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问温儒敏教授:怎样把“读书”摆到语文学习的高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94 次 更新时间:2019-06-23 12:26

进入专题: 语文  

温儒敏 (进入专栏)   巴山  

一、老师讲,学生听,大家不都这样教吗? 为什么现在要提读书呢?

温儒敏:现在语文教学普遍都是课堂教学和课文讲解带动整个教学,依赖教材,依赖课文精讲,依赖课后作业操练。对这种普遍的做法,大家很习惯了,已经轻车熟路,习以为常,所谓改革,也就是增加一点学生的活动。有时我们也对此不满意。


看来得跳出来想一想:现有的语文教学模式是怎么形成的?是天然合理的吗?为何如“吕叔湘之问” 所说,会“少慢差费” ?是否应当有所调整改进?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古人学语文从蒙学开始,就是读书为主,先生是很少讲的。从《千字文》《增广贤文》《大学》《中庸》《左传》等,一路读下来,似懂不懂地读下来,慢慢就读得熟了,由不懂到懂,文字过关了,写作也过关了。这是浸润式的学习,整个身心沉浸在阅读之中, 文化的感觉有了,语言的感觉也有了。传统语文教学和现代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区别就在读书。传统的语文教育并没有明确的教学体系,也没有教材、课堂精讲和作业操练,但要大量反复地读书,整本整本地读书;而现在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一篇一篇地讲,一次一次地组织活动,唯独很少读书,特别是读整本的书。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传统的以读书为主的方法太过奢侈。现代人要学的东西比古代多,除了语文,还有外语、数理化等,靠古代那种大量读书的浸润式的方法显然不适应了。所以从新式学堂开始,就改为“概论式” 的学习,即以课堂的讲习为主,课文的分析作为重点,把各方面的知识加以体系化,以概论的方式传输给学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学国文, 古典诗文还是占很大比重,不过不同于传统语文学习的办法, 不再是一本一本地读,而是一篇一篇地读。这时期的国文学习虽然和传统不一样了,但还是注重读的。五六十年代以后,学习苏联的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也开始突出知识性传授,学习语法修辞和文学常识,加上文选的精读精讲,就成为现在普遍流行的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当初设计这种语文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力求在有限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具备读写能力。可是采取这种方式,读书就少了。


回顾语文教学的历史变化,是为了说明,现有的普遍的语文教学模式,也并非只是这些年应试教育的产物,它是有历史来路的,它存在不合理的方面,需要反思,做一些调整。怎么调整?适当吸收传统语文教学中好的经验,增加读书量,扭转近百年来语文教学存在的偏执,让语文教学更加符合规律。


很多语文教师不否认读书的重要,但一到教学的层面,就有意无意把促进读书兴趣这一点忘记或者放弃了。备课的时候,写下多条教学目标,唯独不考虑如何去引发读书兴趣。可能因为急功近利,总是考虑如何应对考试,提高成绩,结果舍本逐末,未能把“读书” 摆到语文学习的高位。


清话点评: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很多老师根本没意识到这样做是违背语文学习规律滴~


二、阅读教学占了语文的大部分课时, 读课文和读书是不是一回事呢?温老师,我的教学出了什么问题?


温儒敏:现在语文教材很多都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类课型。教材分精读和略读,是有讲究的。精读课主要靠教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主要是泛读,自主性阅读。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但是如今的阅读课往往混淆了精读与略读,几乎全都设计成精读精讲。而且程式相对固定,不管什么课,都要讲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等,抠得很细,加上几乎全都是以分析性的精讲记忆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精读课独揽全盘的做法有很大的弊病,的确太死板,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兴趣和读书的兴趣,应当改一改。


要分清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精读课以教师讲为主,略读课就让学生自主阅读。讲课也不要老是那一套程式,应当根据课文内容、文体以及单元要求的教学目标等,来设计不同的教案程序,突出每一课的特点和重点。除了区分精读与略读,还要更加细致地区分与不同文体、内容相适应的课型。比如,散文、小说、诗歌与童话的课型也应当各自有所不同,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课型也有差别。有的教师讲童话《皇帝的新衣》,和分析小说一样,还是人物形象、叙事结构、主题思想的分析等,唯独没有激发学生去想象,把童话教成了小说,这也是课型混淆。


略读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实践和体验读书的方法,激发读书的兴趣。如果处理成像精读课那样,就等于消除了略读课的功能,阅读教学就不完整了。为什么教师会普遍地不分课型,几乎全都讲成精读课呢?是因为担心考试,生怕有遗漏,就把所有课全都精读精讲,细嚼慢咽,学生自己阅读延伸的空间就被挤压,读书的兴趣也被扼杀了。这叫适得其反。


清话点评:  从来没有只靠读课本就学好语文的。


三、温老师,您是最讲究平衡意识的,您也知道现实中学生要考试,老师带班要出成绩。您提倡多读书,可学生的时间就那么多,我们该怎么处理读书和考试的关系呢?


