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另一方面,要协同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原由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承担且适宜由社会力量提供的服务事项,应当将财政拨款改为政府购买服务并对项目实行合同化管理。为在推进改革的同时保持平稳过渡,对此类事项,2020年底前可以由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向其直接委托,此后应逐步减少向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直接委托的购买服务事项,通过市场机制推动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同时,要研究完善相关编制管理、收入分配、养老保险等政策,加强政策衔接和改革的激励约束,使政府购买服务与事业单位改革形成相互推动的格局。引导行业协会商会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向社会组织转型,凡是已经脱钩的行业协会商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其购买行业规划、行业评价、行业统计、行业标准、职业评价、等级评定等行业管理服务项目。
(四)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推动提高公共服务和治理绩效
政府购买服务应当建立健全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坚决避免“为买而买”“一买了之”的形式主义作法,解决好“买的值”的问题,不断提高政府购买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政府购买服务绩效管理机制应当明确绩效评价的主体、对象、方式、程序等要求。一般情况下,购买主体应当负责组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就评价方式而言,可以建立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组成的综合性绩效评价机制,为增强评价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客观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推进第三方评价。
二是科学规范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政府购买服务的购买主体应当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和指标,并在政府购买服务合同或凭单制项目的购买公告中予以明确。在确定绩效目标过程中,财政部门应加强绩效目标审核。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一般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实施期限,对服务期内的服务实施情况定期进行绩效评价;在服务期限结束后,对项目全面开展绩效评价。
三是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购买主体应当建立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购买资金支付挂钩,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选择承接主体的重要参考依据。财政部门开展的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其评价结果也应当作为以后安排预算资金、督促部门改进管理和完善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注释
[1] 关于公共服务市场的弱竞争性,参阅王浦劬、郝秋笛等:《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发展研究:基于中英经验的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4~25页。
[2]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chinanpo.gov.cn/search/orgindex.html.
[3] 参见杨安华:《逆向合同外包:国外民营化发展的新取向》,《行政论坛》2010年第6期。
[4] 参见刘昆:《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 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人民日报》2014年2月10日。
原载:《理论视野》2018年第9期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343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