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奇: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探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42 次 更新时间:2020-08-29 23:13

进入专题: 社会号召力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魏志奇  

[摘要]政党的社会号召力是一个多向度的复合型概念,主要由凝聚能力、影响能力、服务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等构成,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以独立且交互的方式影响政党的社会号召力。用理想信念凝聚人民,用先锋队旗帜引导人民,用奋斗目标感召人民,坚持人民立场服务人民,以严密的组织体系组织动员人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社会号召力的多维度来源。新时代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要充分发挥共同目标愿景的感召作用,以党的自我革命为着力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为根本,以走好群众路线为保障,以顺应时代变革为抓手,确保党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引导力、服务力、动员力。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自我革命;群众路线

[作者简介]魏志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项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本特征研究(项目编号:19LLKDB0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优秀教师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研究”(项目编号:2652019116)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社会号召力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要求党必须不断增强社会号召力。因此,科学准确理解政党社会号召力,深刻认识党的社会号召力的多维度来源,明确新时代增强党社会号召力的理路和途径,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科学理解政党社会号召力

1.政党社会号召力的内涵

“号召”是特定主体以各种形式向人们发出召唤,通过收获人们的响应,顺利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的过程。“号召力”凸显的是特定主体对客体的影响力与动员力。“社会号召力”就是特定主体基于特定目标,影响、动员和激发社会成员支持或参与的力量或者能力。一般认为,特定的主体,包括政党、团体、企业或者个人等,都可以获得并运用这种社会号召力。但与一般的组织相比较,政党的主要目标是执掌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纲领,政党在追求其纲领和对国家体系和社会体系的领导与治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汲取和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社会号召力对政党而言具有不可或缺性。

政党的社会号召力,是指政党以价值理念、政治目标和社会愿景等为基础,对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和社会力量进行凝聚、感召、引导与动员,使之产生向心力、认同力、归属感和追随倾向的能力。政党的社会号召力是一个多向度的复合型概念,具体可以从不同向度来理解。从主体来说,政党的社会号召力来源于政党自身的软实力,是由政党的宗旨、性质、纲领、作风渗透和辐射出来的社会影响力。{1}从客体来看,政党的社会号召力是政党将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团体和社会阶层、社会力量团结动员起来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从手段来看,政党的社会号召力是政党基于共同的价值理念、政治目标和社会愿景,通过目标鼓舞、思想引导、政治教育、榜样激励和组织动员等方式,激发共同行动的能力。{2}从能力类型来看,政党的社会号召力体现的是政党非强制性的渗透性的政治活动能力,这种政治活动能力包括政党对于全社会的影响能力、凝聚能力、动员能力和引导能力等。{3}从效果来看,政党的社会号召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出来,一是政党对社会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二是对目标群体的动员力度,三是目标群体的响应规模、响应速度等。{4}

2.政党社会号召力的基本构成

政党的社会号召力根本上是政党汲取社会资源、获得社会支持、赢得社会认同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由凝聚能力、影响能力、服务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等构成。

凝聚能力。凝聚能力是基于对共同的理想愿景、奋斗目标和价值理念的高度认同,社会成员紧紧围绕和追随,并愿意为之不懈奋斗,由此而形成的号召力。凝聚力主要来源于凝聚核心(政党及其领袖)对社会大众的行为和活动产生的重要影响,更多指的是精神聚合力和价值渗透力。凝聚核心的精神聚合力和价值渗透力的强弱,决定着凝聚力的稳定性与持久性。

引导能力。引导能力是政党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和模范带头作用,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引领和指导,从而将社会成员的思想意志和行为方式协调到特定目标和过程中的能力。引导力主要取决于政党的主体性作用和指引导向能力的发挥,这种指引和导向主要来源于引导者的带头引领作用、率先垂范作用。这要求充分发挥政党组织和成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是在坚持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创造和满足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需要为主要途径,获得人民大众的支持和拥护,进而提升社会号召力的能力。服务能力使政党的社会号召力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之上。主要体现在政党服务人民的初心、能力和成效等方面。服务人民的初心与政党的类型、性质和使命等有关,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成效则与政党的执政能力、执政绩效等有关。

