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只有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检视改革开放的政治学逻辑,才能真正理解改革开放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进而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我们也能够充分认识到深化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在改革进程中不断强化国家治理能力。
①(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277页。
②林尚立:《中国政治建设中的“体”与“用”——对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解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6期。
③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④王邦佐:《居委会与社区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⑤罗肯:《国家形成与国家建设的若干向度》,《复旦政治学评论》第3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⑥奥尔森:《权力与繁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⑦参见邓正来等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⑧参见李成《“中产”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⑨参见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⑩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第183页。
(11)李普塞特:《政治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页。
(13)参见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参见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商务印书馆,2009年。
(15)参见哈尔西:《追寻富强》,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1页。
(17)参见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参见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1999年。
(19)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29页。
(20)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41页。
(21)帕尼比昂科:《政党:组织与权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年,第61-62页。
(2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2页。
(23)林尚立:《有机的公共生活:从责任建构民主》,《社会》2006年第3期。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9993.html 文章来源:《学海》201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