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由于结构洞产生高昂的交易成本,中间人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赚取更多与信息和平台相关的利润。而在区块链这一全新平台上,交易成本会极大降低,从而使整个价值体系更有利于生产者。这里的生产者不仅包括第一二产业中的生产者,也包含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生产者,如在出版行业,目前的价值分配以出版商为中心,出版商所获得的利润远大于知识的生产者。从工业时代以来,作品出版后的版权大多被出版商控制,而个体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反而在知识产权中处于劣势。“阅文事件”中大量网络文学作家的反对意见表明,知识生产者在与传统平台的竞争中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原有的商业模式、利益分配模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在新的信息时代,这种利益格局需要进行更大的调整,旨在更加利于生产者。
五、结语:基于充分动员基础上的公平价值体系
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面临集体行动的难题,而区块链则是智能社会中克服集体行动难题的新型动员技术。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社会成员间的意愿交互、合意达成都会变得更加容易。换言之,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社会大众的需求会进一步动员起来。这种社会意愿的充分动员不仅包括人类个体,还包括未来出现的大量智能体。智能体在智能社会中的地位可能是半主体的人,即其会具备某些类人属性,但是其获得的权利集合不能完全等同于人。区块链技术对智能社会个体和智能体间的充分交互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一点上讲,区块链会给整个智能社会带来一场社会动员革命。
在充分的社会动员之后,智能社会中的价值分配就会变得至关重要。如果在一个充分动员的社会中,多数个体感到分配不公平,那么这种积聚的社会动员就可能导致社会的失序。因此,在充分动员的基础上,保证每个个体的价值公平就会变得至关重要,而区块链是能够达致价值公平的有效技术手段。通过消灭信息不对称和结构洞,区块链可以构筑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关联的点对点网络,从而弱化平台的相关作用。近年来在西方学术界已经出现了关于平台资本主义的大量批评,而区块链则提供了反思平台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性技术力量。在实际运作中,区块链技术仍然有可能被重新掌握在平台手中,如脸谱公司就在推动天秤币(Libra)的发行。从技术特征来看,天秤币同样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平台,这就是技术异化的典型例证。当然,不同国家在区块链上的实践方向不同,中国则会推动以国家为支撑的主权数字货币的实践。从社会整体效应的角度看,这一实践路径更能保证社会革命和价值革命的实现。本文讨论的区块链技术的政治经济意义,更多是对技术所展示的社会特征进行学理性考察。至于区块链在未来推动中产生的实际影响和后果,有待之后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观察。
高奇琦: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1月21日(注释略,请查阅原文)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笔会 > 科学精神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