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钰民:建设现代化经济新体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03 次 更新时间:2018-01-15 10:21

进入专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  

顾钰民 (进入专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新判断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了创新意义,我国经济改革发展进入体系创新和发展思路创新的新阶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经济发展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更好地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深化改革新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转向新的增长点。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在经济体制、机制、经济发展体系等方面做出改革和建设,以更好地与高质量发展相一致。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基础条件。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以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传统体系下,数量第一、效益低下的发展特征不是个别企业存在的问题,而是整个经济体系的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改变经济体系整体的问题。经济体系这个大系统、大环境不改变,落后企业就有生存的空间,改变大环境的目的是要改变企业的生存条件,使落后企业难以存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解决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跨越经济发展由低质量向高质量发展的关口。

其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依靠,这是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曾经,一些人对建设现代化经济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认为现代经济就是以虚拟经济为主,就是进入了金融经济的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似乎就是要把发展的着力点转向虚拟经济。然而,世界经济的发展证明了靠虚拟经济发展实现不了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近几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为指导,纠正了过于热衷虚拟经济的偏差,重新回到振兴实体经济的正确轨道上。

再其次,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只有把现代化经济体系整体问题解决好了,各产业才能在这一体系中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和功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与城市相比,乡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乡村的生产方式比较传统,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乡土社会的传统气息比较浓,这妨碍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有力推进。我们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重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涉及乡村改革的一系列问题,建设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面临着繁重的任务,需要有所突破。

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的改革。“三权”分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的实践为依据,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度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权”分置改革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的基础上,对集体土地产权关系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特色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九大把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作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是创新之举。

二是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作为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由个体农民转换为生产经营组织或农业企业,赋予了农业微观主体创新的实质性变化,使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走上企业化的轨道,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并成为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主体。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改变了我们原来的思维方式,把思考重点转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以前从个体、企业、部门、产业等领域考虑改革和建设转向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要求相适应的体系,既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着力构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力度、经济运行有效率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教育部社科委委员)



进入 顾钰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制度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783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