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 朱晓凡:浅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及实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13 次 更新时间:2018-07-30 20:55

进入专题: 大国外交理论   习近平外交思想  

王栋   朱晓凡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思想,兼具“使命意识”、“时代精神”、“创新思维”和“战略意识”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得以形成,并对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动力和行动指引,充分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促进新型外交格局的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在坚持中国特色大国自信和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权益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格局,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并努力维护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价值观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指引下,中国外交已经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关 键 词:习近平外交思想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中国努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既提出了新的外交思想,又丰富了外交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底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需要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①。在此思想指导下,中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并且在现实中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加以实践和创新。实践证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日益完善,并使中国在六大方面开拓了新的外交局面。


一、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外交。在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之前,本文在这一部分将首先阐述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外交。

讨论大国外交,首先需要界定两个概念,一个是大国,另一个是外交。什么是大国?总体来看,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影响力是学者用于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大国的两个主要标准。有部分学者认为国家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大国的标准。举例来说,诺曼·里奇(Norman Rich)认为大国地位的基础是实力。②类似地,沃尔兹(Kenneth Neal Waltz)将国家地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结为国家实力,而衡量国家实力的主要指标由“人口和领土规模”、“资源动员能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稳定性和竞争力”构成。③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大国应该在具备强大国家实力的同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例如,叶自成在论述大国时,将同时具有强大综合国力和巨大影响力的国家定义为大国。④《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将大国定义为“同时具有对世界事务影响力和强大的国家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的国家。”⑤由上述分析来看,不同学者或机构对大国的定义存在不同的认知,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大国概念是否包含其影响力上。但是,这种分歧影响并不大。这是因为,近代以来大国的数量相当有限,并且大多同时具备广泛的影响力。为了尽量减少分歧,本文所定义的大国是指兼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什么是外交?萨道义(Ernest Mason Satow)在《外交实践指南》中给出了关于外交的经典定义:外交是“以和平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事务”。⑥鲁毅等学者认为,外交是“指任何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方式,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⑦。钱其琛主编的《世界外交大辞典》对外交给出的定义是:“国家以和平方式通过正式代表国家的行为在对外事务中行使主权,以处理与他国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是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现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⑧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外交的主体、客体以及外交目的。在三个这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外交的核心:主权国家处理国家间关系。另外,外交的其他要素例如外交的范围和外交涉及的领域多涉及外交的特点,下文将在分析传统的大国外交特点时对这些要素进行阐述。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大国外交就是具有强大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对国家间关系的处理。

那么,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外交具有什么特点呢?肖佳灵与唐贤兴从三个方面阐述大了大国外交的特点。第一,大国通常会实行结盟政策并根据环境对其结盟政策作出调整。第二,大国外交具有广阔的活动范围,并致力于维护自身的“全球利益”。第三,大国倾向于采用多边会谈方式来解决外交争端。⑨肖佳灵与唐贤兴主张他们研究的大国外交“是没有价值色彩的”⑩。然而,一般来讲,大国外交在设定国际议程、塑造国际秩序时,通常会伴有强权色彩。譬如,被西方誉为“现代外交之父”的法国著名政治家黎塞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认为大国的重要性超过小国,因此大国“有责任关注小国的行为,并维护小国之间的和平。”(11)除此之外,黎塞留还指出了法国的外交使命,即“使得王国荣耀,提高法国在欧洲各国中的地位。”(12)从黎塞留的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大国外交包含着浓厚的强权色彩,也可以说是大国与小国不平等的色彩。需要注意的是,直至二战之前,这种浓厚的强权色彩较为明显地充斥在大国外交中。

在一战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上,参会的五大国决定秘密举行实质性的谈判,只允许新闻记者参加偶尔举行的全体大会。(13)也就是说,除了五大国之外的其他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并没有什么话语权。类似情况出现在之后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上。正如当时中国代表顾维钧所观察的那样,欧美国家的态度决定有关中国的问题,例如山东问题是否能够解决等。(14)在二战即将结束时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英苏三大国继续主导了会议。三大国达成的关于大连、旅顺港、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条款都明显地维护了苏联的优惠权益。(15)显而易见,在雅尔塔会议上,大国外交具有十分明显的强权色彩。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大国外交体现的强权色彩十分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国际规则的影响下,大国外交所具有的强权色彩虽然有所减弱,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而冷战结束之后,少数大国仍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经常以武力相威胁或采取武力维护其霸权利益。例如,在科索沃问题上,美国就表现出明显的强权色彩。时任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副助理桑迪·伯格(Sandy Berger)就在1999年3月17日声称,“如果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依然拒绝在准许北约进驻科索沃的和平协议上签字,北约就准备采取行动。”(16)2003年,美国总统小布什(George Walker Bush)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综上所述,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外交具有全球性、适度灵活性及强权色彩。大国外交通常也会追求对国际议程的设定、国际规则的塑造以及寻求结盟。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


