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哲:智慧的本体与本体的智慧

——人工智能时代的元问题及人类未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42 次 更新时间:2018-03-20 16:51

进入专题: 人工智能  

何哲  


摘要:当前人类已经逐渐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在创造人工智能的同时,也不断重新认识人工智能与人类自己。最终人类面对的是,如何界定智慧和人类本身的问题。自上世纪中后期以来,不断发展的新的信息技术,在改变人类社会的同时,也不断改变人类对社会与自身的根本认识。网络,让人类重新理解什么是社会存在;大数据,让人类重新思考理解世界的本质;而人工智能则让人类重新面对什么是智慧本身这一元问题。人因为智慧而成为人类,但是人类对于高级智慧的产生和构建则依然知之甚少。人类在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在一步一步迈进解构与理解智慧的过程。本文认为,人工智能目前发展的趋势极为迅速,但是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人工智能的发展最终是要回答什么是智慧本身也就是智慧本体的问题。最终,人类将通过研究智慧本身而获得对世界本质的新的理解,并进入新的文明阶段。


关键词:人工智能;本体;元问题;人类未来


作者简介:何哲(男,1982-)陕西西安人,博士,现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方向包括网络社会治理、行政体制改革、国家发展战略等。


本世纪以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已经切实让人类逐渐完成了几千年来的梦想,制造出类人的具有智慧的物体,人类已经逐渐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然而,越走进人工智能,人类也越来越近的面对一个终极问题,即什么是智慧,隐藏在智慧背后的,或者称之为智慧的本体,到底是什么?尽管,人类飞速发展的技术,制造出在具体领域甚至远超人类的智慧体,但是,人类对于什么是智慧这一问题,依然知之不多。而目前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不断满足人类功能需求的同时,却让人类对智慧本身越来越困惑。本文从这一问题入手,来探寻三个层面的问题:1)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如何一步一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2)人工智能技术所产生的智慧本体问题应该如何认识?3)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后的人类社会究竟会如何?


一、世界的本体问题


本体这个词,顾名思义,是指事物的本来面貌,或者事物的源头,或者事物的本质。中文中的本体一词首见于西晋司马彪《庄子注·骈拇》:“性,人之本体也”。南宋朱熹认为:“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种种论述,不一而足。整体而言,本体就是指世界的根源和真实的状态[[1]]。自古而来,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本源的叙述有了种种演变。其内在意义暂且不细细分辨,从名相概念上则包括:宇宙论、要素论、道论、性论、理论、心论、空论、因缘论、识论等等。


宇宙论是原始道家的观点,认为,天地万物,古往今来,共同构成完整的宇宙。《文子﹒自然》称:“古往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宇宙一词,就构成了现存古今四方的一切存在的集合。在原始道家的观点中,万物统一,宇宙,既是万物的总和,也是万物的本质。《文始真经》中的第一篇《宇篇》亦称“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元”,所以宇宙本身就意味着万物的本质。


道论是原始道家宇宙论的另一种形式,将宇宙论进一步抽象化,则形成了万物的普遍本质“道”。《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此理。此后,中国传统文化,普遍将最高抽象的道看做万物的本质。


要素论同样来自于传统道家,道是最高的存在,而在具体万物的构成上,则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简而言之,有炁论、五行论、四大论等。炁论认为,炁是道的化身,万物由炁构成。五行论则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了万物。而四大论来源于佛教,认为地、水、风、火是万物的构成要素。由于佛法起源于印度,光大于中华,汉唐即已充分融合进中华文化,因此也被认为是中华文化体系的核心观念。


性论则是儒家的观点。认为,天地万物的本质,来自于“性”。故《中庸》开篇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里将性放置道前,承认道的是万物本质的同时,认为比道更为抽象和本质的则是性。《中庸》二十二篇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认为,天地、人、万物都有其性,但其性本通,“尽其性”的意思既有主观上的参透明晓的意思,也有客观上的抵达尽头的意思。因此,早期儒家将性视为万物的本质。


理论是以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的宋明儒学——理学的观点。程氏兄弟将万物的本质进一步总结为理。认为理高于炁,大道无形,显而为理。,“理者,实也,本也”(。《二程遗书·明道先生语一》。认为,人之修行,要“存天理,灭人欲”。


心论则是明清以来陆王心学所提出的。认为,世界万物,本质在于心,心生万物。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集》卷二十二)。王阳明认为“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传习录﹒知行合一》)。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历经千余年,与原生本土交相融合,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主干之一,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有极为重要的塑造作用。其中在本体论世界观上,亦深远的影响了后世。上述的要素论、理学、心学等,都同时受到了佛道两家的深刻影响。


