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铭:学术期刊如何提升品牌影响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28 次 更新时间:2021-01-21 16:13

进入专题: 学术期刊   影响力   提升   品牌  

张耀铭 (进入专栏)  

摘    要:

数字化、网络化、集团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浪潮,使学术期刊编辑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术期刊要破解故有的“全、散、小、弱”问题,需要打造学术品牌,努力提升影响力。为此,应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提升策划能力,建设特色栏目,加强专题研究,优化学术名文,开展学术争鸣,培养学术新人;强化外功,扩大影响:提高期刊在地方、期刊界和学术界的影响力,提高在“文摘”刊物的转载率及数字化生存能力。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影响力; 提升; 品牌;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年代:数字出版、手机出版和全媒体出版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微博、微信已经成为距离内心最为接近的表达方式,数字化、网络化、集团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浪潮,使学术期刊编辑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期刊如何破解故有的“全、散、小、弱”现象,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如何打造学术品牌,发挥品牌优势?如何摆脱学术评价体系的“绑架”,扎扎实实提升刊物影响力?笔者认为既要苦练内功,又要强化外功,内外双修,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苦练内功,夯实基础

学术期刊无论载体形式如何变化,但内容为王仍然是期刊的生命力之源。因此办刊人必须苦练内功,全面提升内容质量。苦练内功包括6个方面:

1.提升策划能力

学术期刊的编辑思想和办刊理念近年来都有了新的调整,特别是策划理念已为众多期刊所采纳。 策划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期刊的内容质量和影响力的大小。不过多数期刊的策划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 有待近一步提升。

策划应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全过程,这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系统工程,是收集学术信息、研究学术动态、追踪前沿成果、提炼筛选、分析论证并能付诸实践的学术活动。策划的好坏,影响刊物总体编辑含量的高低。策划主要包括总体策划、栏目策划、选题策划。

总体策划:包括刊物的定性(宣传类、学术类、工作指导类,综合类、专业类,公益类、市场类等);刊物的定位(读者定位、内容定位、风格定位、营销定位等);刊物的形制规格(开本、印张、纸张、插页、定价等):刊物的装帧设计(封面设计、版式设计、稿件搭配等)。

栏目策划:过去综合性学术期刊策划栏目,大多按一级学科命名,如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等面面俱到。说的好听一点是学科齐全,说的不好听是个学科大拼盘,所以同质化现象严重。专业性学术期刊策划栏目,大多以问题为中心命名。由于是为了解决某个地域、某一时期出现的特定问题而展开的研究,带有一定的临时性、应急性,缺乏研究规范和可持续性。更何况,部分学者的专业性研究越来越“碎片化”,部分专业学术期刊的选题变得日益狭窄,发展遇到瓶颈。为摆脱困境,当下不少综合性学术期刊纷纷走上了特色化、专题化的发展之路,从多学科的无序拼合到以问题为中心的板块组合,并出现了一些跨学科的专题栏目。

选题策划:选题策划是提高学术质量的重要途径,是编辑主体理念和创新意识的集中体现。选题计划大体分为:长期选题和短期选题,重点选题和一般选题。根据栏目的定位及发稿方向,由责任编辑或外聘栏目主持人根据学科的基础研究和现实研究,提出全年选题计划。主编再召集期刊的学术顾问以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召开选题论证会,进行比较充分的讨论、比照、筛选,大致确定选题、作者、刊发期次等。当然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社会突发事件、学术研究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个好的选题,一次成功的策划,会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

2.建设特色栏目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名栏的“栏目设置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有年度组稿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有比较优秀的栏目主持人和责任编辑。”这对学术期刊的栏目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特色栏目是期刊的最大看点,最好招牌,也是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最管用的手段。开辟特色栏目, 一是要以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为依托,如《湖南大学学报》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内蒙古大学学报》 的“蒙古学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的“藏学研究”,《滨州学院学报》的“孙子研究”,《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河北大学学报》的“宋史研究”等;二是要以学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为依托,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的“教育学/心理学论坛”,《当代财经》的“理论经济”,《求是学刊》的“文化哲学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的“青年问题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的“物流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等;三是要以前瞻性、前沿性问题为依托,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厦门大学学报》的“现代性研究”,《郑州大学学报》的“环境美学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的“廉政论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等;四是以交叉学科、 多视角研究为依托,如《重庆大学学报》的“区域开发”,《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的“资源环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的“科学文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的“犯罪研究”,《东北亚论坛》的“东北亚区域合作”等;五是以期刊主编、编辑的人脉关系和作者队伍为依托,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原主编徐杰舜创办的“人类学研究”,《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创办的“当代学术史研究”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自2004年启动,第一批“名栏建设工程”共有16家期刊的栏目入选(至建设期满,已有8家期刊进入名刊工程); 第二批“名栏建设工程”于2011年评选结束,共有24家期刊的栏目入选。第三批“名栏建设工程”于2013年评选结束,共有25家期刊的栏目入选。实践证明,“名栏建设工程”大大促进了高校学报质量的提高,有力推动了高校学报的整体建设。

