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国:美国有没有“素质教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74 次 更新时间:2018-12-11 14:25

进入专题: 美国教育   素质教育  

伍国 (进入专栏)  


当国内教育届和媒体讨论“素质教育”究竟是指什么,或者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哪些误解和偏差的时候,我认为有必要澄清一些美国教育中的概念,了解一些实践,以资参考。


美国的教育中没有和中国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直接对应的概念。我个人认为,“素质教育”这个术语虽然有纠正“应试教育”过度以考试为中心,强调学生综合和全面发展的初衷,但在实践中,其概念的模糊性很容易导致歧义,而其中隐含的价值判断也容易引发某种歧视。


首先,“素质”是一个很难定义的词。当中国游客在海外出现一些不尊重当地习惯和规则的行为,一般就会被归结于“素质低。”这个时候,“素质”似乎是指公德和个人修养。而在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话语中,“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又暗含了在其他国家已经被质疑的二十世纪优生学理论及其附带的歧视性——有一部分人口的“素质”需要被“提高”,而且要从胎儿和婴儿时期抓起。在关于“打工妹”群体的研究中,有的调查记者注意到一些女工工余报名参加旨在提高素质的白领培训班。这里,素质又意味着从流水线蓝领进阶到办公室白领必须具备的一些技能和举止规范。


而当“素质”成为“教育”的修饰词时,在实践中日渐成为才艺教育的代名词。也就是说,接受了“素质教育”的孩子和只会“应试教育”的孩子相比显得更加“多才多艺”。 但是,这种思维忽视了几个问题:一,“多才多艺”因而显得“高素质”的人是否比不多才多艺的人具有更高的公德水准和个人修养(“素质”),可能没有实证证据支撑这个关联;二,才艺的获得是有前提的,往往意味着家庭在金钱和时间上的大量投入,因而,以“才艺”论“素质”意味着“素质”具有阶层性和内在不平等性质。这就是为什么,比拼才艺和课余活动的录取标准会被一些人看成对穷人的孩子不公平的游戏;三,如果才艺教育同样也要经历层层的过级考试,那么它在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应试教育——“素质”最终还是要通过考试来衡量。“素质”和“应试”两者的对立将越来越模糊。


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存在的一组概念是“自由文科教育/通识教育”(liberal-arts/general education)和“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前者强调的是广泛的,非功利的教育,例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旨在促进对人类社会全面了解的教育,未必有明确的职业指向。但是,美国人相信,这样的教育会使一个学生全面地了解人,了解社会,具备思辨能力,并且掌握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技巧,而具备这些基本能力以后的毕业生可以胜任大多数的工作。因而,美国的父母往往不担心一个自己的孩子本科毕业后“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这一点我在和一些普通美国人的交谈中多次获得确认。高层次的专业训练一般在研究生阶段获得。另一些孩子则直接从高中进入到职业性较强的学校,学习非常具体的专业,例如维修,护士助理,木工,电工等等,而这种为找到第一份工作而接受就业“训练”的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了。 这种教育强调的是专业性和实用性,而不是广博的知识。


与此同时,美国的“自由文科教育/通识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未来的“领导人”(leaders)。领导人所需要的既不是一种谋生的手艺,也未必是琴棋书画的才艺,重要的是对世界的宏观看法,或者用中国话来说就是“三观”,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效表达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自由文理学院”花费大量的时间培养学生当众演说的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写作。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的政治领导人中基本上没有蓝领出身和接受职业教育出身的人,因为从高中的教育以后,美国人的人生轨迹就被精英型的“自由文科教育/通识教育”和普通人的“职业教育”截然分开了。有人说,美国社会特别平等,根本没有精英这个概念,我想指出,可能“elite”这个词他们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但实际上的社会区隔也是存在的。


一些华裔父母把自由文科教育斥为华而不实的“耍嘴皮子”,但又特别热衷于自己的孩子进名校,却没有想到,美国名校的精英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耍嘴皮子和耍笔头(或者键盘)的教育,不是具体的职业教育,这和中国儒家传统的“君子不器”的思维异曲同工。到美国读本科的国内留学生如果没有意识到美国的“自由文科教育/通识教育”的价值,只学“有用的技术”,而无法有效地用文字表达思想(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文字表达比口头表达更为重要),可以说是对这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自由文科教育/通识教育”(liberal-arts/general education)和“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这个概念。“批判性思维”在中文中的定义也比较含混,而且“批判”在中文和中国的政治文化语境中本身带有彻底否定的意涵,使人更加难以掌握其真意。


所幸,中国人中并不缺少准确理解西方“批判”(critique)意义的人。王元化先生在讨论黑格尔哲学的时候,专门写了这段话:


“…他(黑格尔)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他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我以为这和德国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倡导的批判精神有关。这里所说的批判,决不能理解作‘文革’大批判式的批判,而是指对于概念进行清理,沙汰其中模糊不清的杂质,使之通体透明,清晰,准确……”(王元化《读黑格尔》,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6页。)


这段笔记写于1976年,可谓是空谷足音,但愿在今天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在我看来,批判思维除了清理概念,弄通逻辑,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胡适所说的“于不疑处有疑”,和鲁迅所说的“从来如此,便对吗?”也就是一种怀疑的,skeptical精神。理性指引的怀疑(在否定意义上),以及理性指引的清理(在积极意义上),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实践。


中国人爱说的“素质教育”在英文中该如何表述呢?“Quality education”肯定是不行的,因为这是“高质量的教育”的意思,更无从传达“素质”在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多重意涵。其实,在中文维基百科的“素质教育”条目下,所提供的英文翻译正是“liberal education”,并定义为“相对于偏重考试的应试教育而言,较为注重培养体育、艺术能力和多元智能的成绩。”


假如“素质教育”本意就是liberal education,我认为,“素质教育”这个暗含“素质高/素质低”的评判的提法应该被“博雅教育”这个中立的,既保留的英文原意,又有中国特色,还有中文之美,也已经被使用的术语取代。未来也可以用“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代表教育的两种功能和目标。还需要知道,即使在美国式的“博雅教育”中,考试也从来没有被取消过。美国学生同样花费大量时间准备考试,担心分数,美国的公立小学同样经常考试,隔一段时间寄送成绩单给父母,同样有全州统考。“应试”作为一种检测教育效果和学生水平的手段,大概还远不到被取代的时候。


进入 伍国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美国教育   素质教育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393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