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昭:深入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99 次 更新时间:2018-10-26 16:09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陶文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响应。当前,我们要以正在做以及将要做的事情为中心,直面国内外现实问题,结合实践深入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第一,彰显中国智慧的理念和方案。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面对这样的世界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大场合反复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在2015年3月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9月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2017年1月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以及党的十九大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相关文件和决议中,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深具中国智慧的解答方案。就历史合理性而言,这一重要理念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就道义正当性而言,它表现了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和平期盼和发展愿景,是对旧的国际关系和格局的超越,开辟了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理念与方案的统一,在目标、途径等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持久和平是基石,普遍安全是保障,共同繁荣是核心,开放包容是特征,清洁美丽是底色。随着经济的大幅进步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开始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大国责任。我们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第二,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求同”是客观现实的要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国相互交流日益频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形成了事实上的地球村,使得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面对全球的重大问题、重大挑战,尽管世界各国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解决人类发展的难题,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现实看,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不同国家之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社会制度多种多样,文化发展各有优劣,而开放包容奠定了人类共同进步的基础。“存异”最重要的是包容,让不同的文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都得到繁荣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顺应世界发展的要求,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近代以来西方霸权式的求同,是用自己的强力改变其他国家,这条路是不利于文明交流发展的。而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各种弊端积重难返,甚至连西方大国自身都治理失灵、问题成堆。我们的求同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求同,是着眼于人类整体发展和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促进各国合作共赢。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不同国家应该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关系,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网络,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只要彼此理解,求同存异,人类一定能够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

第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世界各国尤其是强国之间没有和平相处,一切都无从谈起。近代以来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刻骨铭心。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珍视和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渴望免于战乱。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历史上,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今天,我们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坚持平等协商,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强权政治阴魂不散,发展鸿沟仍在扩大,恐怖袭击此起彼伏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样面临各种艰难险阻,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303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