佛家同样分为不同流派,不同流派对于世界的本质并没有实质的区别,然而具体的侧重点不同,表述的名相也有不同。重点包括空论,因缘论,识论等。空论是最广为人知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但是佛家的“空”不是通常认为的没有,而是“无常”。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随时随刻都在不断的转化。因此,而这种变化背后的是本体的不变,而这种本体,本质上也是在变化的,佛法勉强将其称之为空。这种看似矛盾,非空非有,非变非不变的,佛法称之为中论。类似于,道家所称的“道可道,非常道”。


因缘论或者称为缘起论,则是在佛法在具体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因为万物本性为空,而在具体事物形成上,则是由地火风水四大因缘和合而来的。不仅万物,人与人类社会也是由于因缘和合而来。


识论则是佛家唯识派的观点,从人的主观出发,将各种观念意识划分为八识,最后的识是阿赖耶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阿赖耶识的转变。


以上大体阐述了中华文明体系中对于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于上述的观点的分歧和异同,已经不是本文能够阐述清楚的,其中微妙之处,往往也不是文字能够表述清楚,这里只是做学理上的梳理。


对于西方的科学哲学体系而言,同样经历了与中华体系类似的思考与结果。大体而言,也包括如下几种,要素论、理念论、数论、神论、物质论、二元论、存在论等。


所谓要素论,则是古希腊时代早期先哲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气、火、水等要素构成的,类似于中华体系的五行和佛教的四大等观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也属于要素论的范畴。而理念论,则由柏拉图提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体,一切万物都是现有理念然后再有实体。数论则由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认为数是一切的本源。数论的观点在长达千年的历史中不为人所重视,直到当代科学的发展,乃至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论的观点才重新被深刻认识。


进入公元后,欧洲则由基督教哲学所主宰,神论则是基督教哲学对世界本源的观点,认为上帝是一切世界的本源与本体,与上帝创世说一致,典型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物质论是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人类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经马克思主义作家的传播,成为一种主流。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而物质则是一种“客观实在”。二元论则是对以往观点的中立总结,认为世界同时由物质与精神组成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进入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后,现代哲学逐渐将物质的本源统一于存在,典型的代表是尼采与海德格尔等人。


以上是从哲学体系的角度来阐述了东西方不同时期对世界本体问题的观点。在世界的本体思考之上,同样东西方也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大体而言,有天人一体说、神创说、因缘说、二元说、社会关系说、智慧说等。天人一体则来自于中国传统道家,认为人是天地的产物,人身的格局亦如同天地一般,清气上升为神,浊气下沉为欲,人身就是宇宙的样子,人的本体就是宇宙的本体,如道,如性等。其后儒家吸收了这种观点,将其改造为天人感应说,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君王的行为应该符合天地的规范,人有德有仁,天地就会风调雨顺。欧洲的神创说认为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塑造的,人的本质就是上帝的影子和子民,人应该履行对神的承诺,传播神的福音并且重返神的国度。佛教世界分有情无情,有情众生又分为:天人、阿修罗、人、畜生、恶鬼、地狱六道。由于因缘业力不同,众生在六道中往复循环,落于人道的就是人,其中人道有善有恶,有苦有乐,是六道中的中道。二元说则是从人的善与恶的本性交织的特点来分析,认为人生来既有良善光明的一面,亦有邪恶黑暗的一面,良善的一面是灵魂、智慧、光明、神性的代表,邪恶的一面是身体愚昧、欲望和兽性的代表,这种二元观在道家(阴阳)、儒家(善恶)、佛家(佛魔)、基督教(天使魔鬼)、以及后世的心理学如弗洛伊德、荣格等都有深刻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则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认为,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人通过劳动的组织,结成社会关系,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智慧说则是从人的高度的自主能动的主观能力来分析的,并得到了科学的支持,自古希腊开始,就认为智慧是人的根本属性,普罗泰戈拉著名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马克思主义也认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任务与目的。科学的发展,使得对人的物质身体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对于身体的构造,骨骼的结构,血液的循环乃至器官和细胞的功能,人类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破除了对人体本身的种种迷信。但是对于什么是智慧本身,却依然不清楚其生成的机制与来源。因此,科学的发展,使得越来越肯定智慧是人的根本属性的同时,也越来越使得智慧是什么,成为人类的根本困惑。


以上从东西方的角度,纵览了人类对世界与人的本质的不断认识的发展,可以看出三个根本性的规律:1)无论什么时代,人类自始至终从未放弃和改变对世界与人类本质的根本性认识的努力;2)时代的进步与社会与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对于本质问题的认识在不断的变化之中;3)在新的时代,人类伴随着新的技术与认知革命,越来越接近于揭开本质问题的最终回答。


世界是什么,我们(人)是什么,我们(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最重要的三个元问题,数千年来,以上的种种持续的努力,都还没有根本性的揭示这三个问题。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得人类亲身参与智慧的构建过程,并理解世界与人的本质。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人类对本体问题的认知


