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活着太当回事: 蒙田有关内心生活的教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92 次 更新时间:2020-03-22 14:50

进入专题: 蒙田  

吴万伟  


别把活着太当回事: 蒙田有关内心生活的教训

多里安·罗尔斯顿 著 吴万伟 译



长眠安息。蒙田在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Bordeaux)的纪念碑。他的遗骸已经丢失了很多年,虽然人们可能觉得他对这种丢失会有一种哲学家的观点。 Photo by Mehdi Fedouach/Afp/Getty

父亲是个不快乐的人。哪怕鸡毛蒜皮的小物件如钢笔、糖罐、有光滑手柄的小刀有任何偏离常规,他就会抱怨。他的关节炎已经非常严重,根本下不了床了,等到他的健康真的开始恶化之后,身体状况自然也成了他一直在抱怨的话题。有一天早上,在吃早餐的时候,他一边用那把小刀切葡萄柚,一边说,“多里安,我讨厌我自己。”他已经86岁了,我觉得已经将近生命的终点,所以我决心帮助他尽可能按他的愿望死去。对老人来说,这是一种垂死的艺术(Ars moriendi)。在我们长达32年的父子关系中,我第一次说,“可是,爹啊,我爱你。”这么说并不奏效,我就送给他蒙田的一些书看。

从法国近代时期看,米歇尔·德·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 (1533-92))的人生还算幸福和长寿的。不管怎么说,至少如果他的《随笔集》(Essais (1570-92))靠得住的话,他的生活还是幸福的。这部作品从拇指到食人族到“体验”的本质等,内容包罗万象,融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于一体。本质上是自传,但具有高度的论证色彩,在他死后仍然长期存在成为一种激进的自我实验。他开头用一封信警告读者,他说,在接下来一千多页的篇幅中,“因此,亲爱的读者,我本人就是书的话题。你把闲暇时间花费在如此轻浮和虚荣的话题上有些不明智。”因为我觉得,父亲也沉浸在如此轻浮和虚荣的话题上,即他本人(甚至于在吃晚饭时,在餐巾纸上画出撒尿的流动曲线图)身上,我猜想他们两个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为他挑选的一篇随笔是“论独处”,涉及到蒙田有关幸福秘诀的论述。上面说幸福很简单:这些是我们通常认为能带来幸福的东西;但它们都错了,他写到,我的秘诀是“如果有可能,我们应该有妻子、孩子、各种物品,尤其是健康。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将自己紧紧地捆在这些上面,不要全指望这些获得幸福。”在后来成为他的人生哲学的标志性内容的话中,他还补充说“我们必须保留一间专属于自己的储物间。”法语单词是(arriere-boutique),当然,这是一种比喻,但父亲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它了。

就幸福话题,我们能够从蒙田那里学到什么呢?一方面,“自己的储物间”并不意味着你上班的办公室背后的房间。越来越多地卧病在床,父亲在17楼上既是办公室又是家的低劣公寓里读了这些话,不禁眉头皱起。当然,蒙田本人是在城堡塔楼鹰巢城写下这些话的,在那里,他可以俯瞰自己的乡间庄园。他并不是打算让我们到那里避难---这个贵族特权的栖息地只是他写作的地方,(现在,我在自己的家的后面也有储物间作为我的写作场所,厚厚的木头隔板墙把我和箱子及杂物分开)。不,物质上的“储物间”不过是作家的窝,这种误解已经造成批评家们对蒙田的唯我论怒气冲冲,就好像他真说过这样的话:“独自一人去创作伟大的艺术品吧。”我敢向你保证,这样做肯定不会有幸福。

父亲给我回电邮时,就这样误读了蒙田的意思,但是,他承认我送他的那篇文章“很有思想”。他补充说,这并不令人吃惊,因为当今很多作家都谈及个人空间、冥想、留出独处时间等。他接着说,自愿独处和被迫独处之间存在一些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多人已经过多地沉溺于这个空间里不能自拔了。”他们错过的不仅仅是自我隔绝而是所有正常身体体验的丧失,父亲列举了这些东西:到市场闲逛、跳舞、看望家人和朋友---这些恰恰是蒙田提醒读者不要指望能获得幸福的东西。

