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千载恩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20 次 更新时间:2008-07-11 15:19

进入专题: 科索沃危机  

孔寒冰 (进入专栏)  

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是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历史现象,每一个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国内的、国外的因素在综合地起作用。如果所有的现象都清清如水、一眼就可以望到底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了。科索沃危机的产生与发展在这方面尤其典型。因提出“文明冲突”论而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塞缪尔·亨廷顿讲的这样一段话可能更适用于解释科索沃危机:“在正在显现的世界中,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是紧密的,反而常常会是对抗性的。但是,某些文明之间的关系比其他文明更具有产生冲突的倾向。在微观层面上,最强烈的断层是在伊斯兰国家与其东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基督教邻国之间。在宏观层面上,最主要的分裂是在西方和非西方之间,在以穆斯林和亚洲社会为一方,以西方为另一方之间,存在着最为严重的冲突。”2

为了更好地理解科索沃危机的发生、发展以及今后的结局或走向,让我们还是从遥远的时代、从多种文明的交汇与冲突开始、一步一步按着时间顺序谈起。

1)科索沃在哪儿

这表面上像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空间地理位置问题,但实际上涉及到了十分复杂的地缘政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所拥有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对其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诞生于太平洋、大西洋、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蓝色大海之中的古希腊文明,由于相对分散的地理条件而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由于土地贫瘠和粮食的匮乏而没有巨大的贫富差别,由于水路四通八达而使工商业非常发达、社会也比较开放,因此是以多元化的民主和自由为特征的;而诞生在黄河流域内陆地区的古代中华文明,由于相对集中的地理条件而很早就出现了统一的国家,由于土地的肥沃和富足的农业而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的两极社会,由于不便的交通、发达的农业而使工商相对比较落后、社会也比较封闭,因此是以专制与服从为特征的。

所谓地缘政治,指的是“为认识国家力量的地理基础而针国家当作三维空间现象所进行的研究。它在考察国家行为时以这样一些特性为背景材料:如疆域、气候、有机和无机资源、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特征,如人口分布、文化属性、经济活动和政治结构。每一个国家作为整个世界政治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而产生的国际关系模式构成了此项研究的一个关键性成分。”3科索沃之所以在世纪之末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地缘政治决定的;科索沃虽然从来都没成为一个国家,但必须考察它的地缘政治特征,否则就无法读懂它。

科索沃在哪儿?

科索沃在欧洲。

由欧亚大陆一些向西凸出的半岛组成的欧洲在地球六大洲中排倒数第二,只比大洋洲大,总面积1040平方千米,被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库马河、马内奇河和里海所环绕。欧洲的大部分是起伏不大的低地,除了广袤的北欧平原、东欧平原之外,斯堪的纳维亚、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等半岛,冰岛、大不列颠群岛等岛屿是它的重要构成部分。

欧洲民族众多,如果从语言上来划分,大体上有三类:罗曼语族,日耳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它们虽然都同属于印欧语系,但各有起源。罗曼语族起源于拉丁语,属于此类的国家有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罗马尼亚等。这些民族的祖先是克尔特人,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献中被称为高卢人;日耳曼语族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丹麦古代民族的一种通用语言,属于此类的国家有德语、英国、荷兰、挪威、瑞典、冰岛等。这些民族的祖先便是日耳曼人,或自称为德

意志人;斯拉夫语族是东欧和东南欧的典型语言,属于这类的国家有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

科索沃在东欧。

如果单从自然地理上说,东欧指的是原苏联的欧洲部分;二战以后约定俗成的东欧或东欧国家,同西欧或西欧国家一样,是地缘政治概念,指的是二战以后在中欧和东南欧、特别是巴尔干半岛上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制度并且随后走上社会主

义道路的国家,主要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和德意民主共和国等8个国家。它们都是中小国家,领土面积加一起才12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总数1亿4千万左右。之所以这些国家被称

为东欧或东欧国家,一是二战之后确立的雅尔塔体制在政治上将欧洲一分为二,形成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这些国家都属于苏联控制之下的东方集团;二是针对西欧和西欧国家而言,因为它们也不仅仅指地处欧洲西部的国家,实际上还包括中欧和南欧的国家。

从1990年到1993年,东欧国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合并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东欧地图上消失;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分裂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等五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地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其它国家则没有变化。这样一来,原来的8国就变成了12个国家。不过,随着苏联的解体,原来意义的东欧或东欧国家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于是便出现了“中欧”、“另一

个欧洲”、“中间地带”、“东中欧”等说法。4考虑到这些国家与西欧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别、特别是经济上的差别仍然存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今国际政治焦点之一,本书仍把它们称为东欧国家。

科索沃在东欧的巴尔干。

巴尔干是土耳其语,意思是“山脉”。在地理上,它是指欧洲三大半岛中最东边的一个,总面积50多平方千米;但在地缘政治上也指居住在这里的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希腊、摩尔多瓦、罗

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南斯拉夫等国。据说,巴尔干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指的是奥地利和土耳其1699年1月26日签订了《卡尔洛夫奇条约》(也译作《卡尔洛维次和约》)之后仍处于奥斯曼帝国控制之下的地区,5大体上就是指上述那些国家。

巴尔干是欧洲最复杂的地区,被称为“迷你(mini,小的意思)欧洲”。首先,它居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处黑海、马尔马拉海、爱琴海、地中海、亚德里亚海和爱奥尼海之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列强在角逐东欧、欧洲甚至全世界

的时候,或以巴尔干为突破口,或干脆就在巴尔干火拼。其次,这个地区民族众多,信仰各异。从民族方面说,20多个民族可以分为五部分:阿尔巴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希腊人、罗马尼亚人和南部斯拉夫人。其中南部斯拉夫人最多,包括

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从宗教方面说,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信奉天主教;塞尔维亚人、黑山人、保加利亚人、马其顿人信奉东正教;阿尔巴尼亚人和一部分波黑的塞尔维亚人信奉伊斯兰教。正

因如此,巴尔干地区各种矛盾十分尖锐,长期以来被公认为“欧洲的火药桶”。

前南斯拉夫国际问题专家兰科·佩特维奇对此还提出过“巴尔干既非‘火药桶’又非‘和平区’”的命题。

科索沃在巴尔干的南斯拉夫。

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个南斯拉夫国家。

第一个南斯拉夫在1912-1913年巴尔干战争结束了土耳其在巴尔干地区的统治、1918年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之后,于1919年成立的,开始时称“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8年又改称为“南斯拉夫王国”。其疆域包括以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奥地利在达尔马提亚和斯洛文尼亚的领土、多瑙河以北的匈牙利的土地。这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

第二个南斯拉夫是1945年11月宣布成立的,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黑山、马其顿等六个称为共和国的联邦主体组成。其中,塞尔维亚共和国还管辖两个被为自治

省的少数民族地区,一个伏伊伏丁那,另一个就是科索沃。

第三个南斯拉夫就是现在的南联盟,1992年4月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先后宣布独立之后,由原来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而成,仍实行联邦制,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仍隶属于塞尔

维亚共和国。

南联盟领土的总面积是102173平方千米,其中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面积是88361平方千米,黑山共和国的面积是13812平方千米。在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的面积是10887平方千米,伏伊伏丁那的面积是21506平方千米,其余的55968平