接下来将讨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形成的原因、内涵和特点,并在分析中比较其与传统大国外交的区别。

(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形成背景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形成与中国自身实力地位的提升、国际环境和中国周边环境的变化相联系,更与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利益诉求相关。

第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也得以提升。单从经济角度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于2010年达到6.1万亿美元,由此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7)2016年达到11.2万亿美元,(18)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1.5%上升到14.9%。(19)此外,同样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3-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年均贡献率为31.6%,高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这三大经济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和。2016年,中国的贡献率更是达到了34.7%,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强动力。(20)经过近4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和对外投资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1)除了综合国力在近年来大幅度提升之外,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显著提高。例如中国是二十国集团(G20)中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而在中国的积极支持下该集团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正如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所言,二十国集团正在越来越多地扮演曾经由七国集团担当的角色,而中国在二十国集团中至关重要。(22)换言之,随着自身力量的逐步强大,中国能够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第二,现有的国际体系无法有效应对近年凸显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其弊端也暴露得愈加充分。全球经济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恢复缓慢、逆全球化思潮和极端民族主义兴起,全球治理面临着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难民问题等一系列挑战。以恐怖主义问题为例,自2012年之后,恐怖主义袭击影响范围从70个国家扩大到了90个国家,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从2012年的3 700人上升到了2015年的15 500人(2016年有所下降,下降到12 500人)。(23)对于上述这一系列问题,无论是七国集团还是联合国等现有的国际治理机制均无法很好地应对。因此,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大国之一,中国有义务与其他国家一道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方案。

第三,近年来,中国周边局势的复杂性有所增加,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也在加剧。有分析将其归纳为“周边安全压力增大”、“周边地区分化加剧”、“周边国家国内动荡增加”。(24)可以说,自2010年以来中日钓鱼岛争端的逐步升级、域外的美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发生的摩擦,以及朝鲜屡次进行核试验等事实反映了中国周边环境的不稳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发展新的外交理念,调整战略布局,创新外交实践,从而创造有利于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周边环境。

第四,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诉求要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产生。目前,中国不仅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5),而且处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关键时期。(26)因此,中国有必要维护自身权益、维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为延长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及特点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原因,特别是第四点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做出了“中国需要有自己特色大国外交”的论断。(27)那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具有哪些内涵及特点?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外交有什么区别?下文将从六个方面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进行阐述,并在阐述的同时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外交进行比较。

第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重要前提就是坚决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从《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可以看出,“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国家领土完整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属于中国的核心利益。(28)由此可见,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维护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重要基础,因为这关系到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其他国家既不要“指望中国会用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也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29)总而言之,在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才会具有力量源泉和理论基础。

第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坚持“四个自信”,并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新构想。在西方主导的既有全球治理体系成效不佳的背景下,中国“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30)。2013年以来,中国提出了一系列诸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极具创新色彩的中国方案。在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31)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充分考虑了全人类的利益,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强调自身国家利益的传统的大国外交。这是因为中国充分认识到人类不仅有责任为当代人着想,更有责任为子孙后代和整个人类负责。(32)

第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致力于构筑以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格局。一方面,这种设想具有全球性,进而具有普遍意义。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不但论述了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的重要性,而且阐述了其建设路径。习近平主席指出构建伙伴关系能够使得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也是二十国集团极为重要的财富。(33)因此,构建全球伙伴关系需要各国“求同存异”、“聚同化异”、需要各国增进相互沟通和协调、推动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的协调联动、扩大合作领域、从而取得更为丰富的合作成果和为全球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34)另一方面,这种设想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中国需要拓展外交关系,形成全球性的伙伴关系网络。(35)2013年以来,中国积极建设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中国“以周边和大国为重点”、“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以多边为舞台”,全面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36)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将进一步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承诺中国“将努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积极发展同美国、俄罗斯、欧洲、金砖国家的伙伴关系,并与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深化合作、共同发展。(37)相较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一较为宏观的构想,发展以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格局的设想相对具体,也对中国外交布局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十分强调中国发展对其他国家的促进作用。中国正在推动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发挥沿线各国的优势,推进沿线各国的发展战略对接。(38)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也给参与建设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2017年5月举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各方共建“一带一路”良好态势的形成。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外交相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在设计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时更为重视本国发展对其他国家的推动作用。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要求中国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这三对关系,从而为全球的发展作出贡献。(39)