特色栏目的相继推出,也暴露了期刊编辑人员在知识结构、前沿意识、学术水平方面的不足。诚如学者所言:“编辑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有限度的。目前大量的文科学术期刊是以综合性作为自己的特征的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假如一个编辑人员只熟悉一个二级学科(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是十分困难的,他可能至多只能熟悉一个二级学科中的某个研究方向)的话,那么,他又如何去判断来自人文社会科学其他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论文质量呢?……这就启示我们,任何一个编辑人员,哪怕他再有天赋,也无法通晓整个一级学科,更不要说其他一级学科了。”[1]为了弥补这个短板,《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开风气之先,在2000年第1期率先推出了“本专栏特约主持人”。此后几年《南京大学学报》独领风骚,其做法得到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广泛认可。2004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求是学刊》、《南开学报》、《复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等先后推出了“栏目主持人” 制度,一时间武林高手频现江湖,各使绝招,促进了学术期刊的发展,也推动了学术研究的繁荣。不过, 专家学者主持特色专栏是把双刃剑。笔者认为:“优势有三:一是作为学术带头人,他们都拥有学术基地和学术团队,可以保证专栏的稿源和学术质量;二是他们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对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学术前沿、发展趋势有清楚的认知,可以敏锐判断学术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三是他们都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能够提升学术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劣势也有三:一是精力有限,不可能全身心投入,有时候会让弟子客串,煮了夹生饭;二是属于期刊体制外面的人,有时候会与编辑部的宗旨、目标、工作安排产生矛盾,协调困难;三是个别人意气用事,会把自己主持的特色栏目变成近亲繁殖的阵地,甚至陷入门户之见、学派之争,损害了学术期刊的公信力。”[2]有鉴于此,不少学术期刊开始培养自己的队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开设“语言国情研究”、“中国边疆学研究”、“人地关系研究”三个特色栏目,每个栏目不仅设“特约主持人”,而且还设“首席编辑”,从而增强了编辑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 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近些年来,学者型、策划型编辑已经成为特色栏目主持人的生力军,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奠定了人才支撑。

3.加强专题研究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名栏建设工程发挥了巨大的引领、推动作用,多数综合性期刊正在向特色化、专题化转型,这与国际学术发展日益呈现交叉学科的趋势是相吻合的。《南京大学学报》 主编朱剑认为:专题化发展是综合性期刊专业化转型之外的另一出路,“这里所说的交叉学科的专题研究,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以综合性期刊为平台的综合性研究是有所区别的。专题研究,其研究对象多位于有可能导致一个新兴学科产生的具有长期意义的两个或多个学科相重合的领域,故而存在着共同的研究对象、目的和规范,组织的严密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更佳。与此相对应,如同交叉学科完全不同于学科拼盘一样,专题期刊也有别于学科拼盘式的综合性期刊,专题期刊的论文构成从表面上看虽然也是多学科的,但却是有特定指向和问题边界的,所以也是可以有明晰的作者定位的。”[3]当下学术期刊有两种做法值得关注:一是跨学科专题栏目的出现,如进入“名栏”的《重庆大学学报》“区域开发”、《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资源环境研究”、《嘉兴学院学报》“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安徽大学学报》“徽学”、《湖北工程学院》“中华孝文化研究”等;二是从学科拼盘到板块组合,如《澳门理工学报》的“名家专论”、“港澳研究”、“总编视角”,把刊物划分为数个板块,每个板块有一个主题,变无序为有序。

学术期刊的“专题研究”必须确立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马克思指出:对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4]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5]然而,问题意识的淡漠制约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发展。“环顾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现状, 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长期盘桓于自己狭小的书斋,忘却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根本目的, 不愿也无力审视问题丛生的生活世界,失去了直面、感受和言说生活世界及其问题的能力而陷入麻木不仁和‘失语’,醉心于概念演绎的抽象世界,致力于‘纯思’的逻辑推论,只能挖空心思或无病呻吟地闭门 ‘制造问题’和自说自话,学术研究与其‘真问题’的产生方向渐行渐远甚至南辕北辙;与此同时,那些源远流长、意涵丰富、地域与民族差异显著的社会文化命题及其急剧变迁过程中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与理性解释的现实问题,却又难以进入学者的视域而被尘封在学界之外!”[6]因此走出书斋,直面与解释现实世界,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真问题”的关键所在。