方千米领土是塞尔维亚的。在人口方面,根据1991年的普查,南联盟全境人口一共是1041万。其中,塞尔维亚共和国为979·2万(塞尔维亚582·4万、伏伊伏丁那201·3万、科索沃195·5万),黑山共和国为61·5万。南联盟的周边国家,北部是匈牙利,东北部是罗马尼亚,东部是保加利亚,南部是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西部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西南端濒临亚得里亚海。

南联盟境内有两条大河,一条从西边克罗地亚流入的萨瓦河,另一条是从北边匈牙利流入的多瑙河。在这两条河的汇合处,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称为“白色的城堡”,它就是南联盟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科索沃就在南联盟的南部。

从自然自理上看,它的北边和东边是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北是黑山共和国。巴尔干半岛的另两个国家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在科索沃的西部和南部。除了拥有近30万人口、面积为854平方千米的首府普里什蒂纳以外,科索沃的主要城市还有佩

奇和普里兹伦。

从人文地理方面看,科索沃居民的90%是阿尔巴尼亚族,余下的是塞尔维亚族、黑山族和马其顿族。阿族信奉伊斯兰教,是穆斯林;塞族人、黑山人、马其顿人主要信奉东正教。由于阿族人信奉伊斯兰教,男子可以多妻,生育也不受限制,所以,科索沃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无论是在过去的南联邦还是在目前的南联盟都是落后的地区,只有人口高速增长(1991年自然增长率高达23·6%,而塞尔维亚全境平均自然增长率为5·3%)。下面表格里的数字虽然是1990年的,但

基本上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塞尔维亚共和国 黑山共和国 塞尔维亚 伏伊伏丁那 科索沃

GNP(亿美元): 286·7, 186·71, 83·53, 15·83, 14.82

人均GNP(美元): 2921·6, 3205·86, 4150·38, 809·57, 2407·86

职工月平均工资(美元): 334·83, 347·25, 348·67, 195·42, 266·83

基础学校 (所): 4595, 3103, 525, 967, 496

专门科研机构(个): 140, 126, 9, 5, 12

专业图书馆(个): 530, 407, 87, 36, 12

医生人数(名) : 7184, 4923, 1539, 722,412

不难看出,就民族、语言、宗教来说,欧洲最复杂的地方在东欧;东欧最复杂的地方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最复杂的地方在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最复杂的地方之一就是科索沃。这种复杂性在科索沃、在南斯拉夫、在巴尔干真的表现为亨廷顿所说的那种“文明冲突”,即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从古到今,这些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又与列强在东欧、巴尔干、科索沃角逐与统治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这样讲,东欧、巴尔干、南斯拉夫、科索沃是列强千百年来留下的一份又一份太重太重的遗产,这里的人们一代又一代以泪水、以鲜血、以生命来继承着。南斯拉夫学者米拉·马尔科维奇在其政治日记中写的那样:“欧洲该明白,在欧洲史上,射向巴尔干的枪弹最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2)巴尔干半岛上的民族起源

“巴尔干种族的多样性是19世纪土耳其战争和巴尔干战争以及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大量迁居、移民、驱逐和国界变更的结果。”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至少近代是如此。但是,问题的起源还不仅仅限于近代。

前面曾提到过,在巴尔干地区的20多个民族可以分为五部分,其中最多的一部分就是南部斯拉夫人,可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上。在最早生息于此土著居民中,最重要的是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

古希腊是人类文明摇篮之一,其疆域除了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地区之外,还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古希腊人就分布在这里,其祖先是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从北方陆续迁入的印欧语族的亚加亚人、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和多利安人。阿尔巴尼亚人是古代伊利里亚人的后裔。伊利里亚人是一支古老的印欧语族,最早居住在中欧地区,大约在铁器时代之初南迁,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便居住巴尔干半岛古希腊的北部地区,因而受希腊文化影响比较大。8世纪以后,伊利里亚这个名字才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它的一个部落的名字――阿尔布里亚。阿尔巴尼亚就是它演变而来的。

在以后的漫长的岁月里,尽管巴尔干半岛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希腊和阿尔巴尼亚两个民族基本上保持了自己的语言和习俗,其生息领地也大体没动,所不同的只是面积小了。

作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古老部族,斯拉夫人早在公元1-2世纪就反映在拜占庭和阿拉伯的文献当中,史前时期居住在亚洲,公元前3000-2000期间移居到欧洲东部,一般指分布在西起喀尔巴阡山,东到顿河、北达波罗的海、南抵黑海的广袤的东欧大地上,操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各部族集团。

与克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不同,斯拉夫人后来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又进一步分化。

民族大迁徙也称“蛮族大迁徙”,指古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后期以日耳曼民族为主的各“蛮族”(这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对除他们本身以外的古代各民族的统称),长期移徙、转战和建立国家的过程。

什么因素促成长期几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呢?“一般认为,直接推动这一大规模迁徙浪潮的,是来自亚洲的一批匈奴人。公元四世纪上半期,匈奴人自东而西到达黑海北岸,迫使当时占据那一地区的哥特人西迁。其中的一支称西哥特人转徙到达西亚,又得罗马当局准许,渡多瑙河进入米西亚和色雷斯一带……与此同时,其他日耳曼部落也纷纷迁徙并先后建立国家。”

受民族大迁徙的影响,5-6世纪时,斯拉夫人也开始了大规模流动。一部分斯拉夫西进到达奥得河与易北――萨勒河之间的地带;一部分斯拉夫人北上至第聂伯河上游;还有一部分斯拉夫人南下到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巴尔干地区。这样一来,斯拉夫人就分成了东西南三大部分。

西部斯拉夫人主要包括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卡舒布人、卢日支人等;东部斯拉夫人主要包括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等;南部斯拉夫主要包括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等。另外,从伏尔加地区来到巴尔干的保加利亚人虽然属于混合族源,但讲斯拉夫语,所以也被划为南部斯拉夫之列。这三部分斯拉夫也都各具特点,西斯拉夫人的文化和政治生活与西欧比较接近;东斯拉夫人数最多,分布地域最广。从西边的德涅斯特河和喀尔巴阡山脉到东边的顿河、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从北边的达拉多湖到南边的黑海的辽阔东欧大地,都可谓他们的发祥地;南部斯拉夫民族众多,宗教信仰上的差异也很大。

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西部斯拉夫人在历史上有着共同的依靠,不仅宗教信仰相同,而且各方面的利益也基本一致,所以,彼此之间矛盾不大、冲突不多;东部斯拉夫人中的一支后来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俄罗斯,别的东部斯拉夫人也依附于它;南部斯拉夫人则不同,不仅形成了不同的南斯拉夫民族,而且分别受制于或依附于不同的大国,信奉了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利益。所以,南部斯拉夫各民族之间及它们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特别多并且纠缠在一起。以后南斯拉夫出现的各种危机的原因虽然有政治上的、政治上的、内部的和外部的,“然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在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矛盾。”

总之,希腊、阿尔巴尼亚等民族是巴尔干半岛上的最早居民,而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南部斯拉夫人是6-7世纪以后才逐渐来到巴尔干、来到南斯拉夫、来到科索沃的。

