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朴民:仁本的精髓——《论语·里仁》浅解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46 次 更新时间:2019-10-11 00:28

进入专题: 论语  

黄朴民 (进入专栏)  

《论语·里仁》与《八佾》可谓是姐妹篇,《八佾》言“礼”,本篇说“仁”。孔子既倡导“礼乐”,又强调“仁义”的思想逻辑借此而得以较为完整的统一。言“礼”是孔子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说“仁”则是孔子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正如经典作家称道但丁《神曲》一方面是对中世纪的终结,另方面则是对新时代的开启一样,孔子的“仁”“礼”统一观,也是西周“礼乐”文明的终结和春秋战国“轴心时代”文明的肇始在思想史上的具体象征。如果说,老子“道”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突破”,法家“法”的倡导,体现为中国古代“政治学的成熟”,那么,孔子“仁”的强调,就象征着中国古代“人的发现”。

“仁”作为孔子最高的哲学、政治、伦理命题而言,可谓包括了孔子所认同的基本美德。就层次性言,它有一般性的、普适性的“爱人”之道,它是相对直观的,具体的;但同时,“仁”的高层次内涵,也可谓是核心的价值观,即孔子自己所体认的“一贯之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谓“忠”,乃忠诚尽心,孔子自己下的定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就是宽容博爱,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忠恕之道”,是超越简单“爱人”“泛爱众”的抽象性“仁”之根本,所有“美德”,诸如义、信、智、礼、廉、耻等,皆是这个“一贯之道”的具体表现与泛衍。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学说可以命名为“仁学”。

在孔子看来,唯有以“仁”为根本,人们才能够明智,才能够分辨与判断是非,“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人们才能坚守住正确的立场,不至于为各种利益所诱惑,不至于放弃原则,所谓“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君子与小人之别,其实就是能否坚守“仁”这个核心价值观之别,在“仁”这个是非试金石面前,君子与小人道德境界高下立判,政治智慧优劣顿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即使是具体的君臣、朋友相处之道方面,由“仁”而派生的“智”,也可以帮助人们明智地把捏分寸、收放自如,做到恰到好处,而不至于逾越界限,失去节度,导致作茧自缚、自取其辱:“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应该说,这是人生的大智慧,历史上也好,现实中也罢,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千方百计讨好上司,与当权者过分亲近,结局往往不怎么美妙,下场往往比较凄惨悲凉;朋友间交往也一样,有大好必有大恶,最后落得互为仇寇,形若陌路的局面。“距离产生美”,“数”是过分密切,过度黏乎,这就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使双方关系走向疏离,乃至决裂。故君臣之间的相处,朋友之间的交往,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以避免“执象以求,咫尺天涯”的窘境。而能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达到这样的境界,唯智者能之;智者之所以能为之,则在于其有“春满华枝,天心月圆”(李叔同语)之仁者廓大气象,有“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王阳明诗)的仁者恢弘襟度。

在孔子看来,唯有以“仁”为根本,人们才能真正恪尽孝道,进入“纯孝”醇厚的理想境界。孔子和其后学,均把“孝道”作为明人伦的基础,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怎么才能把恪尽“孝道”落到实处,发挥践履“孝道”在淳朴人心,敦厚人伦方面的特殊作用?孔子认为,这同样应该是溯源返本,以“仁”为最高指导,以“仁者之心”来奉行与贯彻“孝道”。为此,《里仁》篇多处提及并揭示“孝”的要义与具体做法,如“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等,均不是偶然的。因为只有以“仁”为本,“孝”才是真实可行的美德;也只有以“仁”为本,“孝”才不会流于形式,虚应故事!

在孔子看来,唯有以“仁”为根本,人们才能虚怀若谷,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勇于践行、不尚空言的素质,具备难能可贵的自我反省意识,从而懂得礼让谦退,懂得中庸适度。“仁者”谦逊虚心,既不会因暂时的困难、暂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自暴自弃,也不会因一时的成功,一时的通达而踌躇满志,忘乎所以。而总是能够反躬自问,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们不羡慕出人头地,不追求名利双收,“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所以总是能少说多干,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致力践行,所谓“但问耕耘,莫问收获”。《里仁》篇对这种“仁者”的高尚人格有非常精到的揭示,反映了孔子对“仁者”的最大期许:“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应该说,孔子的“仁者”人格期许在今天还是有警示意义的。这样的“仁者”才是鲁迅先生所称道的“中国人的脊梁”。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里,不缺乏头脑精明、手段高超的“智者”与“能者”,所稀罕的是自甘淡泊、勇于任事、低调处世的“仁者”。一个人取得成功、赢得荣耀也许值得欣赏,但一个人能够“讷于言而敏于行”更值得嘉许。只有整个社会真正形成“耻躬之不逮”的高尚氛围,能够真正做到“仁者安仁”“志于道”,以“礼让为国”,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才会拥有远大的希望,伟大的未来。

当然,孔子也知道,这样的境界要达成是非常困难的。“仁者”的造就,“仁义”的弘扬乃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尽管有难度,尽管很遥远,信念却不能放弃,立场却不能动摇,一定要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从而一步步接近目标,一点点积累成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这是王阳明的气象,然而,穷本溯源,它其实就是孔子“君子人格”“仁者之道”的境界!



进入 黄朴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论语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52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黄朴民读史,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