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琳·罗曼诺:哲学和侦探小说结合起来叫什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12 次 更新时间:2006-11-20 00:13

进入专题: 文艺评论  

卡琳•罗曼诺  

(吴万伟 译)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的回声仍然潜伏在受到文学家名声诱惑的哲学家身边。对他们的召唤的真相是,追求者发现这个想法是虚假的。

未来的大作家说我把讨论中左手处理的深刻真理和意义与我擅长的侦探小说中的快节奏叙述和推理结合起来(讨论课布置的哲学教材我没有读,读的是这类小说)。我沉浸在充满性,血,历史细节的描述中,它吸引着我这个俗套的文化公民。

难道我不是在挑战艾柯本人的成功吗?里面有善于推理的巴斯克威尔的威廉(William of Baskerville)和他非常忠诚的从员阿德索(Adso)的《玫瑰之名》(The Name of the Rose (1983)在80年代长期占据国际畅销书排行榜,让这位研究符号学的教授走上大众喜欢的畅销书作家。

任务的困难性可能表现在艾柯重新塑造世界范围的对他的处女作那样的热情的难题。尽管他后来创作的小说不管是《福柯的钟摆》(Foucault\'s Pendulum)到《罗安娜女王的神秘火焰》(The Mysterious Flame of Queen Loana)都因为思想和艺术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但是这写书都没有达到《玫瑰之名》那样的轰动和经济效益。

当然,艾柯不是第一个严肃的哲学学者闯入神秘小说的领域。甚至在几年前,宾州大学教授著名的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哲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Philosophies)这部杰作之前就写了小说《哲学家的戒指之迷》(The Case of the Philosophers\' Ring (Crown, 1978)。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故事,其中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要求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调查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窃取他的思想。

艾柯小说(Ecofiction),不好意思,有必要区别三个相关但各自不同的体裁:非哲学家写的关于哲学家的侦探小说,非哲学家写的关于哲学家的非侦探小说,哲学家写的关于哲学家的非侦探小说。波兰作家斯蒂芬•瑟麦森(Stefan Themerson)的小说《神秘的沙丁鱼》(The Mystery of the Sardine)(Farrar, Straus and Giroux出版社,1986)其中一个黑色鬈毛狗让一个哲学教授崩溃和瘫痪,成为第一种小说的精彩例子。第二种的最好例子包括英国女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Penelope Fitzgerald)写的关于德国浪漫思想家诺瓦里斯(Novalis)的《蓝色鲜花》(The Blue Flower (HarperCollins出版社, 1995)和年轻的马其顿作家戈斯米勒夫斯基(Goce Smilevski)的《与斯宾诺莎对话》(Conversation With Spinoza)(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归为第三种的著名著作包括经典著作如萨特和波伏娃的小说到不那么有名的作品如法国作家朱丽娅•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的《武士》(The Samurai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2)和英国作家罗杰•斯克鲁顿(Roger Scruton)的《两星期的愤怒》(Fortnight\'s Anger (Carcanet出版社, 1981)等

但是只有艾柯小说的作者们无耻地采用侦探小说的高娱乐性手段来投射复杂的哲学观点。迈克尔•格利高里奥(Michael Gregorio)刚刚出版的小说《犯罪理性批判》(Critique of Criminal Reason (Thomas Dunne Books出版社)该领域最好玩的小说在很多方面显示了为什么这个体裁仍然对知识分子有强大的吸引力,这些人被文学和哲学拉扯和纠缠苦恼不堪。

格利高里奥自称是生活在意大利的哲学教授,用引人入胜的方式重新改造了艾柯的处女作。他的主人公汉诺•斯迪菲尼斯(Hanno Stiffiniis)是19世纪初住在东普鲁士小镇上的治安官。斯迪菲尼斯被腓特列•威廉国王(Friedrich Wilhelm)召见要接受调查一个发生在历史意义的德国城镇科尼斯堡(Königsberg)(如今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是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长年居住从位离开过的故乡而闻名世界)的四人被残忍杀害的大案。

警察发现所有的被害者都是跪着,可能显示一个宗教的信息和动机,而城市对拿破仑大军入侵的恐惧提供了另外一个政治推论。城里有些人猜测这是魔鬼干的,因为被害者身上的爪子印。后来得知斯迪菲尼斯曾经在7年前遇见过康德。不久前,这个著名的老乡被认为是欧洲最伟大的现代哲学家参与他的调查,当然还有第二个人物警官科克(Koch)。批评性名声主要建立在鼓吹文学是开放性工作的艾柯当然不在乎赤裸裸的评论和借用。