3)、罗马帝国对巴尔干的影响

巴尔干半岛上的各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并不像西部斯拉夫人和东部斯拉夫人那样一致,而是耶稣、天主、安拉各有所求。造成这种局面首先与罗马帝国的兴衰有关,因为在公元前3世纪以后一千多年中,先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裂解体后又是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统治着整个巴尔干或巴尔干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与佛教、伊斯兰教相提并论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从反对罗马帝国的暴政到成为其统治工具,以后又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而分裂。再往后,巴尔干半岛又被从小亚细亚半岛上兴起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了五百年。所所这些都在巴尔干地区居民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即信奉不同的宗教。

古代罗马原本是亚平宁半岛(意大利半岛)台伯河畔的一小村落,后经过几百年的扩张,最终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帝国。它的兴起与许多动人的传说连在一起。

相传小亚细亚北部有一个古城,叫特洛伊。该城的王子帕里斯在神的帮助下拐走了斯巴达王麦尼劳斯之妻海伦。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统帅的希腊远征军围攻特洛伊城长达十年,难分胜负。于是,希腊人的军师奥德修斯设了一个木马计,将在批精兵埋伏在一匹大木马的腹中,然后佯装退兵。特洛伊人将木马当作战利品搬进城内。入夜,埋伏在木马腹中的精兵出来打来了城门,里应外和,一举攻陷的特洛伊城。

据古罗马的历史学家李维撰写的《罗马史》记载,特洛伊城被攻陷之后,一部分逃出来的特洛伊人在海上漂泊许久之后才在拉丁区这个地方上了岸,在这儿建立了小城,称阿尔巴·隆伽。几代以后,国王努米托尔当政时,其弟阿穆利乌斯逐走其兄、杀死其侄并迫使侄女蕾阿·西尔维娅去当不能结婚的维斯塔女祭司。然而,西尔维娅后来遭到了强暴并且产下了一对孪生子,但她声称这两个孩子的父亲是战神马尔斯。阿穆利乌斯监禁了西尔维娅,命令奴隶将她的孩子扔到台伯河里。这两个孩子并没有被水冲走,先是被一只母狼喂活,后又被一个牧人抚养,哥哥叫罗慕洛,弟弟叫勒慕。长大成人后,兄弟俩领导阿尔巴·隆伽城人民起义,杀死阿穆利乌斯,然后在台伯河岸他们获救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新城。可是,这座新需用谁的名字命名呢?兄弟俩发生了争执。最后,哥哥杀死了弟弟,用他的名字将新城命名为罗马。

古罗马出现了之后,经历了王政(公元前753-510年)、共和国(公元前510-27年)、和帝国(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三个时期。对外发动战争、进行领土扩张是古罗马,特别是帝国时期罗马的重要特征。公元前三世纪初,古罗马就通过一系列战争基本上统一的意大利;到公元二世纪中叶,又通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等占领了迦太基(北非)、马其顿和希腊以及西班牙等地区。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到安东尼王朝(96-196年)时,罗马帝国达到顶盛,其疆域西起不列颠、西班牙,东到幼发拉底河,南抵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多瑙河。诺大的地中海也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于是便有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

自从公元1世纪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半岛之后,罗马人在这里“实行了统一的行省制,大力扩建道路网,修筑守备城和军团兵营,发展经济,推广拉丁语和罗马文化。在罗马人统治的头200年里,巴尔干各民族在经济上、文化上得到空前的进步。多瑙河流域成为产粮区,半岛西部和中部办起采矿业;由于道路畅通商业活跃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省的都市化有进展,除军营外矿区、集市、部族所在中心都成为聚会场所,在其周围出现了城镇、输水渠道、大型公共浴池、剧院、寺庙等罗马文明的成果。经济生活的开展使原有居民摆脱闭关自守状态,接受了拉丁语和罗马文化的影响。罗马人还给当地人士授以罗马公民权,让他们参加政治活动和行政管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督教传到了巴尔干半岛。

前面讲到,巴尔干的早期居民受希腊文化影响较深。就宗教而言,希腊的宗教和神话是连在一起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神人同形同性”。众神都居住在那高高的奥林匹斯山上,以雷电为武器维护着天地秩序的是众神之首宙斯,其下有女神希拉、火神和锻冶之神赫费斯托、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迪美兹、商业和通讯之神赫尔美斯、美神和恋爱之神阿芙洛提、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等等。与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城邦制度相适应,古希腊并没有形成至高无上的宗教主宰。

古罗马则不同了,为了维护一个庞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需要一个至高无上的精神统治者。这就是基督教,不过它经历了从反对罗马暴政到维护其统治的转变过程。耶稣基督是基督教传说中的创始者,耶稣是本名,基督则为希伯亚语中的“救世主”。《圣经》说,耶稣的父亲约瑟是个木匠,其母玛利亚从“圣灵”怀孕,将他降生在巴勒斯坦的伯利恒。是否真有耶稣基督,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他是否是上帝的独生子,也不得而知。但是,基督教确实在公元初兴起在罗马的东部,是从犹太教基础之上的发展起来的,以后迅速传遍欧洲和北非。由于信奉者多为反对罗马暴政、为富不仁,主张平等、平均的下层贫苦人民和奴隶,所以,早期的基督教具有反抗的性质。

开始时,罗马统治者采取了镇压政策。但是,随着有钱人入教数量越来越多并在教会占据主导地位,基督教又创造了“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等新的教义,其反抗性质越来越淡,到了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统治者开始利用基督教并将它作

为自己的统治工具,于4世纪定为国教。所以,罗马帝在它四处扩张的同时,也将基督教传播开来。巴尔干半岛上的阿尔巴尼亚、希腊等早期居民都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基督教。这时候的斯拉夫人还不知道基督教是何物,他们信奉的一直是多神教,既崇拜自然力量,又敬重祖先,同时还供奉着灶神。

不过,罗马帝国对内的残酷专制统治和对外的大肆扩张了加剧了自身的衰败,284年戴克里先建立将元首的称号正式改为君主之后,罗马帝国进入了后期。306年继位的君士坦丁为挽救帝国的颓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建立了更完备的官僚机构,将帝国正式划分为高卢、意大利、伊利里亚和东方四大行政区等等。由于看到历经战乱的意大利已经很难再作为罗马帝国的中心,而财赋所出多在东方,再考虑到对多瑙河、叙利亚等地的控制,君士坦丁330年将首都迁到原希腊旧城拜占庭,改称君士坦丁堡。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所做的一切都没能阻止罗马帝国的崩溃。君士坦丁死后,先是最高统治集团里出现内讧,接着各地人民的反抗运动不断,再往后外族接连侵入,罗马帝国的内忧外患、芨芨可危。这样,罗马帝国395年在狄奥多西大帝死后终于分为东西两个罗马。西罗马每况愈下,476年最后一个皇帝慕洛被奥多亚克推翻而灭亡。东罗马就是下面要讲的拜占庭帝国,一直存在到1453年。

在罗马帝国一分为二的同时,基督教也发生了分裂。其实,自从被罗马帝国承认之后,基督教内部就出现了分化,出现东西两派。东派传播在希腊语区,西派流行在拉丁语区。罗马帝国分裂后,两大教派的分化也更加剧烈。以君士坦丁大主教为首的东部教会受制于东罗马,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则与西欧封建社会相勾结,相互分庭抗礼。1054年,君士坦丁大主教和罗马教皇互相宣布革除对方的教籍,基督教正式分裂。东部教会自居为“正宗”,故称为正教或东正教,首脑称大主教;西部教会称天主教,或公教、罗马公教、加特力教等等,首脑自五世纪起称教皇。后来,天主教中又分化出新教。

