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光: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转化及其对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86 次 更新时间:2018-03-02 17:19

进入专题: 科技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  

赵红光  


进入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和科技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既是适应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关键所在。通过科技供给体系重构、科技有效供给能力提升、科技有效供给环境营造等,实现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满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迫切需求,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力。

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科技创新提出了迫切需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要求,在抢占战略制高点、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创新环境、发挥人才作用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明确任务。这一方面体现了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了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担负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

3. 把握并解决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意义重大

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科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主要矛盾也将随之转化。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是制定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的重要前提,是明确科技创新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的必然要求。解决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不仅对于推动科技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使科技创新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将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转化作为研究对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和进入新时代以来三个历史阶段科技发展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试图说明新时代科技发展主要矛盾的主要内涵,并提出解决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的相关对策建议。


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进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奋力追赶先进的状态。科技发展主要矛盾根据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不断发生变化。

1. 适应计划经济,“建立工业体系的迫切需求与薄弱的科技基础之间的矛盾”成为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时, 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基本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况,无法满足新中国建立工业体系的迫切需求。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我国把“建立科学技术体系”作为主要任务,借鉴苏联模式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产业科研院所、国防科研院所、地方科研机构等几路科技大军,通过引进苏联与东欧的技术,实施大批工业建设项目,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与技术体系。为了实现建设目标,国家开始全面地规划科学技术事业,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十二年规划),积极部署重大科技任务,并形成了“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征的科技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迅速构建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科学技术体系基本框架,满足了国家的战略需求,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将企业作为单纯的生产部门,在科研方面布局很少,导致我国企业的研发实力和能力一直比较薄弱。

2. 从计划到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与科技游离于经济之外的矛盾”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

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科技体制结构性矛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日益突出,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科技创新不能提供有效供给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甚至无法支撑大规模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与科技游离于经济之外的矛盾”成为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引导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即“两个面向”)成为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30多年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相继出台,都强调科技对经济的服务,加强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 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以及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都强调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出台的决定和措施都将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作为主要政策导向。

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科技和经济结合日趋紧密,科技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

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一是优化了科技力量结构和布局,从体制上解决了大批应用开发类院所长期游离于企业之外的问题,企业的研发实力逐步增强,2016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企业占比达77.5%。二是提升了科技自身实力和支撑能力,2016年我国论文被引次数世界排名第二位,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三;在载人航天、深海潜器、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超级稻育种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人员市场意识显著增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201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11407亿元,146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达到28万亿元。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路径选择,创新成为发展的新动能,作为重要的内生因素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众创新创业蓬勃开展,全社会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热情空前高涨,使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改观。

4.进入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和科技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

2016年我国全社会R&D支出15676亿元,占GDP比重为2.11%, 按汇率折算,我国R&D支出总量在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大国。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表现为“五个不相适应”,即科技创新能力与我国大国地位快速提升的更高需求不相适应,高水平科技供给与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企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高水平科技领军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创新治理体系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五个不相适应说到底,是科技供给不能满足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的现实需求。我国是论文专利大国,但有世界影响的论文、重大原始性的专利还不多;是技术成果产出大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许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我国自己不能有效供给,还需要依赖进口。以制造业为例,总体上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50%, 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80%的石化装备、70%的胶印设备、轿车制造设备、先进纺织机械依靠进口,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

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转化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和科技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要把提高科技有效供给作为主要任务,要有重大科学理论突破,要能提供关键核心技术,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从科技大国变为科技强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高度重视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突破,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持续推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的内涵

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与科技游离于经济之外的矛盾”转化为新时代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和科技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既是我国科技创新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从以“跟跑”为主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转变的必然结果,也是适应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

1. 提高科技有效供给是实现科学技术供需平衡的要求

经济学中所谓有效供给是指与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供给,即产品的供需平衡。科技有效供给是指与科学技术需求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供给,即实现科学技术的供需平衡。科技有效供给包括科学有效供给和技术有效供给,通过科学供给获取普遍的、新的知识,作为技术开发的基础;通过技术供给解决创造某种制作或装配物质产品的工艺,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使其更加高端化;或通过技术供给形成新的产品或服务,创造新的供给,引导形成新的需求。提高科技有效供给是解决当前科技发展主要矛盾的首要任务,通过提升科技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来有效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2. 提高科技有效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而其中的核心要素是通过科技有效供给而形成的技术进步。2017 年欧盟发布报告指出,科研创新是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通过科研创新可以有效把握由知识、技术突破、工艺和产品创新、新型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提高经济绩效、解决社会问题。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就是提高科技有效供给。需求侧管理的政策举措作用对象在购买者、消费者,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出发点是生产者,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发挥区域优势等,实现从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型为主的竞争。而这些要通过科技的有效供给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提高科技有效供给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采取“双引擎战略”,实现需求拉动和供给驱动的结合。