学术期刊在组织“专题研究”的稿件时,应当从现代化的视域去考察研究中国和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需要多学科协同研究,需要缜密的探究,深入的分析,系统的论证。“专题研究”少则一期, 多则几期,每期3-5篇文章左右;可以单学科透视,也可以多学科交叉研究;所持观点可以不同,甚至可以完全对立,进行学术争鸣。作为期刊的编者,我们必须超越学科壁垒,要以“问题”为中心来整合学科,而不应以“学科”平台来切割“问题”。

4.优化学术名文

我们常说,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具备五种能力:审鉴能力、文字加工能力、编辑规范运用能力、校对能力和策划能力。但以往多数编辑部更注重文字的编校质量,在主管部门的期刊质量评审中,强调更多的是政治导向、出版规范、编校质量等,至于学术水平却没有制定具体评价标准。即使受到热捧的CSSCI各项指标中,学术原创性的评价指标也是空缺的。有学者认为:“学术创新意指学术研究要创造出新的东西:或发明出新范式和新方法,或孕育出新思想和新见解,或发掘出新材料和新证据,一言以蔽之曰———创造新知。”[7]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之二(论文类),把“创新程度”分为A、B、 C、D四个级别,每个级别又有细化,按照这个标准称得上原创的属于凤毛麟角,缺少新意的学术文章俯拾皆是。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的平庸之作充斥学界,成为常态,令人担忧。尽管这些文章说的话,没有什么错误,但它缺少创新,缺少灵魂,缺少生命力。学术评价“绑架”了学术研究、学术期刊,成为极具魔力的“指挥棒”,助长了功利主义盛行、权利寻租、利益冲突和纠葛。学术评价虽然不是“学术乱象”的唯一根源,但其毕竟是“蜕变”、“扭曲”、“异化”的重要推手。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学术期刊只能努力发掘、策划、优化、催生名文力作。因为,支撑学术名栏、学术名刊扬名立望的最根本要素是学术名文、学术名家。每期刊物出版,如果没有2-3篇“标志性”的名文力作,如果没有几个名家的名字出现,这期刊物很难获得较高的学术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笔者以为学术期刊在审查学术成果时,不但要关心论文是否遵守形式上的学术规范,而且更关心其内容是否具有学术上的原创性,是否对所研究的对象具有实质性的促进程度。何为学术名文?大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提出新的问题,或采用不同理论对一个已经做过大量研究的问题给予新的诠释,或采用新的方法对一个旧问题进行再研究;(2)提出新的(或修正完善已有的)学说、理论、观点等;(3)提出新的(或改进运用已有的)方法、视角等;(4)发现新的史料、资料、证据、数据等。

在媒体多元与信息海量的变革年代,学术期刊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选题策划与学术名文的竞争。 当下大多数学术期刊的编辑,拥有硕士、博士学位,专业背景、英语水平与计算机应用能力早已具备,提升策划能力和优化学术名文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流的学术期刊,需要一流的策划编辑和学术名文。一个策划型的编辑,应当是学术进展的追踪者;一个策划型的编辑,应当是各种资源的整合者;一个策划型的编辑,应当是重大选题的参与者;一个策划型的编辑,应当是学术论文的优化者;一个策划型的编辑, 应当是重要成果的推广者;一个策划型的编辑,应当是学有专长的研究者。只有这样的编辑,才能优化、 提升论文的学术价值,也才能真正做到敬畏学者,理解学者,服务学术。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名栏建设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希望再抓一下学术“名文建设工程”,近一步提升论文的学术质量。学术期刊界,已有人做了有益的尝试。《清华大学学报》利用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百盛基金会捐助基金设立了“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并于2011年召开了第一次颁奖会。首届评奖共有4篇文章获特等奖,每篇奖金2万元,13篇文章获一等奖,每篇奖金1万元。获奖文章全部发表于2006年至2010年间的《清华大学学报》。第二届于2013年5月颁奖,共评出优秀论文15篇,每篇奖金1万元。获奖文章全部发表于2011年至2012年间的《清华大学学报》。这个奖项对 “学术名文”起了推动作用,学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最有影响力的民间学术奖项之一。

5.开展学术争鸣

近年来学术氛围、学术风气出现了种种弊端,其中学术争鸣的弱化,可以说是主要问题之一。学者们写文章温良恭俭让,你好我好大家好;刊物发文章自说自话多,质疑批评少。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一是学术评价庸俗化,不让争鸣。二是学者关系人情化,不敢争鸣。三是学术研究工具化,无意争鸣。四是研究能力初级化,不能争鸣[8]。批评是学术的生命,是学术进步的必由之路。学术批评在其出发点上,“应当是一种‘无罪推断’,而不是‘有罪推断’,即首先是努力探寻被批评对象的合理之处进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其不合理之处并对其展开批评。”学术批评“就是发现被批判对象的真正的理论困难为解决这些理论困难提出新的理论思路并做出新的理论论证。”[9]学术争鸣要鼓励不同意见的学者、学派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争鸣。“这种争鸣 是学问之 争,不是感想 之争,不是意气 之争,不是感情 之争。”[10]既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又要讲风度、讲分寸;不能以权势压人,更不能以恶言伤人。当下的学术界,特别需要健康的、讲道理的、说真话的学术争鸣和学术批评;当下的期刊界,特别需要宽松的、清明的、不扣帽子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批评环境。