这样一来,巴尔干半岛及至整个东欧所受的外界影响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大体上说,受拜占庭帝国影响的东斯拉夫人和巴尔干半岛东部、南部的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希腊人等便信奉东正教;受西罗马影响的西斯拉夫人和巴尔巴干岛西部、北部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阿尔巴尼亚人等便信奉天主教。这种教派的划分对后来巴尔干半岛和整个东欧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东斯拉夫信仰东正教、西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不同,南斯拉夫人却是一半信仰东正教,另一半则信仰天主教。这就使得南斯拉夫人内部各民族的关系更为难处。

拜占庭帝国在它所统治之处开始东正教的传教活动,而西罗马虽然灭亡了,但统治世俗政权的天主教会的势力远远大于服从于世俗皇权的东正教会。代表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东正教和天主教在巴尔干交汇,并通过民族冲突表现出来。南斯拉夫学者对此是这样认为的:基督教的大分裂以巴尔干半岛为界,将南斯拉夫人分为东正教徒和天主教徒。因此,“我国人民处于东西方的分界线之间,当早就存在的东西方矛盾激化并向两极发展时,我国人民的全部生活就受到这两股源流的影响。”

4)拜占庭帝国与塞尔维亚人的“文明摇篮”问题

拜占庭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扼守黑海、地中海、欧洲和小亚细亚之间的咽喉要道,最早是希腊人于公元前7世纪建造的。史学界通常将330年罗马帝国首都东迁至此并改称君士坦丁堡视为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的开端。

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前后变化比较大,就其顶盛时期而言,是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幅射到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和南高加索地区。此后,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宗教形式便开始更加复杂起来了。

在斯拉夫人南下到巴尔干之后形成的诸多南斯拉夫民族中,有很重要的一支,它就是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人主要居住在萨瓦河以南的多山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以南的地区。然而,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和外界的阻挠,塞尔维亚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形成自己的统一国家。

在阻止塞尔维亚人建立统一国家方面,首先应提及的是比斯拉夫人稍稍晚一点南下到巴尔干的保加利亚人。

保加利亚人的祖先是黑海草原的保加尔人,属游牧的突厥部落。南下到巴尔干之后,他们联合一部分斯拉夫人(主要是塞尔维亚人)于679年大败拜占庭。根据681年签订的和约,拜占庭承认了由保加尔人部落和塞尔维亚人部落联合组建的国家。由于保加尔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所以这个国家也被称为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人臣服于保加利亚人。尽管9-10世纪时在东部的拉什卡地区也曾建立过较大的部落联盟,也曾一度打败过保加利亚人,但最终还是被保加利亚征服了。几个世纪后,1018年第一保加利亚王国被拜占庭所灭,塞尔维亚人仍没能得到解脱,又成了拜占庭帝国的附庸。

相对而言,拜占庭对塞尔维亚人的统治要缓和得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塞尔维亚人要求统一起来、摆脱外族的压迫和统治的愿望更加迫切。“从12世纪60年代起,斯提芬·尼曼雅在拉什卡地区树立了政权。他联合其他公爵,与拜占庭展开长期的斗争,终于在1190年获得对塞尔维亚独立的承认。”15又过了10年,斯提芬二世加冕称王,把所有的塞尔维亚人统一起来了。这个统一的国家被称为塞尔维亚王国。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到了国王斯提芬·杜尚当政14世纪上半叶,塞尔维亚王国政治、经济达到了顶盛时期。对外,杜尚趁拜占庭内忧外患之机,先后吞并了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等地,并且于1346年4月将首都从拉什卡迁到马其顿的斯科普里,宣称自己是“塞尔维亚人和罗马人的皇帝”,同时将王国改称塞尔维亚帝国。“杜尚把帝国分为两部分,马其顿、希腊和阿尔巴尼由他本人直接治理;塞尔维亚本交由他儿子乌罗什治理,并授以国王的称号。”

对内,为了以法律形式来巩固业已形成的封建专制国家,塞尔维亚王国的世俗和教会贵族会议1349年在斯科普里通过了《斯提芬·杜尚法典》,几年之后,又编成的该法典的补编。这个法典规定不仅规定了贵族如何占有土地,如:大贵族占有世袭领地,小贵族占有军事采邑;不经过领主同意,国王、王后及王子不得剥夺、购买或交换世袭领地;而且还规定了对反抗的农民和奴隶的严惩措施。

塞尔维亚王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凸起为时并不太长。领地分封制产生了强大的离心倾向,国家统一的确立和维持主要是靠强大的武力镇压,所辖领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再加上来自外部强国的威胁,14世纪末开始塞尔维亚王国便走向衰败。

如何看待这个塞尔维亚王国或塞尔维亚帝国?首先应当肯定,它的建立确实是塞尔维亚人长期与异族进行不懈的斗争的结果,首次实现了塞尔维亚民族的统一,并且曾经还比较强大,甚至连统治过塞尔维亚人的保加利亚都承认杜尚为宗主。16也可以说,这个时期塞尔维亚人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但是,也必须看到,塞尔维亚王国与古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第一保加利亚王国以及后来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等等一样,都是以对其它民族的征服为前提的。比如,巴尔干半岛上的土著居民阿尔巴尼亚族,9世纪时被并第一保加利亚王国所并吞,后又被拜占庭帝国统治。塞尔维亚王国达到顶盛时期,同样也没有放过它,将它划成若干领地,分封给各位王公。

所以,提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历史和文化的摇篮”这样的命题时,17还应必须考虑到在此之前已经生息了多少世纪的阿尔巴尼亚族,否则的话就会有失于片面。正因如此,有的书比较公正地认为科索沃是“塞族人的摇篮、阿族人的家园”18;还有的书客观地讲述了斯拉夫人在巴尔干半岛的占地运动19。

另外,科索沃与塞尔维亚王国到底是什么关系,也还值得研究。塞尔维亚王国建立时政治、经济中心是拉什卡,后又是斯科普里。虽然15世纪时塞尔维亚人在科索沃这儿同土耳其侵略者进行过著名的战斗,但是,这也很难与政治、经济中心等同起来。当然,不管怎么说,在塞尔维亚王国顶盛时期,科索沃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5)安拉的教化

使巴尔干半岛民族、宗教问题更进一步复杂化的是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及其对该地区的征服和伊斯兰化。

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游牧突厥部落。当塞尔柱突厥于12世纪向外侵略时,他们也从中亚细亚呼罗珊地方向西迁移。塞尔柱突厥于12世纪在小亚细亚一带建立鲁姆苏丹国,奥斯曼突厥部落加紧向小亚细亚迁徙。鲁姆苏丹国也在蒙古军的袭击下解体。13世纪30年代,奥斯曼突厥部落酋长埃尔托格鲁尔从鲁姆苏丹国手中得到一块不大的封地,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萨卡利亚河沿岸,与拜占庭的领土接壤。他的儿子奥斯曼(约1282-1326年)袭封之后,就宣布为独立公国。奥斯曼不断进行扩张,占领鲁姆苏丹国的大部领土,并于1326年从拜占庭手中夺取了布鲁萨城,定为首都。这个新国家后为奥斯曼帝国,在征服中建立这个国家的土耳人称为奥斯曼土耳基人。”