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则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目标是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科技要提供有效供给,满足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建成科技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区域创新中心和经济增长极、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切实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4. 提高科技有效供给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升级版

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而演化的,解决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需要不同的着力点。“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主要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发力点在于促进科技从外生因素变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从间接生产力变成直接生产力。从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解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与科技游离于经济之外的矛盾”,切实发挥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提高科技有效供给”是解决“新动能”和“战略支撑”的问题,着力点是提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进入新时代,要通过解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和科技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使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和经济强国。只有先解决结合的问题才能实现融合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


解决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的对策建议

解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和科技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核心在于提高科技有效供给,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顶层设计,进行统筹安排。既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具有效率的科技供给体系,也需要提高创新主体的活力和供给能力,同时还需要营造有利于提高有效供给的创新文化环境。

1. 科技有效供给体系的重构:优化科技总体布局

一是建议将五大创新体系整合为科学和技术两大供给体系。一个有效的科技供给体系是建立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上。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五个重点,即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在科技创新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地方科技投入规模已经超过中央;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将统筹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形势变化需要对创新体系建设进行调整。建议对原有五大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形成科学供给体系和技术供给体系两大体系。大学是科学供给体系的主体,企业是技术供给体系的主体,也是技术需求的主体。这样有三点好处:一是加强供给和需求的对接,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二是加强军民科技创新资源的统筹,有利于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三是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衔接,区域通过在特色和优势领域形成创新高地成为供给体系的重要节点。

二是配合两大供给体系建设,对三类创新主体进行改革。科研机构的调整是科技体制为适应内外部条件变化、满足经济社会需求而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一个长期过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转制、合并、改变归属、调整研究方向等方法对科研体制内部、外部,以及一些边缘化的科研机构进行重新定性、定位、定职责和定任务,目的是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围绕新的战略重点调整领域布局,使调整后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国家目标。针对目前我国大学和研究院所定位不清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现状,配合两大体系建设,建议对这三类主要创新主体进行改革。大学回归本位,发挥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优势,重点聚集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方面,成为知识供给体系的主体;改革研究院所,从事偏基础和前沿的研究院所进入大学,增强知识供给体系力量;从事战略高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院所以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研究中心为目标进行改造,成为技术供给体系中带有国家战略意图的节点;从事应用开发和产业化的研究院所进入企业,增强技术供给体系力量;企业成为技术供给体系的主体,同时也是技术最重要的需求方。从三类主体改革来看,难度最大的是研究机构,应该从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服务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主动调整,稳妥推进。

2. 科技有效供给能力的提升:发挥创新人才作用

人才是创新能力的载体,是提升科技有效供给能力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通过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和发挥创新人才作用,不仅能从宏观上夯实我国创新基础,而且能从微观上提升科技有效供给能力。

一是通过提高职业认同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科研人员对自己的职业要有认同感,才能够爱科研,才能够踏实干科研,持续不断积累,久久为功才能出创新成果。科研人员的职业认同包括五个方面,首先是个人认同,个人认同是最基本的职业认同,个人要有较强的好奇心,能够保持对科研的兴趣,进而喜欢上科研这份职业;第二是家庭认同,家庭认同是职业稳定的基础,科研职业应该是具有较高薪酬水平的职业,能够养家糊口和体面生活,得到家庭认同;第三是社会认同,科研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得到社会认同;第四是同行认同,同行认同是科研人员追求的重要目标,科研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修养,有良好的科研诚信,得到同行认同;第五是国家认同,也是最高层次的认同,科研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对国家的使命感,得到国家认同。如果这五个方面的认同都做到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必然会得到充分调动,必然出创新成果。我国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能够创造出“两弹一星”等重大成果,就是因为做到了这五个方面的认同。

