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33)波斯坦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四卷),205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4)杨光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威胁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4)。
(35)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7-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6)(38)(39)(40)(41)(42)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7、108、184、108、110-116、124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7)理查德·J.伯恩斯坦:《社会政治理论的重构》,108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43)(44)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120、12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5)Gerschenkron Alexander.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A Book of Essays.Cambridge,Massachusetts: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1962;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6)Polanyi Karl.The Great Transformation.New York:Farrar & Rinehart,1944;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7)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发展中地区的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8)(49)(50)(51)(52)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109、110、134、89、9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3)朱云汉:《西方社会科学的困境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出路》,载刘元春、杨光斌主编:《中国思想评论(2017)》,18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进入 杨光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现实主义理论 国际政治 帝国主义 国家性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理论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7604.html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