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11 (15) (16) [清]俞浩撰:《西域考古录》,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66年, 第584、671页。
12 (17) (20) (21) [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 北京:中华书局, 2007年, 第8册第3566-3567、3504、3512页。
13 (18) [宋]苏易简撰:《文房四谱》, 《四库全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 第843册第17页。
14 (19) [宋]志磐撰, 释道法校注:《佛祖统纪校注》 (下)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 第939页。
15 (22)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 北京:中华书局, 1975年, 第6册第2016页。
16 (23)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 北京:中华书局, 1975年, 第5册第1505页。
17 (24) (36) 余太山:《“宋云行纪”要注》, 余太山著:《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 第298、268页。
18 (25)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 北京:中华书局, 2014年, 第260-262页。
19 (26) 岑仲勉:《唐以前之西域及南蕃地理书》, 岑仲勉著:《中外史地考证》, 北京:中华书局, 1962年, 第313页。
20 (27) [唐]道宣撰:《释迦方志》, 《大正藏》 (No.2088) 第51册第969页。
21 (29) (34) (35) (39) (40) [北魏]杨衒之著, 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 北京:中华书局, 2006年, 第216、209-216、237-238、238、244页。
22 (37) (38) [日]长泽和俊:《论所谓的〈宋云行纪〉》, 长泽和俊著, 钟美珠译:《丝绸之路史研究》,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0年, 第500、504页。
23 (41) 吴晶:《〈宋云惠生行纪〉文本构成新证》, 《西域研究》2011年第3期, 第13页。
24 (45) (54) (56) (59) 佚名撰:《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大正藏》 (No.2086) 第51册第866-867、867、867、867页。
25 (46) (50) 王春长译:《大正新修大藏经再版序言》, 《大正藏》 (总目录) 第1、1页。
26 (47) [清]魏源:《海国图志原叙》, 魏源撰:《海国图志》 (100卷) , 光绪二年 (1876) 平庆泾固道署重刊本。
27 (48) 洪九来:《有关〈海国图志〉的版本流变问题》,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3期, 第24页。
28 (49) 王晓秋著:《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北京:中华书局, 2000年, 第29页。
29 (51) [唐]慧超原著, 张毅笺释:《往五天竺国传笺释》前言, 北京:中华书局, 2000年, 第1-2页。
30 (52) 白话文等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前言,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7年, 第8-9页。
31 (53) (55) (57) (58) (60) (61) (63) [清]魏源:《五印度沿革总考》, 魏源撰:《海国图志》 (100卷) , 光绪二年 (1876) 平庆泾固道署重刊本。
32 (64) [清]魏源:《葱岭以东新疆回部附考上》, 魏源撰:《海国图志》 (100卷) , 光绪二年 (1876) 平庆泾固道署重刊本。
本文责编:li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哲学 > 佛学专题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3286.html 文章来源:《宗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