动员能力。动员能力是政党以自身权威性力量为基础,运用一定的组织资源,将特定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政治主张、方针政策等传递给民众,引起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和自觉参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动员能力更多是将人力、物力、财力等潜力转化为现实能力的一种手段。这要求政党具有良好的群众工作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

3.政党社会号召力的影响因素

政党社会号召力的大小强弱、作用方向和发挥程度,首先与政党自身的因素有关,即内源性因素;其次与社会号召力形成和发挥的外部环境有关,即外源性因素。

从内源性因素来看,政党社会号召力主要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政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自身所具有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向心力、吸引力。包括政党的性质类型、追求目标及其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以及政党能否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绩效能否获得人民的认同和支持,政党能否及时回应和解决重大时代难题、把握和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等,这构成了政党社会号召力的正当性基础。二是政党尤其是政党领袖的政治品格、政治纪律、政治形象和政党成员的先进性体现、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这构成了政党社会号召力的社会心理基础。三是政党本身所掌握的资源、发挥的能量,主要包括政党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及其所依赖的政党的组织资源、领导权威、宣传资源、激励手段和政治工作能力与群众工作的能力等,这构成了政党社会号召力的现实基础。

外源性因素主要是政党社会号召力产生及其发挥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政党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与外部环境的互动结果。一是政党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如党面临“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二是经济环境。如果经济增长快、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低,民众对执政党就会形成较高的认同度和支持度。三是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利益关系是否有秩序、社会分配是否公平、民众权益是否能得到保障、社会是否具有活力、向上流动的机会是否开放等等。一个公平正义和有活力有效率的社会,内聚力和稳定较高,执政党的社会支持度也相应较高。四是文化环境。如多元思想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影响、人民政治观念的变迁、舆论与教育引起的社会大众心理变化,以及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等,都会影响政党社会号召力的发挥。

总体来说,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以不同方式影响政党的社会号召力。一方面,政党的社会号召力是自身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也是政党自身的组织动员能力的结果。通过内源性因素,政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了民众的信任与声誉,获得了价值认同和情感支持,先天性地赢得了对社会资源的汲取和运用能力,这些信任、资源和能力随时都可以转化成为广泛的社会号召力;另一方面,社会号召力不是先天性能力,是养成性能力,政党社会号召力还依赖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塑造和影响,以及政党自身对这种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必须指出:第一,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甚至是相互转化、相互交汇的;第二,随着市场经济和技术社会的迅猛发展,大众的认同方式已经逐步由正式向非正式、从无形到无形和有形的互动转变,个体对组织的依赖性和归属感不断弱化,因此外源性因素对政党社会号召力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二、中国共产党强大社会号召力的多维来源

根据上述对政党社会号召力内在构成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政党的社会号召力主要体现为凝聚能力、影响能力、服务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等。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锻造出来的社会号召力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笔者认为党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具有多维度来源,主要包括:用理想信念凝聚人民,为党的社会号召力提供了精神动能;用先锋队旗帜引导人民,为党的社会号召力提供了榜样引领效应;用奋斗目标感召鼓舞人民,形成了党的社会号召力的力量源泉;坚守人民立场服务人民,形成了党的社会号召力的群众基础;以严密的组织体系组织动员人民,形成了党的社会号召力的组织基础。

1.精神动能:用理想信念凝聚人民

理想信念的凝聚力,是政党社会号召力的重要构成。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⑤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理想信念是人类价值意识的高级形式,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稳定、持久的确信心态和价值认同⑧,具有强大社会功能,主要有社会价值的导向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社会行为的选择功能,这些功能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一方面,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力量,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和执着性,使广大党员干部拥有了持久不衰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理想信念的凝聚、导向和内驱功能,会使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统一意志,这为社会大众认同支持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提供了强大精神动能。