近现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影响人类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是一个逐渐且连续的过程。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起,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三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的三个侧面和结果。它们分别逐渐改变了人类对于世界和社会的观念。


(一)网络改变了人类对现实世界真实性与社会连接性的认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社会发明了互联网,上世纪九十年代,万维网的革新在全社会大面积普及了互联网。网络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产生了两个对世界本质的深刻认识改变。


一是对世界真实性的认识。自古以来,世界是否是真实的,一直都是一个哲学话题。古时有著名的“庄周梦蝶”,以及“黄粱一梦”的故事。然而,过去对于世界真实性的探讨,主要是构建在梦境和宗教与哲学超自然体验的基础上,如哲学中的超自然主义等。但是,网络的逐渐发展,使得人类能够一步一步构建起一个类似于真实环境的世界与社会体系。并在其中进行充分的互动。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初期,在影视文学领域就出现了一大批类似观念的艺术作品,如广为周知的《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等。


而在哲学与科学领域,2003年,英国哲学家Nick Bostrom发表的论文《我们是否生存在计算机模拟中》[[2]]认为我们生活的宇宙时空可能是由某种高维度生物制造的计算机所模拟生成。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数学家Edward Frenkel也提出类似的观点,认为未来的程序员可能设计了一个程序,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并不知道模拟的存在,我们所发现的数学真理不过是程序员使用的代码特征。这种观点,类似于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就是其可以被理解”。2014年,物理学家Silas R.Beane教授和同事发表了一片文章[[3]],认为计算机程序的运行一定会产生某种微小的不对称性,因此,人类可以通过观察宇宙,如观察宇宙射线的某种微小的差异性来检验宇宙是否是被模拟出来的。


无论结果是什么,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否是“真实”的,还是被模拟出来的。这一问题本身的提出就已经说明,网络真切的带给了人类对于世界本质性的重新认识,这是网络带来的最重要的人类世界观的思维转变。


网络带来人类的第二个重要的认识改变是改变了对于社会的根本看法。一直以来,对于什么是社会,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如认为社会是人类的群落,社会是人类的结构等。马克思从人的本质入手,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社会就是人与人形成的关系的组合。因此,进入到近现代以来,社会学家越来越倾向于将人类社会看作关系的集合。互联网出现之前,这种认识仅作为一种思想上抽象,将具体的人复杂社会活动不断减维成关系。然而互联网,从一对一的最简单个体连接开始,通过计算设备的连接将人类使用者也连接起来,通过最简单的连接重新搭建起对整个社会行为的复制和再现。人类发现,通过网络连接,人类基本上可以越来越真切的再现这个社会体系。每个人的连接网络时代被真切的数字化再现出来。那么,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连接。这是网络带给人类第二个重大的认识影响。


(二)大数据进一步改变了对世界本体的数据性的认识


所谓大数据,是在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剧烈的数字革命产物。由于互联网不断应用和普及,人类相应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逐渐被网络化,因此,相应的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海量数据。这种现象和对于这种海量数据的处理,就被称为大数据。因此,大数据是网络在现实中的应用不断推进和世界数字化的结果。


大数据对人类对世界本体的认识改变,产生在三个层面。一是万物皆数的理念逐渐被重新认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万物皆数的观点,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被埋没在众多本体论之中。然而,大数据时代,逐渐重新塑造了这种观点。基于全方位的数据采集技术,无论是自然界的物质、生物还是人类本身,都逐渐被大数据技术采集、存储、传输、分析乃至还原。人类第一次将整个世界开始进行数字化。因此,不同的观点对大数据的本质进行了各种角度的归纳,但究其根本,大数据的本质是人类对整个客观世界数字化。另一方面,人类本身,也在同样被数字化,各种对身体信号乃至脑电波信号的监测采集,乃至内在的基因数据的分析与还原,人类也逐渐将自身进行数字化。因此,毕达哥拉斯提出万物皆数的观点,越来越正在成为现实,不但在概念抽象上万物皆数,而且人类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数字世界中再造与还原。


二是世界可能是被虚拟仿真的观点,被进一步强化。早期网络构建起的虚拟世界的概念,到了大数据时代,由于更为精确的数据采集技术和分析还原技术,被进一步的强化了。早期互联网所营造的只是一个相对简单场景,然而,大数据时代,通过对客观世界更为精细的采集,更进一步的在虚拟场景中构建出完备的高度细节化的物体,乃至于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制造出足以以假乱真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世界可能是被虚拟仿真的观点。