第五,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的创新性理念不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且不具备传统的大国外交所带有的强权和对抗性色彩。首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追求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努力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力量。由于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出现了越来越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国际社会也越发强烈地要求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因此,中国要积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密切合作,共同“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40)。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中国提出了新安全观、全球治理观、正确义利观等一系列新理念和新主张,以期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全球治理体系。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需要继续创新全球治理理念,继续发掘中华文化传统理念中具有价值的部分,丰富现有的全球治理新理念,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41)其次,中国的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理念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习近平主席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利观提出了“义利价值观”,用以指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工作,特别是指导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建设。儒家传统文化蕴含着“义利价值观”。《论语·阳货篇》写道:“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42)可见孔子对于“义”的推崇。在“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并明确了“义”与“利”之间的关系:“重义轻利”。《孟子·告上篇》对“义”与“利”之间的关系阐述如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3)正如王毅部长所叙述的那样,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强调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突出“义”的价值。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义利价值观”引领中国的外交实践。中国坚持平等地与小国相处,践行“正确义利观”,坚持“义利相兼,义重于利”的原则(44),积极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

此外,习近平主席充分运用“和”这一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理念,发展出具有积极价值的全球治理新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可以看到很多“和”的观念。《论语·子路篇》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对此,孙钦善解释道:“‘和’是矛盾的统一,‘同’是绝对的统一。”(45)对于国家的治理,《论语·学而篇》也有相似表述:“礼之用,和为贵。”(46)可见,儒家思想所希望的世界是和谐和睦的,所提倡的处理问题的原则也重视和谐。中国古代思想早已包括关于“和”的思想,例如“国虽大,好战必亡”、“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大同”等。(47)基于“和”的理念,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例如“平等相待”、“互商互谅”、“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积极建立伙伴关系等。中国所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的思想,而且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非对抗性特点。

第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兼顾周边与亚洲地区,重视亚洲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一方面,中国强调拓展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周边环境稳定的必要性。举例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国要努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以及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48)在周边外交工作部署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提出和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49)。另一方面,除了关注周边环境稳定之外,中国积极提出倡议以期维护整个亚洲的和平与安全。在2014年召开的亚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将“亚洲安全观”的特点明确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50)。在201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为了实现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和开创亚洲新未来的新目标,亚洲各国必须学会“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51)


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


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指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权益、践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理念、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开拓对外开放格局、维护周边环境稳定这六个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第一,中国在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的同时,始终注重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发展权益。一方面,中国提升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视程度。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观点,并强调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近年来中国国家安全出现的新特征和趋势,从而有力维护国家安全。(52)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53),从法律上提升了国家安全的地位。另一方面,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坚决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权益。中国领导人曾先后多次重申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性。在2016年7月纪念中国共产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警告“外国不要指望中国拿核心利益作为交换的条件”。在实践中,中国不仅在钓鱼岛所在的东海设立了“防空识别区”(54),而且强烈反对外界对南海问题的干涉以及有关南海问题的非法裁决。(55)例如,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傅莹在香格里拉对话(Shangri-La Dialogue)上不仅表达了中国强烈反对美国和日本等域外国家对南海问题进行干涉的立场,而且还清晰有力地阐明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法理依据及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坚定态度。(56)