温儒敏:我们必须承认考试和竞争这种巨大的现实。高考和中考无论怎么改,也是考试。既然是考试,就必然有竞争,也就难免会有应试教育。国情决定,在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必须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共存”,不可能独善其身。但“共存” 不等于完全被裹挟,不等于随波逐流,关键要有清醒的平衡意识。既要让学生考得好,又尽可能不要伤害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把他们的脑子弄得死板,这就需要在应试和素质教育之间取得一些平衡,而不是非此即彼。有水平的教师就懂得适当的平衡,和应试教育严峻的大环境共存,又始终在谋求自己的空间,尽可能改进语文教学,能改一点,就是一点。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最管用的是读书,是培养读书兴趣,这是关键,是“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可能一举两得,既能让学生考得好,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平衡的前提是不把考试和读书对立起来。即使为了考试,也要注重培养读书的兴趣,少做题,多读书。事实上,对读书有兴趣,喜欢读书,有较宽阅读面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语文素养比较高,考试的成绩也不会差。再说,读书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在中小学阶段培养读书的兴趣与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讲平衡,既照顾考试升学等现实的利益,更要从长计议,着眼于给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准备,为他们走向社会之后的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打底子。今天重新提出“培养读书兴趣”,是把近期目标(考试)和长远目标(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兼顾目前和长远的需要。


语文课最基本的内容目标,是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才能把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带起来,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带起来。现在重新提出要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去改进语文教学。这不是什么新观点,但在语文的概念被弄得很混乱的当今,重新回到朴素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从“多读书” 的角度去理解语文的本质,是有现实意义的。


清话点评: 从长计议,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这话多有社会责任感!


四、老师要怎么教,学生才能爱上读书,考试也能得高分呢?


温儒敏: 为何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还得检讨一下某些关于读书的观念。有些观念长期笼罩着我们的头脑,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一代一代教师从来不会去怀疑,就那样去认同和要求学生。


最常见的一个观念,就是“不动笔墨不看书”。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也应当这样去要求的,比如精读某一篇课文,或者为了积累去读书。但很多情况下,又不能这样要求,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规定学生凡是读书都必须做笔记,凡是阅读都得考虑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这就会变成束缚,扼杀兴趣。我们当老师当家长的要设身处地,如果自己也老是带着任务去读书, 负担就很重,甚至会大煞风景,趣味索然。不能每逢读书就要求孩子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这样去要求,读写结合自然会有好处,但不能时时处处都要求学生这样做。特别是当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或者自由阅读时,还是不应该这样要求。


还有就是批评“好读书不求甚解”。其本义是要求学习要认真、精细、踏实,不要似懂非懂、马马虎虎。如果我们是在认真阅读分析一篇精读课文,或者做研究性阅读,这样要求是完全应当的。但对于一般的读书,特别是课外阅读,就不宜强求了。在很多时候,读书了解一个大概即可,不一定本本书都要精读,都要像精读课那样“求甚解”。有的时候,“不求甚解” 恰好是可以拓展阅读面、培养读书兴味的。我们当老师或家长读书时是否全都做到“求甚解” 呢?这是难事,也没有必要, 因此也不能要求孩子做到。总之,有些传统的读书观念,要适时而用,不宜一概要求,更要防止其成为桎梏。我们的目的还是要激发读书兴趣。


我现在特别赞成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这是山东潍坊小学老师韩兴娥的办法。韩老师认为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一本教材一统课堂,教师讲得可能很有激情,学生当堂互动也表现很好,但并没有真正提升语文素养。为什么没有落实到读书上面?韩老师认为语言学习应以积累为本,读书为本,数量为先。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课本就是识字教材,文章的“深度理解” 要等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不必一步到位。低年级大量朗读儿歌、小故事,中年级海量诵读美文和诗词,高年级大量诵读经典和白话文。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也会明显提升。 大道至简,韩老师的办法就是带领学生在课内课外都多读书,真正做到了“读书为要”,“读” 占“鳌头”。我看这是培养读书兴趣的好办法,也是提升语文能力的好办法。当然,语文课是否采用和如何采用这 些好的经验,还要结合各自的学情。


