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进入专题: 孙中山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盟国 协约国 段琪瑞政府 蒋介石
《实业计划》为中国的现代化绘制了一张最初的宏伟蓝图,其更大的价值在于,它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出了新路径和新展望。孙中山说:
吾之意见,盖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而调和此人类进化之两种经济能力,使之互相为用,以促进将来世界之文明也。
这是前人还从未提出过的观点,具有崭新的开创意义。
资本主义自出生以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巨大变革和进步,但是,也带来了新的种种不幸和灾难,从而引发许多志士仁人的批判和谴责,产生了以消灭资本主义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孙中山是社会主义的向往者,他在中国革命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摒弃西方老路,企图将中国建成“民生主义”,也就是社会主义国家,驾西方而上之,显示出孙中山超出同时代许多中国革命家的高明和伟大之处。但是,孙中山并不完全否定资本主义的成就和历史进步作用,勇敢地承认它是促成“人类进化”的“两种经济能力”中的一种,主张“取那善果,避那恶果”;虽然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不断欺负和侵略中国,但是,孙中山并不笼统地、不分青红皂白地仇视、排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而是实行开放政策,力图吸收外国资本、外国人才、外国技术和管理方法,用外国的资本主义来“造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孙中山认为,中国即使到了建设“共产主义”阶段,也还要利用外资,对外开放。他说:“要拿外国已成的资本,来造成将来共产世界,能够这样做去才是事半功倍。”[38]这些地方,都充分显示出孙中山的睿智和辩证精神。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孙中山提出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互相为用”的见解。一方面,社会主义要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优畏之处,同样,资本主义也应该吸收和利用社会主义的优长之处。孙中山认为,这两种主义“互相为用”,就可以促进将来世界文明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百年以来的历史,已经有力地证明了,也必将进一步证明,孙中山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可行的,在可见或可预见的未来,历史也许就将这样一步步地发展下去,直到他所设想的“大同”世界,“再回复到一种新共产时代”[39]。
进入 杨天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孙中山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盟国 协约国 段琪瑞政府 蒋介石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8994.html 文章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