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桂萍:中国崛起中的政治仪式供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77 次 更新时间:2018-03-19 22:14

进入专题: 中国崛起   政治仪式  

翟桂萍  

政治仪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中国正在实现由大向强的发展进程,需要通过不断增强政治仪式的供给来强化认同、凝聚力量、传播价值等,探索形成与国家力量相协调的政治仪式。


国家崛起的发展需求与政治仪式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今天的中国,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行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行进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进程中,如何形成与国家发展相协调的政治表达方式,政治仪式是一个重要选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面临着社会整合的新需求。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在造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也产生了社会的多元与分化,造成了差异的扩大和需求的拓展,国家整合面临着更大挑战。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在当今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中,整体上仍然处于非中心的被边缘化的位置,需要通过社会整合巩固政治体系的权威,以保证领导力量的有效性,从而保障中国国家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的实现。而政治仪式作为一种国家力量的象征,具有很好的社会整合力,一定程度地契合了国家崛起进程中的社会整合需求。

政治仪式作为具有符号意义的政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它不仅用情景化的社会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实现了社会现实的表达,同时也为社会成员解释社会现实提供了一定的认知方式,具有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政治仪式不仅为传统社会所需要,更为现代国家所必需。要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制度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具有符号意义的政治仪式的象征价值。政治仪式和信仰、忠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治仪式对价值观尤其是意识形态整合更是发挥着重要的建构功能。

可以说,政治仪式以一种可传播的规范化的方式表达社会发展的现实,向公众提供能够综合反映国家发展实力和发展诉求的载体,不仅彰显了政治体系的社会整合和资源动员能力,而且集中体现了政治权力本身的内在整体性,向社会传递和表达了国家力量。特别是在分散化社会,要增强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增强对执政党的价值认同、增强对国家发展的力量整合,政治仪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在国家由大向强发展的过程中,政治仪式的供给却存在一定的短板,使政治仪式供给与国家崛起的发展需求存在矛盾。一方面,政治仪式本身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创新。有的政治仪式还不能很好地反映国家的新变化,还缺乏仪式感、敬畏感,如何创设与时代发展需求相一致的政治仪式,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政治仪式的传播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如何运用网络时代的特点,增强政治仪式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应,创设与时代特点相契合的政治仪式传播方式。政治仪式作为一种由文化构建的、受政治规则支配的象征性活动,更直接地触及到权力、权威和国家实力等问题,政治仪式需要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与国家实力相一致的政治意蕴,以匹配新时代国家崛起的新进程。


政治仪式与国家崛起的呼应


政治仪式成为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发挥和创新发展需要与我国由大向强发展的进程相协调,促进政治仪式生产和再生产国家认同、政党权威、军队威力等,回应国家崛起对政治仪式的需求。

第一,增强政治仪式的制度供给。通过制度化规定,设立一定的政治仪式,并通过仪式化活动的规范化,强化政治仪式的制度建构。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7月1日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规定自2016年1月1日开始实行,要求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决定》对宪法宣誓制度做出了十个方面的内容规定,包括对宪法宣誓的对象、誓词内容、组织者、组织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使这一制度成为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仪式。另外,为了彰显宪法宣誓仪式的严肃性、庄严性,有关部门还专门制作了五件套的宣誓规范法器,使宣誓人能够在庄重严肃的仪式过程中强化对宪法的责任和忠诚,强化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增强对国家的责任和对人民的责任,进一步强化了宪法的权威。宪法宣誓这一制度化的政治仪式,体现了对宪法的尊重,体现了现代治理理念,适应了国家崛起对国家治理价值的新需求,有助于增强政权的合法性。

第二,增强政治仪式的功能供给。政治仪式作为一种文化的综合反映,通过仪式化的政治活动表达政治主体的情感、态度和立场等,往往具有多种功能。要善于通过井然有序的行动和意义丰富的规范发挥政治仪式的生产和再生产功能,激发感情共鸣,增进社会共识,提升整体认同。