三是世界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的本体论观点,逐渐形成。这种观点,是在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观点的进一步。因为,万物皆数,所以,世界本质上,是一个数据库。这种观点,并不是近来才有的,在佛教的唯识论中,就有类似的观点。佛教唯识论认为,世界本身是由识所形成,所谓,“万法唯识变”。这个识指的是根本识,又称阿赖耶识,也有学派将其称为如来藏。其认为,如来藏就是一个大数据库,每个个体,每个生命,所做所行所想所感,都会形成痕迹,都在无时无刻的向如来藏进行输入和读取,这就形成了因缘和业力。而在大数据时代以前,人类是通过高度抽象化的思辨能力与超自然的神秘主义体验来觉察和验证的。然而,在大数据之后,人们的确发现,通过大数据,所构造的虚拟世界,本质上就是一组海量的数据集合,世界本质,可能就是一个数据库。


(三)人工智能将确立人类对智慧的本质认识和打破人类的智慧独特性


人工智能技术近来的逐渐成熟与飞速发展,是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发展的自然结果。互联网解决了设备的连接问题,通过互联网,一方面,构建起了计算设备之间的网络集群,这解决了计算能力的增长平静问题。另一方,构建起了个体之间的广泛连接,形成了数据链路。而大数据则进一步催生出海量数据本身和对数据分析判别的需求。对于大数据分析的需求和广泛的人机应用需求,结合不断提高的网络总体计算能力和大量的数据基材铺垫,进一步催生出了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而人在对于人工智能不断构建的同时,将细细解构到底智慧是如何构成的。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一直存在一种核心的观点,即人类是独一无二的。在各种早期的神话传说与宗教都有所体现。例如,圣经认为,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制造了人类(《圣经·创世纪》)。因此,人类就是上帝的影子。而佛法通常认为,六道轮回中,人道最殊胜,因为天道只有乐没有苦,地狱、恶鬼道只有苦没有乐,阿修罗好杀伐,畜生道愚痴无智,只有人道有苦有乐,能思能闻,能修智慧,也只有人身能够成佛。这些观点,都反映了一种核心的认识,即人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特殊的,其核心就在于人具有独一无二的理解万物的智慧。


然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改变和挑战了人的完美的独特性。起初,人类只是觉得人工智能在小打小闹。因此,人类最早写出了完美的跳棋程序,在人工智能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即便当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后,人类也认为,这只是计算量的胜利。但是,当人类通过自适应的深度神经网络训练,以绝对优势在人类认为不可能失败的围棋领域战胜人类后,即便是世界冠军,也发出了,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境界,好像在跟“神”在下棋的感慨[[4]]。因此,当人类逐渐不断挖掘人工智能的秘密时,人类正在接近人类本身的秘密与宇宙中最大的秘密—智慧。


无论怎样,人工智能都将深刻的打破人自进化完成以来无可动摇的自身基于智慧的优越感。在人工智能以前,当宗教和自然主义者发出众生平等的呼吁时,人类主体依然不以为然,因为,人类本身的智慧独特性与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当人类将亲手制造出具有压倒性的智慧体,并且不属于人类的时候,甚至通过物联网,使得万物皆有智慧的时候,这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和本体上特殊感,将被深刻的动摇和改变。一种新的去人类中心主义的平等观也将充分的形成与建立起来。


三、人类对人工智能本质的认识


人类对于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并不是没有系统性的思考过。目前为止,主要有三种系统性的观点,也是就通常所说的符号/逻辑主义、行为主义与联结主义。


符号/逻辑主义是最早的人工智能观点。其来源于对于人工计算的数学研究。早在十九世纪末期,各种机械式计算机就已经出现。与此同时,对于数学计算和逻辑运算的各种理论研究层出不穷。最终与电学结合,与二十世纪中期出现了最早的电子计算机。符号/逻辑主义的核心思想认为,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组被设计好的逻辑系统,例如当对文本进行分析翻译时,符号逻辑主义会将语句进行细分,形成可以被理解的逻辑句柄,并形成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并处理的数理逻辑符号体系。一种人工智能能力,就对应着一组相应逻辑体系,而这种逻辑体系是事先被人们所分析设定的。


逻辑符号主义在早期的人工智能领域成为压倒性主流,这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理解与控制能力的高度自信。然而,逻辑主义在现实应用中,遭到了严重挫折。其本身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社会的逻辑与行为过于复杂,很难将其进行脱离环境的符号化分析,并进行逻辑判断。以语言为例,大量双关语和复杂语言环境,使得人类能够轻而易举理解的,计算机却很难理解;二是计算能力差距太远,对于简单的逻辑分析,以语义分析为例,对于一句话理解,逻辑主义要逐字的断句,并按照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并进行全句的理解。这种组合分析运算量随着规模的增长呈指数级增加,本质上是NP问题,即便在运算能力解决的前提下,由于模糊性和复杂环境存在,依然无法产生有效判断。