以后,奥斯曼土耳人不断地向外扩张。1453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灭了拜占庭帝国之后,将首都迁移至此改名为伊斯坦布尔。1529年攻陷了维也纳之后,奥斯曼成为一个疆域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在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巴尔干半岛时,在塞尔维亚王国科索沃这个地方发生过两场激烈的战役,科索沃因此名声大振。第一次科索沃战役1389年6月15日,对垒的一方是由苏丹穆拉德一世率领的三万土耳其军队,另一方是由塞尔维亚公爵拉扎尔率领的塞尔维亚、波斯尼亚、保加利亚和瓦拉几亚的两万联军。当双方战斗正处在胶着状态的时候,一名叫米洛什·奥贝利克的塞尔维亚贵族佯装逃兵溜进土耳其军队大本营,用由毒药浸过的匕首将穆拉德一世刺死在大帐之中。不过,土耳其军队在穆拉德一世的儿子统帅下,最终还是包围了并打败了塞尔维亚的联军。拉扎尔也成了俘虏,后被处死。这次战役最终的结局是塞尔维亚人不仅向土耳其称臣纳贡,而且保证要土耳其军队中服役。接着,土耳其人于1393年征服了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1396年又在尼科堡附近大败匈牙利、波兰、捷克以及法、德等国的骑士的联军。塞尔维亚王国于1459年正式并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

第二次科索沃战役发生在1448年10月17日,对垒的一方是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二世,另一方是由匈雅提率领的匈牙利军队。土耳其军队1446年在瓦尔纳打败了十字军以后,穆拉德二世便率军进入摩里亚,迫使当地的希腊统治者向他俯首称臣。接着,他又带领大军去攻打斯坎德培。斯坎德培是阿尔巴尼亚著名的民族英雄,在阿尔巴尼亚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后,1444年率领300多名骑兵举行反土的武装起义,还联合各地的公爵建立了阿尔巴尼亚联盟。匈雅提正是率领匈牙利的军队前来支持斯坎德培的,但在科索沃这个地方与穆拉德二世遭遇,结果匈牙利军队大败。

两次科索沃战役都是反对奥斯曼土耳其人,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都在这里英勇斗争过,科索沃对他们来说都是民族的圣地。然而,这个圣地在以后的日子里却没有将这两个民族紧紧地连在一起,相反成了分歧的焦点。

从14世纪后半叶开始大举入侵巴尔干开始到15世纪末,土耳其人几乎征服的整个巴尔干半岛,统治这个地区长达500年。

一手持剑,一手拿着《古兰经》的土耳其占领者,比起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更加注重对巴尔干地区各民族心灵上的征服,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所占地区传播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中国也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7世纪起源于阿拉伯半岛,是与基督教、佛教相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创始人阿拉伯人的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语中,伊斯兰是指“顺从”;伊斯兰教所信奉的唯一神叫安拉,也称真主或胡达;斯兰教的信徒中“穆斯林”,意为“顺从者”,即以“顺从唯一真主安拉的意志”为已任。伊兰教产生初期,主张取消血亲复仇,禁止高利贷,扶弱济贫,对于缓和阶级对立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不过,在土耳其人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伊斯兰教在广泛传播到亚、非、欧的同时也成了奥斯曼帝国对殖民地区进行精神统治的重要工具。

土尔其人占领了巴尔干半岛之后,便实施改变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的政策,在此之前,当地居民一部分信天主教,一部分信东正教。其中,塞尔维亚人是东正教徒,而阿尔巴尼亚人是天主教徒。不过,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占领者并没有采取强硬的做法,而是运用了“软刀子”。根据奥斯曼帝国的法律,主要纳税人是那样被征服的异教徒。也就是,统治的异教徒越多,帝国的财政越有保障。所以,“奥斯帝国没有采取强制性措施来改变当地居民的信仰,没有规定非信伊斯兰教不可,他们允许东正教、天主教的存在,但教徒必须向当地政府缴纳人头税,而这种税款相当高,几乎使一般人无力承担得起。”但是,“如果有谁皈依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就可以免交此项税款。”21

对被征服者来说,改变宗教信仰无疑是一种减轻经济上重负的途径。不仅如此,改变宗教信仰的人还可以免除政治上的迫害、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在巴尔干地区有主要两部分人改信了伊斯兰教,成了穆斯林。信仰天主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再一次改变宗教信仰,皈依伊斯兰,成为穆斯林;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一部分信仰东正教的塞尔人也皈依伊斯兰,成为穆斯林。所不同的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穆斯林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并不是一个民族,仍是塞尔维

亚人,只是所信宗教不同。

这样一来,巴尔干半岛不仅民族众多,而且所信仰宗教是两种(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派(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如果说,各个民族、各种宗教能够平等地和睦相处,那也就无所谓了,问题在于这些宗教的背后都是有着列强对异族征服的血腥。发生在1096-1291年间的十字军东征在世界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原本是西欧的封建主、意大利商人和罗马天主教会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进行的侵略性远征,可是打出的旗号却是从异教徒(即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与想要掠夺新的领地、农奴的西欧封建主和力图控制东部地中海商业的意大利商人不同,罗马教会参加十字军东征除了讨伐伊斯兰教外,还盘算着要吞并东正教,扩大天主教的势力和财源。

两次科索沃战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督教两派与伊斯兰教的搏斗。

由于宗教信仰的彼此冲突,奥斯曼帝国在统治巴尔干的几百年里,也充分地利用了宗教和民族矛盾。这一点在科索沃表现得十分突出。那些不肯改变宗教信仰,但又难承税收重负的塞尔维亚人“纷纷迁徙到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地区,这种长途跋涉在17世纪达到高潮,历史资料表明,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约有三四万塞尔维亚人移居到哈布斯堡帝国统治的匈牙利地区或亚得里亚海的克罗地亚地区。”另一方面,“土耳其统治者将流亡者留下来的土地与房屋分给了改变了宗教信仰的阿尔巴尼亚人,并把居住在相邻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迁入科索沃。到18世纪,科索沃已成为阿尔巴尼亚人占多数的地区。据土耳其1910年人口普查,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人已经占当地人口的60%以上,其余为塞尔维亚人、土耳其人和保加利亚人。”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巴尔干、南斯拉夫和科索沃的500来年里,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的穆斯林是受益者,而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则是受难者。原本仅仅是一种信仰的宗教在大国的炒作下,成为控制弱小民族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说,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给东欧、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科索沃留下的不仅仅是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而是播下了各民族彼此间的纷争和相互仇视的种子。

6)战火中诞生的统一国家

从16世纪初起,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其突出表现便是长期受它统治的各民族纷纷开始争取独立。19世纪上半期,由于土耳其在对外战争中连连失败,北非的埃及已经取得事实上的独立,巴尔干半岛上的希腊和塞尔维亚也获得高度的自治权力。再往后发展,奥斯曼帝国的日子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俄土战争失败后,土耳其1878年被迫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承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独立,允许保加利亚实行自治,割让卡尔斯和巴统给俄国。这样一来,它在欧洲(主要是在巴尔干半岛上)的领土只剩下了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色雷斯了。23俄土战争之后,土耳其实际上已经沦为半殖民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继续分割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另一方面加紧对土耳其的财政经济控制。奥斯曼帝国虽然到1922年才以苏丹穆罕默德六世被凯末尔领导的新政府推翻为标志最终瓦解,事实上它早就是一副空架子了。

