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而如果要成为真正的行政一把手,乡镇党委副书记几乎是一个必由之路。这个岗位非常有意思。说它关键,也关键;但要说不关键,其实也对。因为,副书记毕竟还是副职,并不承担主要责任。但是,副书记是书记和镇长的重要助手。其工作可实可虚,这恰恰是其特殊所在。实的话,副书记一般分管组织人事和综治等关键工作;虚的话,这些工作其实下面都有专门的领导负责。正因为副书记岗位在虚实之间,使得这个岗位是学习行政一把手经验的绝佳岗位。体制内的人都常说,乡镇副职都是“干活”的,这个意思是说,多数副职其实是没有“领导”的体验的,他们不能命令和指挥别人干,只有自己亲自上阵,才能完成工作。但副书记其实是可以不那么“实干”的,比如,组织人事的具体事情其实是组织委员做的;政法工作,一般也有政法委副书记,具体事情也是副书记在做。然而,副书记要干好,还非得了解具体情况,有掌控能力才行,这是走上一把手岗位的基本素养。
乡镇一级如此,县级也是一样的道理。一开始被提为县处级领导干部,也只能从排名靠后的位置做起——几乎没有哪个刚提拔的副县级干部就进常委的。并且,常委里面也是有明确排名的。比如,县级权力里最关键的是人事权。而人事权主要掌握在“人事工作领导小组”这么个工作组上,它由县委书记、县长、副书记、纪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五人组成。事实上,在常委中,这五个位置的确是比较关键的岗位。同样的,一个副县级干部要成为县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怎么着都是一个必经之路。甚至于,在某些情况下,县委副书记直接提拔为县委书记,也是有的。但要说一个普通的县委常委要直接提拔为县长,比较罕见;而提拔为县委书记,就不可能。
因此,基层干部体系的确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它的基本框架是由职务形成的,但在实践中,这个体系的精妙之处远超我们想象。对于一个身处其间的普通干部而言,从金字塔的底层到顶尖,值得奋斗一辈子。对于大部分基层干部而言,一辈子都走不到塔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结构刚性十足。事实上,基层实际存在的隐性差异,恰恰为组织工作提供了诸多差异化的方案。而这些方案,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化为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这个制度,大体上是有效的;只不过,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到来,或许更要回应制度环境的变化。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8341.html 文章来源: 行业研习社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