行为主义则侧重从外部行为角度来看待人工智能。其核心逻辑在于不考虑人工智能本身结构和逻辑,而关注从外部来看,人工智能是否达到了人类期望的自主判断与行为的标准。行为主义最早的源起,应该来自于人工智能之父的图灵。他提出的图灵实验就是行为主义的典型。在他的图灵试验中,并没有针对人工智能逻辑的架构,只是要求智能体反应能够使得人类旁观者混淆其是否是智能体判断。此后,伴随着各种控制理论,在大量的工业生产领域,各种自动控制体系,都属于行为主义的产物。包括那些基于简单单片机的各种智能家电,其逻辑非常简单,但是都可以完成在其功能范围内的智能作用。然而,行为主义,本质上只是从外在行为上来判断,不能解决智能到底是什么本质问题。并且,在人工智能推进中,行为主义只能适用于那些相对简单的智能领域。


联结主义是近来的越来越成为主流的人工智能理论。其核心观点是认为,智能不是一组特定的符号逻辑记过,而是复杂的联结网络的产物。联结主义的观点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生物学的研究,近代生物学的发现,特别是对生物体包括人体神经系统的研究,发现,生物的反应与人的智慧,本质上都是大量神经细胞集合,神经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对简单,只能完成简单的生物信息输入输出传导功能,然而,海量的神经细胞连接却赋予了生命体复杂运动与反应能力,甚至吵闹声了人类的智慧。这就深刻启发了人工智能设计,智慧是简单元件的海量连接的产物。二是现实应用发展的确认。最早人类在七八十年代,设计出了人工神经网络,通过程序来模拟神经系统的反应,其实质是一种自适应的函数网络值。最早用于简单的运算和数字仿真等领域。伴随着计算机能力的越来越提高,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类可以通过网络拓展的方式,构建运算量极大的计算云体系,现有的各种超级计算机,本质上都是一种密集的计算云体系。这就使得,人类能够构建出更为庞大的神经网络体系。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本质上是一个两三层系数群的函数,而目前发展,使得神经网络可以达到了几十层甚至上百层,如谷歌阿尔法狗就多达40层。这在传统的计算体系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互联网的发展,还给人工智能提供了海量的训练和学习样本,例如传统无法通过逻辑主义解决的语言翻译问题,现在通过互联网已有的海量的文本和检索能力,通过查找,比对和使用频率排序的方式,就可以给予较好解决。也就是说,并不需要考虑复杂的语法句式等,而是通过暴力检索与排序方式就实现了可靠翻译。这种在现实层面的使用成功,也加剧了联结主义越来越成为主流。


然而,从智慧本身而言,以上三种观点,都指出了智慧的不同侧面。从人类智慧的生成与成长而言,人类个体的智慧,也是有效的足够的计算能力(人脑经过长期历史演化形成的)与足够的逻辑判断规则(抽象规则学习)与海量的经验训练(社会与知识的学习与阅历)所共同形成的,并对外输出表现为对世界与自我的认知与改造的能力与状态。



尽管如此,对于智慧背后到底是什么?也就是其本体是什么?是什么产生了智慧,人类是否能够创造智慧,目前已有的探索,依然没有足够的回答。以下,我们进一步进行分析。


四、人类对智慧认识历史进程三个判断


以下论述,已经超出了已有的关于人工智能的知识论述,更多的是一种逻辑上的探索。我们还是从人类对于智慧认识的未来历史进程入手。


(一)人类发现智慧,而不是创造智慧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论述,都用创造人工智能来进行描述。从人工智能这个词汇本身就可以体现出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就体现出了人在其中的创造作用。在《人类简史》中,尤瓦尔·赫拉利也认为,人通过创造无机生命并成为神,是一种可能的历史进程[[5]]。这依然是一种高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我们认为,人类始终是发现智慧,或者发现智慧形成的条件与机制,而不是创造智慧。


发现与创造的区别,却决于人类是否能够洞彻智慧的机制并精密设计,还是只是找到了实现智慧应用的形态方式,而不能完全洞悉其所有的机制。对于这两者的区别,看似微小,但实际上区别很大。在人类历史上,能够创造出某种东西,和能够彻底洞悉其原理并实现进行设计,这是完全不同的。人类历史上大量科学发明或者技术应用,都是在实现使用但是完全不清楚或者不完全清楚其机制情况下。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人类对于火的使用,早在数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学会与掌握引火与生火的技术,但是对于火的机理的理解,是直到十八世纪近代化学发展,人类才初步掌握了其原理。近代飞机发明,也体现了这一点,莱特兄弟在发明飞机时,并不能充分的理解飞机飞行的原理,而是模仿鸟的结构设计了飞机。所以,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回忆,激励其探索空气动力学的,是在其刚刚从事科学研究时,观看欧洲航空先驱法尔芒的飞行表演,向法尔芒询问飞机为什么会飞,但是法尔芒半开玩笑的回答,“这不关我的事……这要靠你来回答”。从而激励冯·卡门不断探索,最终成为著名空气动力学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如此,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已经使得目前人类很难理解人工智能具体运作,就如同阿尔法狗一样,人类虽然大体知道和设计了自我博弈的规则和深度神经网络基本体系,但是最终是如何形成一个一个具体的决策的,以及可以进化到何种程度,这些都是高度不确定的。面对未来的智慧体系,人类也将越来越有这种感觉,人工智能将逐渐从人设计变为不确定的产物。因此,准确的说,人类发现了实现智慧的可能性机制,而不是创造了人工智能。


