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政治课教学改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766 次 更新时间:2002-10-21 11:57

进入专题: 自由来稿  

黄凯斌  

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教学(简称“两课教学”)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责任。从多年来的教学效果来看,通过“两课教学”,大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了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实践对人才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高。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是不断前进的,应勇于和根据实践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本文就“两课教学”如何适应新的社会实际,与时俱进,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高等院校是研究、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它既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首先看看什么是公民教育。所谓公民教育 ,就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 知识:主要指公民知识,即作为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政治、历史、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等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良好行为的基础。

(二) 态度:公民在学习了公民知识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公民情感和公民意识。

公民情感是公民在实现和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所产生的情绪,如尊严感、责任感、正义感。

关于公民意识的歧义较多 ,有人提出:“公民意识总体上讲是一个现代社会意识,主要包括道德意识、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公民的法律资格和法律地位,既有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相统一的内容,也有公民的法定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内容。还有人认为: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它的主要内容是以宪法意识为核心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

我认为,要界定什么是公民意识,必须认识什么是公民。公民与民主国家是相对应的,有了民主国家才有公民。随着17、18世纪“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广泛传播,现代民主强调国家属于公民全体,公民彼此是平等的。现代民主制度在英、法、美建立后,公民的概念写进了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以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到了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才诞生。

因此,我认为,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在民主国家中,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作为公民,他(她)应该知道国家赋予它什么权利,同时也应该知道,作为公民对国家有什么义务和责任。

(三) 行为:主要指公民行为,即公民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公民行为是公民意识的外部表现。

(一)“两课教学”要与时俱进。

现在“两课教学”开设的课程有《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这些课程是文理必修的。文科生还必须学《当代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从课时来看,其中《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是每周3学时,学生要学半学期。《毛泽东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当代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是每周2学时,学生要学半学期。

“两课教学”主要对学生进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学。对于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也十分必要。

现在的主要问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时量太大。据统计,现在全日制本科生四年的总课时量约为3600课时,其中“两课教学”的课时量约占十分之一,为350个课时左右。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占的课时量多了一点。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并不一定成正比。只有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得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会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邓小平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 。党中央要求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习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讲话,更何况是在校的大学生。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大学生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就够了。如果以后从政,学生参加工作后再去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要适当压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时量。

(2)学科定位不准。将具有不同学科特征的《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统统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教学没有学科性,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从总体上看,现在的“两课教学”属于政治教育。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十六大即将召开,中国共产党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时代要求大学生不仅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更应该是合格的公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就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而政治教育只是公民教育一方面的内容。仅仅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就不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要与时俱进,改革“两课教学”,使它向公民教育转型。

(二)改革的具体设想

我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主要应开设以下几门课程:

(1)当代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一门课,大学生重点学习当代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讲话精神。

(2)政治学。政治学简单的说,就是研究国家问题的学科。作为公民,必须了解国家是怎么形成的,国家的权力来自何处,国家的作用是什么,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国家赋予公民什么权利,公民采取什么途径参与国家政治,公民对国家有什么义务等。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联系越来越紧,相互影响越来越大。不管文理,学生都必须了解当今国际政治的基本知识。

现在文科生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这门课中世界政治部分属于政治学的内容。如果开设政治学,就可以把世界政治纳入到政治学中去。不管文理都要学一些政治学的基本常识。

(3)历史学。现在的“两课教学”中取消了历史课程,是非常不合理的。公民不懂得中国的过去,就不能理解中国的现在。作为共和国的公民,不懂得国家的历史,怎么去热爱国家。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大学生不分文理,都必须学美国历史,而且历史教材是厚厚的一本书。中国历史悠久,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尽管在中学学过历史,上了大学,更应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

如果我们给学生开设历史课,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也要全方位了解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史。学生不仅要了解近代史,还要了解古代史。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应该给大学生开世界历史。1992年出版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在世界史中加入了中国史部分,以求能在世界的范围内看中国,从中国的视角看世界。

(4)经济学。

任何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或称理论经济学,是以人类社会特定生产方式下的经济生活,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和劳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在西方,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

现在人们把经济学它分为三类,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是过渡经济学或是转型经济学,三是西方经济学。现在除了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外,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西方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瑟夫.熊彼特称颂马克思的学说是伟大的。但是中国的经济改革既不能完全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解释,也不能完全用西方经济学来解释。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的手段,不管是中国,还是在西方,在经济政策上都有很多相同之处。中国的经济政策越来越多地采用西方经济学的办法。许多经济学术语已经大众化,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象国债、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货币贬值、汇率、关税等等名词。因此,现在学生学习只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符合时代要求。大学生学习经济学,既要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要学习一些西方经济学,同时要学习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除此之外,将现在《当代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中的世界经济的内容纳入到经济学课程中。

(5)法学。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学生必须了解法律的本质、作用、功能,了解宪法和基本的法律。公民教育要教育学生遵守法律,同时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现在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符合公民教育的需要。

(6)伦理学。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既要依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去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建立与既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能适应现代化的新的伦理道德。学校教育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现在《思想品德修养》比较受大学生欢迎,但是从学科划分的角度来说,伦理学具有更古老的历史。将《思想道德修养》改为《伦理学》,更符合学科传统。通过学习伦理学,大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道德。

现在的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成长起来的。受传统影响较小,而受现代思想影响较大。他们的父辈经历“文化大革命”,多数未接受正规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他们的父辈同上辈比,受到传统影响就小些。现在的大学生同他们的父辈比,受的传统教育又要小些。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校教育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多,而深入内心深处的道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通过灌输,继承传统道德的精华如爱国守法、明理诚信等。

(7)哲学

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学习哲学很有必要。改革后仍保留现在的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课程。

通过改革课程设置,“两课教学”从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型。大学生不仅学到专门知识,而且学到作为接受了高等教育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公民知识。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公民知识,大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公民。这样高等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千千万万的专门人才,而且造就的是万万千千的高素质的公民。随着高校的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大幅度增加。成千上万接受高等教育公民素质的提高,就会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才是国家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江泽民同志说过,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这一点请教育战线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千万以注意 。改革现有“两课教学”的课程设置,开展公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

改革“两课教学”最大的阻力可能还是来自于思想观念。口头上与时俱进易,行动上与时俱进难。不改革课程设置,就有可能尽管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但是收效并不理想。只有顺应历史潮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课程设置,学生通过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历史、经济、法律等各个学科的知识,才会认识到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执掌政权。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才会坚如磐石。

    进入专题: 自由来稿  

本文责编: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23.html
文章来源:本站首发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