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我对中国哲学的看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44 次 更新时间:2019-11-11 21:50

进入专题: 中国哲学   儒学  

​殷海光  

从广大的意义上来瞻望哲学的发展,我心中有一个远景——我憧憬着未来将会有一种世界性的哲学在人类中出现,这种世界性的哲学是把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往古各自的传统和现今努力的成果作了高度谐调的综合。如果这个理想能够实现,那么,世界人类彼此之间的关系将因此而趋于正常化了!


现在我暂且顺带借着和西方哲学的比较,来简短地陈述一下我对中国哲学的看法。


一、中国哲学的特质


为了说明清楚起见,首先必须提到对中国哲学的一个理所当然的观点,即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一样,并不是一门在程度上与西方哲学不相同的学问,它根本上便是另一种的哲学。与其说中国哲学是纯然智性上的产物,不如说它是对人类的生活、历史以及中国哲学家作为一个文明人而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一种反省。


融合与展


现在中国哲学中,进行哲学思考活动几乎和过一种哲学的生活具有同样的意义。中国哲学家很少有完全不顾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的,这和当代西方专技哲学家(如Hempel,Scriven,Putnam等)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哲学家不仅仅把他的哲学作为信念而已,他实在是投身其中,将它作为个人和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中国本土式的哲学家,不把哲学看做是一些仅仅为了纯心智上的领悟或乐趣而构想的观念的组合。大致说来,中国哲学是圣贤的格言的组合,它不但反映在中国哲学家的言谈中,控制了他们的内在的思维,甚而影响到他们的外在举止。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哲学把伦理、道德、政治、反省思考甚至相当程度的社会生活作了紧密的融合,然后将它们具体而微地展现在各个领域之中。在这种意义之下,中国哲学是一元论或者圣人主义的。


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的另一特色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万物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最高体现是:人类在心灵上或认知上都和大自然完全地契合,即是人类返回自然,自然同化人类;而自然的法则便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因此,顺应自然就是人类行为最正确的途径。“征服自然”的观念虽然遍及整个西方,却未曾在中国思想中萌芽。天人合一的思想甚且经常表现在中国诗歌、散文和绘画之中。


未完全发展的逻辑的、知识论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许多西欧哲学思想家们早已熟悉和适应的一种思想方式渊源于古希腊,它是种极富理性推理的思考方式。这种可称之为逻辑的、知识论的思考,在希腊本土的发展要比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来得更为完备!中国哲学的明显特性之一,就是这种思考方式的未完全发展。意识到逻辑和知识论可意含着意识到认知的、抽象的思考方法。由于缺乏这种思想工具,中国本土式的哲学思想也极少利用精密的逻辑思考方法来开展其思想。这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自然,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很重大:


(1)倘若,古代希腊中逻辑的、知识论的思考方式的高度发展对于西方人之富于科学思想有所贡献,那么,中国思想之欠缺科学性的思考也必然是受到欠缺这种逻辑思考方式的影响。


(2)由于缺乏逻辑的、知识论的思考方法,中国哲学家并不以有系统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观念和体验。这可能导致那些对逻辑的、知识论的思维方法念念不忘的西方哲学家们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即中国哲学是暧昧的、含混的、不清晰的,又是没有组织,不易把捉得到的,甚或有时难免使人产生莫测高深的感觉——这些感触都不是他们期望的“哲学”可以容纳的性质。因而对那些想正确地从中国哲学中学习一些东西的西方人而言,这无疑地使他们气馁不已!


然而,中国哲学之欠缺逻辑的、知识论的思考方式,绝不意指它不具有其他哲学上的重要意义。中国哲学中洋溢的“睿智”,和德语世界及英语世界中使用的“Lebensanschauuung”(人生观)、“Weltanschauung”(世界观)、“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历史解释)这些字眼具有同样的特质。


中国哲学常以隽永耐人深思的短语和警句的型式来表现出来。它们虽然看来似乎是不相关联而又漫无组织,却是非常适切地表达了其原作者的原创思想。维根斯坦的文体是近代西方世界中引人注目的范例,而《庄子》的文体则是中国出类拔萃的典型。当然,对那些习惯于几何型态的哲学思想的人而言,《庄子》一书弥漫了不够清晰的心智型态和思想不连贯的气氛。然而,他的哲学表现于优美如诗的散文中,到处洋溢着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隐喻,充塞了无比高洁的美感想象,富于超越的取向,礼赞至高无上的人生理想。你可以在其中寻觅出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却找不出一点对教条的迷信和盲从。在《老子》和《庄子》这些书中,文章的型式虽是如许精简,然而,毫无疑问地,它充溢着提示性,以及自由富于创意的思想。


中国哲学是创造性的,而非调练性的思想。


二、研究的途径


由前所述,我们知道,中国哲学研究方法和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多少是有些不同的。关于这一点,我愿将我的观点作个简明的陈述。直至今日,尚未有一种具有普遍特性的方法可对一切研究具有使人信服的效力。严格说来,在研究某一学问之际,我们企图找出一种具有普遍特性的方法,而目前这种实际探讨的过程,还只是在尝试阶段。我们只能这样说:研究任何学问所要使用的方法必须与所研究的题材互相配合;换句话说,研究题材和研究方法愈是紧密相连,则我们的成果也愈为丰赡。前面已经提到过中国哲学的特质,我们不难看出:要想研究中国哲学,绝不能忽视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题材之不能配合而产生的错误存在。传统上,中国哲学的教师们总是着重于课本的诵读和注释,当然,这些都是必要的,然而,并不是足够的。如前所述,中国哲学是和每一生存个体、个人生存其间的社会环境以及时代的脉搏息息相关,无法分割的。因而,为了对中国哲学作一番透澈的了解以说明清楚起见,必须把这些因素和情况作很审慎的考察。意图对中国哲学有适当认识的,则在后设语言学上的探索是不可或缺的;又由于哲学家的精神人格和其思想的脉络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对哲学家的人格发展也不能不予以注意。


儒家思想支配中国达两千多年,它多少有些像西方中古世纪的基督教,也在中国思想信仰的体系中居于正统的尊贵地位。因而,如前所述,儒家思想极其根深蒂固地把中国的政治、伦理体制、个人行为、社会活动以及理想的生活方式,一一加以融合和扩展出来。所以,透过文化人类学和知识社会学来研讨中国哲学,自然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我们讨论到此,并不暗示我们将引用任何行为科学的法则和理论,而用人类行为的结果来“含盖”(照Hempel的意义)中国哲学。在物理科学中,用一般的法则或理论来含盖一类个例,我们总会得到有效的说明;但就人类行为而论,每一件行为都有其独特性。用行为科学的法则和理论来解释人类行为,到目前为止,所收到的结果十分有限:行为科学也不能完全解释人类行为的困惑。我们不能过分沉缅于科学主义之中。解释人类的行为是相当棘手的大问题;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研究行为科学是完全没有用的。行为科学有助于我们发掘人类行为的特征、基本动机和一般倾向,以及海耶克所提出的“行为模式”。我以为假如把行为科学视作普通启发性常识的累积,那么,它对于了解(包含哲学性的了解)人类行为是能有所贡献的!


    进入专题: 中国哲学   儒学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94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勿食我黍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