但是,和艾柯小说中的巴斯克威尔的威廉(让人联想到中世纪的思想家如培根(Roger Bacon)不过是个编造的)不一样,格利高里奥的康德直接来自曼弗烈•孔恩(Manfred Kuehn)的治安官传记《康德》(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该书纠正了许多关于这个名人的陈腐的错误观点,比如科尼斯堡的居民根据康德散步的时间来对表,或者康德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如他长期的仆人马丁•兰伯(Martin Lampe)应该被解雇,因为在康德老年的时候此人常虐待主人,就好像后者是19世纪的慈善女王艾斯特夫人(Brooke Astor)。他在故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为考虑到有可能拍摄成电影,格利高里奥往故事里添加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非康德式的人物,不仅仅是一堆程序。人物包括一个喜欢巫术的性感的患白化病的接生婆,一个吃人囚犯,一对不般配的旅馆经营者夫妇,一个斯维登堡神学巫师和可能的凶手本人。所有的人从冰冷的认识论基础上帮助发现了康德,这个现在分析哲学要埋葬的思想家。(据说康德死后不得不等待16天,因为科尼斯堡的墓地仍然坚硬封冻,无法接纳他。)

格利高里奥知道他的著名人物不指望他准确地描述本体世界,没有盲目崇拜历史真实性。这些人物说起话来更像英国人而不是普鲁士人(就像好莱坞电影中的希腊罗马人物)嘴里的短语和所指后来出现在历史车队中。而且,如孔恩指出的,康德在本书故事发生的时候几乎不能维持思维的敏锐,展现书中的充沛智慧。(他慢慢已经进入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年痴呆症)但是《犯罪理性批判》的核心来自艾柯小说中总有的冲突:在凶杀和破坏的狂暴世界里我们与理性的结盟开始动摇。

没有哪个体裁能比哲学性推理小说更能把它带回家,因为它突出了两个复杂的行业:哲学和侦察---两者都应该依赖逻辑和计算,而不是直觉和想象。最著名的例子是大师如意大利著名编剧,作家莱奥纳多•莎沙(Leonardo Sciascia)和阿尔巴尼亚的伊斯梅尔•卡达莱(Ismail Kadare),他们认为,生活毁掉了渴望,对于理性控制的头脑来说,任何事情都是有道理的。格利高里奥把对世界进行连贯,理性,哲学思考的大师康德与最好的专注细节的侦探汉诺结合起来让赌注翻了一番。正如康德批评汉诺总是妄下结论,理性的多元性呈现自身。把康德当作纯粹的理性机器的现代读者会吃惊地发现他告诉汉诺说“人类心灵最黑暗的冲动远远超过了理性和逻辑”,而且警告他“如果你继续挖掘理性,要寻找解释,要追求证据,正如你一到科尼斯堡就开始做的那样,你并不能比你的前辈更接近真理。”

因而,阅读此书的另外一个方式是重新发现历史人物康德的逸闻趣事,他和斯维登堡神学调情,讨论分析哲学系研究生遇见脱衣舞女等。像许多公认的杰出人物一样,康德充满怪癖,比如他不让他妹妹和他或者朋友一起同桌吃饭,因为她的“教养不够”。孔恩等人提供了丰富的细节。

艾柯小说史的真正秘密是为什么格利高里奥之前的小说家没有结合哲学传统中的伟大历史人物,让他们免于无休止创作的麻烦。听说过关于笛卡儿和真人大小的女玩偶弗朗西斯(Francine)一起旅行的故事吗?你知道叔本华拒绝和他母亲说话长达24年,却对他的狗死掉而伤心不已吗?莱布尼茨(Leibnitz)从来没有打死过一只苍蝇,因为它是“这么灵巧的造化”?

谁需要假装呢?

这里是最后的讽刺。虽然出版商认为格利高里奥是生活在意大利的哲学教授,稍稍调查一番就知道格利高里奥是隐居居在斯波莱托(Spoleto)的意大利籍英国夫妇的笔名。这是该书的英文版代理商莱斯利•嘉娜(Leslie Gardner)说的。

瞧瞧未来的大作家吧!

作者简介:卡琳•罗曼诺(Carlin Romano)《高等教育记事》(The Chronicle)文化批评家,《费城观察家》(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文学批评家,在宾州大学讲授哲学和媒体理论。

译自:“The Name of the Genre: Philosophy Meets Mystery” by Carlin Romano

http://chronicle.com/temp/reprint.php?id=fy14jxh5vk1nghslf2071b44d0ggwc79

    进入专题: 文艺评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76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