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民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土地革命时期,“只要主义真”的理想信念不仅是鼓舞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实践信仰的精神动力,也让人民群众从中看到了一个“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党,人民群众“因为看见,因而相信”,又“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对红军、对共产党无比坚信。抗战时期,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吸引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越过层层封锁,历尽艰辛,奔赴陕北。抗战时期沂蒙地区流传的《跟着共产党走》歌曲⑨,形象表达了根据地抗日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为无数青年听从党的号召、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凝聚起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定的理想信念仍然是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凝聚全体人民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指出,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远大理想与具体历史阶段奋斗目标相统一,我们党才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正确方向。

2.力量源泉:用奋斗目标感召人民

凡政党都有其政治目标,政党的不同也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奋斗目标上。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这一目标使命联结着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屈辱和磨难,寄托着无数志士仁人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所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找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了中国人民的最大同心圆。⑩扭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几十年如一日地接续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强大政治领导力的深刻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强大社会号召力的力量来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鼓舞人心、激励奋进的巨大作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人民对共产党领导下几十年来的巨大变迁感受最真切,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支持和信任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力也因此不断增强。经历过民族衰败和人民苦难的中国人民深知,民族梦想和个人梦想是统一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只有国家独立才有人民解放,只有民族复兴才有人民幸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如高擎的火炬,照亮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点燃了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为党“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

3.榜样引领:用先锋队旗帜引导人民

中国共产党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政党,而是先锋队性质的政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先锋队必须发挥引导作用,在需要退却的时候引导工人阶级后退,在革命高潮到来时引导工人阶级进攻。{11}严格的纪律、精干的组织、工作卓越的党员干部队伍、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党的先锋队的具体体现。西方政治学家萨托利在分析共产党是先锋队政党时说,“通常是有严格的入党条件的精英党,是走在整体前面的先锋党”{12}。在这个先锋队中,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战斗旗帜,先锋队通过自身的骨干作用、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群众。行胜于言,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先锋榜样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时,就具有强大感染力和引领力,能够坚定信心、自觉跟随。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新时期,先锋队的旗帜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先锋队旗帜,一方面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了“党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13},使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前进,确保了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号召力。革命战争年代,在最关键最危险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所产生的号召力形成的势如破竹的强大力量使我们战胜了敌人。和平年代,从重大国家建设项目的“临时党支部”,到生产车间的“党员先锋岗”,再到抗击疫情中的“党员突击队”,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扩大了党的覆盖力、影响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党的社会号召力。

4.群众基础:坚守人民立场服务人民群众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关键。《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了共产党的根本立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要求全体干部,“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14}。习近平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15},“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16},“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17}。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归根的到底是因为党的意志和主张与人民利益具有根本一致性,是因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实践中,坚守人民立场、为人民服务,已经作为一种政党伦理深刻嵌入党的组织和行为中,并外化为党的鲜明形象标识。

为人民服务的立场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把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使党在人民群众中具有社会号召力的根本保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党的这一最大政治优势,一方面使党能够深入到群众中,及时了解群众的想法和需求,听取群众的诉求和期盼,从而获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正确的群众工作,能够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通过提高群众的觉悟,使人民群众能够跟着党所指的正确方向、正确道路前进。这两方面都是党的社会号召力的重要来源,构成了党的社会号召力的群众基础。

5.组织基础:以严密的组织体系组织动员人民群众

精密的组织结构与庞大的组织体系是党的社会号召力的组织基础。列宁把是不是动员群众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提出“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18}。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19}。亨廷顿认为:“强大的政党要求有高水平的政治制度化和高水平的群众支持。‘动员’和‘组织’,这两个共产党政治行动的孪生口号,精准地指明了增强政党力量之路。”{20}

作为扎根人民、依靠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动员人民群众,是党在任何时候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开展的极其重要工作。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明确了工农红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不打仗,红军就从“战斗队”转变为“宣传队”,所谓“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仅军队,各级党的组织和政府组织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是组织动员群众。1931 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中央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决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宣传组织动员,党的基层党员干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入群众,开展细致耐心的群众动员。苏区群众纷纷响应号召,“每个村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参加了群众组织”{21}。