然而,就在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岛的影响日益收缩的同时,德国、奥匈帝国、俄国、意大利等列强加紧了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渗透和争夺。对巴尔干半岛上的这些小国来说,真正的独立并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以塞尔维亚为例,虽然在1878年就独立了并于1882年再度建立了王国,但只是名义上的。“20世纪初,欧洲列强加剧了争夺巴尔干的斗争,致使南斯拉夫生活在5个国家的统治、11个省政府和13种不同的立法制度下。”

面对诸多虎视耽耽的列强,巴尔干各民族在历史上首次结成同盟。1908年,奥匈帝国利用土耳其发生内乱的机会宣布并吞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对奥匈此举极大不满,于是便在俄国的支持下与黑山一起准备进行武装抗衡,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对陈兵边境。后来由于日俄战争之后力不从心的俄国退却,奥匈帝国将波黑收归已有。在这种情况下,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深感大国是靠不住的。1911年意大利和土耳其发生战争,结果土耳其大败。塞尔维亚和保加

利亚利用这个机会于1912年3月签订了反对土耳其的同盟条约,5月希腊与保加利亚也订立了相同的条约,8月黑山也加入进来。这样,巴尔干半岛上的四个小国结成了反对土耳其的军事政治同盟。当然,在这个同盟的背后有俄国的积极支持和法国、英国的赞同。不过,它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利用这种同盟反对德国和匈奥帝国,而不是反对已成强驽之末的土耳其。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国家首次、也是历史上唯一的反对共同的敌人。1912年10月,土耳其拒绝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黑山首先宣战。接着,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也陆续参战。半年之后战争以反对同盟的胜利而告终,除了伊斯坦布尔和色雷斯一小部分之后,土耳其几乎失去了它的全面欧洲领土,实际宣告了土耳其人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

可是,由于各自参战的目的不同,战争的尘埃尚未落定,反土联盟内部便因分赃不均峰烟四起。企图拆散巴尔干同盟的奥匈帝国唆使保加利亚与盟友反目为仇,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则寻求俄国的支持。于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黑山、土耳其为另一方于1913年6月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其结果,保加利亚投降,失去了在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大部分领土。

对塞尔维亚人来说,两次巴尔干战争最大的意义是收回了被土耳其统治了500年的科索沃。想到祖先在这里曾有过的辉煌和悲壮,塞尔维亚人感慨最多的大概是:无论如何,再也不能让它丢了!然而,塞尔维亚人没有想到的,在以后的岁月里科索沃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是运气,还是灾难?

巴尔干战争之后,巴尔干的政治格局又发生了变化。反土同盟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两个集团。一个是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另一个是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在它们的背后是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各个大国都在巴尔干找到了代理人,这里形势异常的复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其名著《大外交》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俄罗斯与正苦于民族主义甚至恐怖主义派系林立的塞尔维亚绑在一起,而且因为没有什么可输的,所以对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一点也不在乎。法国则对日俄战争后亟思恢复自尊的俄罗斯打下包票。德国则对奥地利亟欲保护其斯拉夫省份,免于受俄国在背后指使来自塞尔维亚的煽动,也做出同样的保证。欧洲各国自愿成为巴尔干各好斗国家的代理人。”

如果说,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占领、影响主要是依次单独进行的话,其范围除了领土控制外,还特别注重民族和宗教的征服,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则各大国或大国集团对巴尔干的渗透和干预,其焦点完全是各自的实际利益,为了得到这些利益,不同的大国都采取支持不同的巴尔干国家的做法。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是从巴尔干燃起来的。

现在波黑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是波斯尼亚的首府。它地处在波黑东部一块狭长的谷地当中,周围群山环抱,米梁河穿越市区。在萨拉热窝市区,有两处不同凡响的景点。一个是在发电厂门口矗立着的一尊大理石白色塑像,它便是中国人民十分熟悉的瓦尔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萨拉热窝是南斯拉夫人进行反抗法西斯侵略者战斗的最激烈战场之一。瓦尔特这位著名的反法西斯英雄最后就牺牲在这个发电厂门口。

另一个景点是普林西普桥。这座桥原名叫拉丁桥,它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1914年6月28日,为了征服波黑人民,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并把塞尔维亚人作为假设敌。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还特意偕妻子前来检阅这次演习。不甘再忍受异族压迫耻辱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气愤不过,于是策划了一起谋杀行动。当斐迪南夫妇检阅完军事演习、在波斯尼亚总督和萨拉热窝市市长的陪同下一起返回萨拉热窝市政厅的途中,埋伏在路旁的一名塞族青年查卜林诺维奇突然向斐迪南夫妇乘坐的汽车投了一枚炸弹。由于稍稍迟一点,这枚炸弹只炸伤了一名随从。然而,事情就没有就此结束。当斐迪南夫妇乘车从市政厅返回经过拉丁桥的时候,另一名塞族青年普林西普飞身上前,开枪击毙了斐迪南夫妇。后来,南斯拉夫为了纪念这位热血青年,把这坐桥更名为普林西普桥,在桥头上树起一个纪念碑,上面嵌着他的一双据说是他留下的脚印。

拉丁桥上的枪声终于将战争的“潘多拉匣子”打开了。维也纳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塞尔维亚人来个一劳永逸的清算”,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则建议:“要末现在就清算,要末永远不算”,“必须消灭塞尔维亚人,就是在现在”。267月23日下午,奥匈帝国政府向塞尔维亚政府提出了最后通牒,28日正式宣战。俄国随即宣布它不能对此坐视不管,立即开始军事总动员以示对塞尔维亚人的支持。31日,站在奥匈帝国一边的德国政府分别向法国和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停止军事总动员和要求法国在德俄战争中保持中立。俄国拒绝了德国最后通牒并于8月1日对德宣战,法国也以军事总动员来回答德国。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4日支持比利时中立国地位的英国对德宣战。以后又有其它一些国家卷入战争之中,这样,

4年3个月又3天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全面爆发了。

在这场有三十多个国家参加、卷入相当于世界总人口75%的13亿多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伤达3000多万,交战国家的经济损失在2700多亿美元。“许多城市和乡村变成了废墟,大批工厂、铁路、桥梁和房屋被毁坏。各国经济紊乱,通货膨胀,物价高涨,赋税加重,人民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27这次战争是由奥匈帝国欺辱塞尔维亚人直接引起的,所以,塞尔维亚人在这场战争中无疑也要蒙受重大损失。然而,福祸相依,战争也给塞尔维亚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战后建立起了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

在大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俄国于1917年10月爆发了革命,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阶级夺取了政权,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受十月革命的鼓舞,巴尔干半岛各民族人民也展开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1918年10月,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地的国民委员会宣布自己是奥匈帝国境内斯拉夫人的最高机构;11月,塞尔维亚军队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2月,以卡拉乔治维奇为君主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宣布成立并脱离哈布斯堡王朝。1921年6月,王国立宪会议通过了《维德节宪法》(有的书也译成《圣雄多夫节宪法》),正式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王国国体。1929年1月,由于议会上发生枪杀事件,国王亚历山大发动政变,解散国民议会,废除宪法,取缔一切政党,实行君主军事独裁统治,将国名更改为南斯拉夫王国。1934年10月亚历山大国王遇剌身亡,新组建的以帕夫莱亲王为首的摄政委员会和新政府都采取了新法西斯的政策。