二是通过做好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来释放新的创新活力。建议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从两个方面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一方面是对人才进行全面评价,人才评价体系应该由业绩评价(显绩)、人品评价(德性)和能力评价(潜质)共同组成,把品德、业绩、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避免只重业绩和学历(资历)的单一评价。另一方面要做好分类评价,对从事不同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实行分类评价,避免一个标准一刀切;人才评价要和岗位相结合,增加用人单位的评价自主权,避免评聘分离的现象。建议从两个方面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现从“重物质轻精神”到“物质和精神并重”的转变。一方面完善薪酬制度,薪酬体现了人才的价值,不同创新主体需要建立不同的薪酬制度。企业人才的薪酬由企业自行安排,更多强调竞争和绩效;大学和院所人才的薪酬要以职责和岗位为基础,加大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在薪酬中的比重,适当考虑绩效考核因素,更多强调稳定和职责。另一方面注重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有边际递减效应,需要和精神激励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产生激励效果。精神激励重点是通过提高荣誉感和认同感来激发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通过培养创新型企业家来补齐技术供给体系中企业这个短板。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而企业家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发挥核心作用。技术创新理论的创立者熊彼特就认为,创新就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创新就是企业家从事的“创造性破坏”。目前我国三类主要创新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是相对比较弱的,是技术供给体系中的短板,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相比其他人才而言,我国创新人才最大的短板是缺乏创新型企业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企业家是我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企业要成为技术供给体系的主体,必须发挥企业家在集聚创新要素、开展研发决策、加大经费投入和科研组织等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已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旨在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弘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下一步的关键是形成具体的支持措施,引导和鼓励我国的企业家更加关注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3. 科技有效供给环境的营造:提升科技创新软实力

一是以鼓励理性质疑和扩大学术自由为重点,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科学崇尚创造与开拓,鼓励理性质疑和批判,将已有的知识作为进一步探索的起点。追求真理、理性探讨与质疑、崇尚创造等也成为促进人们精神现代化的普世价值。创新建立在学术自由的基础上,要为创新提供自由的空间和环境。良好创新生态既需要政府来引导营造,也需要科学共同体倡导和自我约束。我国目前在创新文化方面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理性质疑的科学精神不够,另一个是学术自由不够。这两个问题既与我国科技发展长期处于技术跟踪、模仿、引进消化吸收阶段有关,也与我国传统观念有关。进入新时代,提升科技有效供给,一方面需要提倡批判精神,鼓励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科研人员勇于探索、敢于理性质疑,推动形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需要营造更加自由的学术环境,反对学术专制,对于科学研究中出现各种不同的认识、分歧和争论,要通过自由讨论、实践检验来解决,而不能靠权威说了算、领导拍板来解决。

二是以倡导中国特色科研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倡导创新文化。科学价值观,是指导科学共同体行为的基本准则,解决科研人员为什么要创新、创新为了谁的问题,即创新的目标和动机问题。培育和倡导中国特色科研核心价值观,对倡导创新文化,提高科技有效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考虑:第一是从个人层面,每个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科学精神,“严谨”两个字代表科学精神;第二是从机构团队层面,不论是企业还是大学研究机构,科研活动是以团队为单元组织的,因此要提倡团队意识,由“协作”两个字代表;第三是从国家层面,一个从任务角度看科研要有使命意识,由“奉献”两个字代表,另一个从完成任务需要营造的环境来看要能够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由“宽容”两个字代表。建议将“严谨、协作、奉献、宽容”这八个字作为中国特色科研核心价值观。

三是通过设置公众科学来提高公众参与,扩大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公众科学是指公众志愿参与开放合作科学研究以实现研究目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形式,其范围涵盖研究问题构建、科学实验开展、分析数据收集、研究结果解释、新的发现提出、技术应用开发及复杂问题解决等。美国十分重视公众科学的发展,通过公众科学充分挖掘公众的聪明才智,解决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加速科技创新,并提高政府的效率和绩效。我国目前手机上网用户世界第一。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通信行业运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移动宽带用户(3G和4G)总数达到11.3亿。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及工具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巨大的手机上网人数优势,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动我国公众科学发展,为公众直接参与科学研究过程、新知识的创造、重大问题的解决、加强科学普及等方面提供新的渠道和方式,激发公众创新热情,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为提高科技有效供给奠定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略)


作者为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18年第3-4期合刊



    进入专题: 科技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64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发展观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