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家是中华文化的立足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28 次 更新时间:2019-10-16 07:41

进入专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楼宇烈 (进入专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家为核心。什么是家?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家就是个安乐窝。“安”是什么?平安、安心,一回到家里就安心了、踏实了,就感觉到有依靠、有保护了,不顺心的事情到了家里就都化解掉了,这就是家。

中华民族的生命观,从家出发,无远弗届。孟子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不仅是对同类,对天地万物都有仁爱之心,这是一种超越主观主义、超越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仁爱,而这种仁爱的培育,必须立足于家庭。


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


罗素在其《中国问题》一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耐人寻味:

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奇怪的是,中国文化已达到了极高的程度,而这个旧习惯依然保存。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意孝道,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家族关系便逐渐淡漠。而中国却不是这样。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文化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与对孝道和家庭的重视密切相关,而对孝道和家庭的重视正好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生命观。那么,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是什么呢?

从总体上来讲,人类社会有三种生命观比较具有代表性:

一种是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两希”文明生命观。他们认为生命是上帝创造的,人类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了人类并赋予灵魂,而灵魂是不死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听从上帝的旨意,生命的个体性很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另一种是以婆罗门教为代表的生命观——印度文化生命观,是轮回的生命观。婆罗门教认为,生命是神创造的,而且生命是轮回的,一个生命阶段结束后会再有一段生命,这也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观。他们的生命意义更看重于我下一世如何,这一辈子的自己为下一辈子做准备。

第三种有代表性的生命观是中国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是一种整体的生命观。它认为生命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任何神创造的,所谓“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这是一个阴阳和合的自然现象。这种生命观认为,生命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是相互关联、前后相续的,个体生命只是整个生命链中的一段,个体生命有生就必有死,而人类的整体生命则会通过下一代接续下去。《礼记·祭义》中引曾子的话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意思是,子女的身体是父母身体的继续,也就是其父母生命的延续。《周易》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俗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如何为下一代、为后人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是这种生命观的重要责任。这是从纵向来看。从横向来看,在儒家的生命观里,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乃至五服之内的亲属之间,都有血脉亲情,彼此之间都是有责任、义务的,这是天伦。

血浓于水,这是中华民族独特生命观观照下的平常道理。这种观念对40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是有直接影响的。有学者已经注意到,在中国腾飞的众多因素中,有一种力量异常强大,这就是华人华侨。他们归国投资,引进技术和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早期的起步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印度的侨民不比中国的少,但是他们的故土意识和中国完全不一样。背后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就是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就是各自的生命观。这是文化软实力影响硬实力的一个典型例证。


爱情一时,亲情永恒


天地阴阳相合,万物生生不息;男女夫妇相合,子孙代代繁衍。男婚女嫁,结婚成家,乃天理当然之事,亦为人生终身之大事。古者以婚礼为众礼之本,诚因为有夫妇,然后有父母子女,然后有上下长幼,人道伦理之序发端于斯,由此而立也。因此,夫妇二人都要特别珍惜这份缘分。

古人说:“夫妻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善缘来合是为接续前缘,证盟三生;恶缘来合是要化解前缘,转恶为善。俗话说:“千年修得共枕眠。”今生相聚,成为一家,理当万分珍惜。俗话还说:“家和万事兴。”如何才能“家和”?这就需要夫妇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担当。《周易·家人》《彖》日:“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男主外,女主内”,此乃“天地之大义也”。“正家而天下定矣!”所以,“家和”不仅一家兴,个人事业兴,而是社会国家都会兴。

世上之情,大要有三,日亲情,日友情,日爱情。今日青年喜谈爱情,高唱爱情至上,爱情永恒。为了爱情,甚至可以抛弃亲情,断绝友情。孰知此三情中,亲情与友情都是至上的、永恒的,唯爱情却是一时的、变动的。爱情结果,成为夫妻,从此爱情转为亲情。爱情未能结果,则应转为友情。婚姻意味着相守,而不是离异。以所谓爱情为借口的夫妻离异,是对亲情责任的推卸。

婚礼意味着责任。夫妇二人除了要担起相互之间的责任,和对双方的父母的责任,还要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教育子女不单纯是为人父母应有的责任,更是一个家庭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且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责任。父母是子女的开蒙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受到的教育,它对人一生的成长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对子女良好的家庭教育,一方面体现了父母对子女最深的爱,一方面也落实到你交给社会一个什么样的接班人,是个合格的接班人,还是一个不健全的接班人,甚或是一个危害社会的接班人?这是个不容轻视,更不应无视的问题。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做人