7)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与大塞尔维亚主义

抛开国家政体不说,在1918年以后的22年里,无论是“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还是南斯拉夫王国,确确实实都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基本上奠定了以后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基础。在以往数百年、上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南斯拉夫民族主要是受制于人,12-14世纪出现的塞尔维亚王国大体上是单一民族的。这两个王国则不同了,不仅包括了所有的南斯拉夫各民族,甚至还包括了像科索沃阿尔巴尼亚这样的异族。国家虽然统一了,可是,问题也就跟着产生了。

前南斯拉夫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萨格勒布大学政治系教授、南共联盟中央社会调查中心主任杜尚·比兰吉奇博士70年代曾写过一部洋洋50余万言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史纲》。在这部书中,他讲了这样一段话:“民族间冲突激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在于大国霸权思想加速了民族继续得到发展与加强的进程本身。把一个中央集权式的国家强加给多民族的共同体,这现在是,今后将是南斯拉夫王国政治制度危机、特别是国家体制危机的原因。”28这里虽然是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存在着的南斯拉夫王国,实际上,后来的南联邦和南联盟也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科索沃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南联盟的战争了。

比兰吉奇所讲的大国霸权思想指的就是大塞尔维亚主义。它有哪些表现呢?

比如,1918年成立统一国家名字叫“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这种非常繁琐、冗长的名字本向反映的就是大塞尔维亚主义和与此相适应的民族岐视。对此,中国学者也作了深刻的剖析:“新成立的南斯拉夫国家是在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解体的基础上,以塞尔维亚王国为核心而组成的,它联合了长期分隔的南斯拉夫各民族。新国家本来应当大力贯彻民族平等的政治,妥善解决民族间的历史纠纷,消除隔阂和分岐,增强民族团结。可是以卡拉乔治维奇王朝为首的执政者却否认不同民族的存在,抹煞现实生活中的民族矛盾,提出‘一个国家,一个国王,一个民族’的口号,认为南斯拉夫只存在有三种称呼(即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的‘统一民族’,说黑山人是塞尔维亚人的一支,马其顿是南塞尔维亚人,而穆斯林则是宗教信仰问题,不是民族的标志。因此认为南斯拉夫基本上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只存在人数不太多的若干少数民族。于是在国家结构形式上强制推行中央集权的单一制,不实行联邦制,并用形式上的公民平等来代替民族平等,而实质上则是实行大塞尔维亚霸权主义政策。”《维德节宪法》最大特点就是否认不同民族的存在和实行中央集权的单一制。

比如,政府和军队的重要职务主要掌握在塞尔维亚人手中。比兰吉奇写道:“残忍的政治暴力是大塞尔维亚资产阶级统治的主要工具。几乎整个国家机器,特别是重要的领导职务均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例如在二十四届政府中(1918年至1929年),塞尔维亚人任总理的占百分之九十七,任国防部长的占百分之百,任内务部长的占百分之九十二,任外交部长的占百分之八十三,任司法部长的占百分之八十七,直至1941年前夕,军官团主要由塞尔维亚人组成,1941年时,在一百六十五名军官中,有一百六十一名是塞尔维亚人(包括黑山人),两名克罗地亚人和两名斯洛文尼亚人。”30至于非南斯

拉夫民族,在国家政府中更是没有任何地位了。这种政权结构表面上是维系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可实际上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不平等,由此而产生的民族离心力更强、各民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感更弱。

比如,与政治上塞尔维亚人占绝对统治地位状况相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也主要是维护塞尔维亚人的利益,对其它民族则采取了排挤或轻视的政策。“1919年实行币制改革,统一国内的货币,规定原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流通的克朗按4:1的比率兑换第纳尔,但按实际购买力1第纳尔还不及1克朗。这使得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受到巨大的损失。1919年2月政府实行土地改革,1100万农村居民中只有21·2万农户获得土地,其中绝大多数是塞尔维亚人。1919年~1929年修建的铁路、公路和桥梁,4\5在塞尔维亚,一小部分在马其顿和科索沃。30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南斯拉夫,为了解决农民的困境,决定由农业银行发放优惠低息贷款,1930年全部贷款的一半以上发给塞尔维亚。1932年春国内最大的银行之一克罗地亚第一储蓄银行由于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而破产。”31经济发展是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基本前提之一,而南斯拉夫统一国家从一开始建立就不是采取有效政策来缩小各民族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相反,通过强化塞尔维亚的做法来扩大这种差距,统一国家的基础也因此而大大削弱了。

再比如,在宗教信仰方面,这个时期的南斯拉夫国家对塞尔维亚人所信奉的东正教给予特别的关照,拥有比较大的权利和利益;而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所信奉的天主教却享受不到这些权利和利益;至于说阿尔巴尼亚族和波黑塞族穆斯林所信奉的伊斯兰教更谈不上了。

当然,人们会说,这个时期的南斯拉夫的国家是封建专制性质的,参与执政的也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在这样的国体下,似乎出现大塞尔维亚主义和民族岐视就不足为怪了;似乎一俟国体改变、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切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这样的看法是肤浅的。诚然,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会为消除上述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还应看到任何一种政治文化都有它的延续性,好的方面如此,不好的方面也是如此。

何谓政治文化呢?1987年出版的一本“世界公认的迄今最具权威的政治学学术工具书”是这样解释的:它是“关于一种旧观念的相当新的解释。它与决定着一个民族或集团政治行为方式的文化、精神、情绪或价值观的概念有关。它和政治分析本身一样由来已久。亚里士多德曾描述过促成政治稳定或变革的‘心态’,伯克则认为‘习惯凝聚’会影响政治机构的运行。托克维尔、戴西和白哲特都将政治价值观和情感置于他们政治稳定和变革的理论中的显著位置。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直到最近还在论述‘民族特性’和‘传统’在决定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32中国大百科全书则更明确地写道:政治文化是“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包括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等。如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的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他所持的政治理想,政治参与的热情,对待公共权威的态度,评制政府政策的价值标准,内心遵循的政治行为准则,都是政治文化的内容。”

上述解释好象是干巴巴的,但如果把它同东欧、巴尔干、南斯拉夫、科索沃的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就会越琢磨越有味道,就会发现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一切又都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心态”、“情感”是千百年历史的一种沉淀、积累,延续,对它们的“净化处理”是非常之难的。

8)民族分离主义与南斯拉夫被瓜分

如果说在此时的南斯拉夫民族情感、民族心态在塞尔维人那里表现为一种优越感的话,那末,它们在其它民族那里必然表现为分离倾向和分离行为,与此相适应的就是各民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程度越来越低。不仅如此,“由于这个国家实行大塞尔维亚沙文主义政策,压制其他弱小民族,蔑视了其他民族的感情和上千年的历史,常常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骄横,引起了其他民族,尤其是克罗地亚人的愤怒。”

