓慢、城市人居环境差,还是转型时期的小城镇遍地开花、城市产业结构趋同,都说明对城镇化的认识存在严重问题。譬如,我们一直惧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普遍落后于实际发展,致使城市基础设施赶不上实际发展的需要,城市框架结构不合理。城市绿地不足,致使城市环境尤其是大城市环境恶化。既然认识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是一个客观规律,我们就应在规划时考虑保留森林、绿地和农田,采取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模式,限制单中心、“摊大饼”发展模式,组团之间用森林、农田、湿地相间隔,保留城市之肺和城市之肾。

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具有极强的外部性,需要政府利用经济手段、规划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加强管理和控制。必须加大力度控制工业污染,对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严格处理,对生产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作者:肖金成

本文原载于《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05期


进入 肖金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城镇化   生态保护  

本文责编:sunxuq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75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