新时代组织动员人民群众仍然是党的社会号召力的“制胜法宝”。在党的领导下,党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的制度和机制已深深嵌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组织动员人民群众有了健全的制度保障:一是借助于党内纪律和党内政治生活,通过教育、监督、引导、宣传和号召党员,对党内进行组织动员;二是借助于党在国家机构中的组织(如党委和党组),实现对国家力量的组织动员;三是借助于分布在各行业各领域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实现对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有效动员。四是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社区群众中有效发挥组织动员作用。此次抗击疫情中,通过党的全面领导和组织网络全覆盖,各个区域、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都被有效动员,从军队到地方,从医院到街道,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参与疫情防控,全国落实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措施。可以说,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我们才能打响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以北京为例,通过党内动员和国家力量动员,数十万机关、企事业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迅速充实基层力量{22};通过社会动员和基层党员干部动员,社区居民和志愿者群体力量迅速被组织起来参与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道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体现了我们党强大的社会号召力。


三、新时代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的路径

保持强大的社会号召力是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活动中锻造出来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是党成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经验,新形势下党的优良传统、显著优势和重要经验需要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同时,新时代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也都要求我们党必终始终保持并不断增强社会号召力。新时代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要充分发挥共同目标愿景的感召作用,以党的自我革命为着力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为根本,以走好群众路线为保障,以顺应时代变革为抓手,确保我们党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引导力、服务力、动员力。

1.在共同目标愿景感召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共同的目标愿景能够产生巨大的感召和凝聚作用。根据管理学和领导学理论,“创造并清晰地传达一个可行、可信、吸引人、能够改善当前状况的未来愿景”{23},是增强领导力和号召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反映人民内心需要、并通过共同奋斗能够实现的共同愿景,会激发人们的思想共鸣,调动人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产生强大的精神聚合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典型的愿景型组织,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提出了三大目标愿景,党善于运用这些伟大愿景来感召自己的组织成员,并通过人民对共同愿景的认同和追求来壮大和发展自己。{24}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绘就了一幅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愿景。这一美好愿景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这一愿景为全体中国人民树起了崇高的奋斗目标,成为激励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一,要高度重视精神力量的激励鼓舞和感召聚合作用。近代中国,古老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受尽屈辱,每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用民族复兴梦想凝聚人民、团结人民,激发全体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聚合力。第二,充分展现中国梦的包容性和大众化特征。以中国梦统摄多元文化生态、弥合价值隔阂、凝聚思想共识,让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渗透社会生活和民众心理,鼓励各个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到执政党的伟大事业中来。第三,“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的愿景,只有“让每个人感觉到自己的利益与它休戚相关。才有使大家持之以恒地为之献身的魅力”{25}。

2.在勇于自我革命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内源性因素是政党社会号召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必须着力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26}否则,“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27}。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夯实思想根基。从党的历史经验来看,增强党的号召力,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人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在这个意义上,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立根铸魂、固本培元的基础工程。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强化党性修养,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第二,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不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解决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让党的血脉和根基牢牢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第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构建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不断压缩腐败的生存空间,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保持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第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8},要以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为导向,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以党的先锋队作用带领人民群众,以干部的过硬本领带动人民群众,以良好的作风团结人民群众。

3.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只有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社会号召力才能建立在人民利益和需要的基础上。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毛泽东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29}。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30}。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不断取得人民满意的执政绩效,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和需要,是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的根本所在。

第一,不断增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以良好的执政绩效为党的社会号召力构筑坚实基础。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重要判断,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民生改善、就业充分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发展”{31}。第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问题,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化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把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转化为对党和政府的满意感。第三,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人民利益和人民需求的变化,不断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增量需要”,更加注重人民的尊严感、参与感、公平感、安全感、信任感等“软性需求”。

4.在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使党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也让党在人民群众中保持强大社会号召力有了根本保障。党靠群众工作起家,同样要靠群众工作长期执政。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2}。只要我们始终把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一定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一定会保持广泛的社会号召力。