1921年6月,南斯拉夫制宪议会通过《维德节宪法》时,投票赞成的占议员总数的53·22%,反对的占46·78%,而持反对态度的议员主要是斯洛文尼亚族和克罗地亚族议员。此时,议会里各政党之间的争斗在很大程度上是各民族之间的较量,所以有时就会产生不可思议会的政治行为。1928年6月20日,激进的黑山族议员普尼沙·拉契奇在国民议会中开枪打死了克罗地亚农民党议员久拉·巴沙里切克和巴弗莱·拉迪奇,同时将农民党领袖斯特潘·拉迪奇打成重伤。血案发生后,农民党便领导克罗地亚族的工人、学生和市民等不断地进行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黑山之间的民族对立最终导致亚历山大国王在1929年1月6日宣布废除宪法、解散议会、实行独裁专制,禁止和取缔了一切“旨在改变现存制度或具有宗教和民族性质”的政党组织,严惩一切“反国家的政治活动”。为了突出大塞尔维亚主义,亚历山大还将国名改为单一的南斯拉夫王国,把原来的33个州改为9个行省,塞尔维亚人在其中的5上占有多数。

在民族对立加剧和塞尔维亚王国实行高压政策情况下,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也采取了暴力恐怖的做法。逃到国外的克罗地亚民族主义分子1929年在意大利法西斯的支持下建立了乌斯塔沙组织。乌斯塔沙在克罗地亚语中是“起义者”,它的礼仪和服饰完全仿照意大利的法西斯党。显而易见,这个组织是直接反对塞尔维亚王国的,并且带有法西斯政党的性质。1934年10月9日,乌斯塔沙分子在马赛剌杀了访问法国的亚历山大国王。以后,南斯拉夫王国在保罗亲王摄政时虽然与克罗地亚农民党领袖就解决克罗地亚、防止南斯拉夫再遭肢解等问题进行过协商并达成了初步协议,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南斯拉夫被占领而没有付诸实施。

另一个对后来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是本书主题的民族问题就是科索沃的阿尔巴亚族。

巴尔干半岛上的阿尔巴尼亚人长期处于异族的统治和压迫之下,直到19世纪30-40年代才开始进入“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1912年12月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奥地利等六国在伦敦召开会议,决定阿尔巴尼亚为独立国家,但必须处于国际监督委员会的管辖之下,由德国人威廉·维特公爵担任国家元首。不过,这次会议以及1919年召开的凡尔赛和会都把科索沃划归了塞尔维亚。不难看出,本来人数就不算多的阿尔巴尼亚人又被他成为两部分,也是大国之间争斗和交易的结果。阿尔巴尼亚族没能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为巴尔巴干半岛也留下了一个不安定的因素。

科索沃虽然重新回到了塞尔维亚人手中,但此时这里的居民绝大多数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族。在过去的500年间饱受土耳其岐视之苦的塞尔维亚人采取了什么政策呢?如何对待阿尔巴尼亚族呢?“1919-1941年期间,南斯拉夫王国统治者对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进行了岐视与迫害,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历史性报复措施,将许多阿尔巴尼亚人驱逐到土耳其,让其他地区的斯拉夫人移居到科索沃。他们加强宣传阿尔巴尼亚人不是科索沃的土著居民,是外来者,因而在各方面给予岐视,许多基本公民权利被剥夺。这种岐视与迫害,剌激了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使他们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了民族统一的激进情绪。”

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南斯拉夫民族与阿尔巴尼亚族之间这种无止无休的冤冤相报的做法,除了不断加深彼此之间的仇恨之外,更为外族的入侵和统治创造了机会。

1941年3月24日,南斯拉夫王国摄政的保罗亲王在法西斯德国的威逼下派首相与外交部长前往纳也纳,与法西斯签订了条约,加入轴心国。此举引起了广泛的反对。26日晚,南斯拉夫军人发动政变,逮捕了首相、外交部长,将保罗亲王全家流放。新继位的国王彼得二世不仅宣布同法西斯签订的条约无效,而且在4月5月与苏联政府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希

特勒和墨索里尼对此大为震怒,于4月6日不宣而战,发动了对南斯拉夫的大规模进攻。17日,南斯拉夫最高统帅部宣布投降,国王和王国政府流亡英国。

南斯拉夫投降后,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瓜分的南斯拉夫,除了对抵抗者进行镇压之外,在所占之地采取了利用南斯拉夫内部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分而治之的做法。

纳粹德国纳粹德国支持乌斯塔沙分子在克罗地亚、波黑及斯雷姆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该政权在克罗地亚境内进行大规模的恐怖活动,屠杀了60多万塞尔维亚人、犹太人,还配合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游击队作战。“乌斯塔沙分子在所谓的克罗地亚独立国建立的恐怖政权具有法西斯秩序的所有因素。从帕韦利奇接管政权的时候开始,他就立即仿效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法律,制定了关于种族属性、保护克罗地亚人民的雅利安血统和荣誉、禁止使用基里尔字母、排除‘外来语’对克罗地亚语的影响,以便进一步扩大它同塞尔维亚语的区别的各项法规。最黑暗的方面是他企图建立一个纯粹的克罗地亚民族(乌斯塔沙分子把穆斯林族也列入了克罗地亚民族,并把他们视为‘最道地的克罗地亚人民’的一部分),为达此目的,他们就要把居住在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一百九十二万五千名塞尔维亚人迁走一部分、同化一部分、杀掉一部分,并要消灭四万名左右的犹太人和吉卜赛人。”

意大利法西斯则在巴尔干半岛南部扶植了一个大阿尔巴尼亚,除了阿尔巴尼亚以外,还包括南斯拉夫南部的科索沃大部分、马其顿的西部和黑山的一小部分。“由于阿尔巴尼亚人民与塞尔维亚人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以至于在法西斯入侵科索沃的时期并未遭到阿尔巴尼亚人的反抗,相反当地居民对于加入统一的大阿尔巴尼亚感到格外的兴奋。”

克罗地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的所做所为反过来更激起塞尔维亚人的仇恨。“就在极端的乌斯塔沙分子大肆屠杀塞尔维亚人的同时,忠于塞尔维亚国王的极端‘切特尼克(塞语就是义勇军之意)’分子也对其他民族展开了屠杀。他们认为:‘所有的克罗地亚人都要对斯塔沙的罪行负责。他们全部都是把南斯拉夫交给德国人的乌斯塔沙分子和卖国贼。’他们还说:‘对克罗地亚人、穆斯林和一切其余的人都应当加以最严厉的惩罚,而在受到某种报复以后,必须完全向塞尔维亚人屈服。’”

多么可怕的复仇心理!

对于上面所讲的一切,比兰吉奇有一段非常深刻的总结,即使站在今天的高度来看也是相当精辟的。他说:“1941年对南斯拉夫的占领和瓜分是在南斯拉夫各民族发展的历史时刻发生的,当时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首先由于南斯拉夫王国奉行的不平等政策已经恶化。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把民族动力用于建立比较和谐的关系方面,反而在相互争斗中助长了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气焰。大塞尔维亚的资产阶级宁愿‘同意’南斯拉夫王国的垮台,也不愿意对建立平等关系的要求做出合理的让步。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进步的民族意识之外,还出现了误入岐途的极其反动的民族意识。”

【本文发布经作者授权】

进入 孔寒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科索沃危机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