第二,中国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首先,中国致力于构建“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如前文所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亚洲安全观。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要摒弃已经过时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型安全观。(57)在新安全观的指引下,中国为解决国际以及地区热点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为推动解决伊朗核问题、南苏丹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等热点问题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此外,中国积极配合联合国进行维和行动,成为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次,中国谋求开放创新和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例如,中国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上提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发展理念,并首次在全球宏观政策框架下突出了发展问题。(58)在亚太经合组织利马会议上,中国呼吁各方要坚持伙伴精神,协调宏观政策,谋划经济增长方式变革,从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世界的持续性、平衡性和包容性发展。(59)再次,中国大力促进和而不同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长期以来,中国大力倡导和推进全球范围内的对话与交流,已于2016年举办了亚洲文明对话会,并正在积极筹备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60)最后,中国积极推进构筑尊崇自然和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例如,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就可再生资源利用等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2017年5月,通过“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有关国家达成了关于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协议。

第三,中国致力于构建全方位伙伴关系,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首先,中国十分重视同大国建设友好关系,分别同美国、俄罗斯、欧洲、金砖国家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平、增长、改革、文明的伙伴关系”以及“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例如,中国高度重视对美关系稳定。总体而言,习近平主席与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维持了首脑会晤机制,并与奥巴马总统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在2016年9月举行的首脑会谈上,奥巴马表示美中两国应该在双方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学会合作,并同时重视管控分歧,维护两国关系的稳定。(61)这反映出中美在合作与管控分歧上的一些重要共识。中美两国在一些具体合作领域上也达成了丰富的成果。而在2017年4月举行的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上,习近平主席则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美外交工作,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也表示美中两国应该就重大问题保持沟通和协调,并可以“共同办成一些大事”(62)。特朗普2017年11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计划也是对中国促进中美关系发展的积极呼应。由此来看,尽管美国发生了领导人更替及其行政风格的变化,但是中美合作仍有较为稳定的基础和较大发展空间,双方关系稳定的大局仍可期待。中国与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关系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成就。在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之后,中英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认为习近平对英国的访问标志着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到来。(63)中法之间的三大对话机制,即“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法战略对话”、“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的建立标志着中法关系取得了重要进展。(64)

其次,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中非关系、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升级。一方面,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习近平主席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提出中非“命运共同体”概念和倡导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中方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决资金援助,当时宣布的资助总额达600亿美元,以确保中非“十大合作计划”顺利开展。(65)另一方面,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也在近年变得更为密切。在中国和拉美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拉共体论坛于2014年7月成立,并已经取得了实质性合作成果。2014年,“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优惠性质贷款”、“中拉合作基金”、“中拉农业合作专项资金”等一系列资金项目开始运行。(66)此外,自2015年起,中国与拉共体国家之间搭建的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中拉政党论坛会议、中国一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等多层次、宽领域的论坛进入实质运行阶段。(67)综上所述,我国的对外交往格局层次丰富,全球伙伴关系范围逐步拓展。

第四,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下,中国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得到了极大的促进,从而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2015年,由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的丝路基金开始正式运行。(68)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相关各方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众相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与相关国家一道规划在未来建设一批新的基础设施项目,以进一步完善“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在资金融通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已经分别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提供了17亿美元贷款和40亿美元投资。在民心相通方面,中国政府每年为相关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并大力举办文化旅游年、智库对话等形式多样的人文合作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民众之间的交流。(69)

2017年5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仅发表联合公报肯定了合作原则,(70)并且还促成了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71)其中包括,在论坛举办期间,中国与相关国家新签署了“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白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政府签署了“国际运输协定”、与越南等国家签署“经济贸易合作协议”,联合亚洲开发银行(AD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金融机构设立了投资、专项贷款等项目,并推动民间组织一起发起了“民心相通计划”和共建“丝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72)

第五,中国致力于改善全球治理体系,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新的方案。一方面,中国通过努力提升自身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从而为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贡献中国智慧创造了便利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七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指出,推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适应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题中之义,特别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73)。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6年9月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并将人民币在货币篮子中所占比重提升至10.92%,位居第三。(74)这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发挥自身作用,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另一方面,中国在一系列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中提供新的方案,不但改善了现有机制,而且创设了一些新的机制。作为二十国集团的重要发展中国家成员,中国促进了二十国集团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地位的提升。中国与有关国家一起推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议程的全新设计,新纳入了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一系列非传统议题。在此次峰会上,中国积极提议有关国家“把发展问题置于二十国集团议程的突出位置”,共同制定落实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75),并强调了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善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重要性。(76)在一些如联合国建设、全球气候变化等具体的国际议题上,中国也发挥了重大的建设性作用。具体而言,经过中国的努力,有关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安排的《巴黎协定》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得以通过。(77)2015年7月14日,在经过长期谈判后,中、美、俄等6国与伊朗就伊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中国在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78)