第一,党的各级组织要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要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职责和自觉行动,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第二,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正如列宁强调:“如果党的劝告同人民自身的生活经验所教给他们的东西不相一致的话,千百万人是决不会听从这种劝告的。”{33}第三,进一步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要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善用群众语言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能够摸透情况、找准关键、解开症结。第四,建立健全群众工作制度体系,提高群众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机制,不断改进“恳谈会”“听证会”“接访”等基层群众工作方式;健全党群对话沟通机制、党员干部结对联系和帮扶机制,不断疏通和拓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途径渠道;健全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的相关机制,增强群团组织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5.在适应时代变革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当前经济社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各方面都出现了深刻变革:一是随着经济形态的变革产生了新兴领域和新的社会从业人员,并开始在社会政治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二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社会阶层和社会力量出现了分化和重组;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产生了新的传播平台和技术平台,社会大众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新时代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必须密切关注和适应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不断扩大党的社会号召力的覆盖范围,从各个层面加强统战工作,推动理念与技术手段创新,与时俱进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第一,适应经济形态新变革,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经济社会各方面出现了很多新兴领域,尤以网络社交、网络音视频、网络教育出版、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业态为主,其从业人员散布于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等地。习近平指出,“要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34}。必须聚焦新兴领域和城市基层,与时俱进扩大党建覆盖面,团结凝聚互联网平台大量年轻高知群体,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整体效能,更好地组织、动员新兴领域党员群众。第二,适应社会结构新变革,多层面加强统战工作。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化,接受信息渠道多样化,个体对组织的依赖性与归属感逐渐减弱,这对加强统战工作提出了新挑战。要注重政治引领、思想引导,加强非公经济人士尤其是新生代企业家的引领,强化家国情怀,引导其与党同心,致富思源{35};要加强多层面联系,扩大联谊交友的平台渠道,构建青年创新服务平台、新阶层创业之家和商务楼宇委员会等,建立党员干部与社区结对共建制度,推动统战工作嵌入社区网格,探索“统战+社会化”等新统战模式。第三,适应信息技术新变革,注重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技术。要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推进 “智慧党建”,构建宣传、教育、服务、管理新模式,如建立“网上党支部”,进行线上学习、宣传,搭建党员为民服务的线上“直通车”;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依托,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在网络空间灵活构建社群,有针对性开展创业指导、文体活动、兴趣拓展等活动,通过党建引领把相关从业人员紧密联结在一起;通过微会议、微课堂、微视频等形式,灵活构建“开放式党建”“渗透式党建”“融合式党建”等新模式,让党的历史文化、理想使命、建设成就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和引导新兴群体和青年群体,不断增强归属感、凝聚向心力。

注释:

①靳诺.发挥强大政治和组织优势 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3).

②田旭明.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论析[J].理论探讨,2019(4).

③张垚.新时代怎样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N].人民日报,2017-11-22.

④郑元景、刘琲.新时代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的路径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8(6).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⑥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J].求是,2019 (19).

⑦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⑧徐晨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13-03-23.

⑨这首经典革命歌曲由沙洪和王久鸣于1940年在沂蒙抗日根据地创作,歌词如下: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⑩古琳晖.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N].解放军报,2019-03-20.

{11}汪仕凯.先锋队政党的治理逻辑: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透视[J].政治学研究,2017(1).

{12}[意]乔万尼·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1.

{1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14}{29}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137.

{15}{17}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C].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3,127.

{16}{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7,387.

{18}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26.

{19}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62.

{20}[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6.

{21}黄知真、缪敏等.漫谈闽浙赣老根据地[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146.

{22}同心.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J].求是,2020(5).

{23}[美]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译.罗宾斯管理艺术[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44.

{24}蔡礼强.论中国共产党的愿景领导力[J].甘肃社会科学,2019(4).

{25}[美]詹姆斯·M.库泽斯、巴里·Z.波斯纳著,徐中、沈小滨译. 领导力:如何在组织中成就卓越[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102.

{26}习近平.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J].求是,2019(15).

{28}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1.

{3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2018:31-32.

{3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45.

{32}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9(13).

{33}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47.

{34}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4.

{35}何杏仪.创新共融务实—谈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对新兴领域的领导[J].南方杂志,2019(12).



    进入专题: 社会号召力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267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