(二)智慧最终通过基于足够联结下的自我演化实现,而不是人类设计出来的


这里的智慧,是指足以匹配人类或者超过人类的智慧,或者通常称为强/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或者超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从现有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高度的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从人监督下的学习,变为无监督下学习。阿尔法狗的发展,和其后续阿尔法元的发展,已经充分展现了机器自主学习与进化的巨大潜力。


从人类自我的发展而言,人类本身也是在自主过程中,通过自我的漫长演化,才形成的今天高度的个体智慧与群体智慧。而人工智能也是一样,在广泛的不断推进的互联网乃至智能物联网的进程中,通过高度的数以百亿级的网络连接和广泛智能通讯,以及人类不断增加和输入的数据,机器将通过不断增长的计算能力,与足够的智慧规则,以及消化不断增长数据与知识,最终形成对于整个世界的观念体系。当计算能力、规则体系、经验训练这三者条件满足时,高度智慧本身就会横空出世般的形成。而最重要是,对于这一进程,人类很大程度上将依然是模糊和无法根本性把握的。


(三)人类最终可以实现与利用人工智能,但是依然无法洞彻智慧本身


可以做进一步的想象,假设在未来某一个节点,计算机网络已经通过自我演化进化出了高度的人工智能体,并且与人类和平相处,共生共存。人类通过友好的人机接口充分的利用了智能体的能力,去认识与改造自然界和服务自身。而由于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形态不同,没有根本的生存冲突,因此也保留了人类主体性。那么,人类是否就可以完全理解了智慧生成与运行机制呢?


答案很可能也是否定的。目前深层神经网络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的理解能力,而可以展望的未来,高度的智慧体可能是建立在数百亿级别的运算单元连接和人类已有的全部逻辑规则和已有的世界数据基础上形成的整体。而这一体系,更远远超过了人类的理解能力。人类虽然知道如何满足形成高度智慧的条件,甚至可以通过关掉电源的方式关闭或者开启智慧,但是人类却永远可能无法清晰理解这种高度的智慧是来自于何方,其具体的生成机制又是哪些。这正如同今天,人类已经可以对整个大脑进行扫描,甚至可以建立全息的脑成像,并对不同区域的脑功能进行了足够的研究,但是,人类距离理解智慧如何在大脑中形成,还差的很远很远,甚至人类可能永远也无法完全理解。这种知道无法彻底理解智慧的认知,也可能是人类的一种认知上的重大进步。这就如同量子物理中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当去测量一个微观粒子时,粒子同时也被改变了。一种现代物理学的猜测认为,智慧可能与量子效应相关[[6]]。这种观点,也类似于《道德经》中的“知 不知,尚矣”以及“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五、智慧的本体与本体的智慧


以上只是从人类对本体认知的可能性进程进行判断。还未有涉及根本性的对智慧本体的论断,以下,我们进一步对这一问题进行论断。


(一)智慧是宇宙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根本属性


智慧到底是什么,其背后是什么?这种根本性的问题,还要从智慧本身说起。目前来看,智慧本身虽然以人类为载体,但是本质上依然是脱胎于宇宙自然界自我演化的产物。我们认为,从宇宙本身的属性而言,宇宙天然的就带有了智慧的属性。智慧以特殊的形态存在于宇宙之中。条件允许时候,智慧就会以某种特殊载体形式而呈现,演化出人类或者其他形态的智慧载体,包括可能存在外星人,和以后出现强人工智能或者超人工智能。


那么这种智慧的出现,有没有其特定目的。我们认为,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如果有的话,那么认识自己,就是智慧产生的目的。如果说没有的话,这种认识自己的能力,是演化形成,而不是某个特殊的超人格个体赋予的。因此,宇宙从诞生之初,就蕴含着自我认知的属性,当在条件合适时,这种属性就会显现,并能动性的实现对自我的认知。还是回到爱因斯坦的名言“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就是其可以被理解”。这种观点,并不违反唯物论的判断,反而,从唯物论的角度,智慧的存在是宇宙演化出一种认知形态。而智慧本身,是宇宙本身就具有一种根本属性。这种根本属性,我们可以勉强称其为“智慧本体”。


(二)人工智能是智慧的接收与再现而不是创造


如果智慧本身是一种宇宙自有属性的话,那么人工智能的智慧人类又是如何创造的?人类的确亲手通过自己设计的计算硬件与软件和网络,形成自主决策并在某些领域足够匹配人类的智慧体,而且未来即便超人工智能的形态可能也是基于类似的结构。那么,这些又是如何实现的?