6.培养学术新人

学者之所以成为学者并得以著名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创新观点为社会所承认,而编辑在社会与学者之间扮演的中介作用不能忽视,尤其是那些为社会公认的名编辑为权威性学术期刊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然而当前不少学术期刊,热衷发表领导、专家、大牌教授的文章,惟名择稿、以人定文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某些所谓的“核心”期刊,“惯常以身份取文,只看重作者的学历(是否具有博士学位)、 职称(是否教授)、工作单位(是否‘211’或‘985’)等资历信息,与就业歧视一样,学术歧视绝对更是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社会不良现象[11]。”也引来诸多诟病。其实一本成功的学术期刊,不在于它吸引、发表了多少名家的稿件,更在于它发现和扶植了多少青年才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学术民主,不搞论资排辈,不用名人、权威压入。或许意识到不必要的合作可能带来的危害,该校要求新教师不与著名教授合作搞科研、写论文,鼓励年经教师自己去开拓新领域[12]。青年学者是学术研究的生力军,尽管他们的观点还显得稚嫩,他们的论证还不够严谨,敢不敢给他们提供版面和平台,这对学术期刊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伏尔泰早已说过:“虽然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学术期刊要厚待青年学人,宁发三流学者的一流文章,不发一流学者的三流文章。学术期刊要放弃眼前功利,甚至不要太在意“排行榜”、转载率,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成为一个奖掖新人、鼓励新说的学术平台。

二、强化外功,扩大影响

学术期刊还要强化外功,对外传播自身形象。强化外功包括5个方面:

1.提高在地方的影响力

学术期刊大多是地方社科院、社联、高校主管、主办,首先要与地方经济形成一定的对接,发挥“智库”优势,参与社会调查和对策研究,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其次要宣传学术成果,积极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提高学报在地方的影响力。

2.提高在期刊界的影响力

积极支持编辑报名参加全国学术期刊的业务培训、交流,开阔视野,提高素养;积极鼓励编辑出席教育部高校学报的编辑研讨会并发言,以文会友,展示自身;期刊主编更应积极参与期刊界发起的社会公益活动,体现道义,塑造期刊良好形象。

3.提高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学术期刊要提升品牌的影响力,还须打“组合拳”,通过一系列的学术会议、学术争鸣、创意活动来实现。学术期刊的编者不仅仅要具备从事职业工作所必须的专业能力,而且要具有一种深厚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一本刊物体现出的格调、气度和魅力,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学者的尊重、对弱者的同情、对社会的关注、对道义的守望。倡导与培养人文情怀,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也是学术期刊的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这会在学术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4.提高在“文摘”刊物的转载率

要对《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文摘类刊物做深入研究,主动对接,有针对性地推荐优质文章。四大文摘虽然定位、栏目、读者有所不同,但都有固定的目标读者群和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得到她们的转载,将扩大学术文章的有效传播,将提升原发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

5.提高刊物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面对数字化的挑战,学术期刊必须学会数字化生存。学报最快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入以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17家学报主编提出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简称“网刊”)。 “网刊”创刊于2011年2月,其宗旨是:打破校域界限,集中名校优势,在数字平台上实现学术期刊的专业化转型。具体做法是:联合编辑部对加盟期刊拟发表文章进行专业化选编和数字化重组,通过中国知网实现优先出版和整体传播,并利用网络和手机推送等全媒体新型手段强化传播效果。目前加入网刊的高校学术期刊已增至120余家。网刊已经形成了以学科为边界的专业期刊群和以问题为中心的专业期刊群两大体系,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哲学学报》、《历史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社会学报》、《教育与心理学报》、《传播学报》、《民族与人类学报》、《艺术学报》等12个一级学科专业期刊,以及《三农问题研究》、《资源环境研究》、《性别研究》、《青少年研究》、《区域文化研究》、《儒学研究》等6个专业期刊。网刊的运行获得了巨大成功,文章下载量大幅提升,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术期刊“借船出海”,通过与中国知网合作,不仅能实现内容与技术的融合、刊物与网络平台的融合,而且实现编者与作者、读者的融合,知识生产与传播扩散及利用过程的融合。

进入 张耀铭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学术期刊   影响力   提升   品牌  

本文责编:heyuanb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51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4(04),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