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共享”理念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因此,共享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全民共建、逐渐共享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过程。(40)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释了设计共享政策的原则,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41)同时,“共享”理念的落实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变革要求。在原则上生产决定分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生产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决定着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与按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制度相统一,进而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社会生产的自然技术方式规定着“共享”的业态变化和实现的技术可能。但分配本身有其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于对生产的能动的积极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既包括对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的社会制度及生产关系的变革要求,也包括对生产的自然形式——生产的技术方式(技术及业态)的变革要求。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命题,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实践出发,深刻揭示和系统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更是创造性的发展。这一思想体系,首先从对新时代特点的分析出发,进而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题——发展,然后深入剖析新时代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挑战和约束条件,进而提出“新发展理念”,即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破解新时代新发展难题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引领;再进一步是如何贯彻实践“新发展理念”,由此提出了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实践“新发展理念”的基本方略。那么,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怎样的内涵?这就是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两个基本方面,以构建包含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在内的有机整体的经济体系为主要任务。进而,怎样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或者说为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要创造怎样的基本条件?一方面是宏观经济条件,这就要求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另一方面是制度创新条件,这就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经济、法治、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为实现新发展理念创造制度条件,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最后需要回答,贯彻新发展理念,实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发展,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其根本目的是什么?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有效地处理发展中的社会公平正义命题,以“共享”体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要求,并由此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
以上,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正是基于对这种历史实践逻辑的深刻科学把握,深刻揭示了这一大逻辑的内在规律,进而开拓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新境界”。
注释:
①新华社:《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8-01/05/content_5253681.htm,2018年1月5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版,第289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4页。
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9页。
⑤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5页。又见《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9页。
⑦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页。
⑧我国人均GDP水平从2010年起进入中上等收入阶段。当代70多个高收入国家(地区)从进入中上等收入到进入高收入阶段平均用12~13年时间。
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页。据测算,2035年前后我国GDP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假定美国按照前20年平均增长速度增长,中国按6.3%左右速度增长,汇率、通胀率基本稳定),2050年前后我国人均GDP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16年高收入国家起点线人均GDP12万美元以上,平均水平为4.1万美元以上)。参见刘伟和蔡志洲:《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及产业结构升级》,《管理世界》2018年第1期。
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18-319页。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7页。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22页。
(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0页。
(17)《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8年2月1日第1版。
(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0-34页。
(19)《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8年2月1日第1版。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7页。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8页。
(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13-114页。
(24)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夫人政府面对“滞胀”提出所谓“供给革命”之所以未能深入下去,主要原因便在于无法有效处理资本主义市场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的相互关系。参见刘伟,2017:《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革命”的根本区别》,《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6期。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6页。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1页。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8页。
(2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0页。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21页。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9页。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9页。
(32)参见刘伟和苏剑,2014:《从就业角度看中国经济目标增长率的确定》,《中国银行业》第9期。
(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32页。
(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2-53页。
(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9页。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为了定位未来中美关系,借用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所领导的同盟之间发生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所提出的概念,意指历史上大国崛起过程中必然发生战争,暗示中美未来必有一战。其文章原标题为《修昔底德陷阱已凸显于太平洋》(“Thucydides's Trap Has Been Sprung in the Pacific”)。“塔西佗陷阱”是南京大学美学教授潘知常教授在其2007年著作《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所提出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就出现了一个我把它称之为‘塔西佗陷阱’的怪现状,‘塔西佗陷阱’是什么意思呢?古罗马的执政官塔西佗说过一句话,他说:当政府不受欢迎时,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同样会得罪人民。”“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使用的概念,原意为由于缺乏规模经济,东亚的中等收入国家不得不努力保持其前所未有的高增长率,而以生产要素的积累为基础的战略可能会导致持续恶化的后果。“道德无政府主义陷阱”则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概括。
(3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3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
(3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1页。
(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
(4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1-42页。
(4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6-47页。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5550.html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