国家作为一个“虚幻的”共同体,如何在建设现代化却还没有实现现代性的过程中避免国家分裂和社会动荡,是国家崛起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动荡不安,四分五裂,现代化进程将被中断。因此,在国家崛起进程中,要通过政治仪式的生产和再生产功能,发挥政治仪式的凝聚整合作用,为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基础。

2008年针对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重大伤亡,中国首设“全国哀悼日”,这一政治仪式将中国古老的志哀方式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联系,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全国哀悼日”不仅彰显了尊重生命,尊重人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在灾害面前激发了社会的情感共鸣,又一次凝聚了巨大的社会力量,中华民族又一次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意识,对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价值观产生了重要的积极意义。

2014年12月13日,国家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举行首个公祭日,以国家公祭仪式的形式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并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在党的十九大刚刚结束不久,这一政治仪式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不仅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率先垂范和对党的初心的坚持,而且以这一政治仪式进一步彰显了党坚定不移继续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强化了党的权威、增强了人民的认同。

在政治实践中,政治仪式以一种严肃、规范的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了表达情感和认知的方式,不断通过规范化的政治仪式,强化公民的敬畏感,增强政治仪式的功能供给,使政治仪式成为运作和维持国家权力系统,或者说进行权力生产和再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塑造和维护了权力系统的政治合法性和权威性,这契合了国家崛起进程需要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权力系统的特殊需要。

第三,增强政治仪式的样式供给。政治仪式由来已久,既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也具有时代的发展性。新时代的政治仪式,需要不断拓展政治仪式的类型、方式、载体等,丰富政治仪式的样式,提升政治仪式对国家崛起的有效支撑。

在国家崛起进程中,军队实力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支撑,政治仪式如何表现国家崛起中的军队实力,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阅兵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仪式,已不仅仅是军事实力的彰显,更是综合国力的反映。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3日在北京组织大型阅兵活动。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15次大阅兵,也是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的大阅兵。与之前的阅兵形式不同,2016年7月30日首次在军事训练场举行建军90周年阅兵,是一次“沙场点兵”。这次阅兵不仅表明了中国追求和平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也展示了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不仅是力量的展示,更是行动的号召,进一步吹响了人民军队“实战化”训练的号角,实现了政治仪式内外功能的高度统一。

从国庆阅兵到9·3阅兵,到“沙场点兵”,阅兵这一政治仪式在历史传承中不断演进,通过阅兵时间从国庆调整到抗战胜利纪念日,调整到建军纪念日的变化,通过阅兵地点从城市转向训练场的变化,通过阅兵构成由以军队为主到全部是军队的变化,使得阅兵这一传统政治仪式的样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日益成为展示综合国力和发展诉求的重要政治活动,成为表达情感、传递价值的重要媒介,从而使政治仪式的功能和价值不断得到拓展。

第四,增强政治仪式的效能供给。政治仪式作为一种规范的政治活动,其效能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政治仪式本身,也取决于政治仪式的传播。除了通过规范化、科学化以增强政治仪式本身的价值之外,更需要提升政治仪式的传播效能。信息网络的发展为政治仪式的传播效能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现代传播仪式观的影响下,传播的核心是共同信仰的认同和共同意义的共享,使得政治仪式的正向功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同,有效促进了对离散化社会的整合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比如,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通过电视广播直播、网络直播、文字直播等立体式传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同一时间得以在全世界传播,大大拓展了政治仪式的传播效能。又如,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身份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无论是通过亲自参与,还是致贺信、视频等方式参与,都使这种参与成为了一种政治仪式,具有广泛的政治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恰恰是通过这样一种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形式,搭建起了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拓展了政治仪式传播的平台和媒介,使世界互联网大会成为传播中国价值的重要政治仪式,从多种途径拓展了政治仪式的效能。

信息网络时代,政治仪式以其特殊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现实和深刻的多元文化场域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到的是政治仪式的正面运用和正向功能,而对政治仪式的负面效应和反向运用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在中国崛起进程中,我们在更好发挥政治仪式正向功能的同时,要尽量降低其负效应,尽力减少和避免被反向运用。

    进入专题: 中国崛起   政治仪式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89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