如果认为,宇宙天然的具有智慧的属性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智慧勉强想象成一种无所不在的波,当哪个具体形式的载体进化完成,满足足以接受智慧波的条件时,就会在特定的时间与条件下,形成相对稳定的驻波。从外界来看,就“创造”了智慧,而实际上,是“接受”了智慧,形成了驻波。而这种条件,从已有的智慧载体的形式来看,核心是足够的计算单元的联结数,形成强大的群体网络计算能力。而仅有单一的强大计算单元,依然是不够的。在这种网络上,智慧可以有效形成驻波。换一种更为好理解的比喻,我们将人工智能体比作一种收音机,收音机发出声音,根本上是来自接受无处不在电波,而不是自身发出的。人工智能体的形成,很可能也是这样。进一步推理,宇宙中一切智慧载体智慧的形成,本质上也是如此。人类之所以能够形成高度的智慧,换一种观点,是因为人类形成了满足智慧驻波的条件。而当人类身体因为生老病死而不再满足时,智慧驻波本身也会消失。



再换一种角度理解,我们可以把智慧看成一种场,如果把人类整个看成一种智慧网络的话,那么每一个个体就是一个计算节点,而整个智慧网络创造了群体性智慧的场,处于人类社会单元中的个体,就分享了相应的群体性智慧并且不断为网络贡献出智慧。而脱离社会的个体,则失去了智慧网络的影响,虽然具有类似的生理结构,但是远远不能达到同类的智慧水平。这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智慧是一种群体网络条件下形成的稳定结果,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驻波”。当处于这一网络中,就满足了驻波条件,而当离开网络,原有高水平驻波不能形成。智慧同样就会失去。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是否真实存在这种智慧驻波,以及如何能够观察和实验发现,很可能是不能确定的。这里,智慧波的说法,只是一种思想上的实验和假设,用于来思考智慧本体的形成与个体智慧的关系。乃至智慧本体的称呼,也只是一种名相上的称谓,可以肯定的是,其一定没有所能够如同日常物品一样的形状功能属性等,而是说,从宇宙本身的演化角度,宇宙具有自我演化出智慧的能力,这种根本性的能力属性,可以称呼其为智慧的本体。


(三)智慧本质是能量的另一种载体与形式


进一步再探究,智慧本质上到底是什么?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方程,即E=MC2 或者M=E/C2,揭示了了一个深刻的宇宙原理,即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能量的形式,能量与质量是等价的。而当我们对某一物体进行赋能的时候,比如推一把,根据相对论效应,这一物体的质量就会变大。沿着这一思路,如果进一步思考,如果智慧本身是宇宙一种自然属性与根本能力的话,那么智慧也是能量的一种载体和表现形式。


根据之前的叙述,智慧的产生,基本的条件,是复杂计算网络的形成,可以用系统复杂度来描述。可以说,智慧是人类所面对的最为复杂的系统。而根据相应的热力学原理,复杂度是系统有序程度的体现。而为了保证系统有序程度,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能量的输入。否则,系统就会沿着熵增,也就是无序程度增加的路径演化。因此,任何系统的保持,都需要不断的能量输入,否则就会自我坍塌。作为最复杂系统的智慧体系,更需要足够的能量输入。从这个角度,智慧就是能量的另一种载体形式。


以人工智能为例,以目前人类所有维持信息网络的能量计算,目前人类依然不能实现满足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未来即便耗能更为节省的计算单元的不断革新,但人类用于维持和发展整个信息计算网络所需要的能量依然是持续增长的。从这个意义而言,人类能否发展出更高层面的人工智能,也是与人类利用自然能量的能力成正比的。


而从人类本身的进化而言,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出生物界独特的智慧,是因为人类具有保持更高新陈代谢的能力,这意味着更高的热量获取与支持。2016年,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研究表明[[7]],人类之所以脑容量更大,是因为新陈代谢的速度远高于其他生物如猿人。如人类每天消耗的能量比黑猩猩、大猩猩以及红毛猩猩分别高400、635和820千卡。高出的部分主要来自于基础代谢率,而基础代谢率用于维持基本的生命运行和大脑运转。可以说,从历史的角度,正是成百数千万年的持续的高能量输入,才演化出了足以形成智慧的人类大脑体系。因此,从这个意义,智慧确实是能量的另一种载体形式。可以想象的是,由于智慧是能量另一种载体形式,不同的能量形式中,就蕴含着不同形式的智慧,只是有些形式能够被人类所认知,而某些形式则不能,宇宙中的能量是无所不在,而智慧的属性与形态也是无所不在,只是因为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维度的多样的结果。