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会、教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合二为一的,而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者之间,道德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正是此意。

朱子在《大学章句序》中,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8岁到15岁的小学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主要在家庭或家族的私塾、学堂中完成;15岁以后的大学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研究道理,这是书院教育的核心。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淮南子》里面有一句话,我经常引用:“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中国教育的首要理念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做一个人,而不是学会多少专业知识。《论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中国古代的学问就是从修为自己开始的,重视身教,而不仅是言教。作为一个人,不能圆满自己的话,天地都不容,枉为人生一场,这是俗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本来意思。

在古代中国,天地是最高德行的象征。孔庙里面赞扬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天地生万物都是自然的,不以占有万物为目的。中国的学问始终都强调自身的完美、自身德行的不断提升。

普通中国人家里都会在堂屋悬挂“天地君亲师”的牌匾。儒家特别强调“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原;“先祖者,类之本也”,祖先是我们族类的本原;“君师者,治之本也”,通过君和师的教育让我们懂得怎么来自己管理好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礼就是让我们不要忘本,让我们要感恩,天地祖先生育了我们,国家和老师教育了我们,我们不能忘掉这个本。报本反始,感恩敬畏,尊师重道,对双亲要孝,对兄长要悌,对国家要忠: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同时,这三个“本”还构成了中国宗教信仰的主要对象。所以,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会考虑到一个整体的生命观念,既要对得起祖先,又要对得起子孙后代。

祖先虽然不在了,但我们要事死如事生,按照规定祭拜,这是涵养我们敬畏心的重要方式。所谓“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一明一暗,相得益彰,共同维持着世道人心。

包公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妇孺皆知,深受百姓爱戴。在临终前,他曾著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大意是,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中。不顺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一人之贪赃,被视为是整个家族的莫大耻辱。包拯的子孙到底也没有辱没祖宗,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都居官清正,留有廉声。一条家训,有力约束住了整个家族,这是一种莫大的智慧与力量,仍然值得今日借鉴。


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家为核心。什么是家?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家就是个安乐窝。“安”是什么?平安、安心,一回到家里就安心了、踏实了,就感觉到有依靠、有保护了,不顺心的事情到了家里就都化解掉了,这就是家。《周易》上说:“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也就是这个意思,家是人生的最大庇护。“乐”就是高兴、快乐。家就是要让人在生活中安安心心、快快乐乐。

一个小家是如此,一个大家也是如此。小家稳固了,大家就稳固了;小家和谐了,大家也就和谐了。对家的精神归属浸润在血脉中,融入到文化里,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心里就要有家,就要认同家;心里没有家,不认同家,他就不是一个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回归家的理念,国家也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

罗素虽然发现了孝道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之一,但他却认为这种独特性是负面的,他说:“家族意识会削弱人的公共精神,赋予长者过多的权力会导致旧势力的肆虐。”

事实上,孝道正是由私及公的一个主要桥梁。化用《道德经》中“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句话,我们可以说,以其私,故能成其无私。为何?一般来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都是真挚而深沉的,都是自然而然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之道是仁爱精神的根本,正因为有了与父母兄弟最亲近的信任与热爱,往外推己及人就格外有力。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推扩,是仁爱精神的自然流露。反之,如果连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兄弟都不爱,要去爱他人、爱天地万物,这就是一个悖论,《孝经》所谓“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违背情理的。

中华民族的生命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小家到大家,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家乡,再从家乡到国家,再到天下一家,都是一个整体。在我们的传统当中,往往都会把各种关系化解成为家庭关系,包括君臣关系。过去讲君父、臣子,包括我们常说的父母官,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再达到融洽的关系。我曾接受中央台一个专题采访,他们有一个问题,说中国历史上是家国同构的,认为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特征。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我们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广扩大到国天下。很多人认为这是我们文化中的腐朽作风,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家国同构”。不能否认,确实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不是仅仅有这一方面呢?也不是。地方官是父母官,跟子民的父子关系,就是绝对的不好吗?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的奉献,永远是不计回报的。

中华民族的生命观,从家出发,无远弗届。孟子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不仅是对同类,对天地万物都有仁爱之心,这是一种超越主观主义、超越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仁爱,而这种仁爱的培育,必须立足于家庭。古希腊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中国人讲修齐治平,家就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所在。



进入 楼宇烈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57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08月24日 04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