我还在不同场合提出过要鼓励“连滚带爬” 地读。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 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有广泛的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我说的“连滚带爬” 地读,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老师略加指导,甚至纳入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了。这也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其实,我们小时候读书,很多情况下都是“连滚带爬” 地读的,老师不怎么管,但我们自己也读得不错。


清话点评:老师自己先去读书,才懂得读书到底是怎么回事。


五、现在整本书阅读这么火,可老师该怎么教呢?怎么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


温儒敏: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如果“课程化” 太明显,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就兴趣减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处处指向写作,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我看社会上有些跟进新教材的名著导读一类读物,安排了很多阅读计划和规定动作,比如如何写笔记,如何做旁批,如何写读书心得之类,甚至时间都规定好了,那就会限制了读书的自由,减损了读书的乐趣。


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好不好,就看学生是否爱上读书,自己能找更多的书来读,而且多是整本书阅读。不要管得太死, 宁可实行目标管理,开头有个提示和引导,结尾布置一点小结之类,那就够了。


中高考语文试卷命题都在考虑如何检测整本书阅读,比如加强阅读面与阅读速度的考察,这可能会“撬动”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但那种指定读若干种书,考试就考有无读过,其效果就值得怀疑。因为有些应试的办法就是针对这种考试的,结果很多学生未见得读过这些整本的书,只是读些提要之类,也能对付考试,还是不会读整本书,也没有读书的兴趣和习惯的。


我这些意见不一定对,大概也只是一些皮毛的心得,还得听老师们的实践经验。


六、对部编本教材有质疑,找您能解决吗?


温儒敏:这套新教材是中央关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其编写资源可以说空前雄厚。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作家、教研员和编辑组成编写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语文编辑室和小学语文编辑室在其中起到中坚作用。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有上百人。教材还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如果不是“部编”,很难动员这么多力量。它的编写质量是有保障的,作为一种“公共知识产品”,也能够被多数人接受。我们不好说这是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可以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整体水平。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得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地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 上,提升了一些高度。部编教材取代原来人教版教材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但不要忘记前人的功劳。


清话点评:教材一有问题就找总主编,实在是找错了门。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不是某一位作者的个人著作。


七、孩子没事尽看“闲书”了,当家长的也真担心! 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吗?


温儒敏:很多老师、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太滥、太杂,怕学生接触耽误了学习,因此,他们不赞成学生自己选择读物,也不主张学生读“闲书”。很多老师、家长画地为牢,只容许学生读他们指定的书,甚至只读与考试有关的书。这些老师、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不对。不让读“闲书”,就使读书成了非常功利的行为。老是围绕考试需要读的那点课文,顶多还有一些教辅,限制那么死,怎么可能有阅读兴趣,怎么可能拓展阅读面,又怎么可能提高语文素养?即便对考试而言,这也是下策。


“闲书”就是课外书,是学生按照兴趣选择的书,既包括名著经典,也包括某些流行读物,范围是很广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明确要求,让学生读书有选择,有自由度,扩大阅读空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才有语感,阅读能力、语文素养也才能得以提高。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学习的胃口,让他们失去对语文的兴趣。光是让学生在指定范围内阅读,也是不好的,那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性,也会挫伤读书的兴味。


这里给老师和家长一个建议,叫“从长计议”。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可以培养读书兴趣,很难得呀!那就多鼓励和引导吧。给些关心和指导是必要的,但不要干涉。学生有他们的“语文生活”,有他们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他们可能会互相交流读“闲书”的心得,其实这些都是学语文,是“大语文”。家长、老师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关心,才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这样做,学生对于读书和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有可能大大提高。何乐而不为?


清话点评:喜欢课外阅读,多难得呀!小编上中学的时候就读了很多很多闲书,写了很多很多笔记,高考语文可真是得了高分呀!


本文摘编自《温儒敏谈读书》一书中的《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部编本语文教材“专治”不读书》《整本书阅读,功夫在课外》 《要让学生多读“闲书”》等文章。


进入 温儒敏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语文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682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商务印书馆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