萨拉·贝克维尔(Sarah Bakewell)在《如何生活:蒙田的人生问题和20个答案》(2010)中承认,阅读蒙田的诱惑是鼓吹一种独处(无论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还是被迫的),但她修正了这个说法,说“他的写作不是要抛弃家人,隐匿到自私和内向的生活中,而是需要保护自己免受丧失家人带来的痛苦折磨。”那是在他最好的知己和朋友艾蒂安·德·拉·波埃西(étienne de La Boétie)去世,接着是他父亲去世之后,蒙田才回到他的私人图书馆中的。在唐纳德·弗雷姆(Donald Frame)的翻译本中,这个阶段被标志为蒙田“跌落进忧郁状态,为了摆脱痛苦的折磨,他开始写第一篇随笔。”当代美国随笔作家菲利普·拉帕特(Phillip Lopate)大胆地说,在蒙田看来,“读者取代了波埃西”。但是,蒙田究竟是如何尝试缓解痛苦的呢?

当然,一个无名的对话者萦绕在文本中,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交谈。向别人倾诉,却没有任何回应(他们不回应是因为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了)是一种亲密交谈的形式,我们认为这是蒙田亲切感的延伸。在生活中,据说蒙田是有名的讲故事高手,实行来者不拒的政策,欢迎各路朋友拜访。即使在总结储物间是一种“斯多葛派的超脱”时,贝克维尔也注意到蒙田呼吁的另一种持久格言“要快活,就要与他人一起生活。”蒙田储物间的意图是要修补破碎的心灵伤痛,不是要避免未来的痛苦,而是要与痛苦建立起一种不同以往的关系。

蒙田很清楚,摆脱痛苦的承诺是徒劳无功的差事,因为无论你去哪里,你自己都跟着走:他写到“仅仅摆脱人群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必须摆脱自己内心的群居本能。”相反,如果引用他成长过程中经常阅读的拉丁诗人阿尔比斯·提布洛斯(Albius Tibullus)的话,“独处也是一群人。”这就是我希望父亲记住的话:即便把自己关起来,隔绝与他人的交往,仍然有机会与他人相处。蒙田说,“我们拥有一个能够转向自身的灵魂。它有攻击手段也有防御手段,有收获手段也有赠与手段。”令人伤心的是,父亲并没有这样看待他的灵魂,他在陷入忧郁症后,不堪折磨而自杀了。 

我现在感到纳闷蒙田的储物间与其说是上帝将作家从绝望的深渊中挽救过来的恩典,倒不如说是他在那里写作的行为本身?他写到“在这里,我们的通常对话肯定在我们和自己之间进行。”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内心对话的质量将决定生活质量。

蒙田的思想唠叨有一种令人心情愉快的魔力,因为他顺其自然地从一个话题轻松转移到另外一个话题。显然,我没有传达给父亲的话是这种注意力的轻盈,这是蒙田最著名的格言“我知道什么?(Que sais-je?)”的精华。美国作家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在1837年称赞蒙田的评论中说,“他的作品没有澎湃的激情,没有强烈的渴望,而是心满意足,尊重自我,保持中道。”不要把活着太当回事,但仍然追求幸福---或许是蒙田垂死艺术的关键。毕竟,没有哪个人生阶段是比临终之际更确定无疑地需要内心的平静了。


译自: Don’t take life so seriously: Montaigne’s lessons on the inner life By Dorian Rolston 

作者简介:

多里安·罗尔斯顿(Dorian Rolston),作家,常常在《纽约客》、《巴黎评论》和《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作品。目前居住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Tucson)。

https://aeon.co/ideas/dont-take-life-so-seriously-montaignes-lessons-on-the-inner-life


    进入专题: 蒙田  

本文责编:sunxuq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最新来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054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