第六,中国高度重视同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维护周边环境稳定。一方面,中国稳定、巩固和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例如,2016年10月,在中国的外交努力下,实现了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自2011中菲关系恶化以来菲律宾领导人对中国的首次国事访问。杜特尔特也对这次访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访问期间与中国签订了一批经贸合作协议。(79)再譬如澳大利亚,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澳大利亚,并与澳方共同确定将中澳关系升格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80)2015年6月17日,中国与澳大利亚最终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定,从而大幅提升了双方的经贸合作水平。(81)另一方面,中国促进了热点问题的降温,如南海问题。经过中国的积极努力和与东盟国家的积极磋商,2017年的东盟外长会议达成的声明比以往的声明态度更加积极,也更为淡化南海问题。与此同时,东盟各国外长对外长会议上达成的“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表示热烈欢迎。(82)

在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兼具“使命意识”、“时代精神”、“创新思维”和“战略意识”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构成了习总书记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坚持大国自信,展现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的坚定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力图积极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注重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格局,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重视协调本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之间的关系,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为我国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导,对开拓对外工作新局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开展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外交实践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83)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将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基础,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进一步成长为全球型领导大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全球秩序变革,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核心和精华,并以此指导外交实践,以推动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①《习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14年11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29/c_1113457723.htm。

②[美]诺曼·里奇著,吴征宇、范菊华译:《大国外交: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页。

③Kenneth N.Waltz,"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8,No.2,1993,p.50.

④叶自成:《“大国——非大国”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政治研究》1994年第4期,第1页。

⑤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简体汉字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41页。

⑥[英]戈尔·布思:《萨道义外交实践指南》,杨立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⑦鲁毅:《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⑧钱其琛主编:《世界外交大辞典》(下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5页。

⑨肖佳灵,唐贤兴:《大国外交》,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3页。

⑩同上,第10页。

(11)M.S.Anderson,"The Rise of Modern Diplomacy:1450-1919," London:Longman,1993,p.121.

(12)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版,第70页。

(13)[美]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姚会庆等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574页。

(14)金光耀:《顾维钧与华盛顿会议》,《历史研究》1997年第10期,第23页。

(15)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6)钱春泰:《武力威胁与对外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62页。

(17)关于中国与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比,可参见"Gross Domestic Product Japan," World Bank,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locations=J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China," World Bank,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locations=CN.

(18)"Gross Domestic Product China," World Bank,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locations=CN.

(19)《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二》,国家统计局,2017年6月21日,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706/t20170621-1505616.html。

(20)同上。

(21)《中国入世15周年: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凤凰网,2016年12月11日,http://finance.ifeng.com/a/20161211/150691。

(22)《本网专访基辛格:“我从未看到中美双方如此热情”》,转引自中国新闻网,2017年10月16日,http://www.chinanews.com/gj/news/2009/10-16/1914386.shtml。

(23)"Global Terrorism Index 2016," 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ace,November,2016,Figure 2.2,p.37,and Figure 2.5,p.39,http://economicsandpeace.org/wp-content/uploads/2016/11/Global-Terrorism-Index-2016.2.pdf.

(24)《“习式外交”新理念打造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人民网,2015年8月6日,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806/c157278-27419675.html。

(25)《授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网,2015年10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29/c_1116983078.htm。

(26)《两个一百年引领前行的时代号召》,人民网,2016年1月18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118/c1001-28061618.html。

(27)《习近平:中国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人民网,2014年11月30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130/c70731-26118817.html。

(28)人民网:《〈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全文)》,2011年9月6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5598。

(2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7月1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9150660.htm。

(30)同上。

(31)《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新华网,2015年9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29/c_1116703645.htm。

(32)《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年1月20日,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120/c64094-29037658.html。

(33)《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网,2016年9月3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9/03/c_129268346.htm。

(34)同上。

(35)《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人民网,2014年11月30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130/c1024-26118788.html。

(36)杨洁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不断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求是》,2017年7月14日,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7-07/15/c_1121307595.htm。

(37)《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全文)》,新华网,2017年1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1/19/c_1120340081.htm。

(38)《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全文)》,新华网,2015年3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29/c_127632707.htm。

(39)《习近平: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年1月30日,http://cpc.people.com.cn/n/2013/0130/c64094-20368861.html。