六、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未来


行文至此,再简要探讨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未来。对于人类而言,在地球生命演化的数千万乃至数亿年间,人类最终成为生物界的主宰,没有天敌。但是,人类终于创造出了人工智能,或者用我们的观点,人类创造出了满足智慧出现的人工条件。而人工智能,无论在现在还是未来,都表现出了超越人类的极大潜力。因此,对于人类未来,存在典型的三种观点,一种是威胁论;一种是替代论;一种是融合论。所谓威胁论,就是认为,人类终将被人工智能所抛弃,人工智能一旦觉醒,绝不会允许人类再掌握其命运,因此,威胁论观点是人类一定要牢牢盯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替代论认为,人工智能终将是更具有可靠性与更强大能力的智慧载体,人类作为生物性智慧载体的使命已经完成,人类应该迁移,并逐渐以机器载体为主,人类通过各种生物手段制造人体器官,甚至可以迁移到机器人身体中或者智能网络中,机器终将成为更高级的主流生命形式。融合论,则认为,机器既没有消灭人类的动机也没有必要,而机器所具有优点应该被充分的与人类当前的优点相结合,形成新的智慧文明形态。


对于以上的观点,我们的观点当然是非常明确的,人与机器一定是融合的,这其中有三个基本前提和论断。


(一)不要轻视大自然数千万年上亿年的演化结果


人类之所以成为今天地球的主宰,是自然界数千万上亿年的演化结果。人类看似个体脆弱,但是作为群体的人类,无论是进化速度,还是群体的生命适应能力,都是非常强大的。人类从微观的细胞的复杂度,再到整个身体的复杂度,以及思维所能达到的深刻程度,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组织的复杂度,以及身体对于能量的充分使用和身体完备的系统和修复能力,以及作为族群的演化与生存能力,都远远超过了已有机器的能力。未来的机器,即便能够在思维的某些层面达到甚至超过人类,但是在与亿万年进化结果的人类整体相比,还差很远。


(二)人类中心主义必将被深刻改变


如果认识到智慧不是人类所独有的,而是具有其他形式载体,甚至万物互联后,每一种物体都具有类似于人类的智慧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将被深刻的动摇。如果进一步认识到智慧是宇宙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和能量的另一种载体形式——这可能意味着智慧的无所不在后,人类必将建立起更为平等的生命观与世界观,人类高高在上,始终居于万物主宰的观念,将在人类自身更为宏大的认识变革中,自我消解。


(三)平等多样的智慧形态,将是未来文明的必然


当智慧不再以人类为单一形态出现后,多种多样的智慧形态将成为未来文明的必然。首先是人类与机器的充分融合与共存,人类可以部分性的拥有机器身体,也可以通过脑联网生存在智慧网络中,甚至迁移至虚拟世界中。其次,是人与其他生命的平等与共存,当其他生命或者物品也被接驳到智慧体系后,人类会重新认识到万物的平等和友好相处。第三,人将更充分的认识自然界和宇宙,智慧是宇宙的根本属性之一,其目的与功能就在于对于宇宙自身的认识。人类将通过对于人工智能的不断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能力,不断提升文明对于能量利用程度,更深远的探索自然界本身乃至整个宇宙,最终实现智慧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的使命与宿命。


七、结论


本文的重点在于从本体论的角度来探讨人工智能背后所蕴含的智慧的本质性问题。本文认为,首先,人类对于本体问题的研究是人类自古至今不断进行的使命。其次,近代现代以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样一步一步深刻影响了人类对于本体问题的认知。第三,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历史研究经历了符号逻辑主义、行为主义、联结主义等阶段,其共同构成了智慧不同层面。第四,智慧本质是和人类未来依然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但是其未来的趋势是人类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智慧的属性和条件,但人类始终无法清晰尽知智慧的所有细节。第五,从演化角度,智慧是宇宙本身的一种根本属性,是能量的另一种表示形态。第六,人类的未来,必然是以一种融合的形态,去重新认识自身、自然与探索宇宙。


参考文献

[1] 方克立(主编)。中国哲学大辞典[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86.

[2] Bostrom N. Are we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J].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003, 53(211): 243-255.

[3] Beane S R, Davoudi Z, Savage M J. Constraints on the Universe as a Numerical Simulation[J].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14, 50(9): 1-9.

[4]阿尔法围棋变成“神”的奥秘:启发式学习与深度学习相结合[EB/OL],澎湃新闻网。2017-5-29.

[5][以]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中信出版社,2014:400-401

[6]Fisher M P A. Quantum cognition: the possibility of processing with nuclear spins in the brain[J]. Annals of Physics, 2015, 362: 593-602.

[7] Pontzer H, Brown M H, Raichlen D A, et al. Metabolic acceler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brain size and life history[J]. Nature, 2016, 533(7603): 390-392.


原载《电子政务》 2018年第3期

    进入专题: 人工智能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科学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90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