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城:考古视角——人类早期制盐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68 次 更新时间:2020-08-12 23:05

进入专题: 制盐  

李水城  

人类是从何时开始制盐的?这个问题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狩猎-采集经济阶段,人类靠取食动物的肉、血、奶等满足身体所需的盐分,不需要额外再补充盐,而且也不会制盐。即便进入全新世以后,世界上仍有很多狩猎-采集民族不事农耕,也不制盐,有些民族甚至不怎么吃盐。

在人类历史早期,尽管还不会制盐,但大自然有天然的馈赠。在中国山西南部的运城市的河东盐池,每年春夏之交,南风袭来,池水中便自然结晶出白白的盐花。在有些盐泉出露的地区,人们甚至直接开采天然卤水食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食盐供应紧缺,在四川的成都平原和长江三峡某些历史上产盐的地区,村民仍会汲取盐井中的卤水煮食菜稀饭。直到今天,在我国西藏北部的羌塘草原上仍活跃着一支牦牛驮队,每年春夏之交,当地的藏民赶着大群的牦牛长途跋涉前往赞宗盐湖,采集湖面上结晶的盐块,运出来供人们食用。

世界各地的民族志证实,有些民族不用陶器就能制盐。在新几内亚,约鲁巴人种植一种含盐植物来获取盐,类似的方法也见于中美洲热带雨林的某些民族。在东南亚,有些民族将富含纤维的植物茎秆、朽木、椰壳等有机物放入盐泉或海水中浸泡,汲取盐分,将其晒干,焚烧成灰,再将其中的卤水淋滤出来制盐。制盐容器也非常简易,有的用木头削制,有的用椰壳或竹编器具,在表面内外涂抹泥土、蜃灰权充熬盐器具。

在欧洲的波伊纳·斯拉提内(Poina Slatinei)地区曾发现可能是陶器出现之前的制盐遗址。考古学家在当地古盐泉的周围找到了燃烧的遗迹,年代可上溯至公元前六千纪上半叶。近些年来,在法国阿尔卑斯山的莫里耶(Moriez)地区也发现有人类在公元前六千纪前半叶制盐的证据。这些新发现表明,有些人类早期的制盐活动不会留下任何物质遗存,这也大大增加了考古学家寻找早期制盐遗址的难度。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饮食结构开始发生大的改变,以谷物类碳水化合物作为主食,肉食减少,在这一背景下,人类对盐的需求增强,遂开始主动寻找和开发盐业资源。这个理论不仅能解释人类制盐出现的大致时间范围,也能解释为何内陆的盐业开发要较之沿海地区为早的现象。一般而言,居住在海边的人比较容易获取和食用海产品,从中很容易获取到盐,摄取盐的几率远高于内陆地区。因此,沿海地区的制盐机制和动力也大大低于内陆,制盐出现时间也普遍晚于内陆。

根据考古发现,世界各地已知的早期制盐遗址都已发展到了一定规模。欧洲的盐业考古学家认为,东南欧喀尔巴阡山东部一带拥有丰富的盐泉,很可能在新石器时代之初就被人类开发利用了。在罗马尼亚的布科维纳(Bukovina)、靠近索尔卡(Solca)的斯拉蒂纳·马雷(Slatina Mare)一带,密集分布有大量盐泉。有学者指出,曾在属于公元前六千纪的克瑞斯(Cris)文化层内发现了早期制盐陶器,但也有学者对此说并不认同。根据在靠近这个地区的卡奇卡(Cacica)遗址地表采集的遗物看,上述说法确实存在不确定因素。

现有考古发现表明,人类最早的制盐活动主要集中在欧洲东南部,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中期。如果说此前还有个起源和发展阶段的话,至多只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偏晚阶段。人类之所以在此时开始制盐,估计主要原因是进入农耕社会后食物构成变化强化了对盐的需求,当然,其中也应有盐业生产内在动力的驱使。

从事物的逻辑发展进程考察,人类即便掌握了陶器制盐技术,但在制盐活动的滥觞期,也不可能制作专门的制盐器具,很可能会用一般的日用炊具来制盐,生产规模也很小,仅仅能满足自身群体需求,这类制盐活动很难留下能被考古学家观察到的器物证据。不过,人类早期的制盐活动只能出现在盐卤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假如这类地区的古遗址数量和规模表现出某些异常的话,必然会引起考古学家的注意,也却曾有盐业考古学家就中欧某些类似发现做出过推测。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某个遗址是否存在制盐活动,除了要有制盐器具方面的证据外,还需要寻找其他的旁证。

此外,制盐地点的选择也很重要。在沿海地区,人们一般会选择距离海岸线较近的地方。如日本列岛的古代制盐遗址都选择在距当时海岸线20~30米的低地,英国东南部埃塞克斯的红丘遗址就是如此。此类遗址可直接利用涌入海岸滩涂的潮水制盐。但也有些遗址会选择在距海岸线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开采地下浓度较高的卤水制盐,如中国山东北部莱州湾商周时期的制盐遗址就是这样。

在内陆地区,制盐地点会选择在盐泉、盐沼或地下蕴藏岩盐的地方。史前时期的制盐地点会选择在河谷两岸的阶地,这类地形随着河谷的下切,盐泉易于涌出,或接近地表,方便开采。以中国四川盆地为例,川东长江三峡地区的制盐业明显要早于川西平原,因为川东河谷褶皱带的盐卤资源较川西数量要多、也更接近地表。附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早期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水路,在河谷地带制盐,便于产品通过河流向外输出。

有了上述条件,还要考虑这个地区是否拥有充足的燃料。早期制盐业全都依靠煎煮,需要大量的燃料。如此,制盐地点必需选在靠近或有充足燃料供应的区域。以中国四川蒲江盐井沟为例,当地的制盐作坊并未选择在盐井附近,而是选在靠近煤矿的地方。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自然因素要考虑进去。在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土壤富含盐分,通过淘洗或过滤含盐的沙土可获得制盐卤水。因此这个地区的很多国家都有制盐产业。但这个地区极度干旱,制盐地点有没有充足的淡水资源是制盐地点的一个重要选项。因此,西非的制盐场所往往选择在拥有稳定淡水供应的区域。此外,气候条件也很重要。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优良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制盐,当地的玛雅人很早就学会了制盐,这里也因此成为中美洲古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是,一旦制盐产业形成了商品经济规模,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便成为另一个亟需考量的要素。以法国的布赫涅夫(Bourgneuf)海湾为例,这里是古代欧洲重要的制盐产业中心之一,其原因不仅在于当地的气候非常适宜制盐,更重要的是,这个海湾位于亚特兰大海岸的交通枢纽位置,还有河流通往内地,便于向周边沿海和内陆地区输送产品。

考古发现表明,中欧地区最早的制盐遗址可上溯至距今8000年前后。到了距今7500年左右,欧洲的制盐业已普遍发展起来。目前,中国境内考古发现的制盐遗址最早为距今4000年前后,相较于欧洲要晚了很多。需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努力寻找年代更早的制盐遗址,这是盐业考古对中国考古学家提出的新的要求。

(作者:李水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0年第1期。此处省略注释,详见原文。)



    进入专题: 制盐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考古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245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南方文物》2020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