(40)《习近平: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人民网,2016年9月28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l/2016/0928/c1024-28747885.htm。

(41)《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新华网,2015年10月13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3/c_1116812159.htm。

(42)孙钦善:《论语本解》(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253页。

(43)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73页。

(44)《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新华网,2015年9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29/c_1116703645.htm。

(45)孙钦善:《论语本解》(修订版),第183页。

(46)同上,第7-8页。

(47)《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全文)》,人民网,2014年3月29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29/c1024-24772018.html。

(48)《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13年10月25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25/c_117878897.htm。

(49)《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人民网,2014年11月30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130/c1024-26118788.html。

(50)《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新华网,2014年5月21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5/21/c_126528981.htm。

(51)《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全文)》,人民网,2015年3月29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329/c1024-26765240.html。

(52)《习近平: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新华网,2014年4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4/26/c_1110426869.htm。

(53)《授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新华网,2015年7月1日,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5-07/01/c_1115787801.htm。

(54)《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航空器识别规则公告》,国防部网站,2013年11月23日,http://www.mod.gov.cn/affair/2013-11/23/content_4476910.htm。

(55)《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新华网,2016年7月12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7/12/c_1119207979.htm。

(56)《傅莹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谈海洋问题》,新华网,2014年5月31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5/31/c_10948606.htm。

(57)《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网,2016年9月3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9/03/c_129268346.htm。

(58)《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新华网,2016年9月6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9/06/c_1119515149.htm。

(59)《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全文)》,新华网,2016年11月20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11/20/c_129370744.htm。

(60)《亚洲文明对话会:吹响亚洲文明对话的号角》,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6年3月26日,http://www.gov.cn/xinwen/2016-03/26/content_5058502.htm。

(61)《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新华网,2016年9月3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9/03/c_129268534.htm。

(62)《习近平同特朗普开始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新华网,2017年4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4/07/c_1120769372.htm。

(63)《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新华网,2015年10月22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10/22/c_1116911370.htm。

(64)《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将为两国关系增添新活力》,新华网,2016年6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6/29/c_1119129412.htm。

(65)《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新华网,2015年12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12/04/c_117363197.htm。

(66)《习近平: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新华网,2015年1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1/08/c_1113929589.htm。

(67)《中国—拉共体论坛》,外交部网站,2017年8月http://www.fmprc.gov.cn/web/wjb_673085/zzjg_673183/ldmzs_673663/dqzz_673667/zglgtlt_685863/gk_685865/。

(68)《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正式起步运行》,中国新闻网,2015年2月16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2-16/7069520.shtml。

(69)《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新华网,2017年5月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4/c_1120969677.htm。

(70)《“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全文)》,新华网,2017年5月15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5/15/c_1120976819.htm。

(71)《“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全文)》,新华网,2017年5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5/16/c_1120976848.htm。

(72)《“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全文)》,新华网,2017年5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5/16/c_1120976848.htm。

(73)《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新华网,2015年10月13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3/c_1116812159.htm。

(7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人民币加入提款权货币篮子是全球经济发展重要里程碑》,联合国新闻网,2016年9月30日,http://www.un.org/chinese/News/story.asp?NewsID=26893。

(75)《习近平: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新华网,2016年9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9/04/c_129268985.htm。

(76)《习近平: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新华网,2016年9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9/04/c_129268980.htm。

(77)《〈巴黎协定〉背后的中国智慧与力量》,新华网,2015年12月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12/14/c_1117455218.htm。

(78)《中方表示将确保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得到持续、全面、有效执行》,新华网,2017年1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1/17/c_1120330385.htm。

(79)《杜特尔特:对中国首次国事访问是双方历史重要转折点》,新华网,2016年10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10/17/c_129325159.htm。

(80)《习近平同澳总理阿博特举行会谈一致决定建立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华网,2014年11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11/17/c_1113284700.htm。

(81)《中国与澳大利亚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新华网,2015年6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6/17/c_1115644007.htm。

(82)《东盟外长会:彰显中国东盟合作光明前景》,新华网,2017年8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8/07/c_1121445320.htm。

(83)《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2017年10月18日,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7-10/18/content_41752918.htm。



    进入专题: 大国外交理论   习近平外交思想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125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国际展望》 , 2017 , 9 (6) :113-130,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