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核危机的由来及前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068 次 更新时间:2003-09-11 09:13

进入专题: 环球观察  

王福春 (进入专栏)  

8月29日,为期3天的旨在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的北京六方会谈终于落幕了。会谈结束后,各方虽然未能发表联合声明,但仍取得了六点共识,在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的道路上前进了重要的一步。当然,朝核危机的复杂性是众所周知的,也不是一、两次会谈就能解决的,对此人们必须持有相当的耐性。

朝核危机为什么会产生?就冲突当事方美国和朝鲜的观点而言,双方均将责任推向对方。美国认为,朝鲜作为“流氓国家”,企图发展核武器威胁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和世界和平,因此美国必须想方设法解除朝鲜的核武装;朝鲜则认为,由于存在着美国的军事威胁,朝鲜必须发展自己的核遏制力。特别是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鲜采取敌对政策,片面中断向朝鲜提供重油,因此,朝鲜发展核武器是被迫的,是对付美国先发制人核攻击的“正当行为”。

笔者认为,美朝双方的观点都有值得研究之处。但是,朝核危机绝不仅仅是一个核武器扩散的问题,它与冷战的遗产紧密相关,也与美国、朝鲜的国内问题相交织,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矛盾的一个错综复杂的反映。这些矛盾诸如: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南北矛盾、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的矛盾以及国家之间因民族、宗教和种族等引发的矛盾等等。

半个多世纪前爆发的朝鲜战争,是冷战双方为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争执而进行的一场热战。战争的主要结果是朝鲜半岛的分裂,单一的朝鲜民族分裂为南北两个独立的国家。在冷战时期(1947-1989),虽然半岛大体维持了一种非战争的状态,但直接军事对峙的色彩一直十分强烈,紧张局势时有发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发生剧变、前苏联解体,冷战宣布结束,但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和解却迟迟没有到来,当时曾有学者把朝鲜半岛称为“冷战的活化石”。换言之,朝鲜半岛的冷战结构在冷战结束后仍然存在。这种情况直到金大中担任韩国总统以后才有所变化。金大中在1998年宣布对朝鲜实行“阳光政策”,开展经济、贸易、文化和人员往来。由于南北双方的共同努力,在2000年6月韩朝终于在平壤实现了历史性峰会。

但是,南北双方的和解进程在2001年1月美国总统小布什上台后受到了干扰。小布什一改前总统克林顿的对朝接触政策,认为“金正日这人不可信”,给金大中的“阳光政策”泼冷水,从此美朝关系恶化,南北官方对话也进入停滞状态。2002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小布什将朝鲜列入“邪恶轴心”,美朝关系更加紧张。同年9月,鉴于9.11事件的教训,美国公布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出“先发制人战略”。今年3月,美国以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对伊战争,并迅速推翻萨达姆政权,美国的新帝国战略令世界为之感到震惊。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朝鲜确实有理由担心其安全或者有遭到美国入侵的危险。同时,朝鲜内部僵硬的体制和经济困难则进一步加剧了其不安全感。为了自身的安全和政权的利益,以及某种民族、国家骄傲或光荣,朝鲜在20世纪90 年代初就曾经有过发展核武器的想法。当时,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正在发展核武器,对此朝鲜则矢口否认。后来,克林顿政府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决定放弃空袭朝鲜的计划,采取了与朝鲜直接谈判的办法来解决危机。1993年3月至1994年8月,美朝双方先后在纽约、日内瓦举行了三次会谈。1994 年10月21日,美朝两国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朝鲜同意冻结其核计划;作为回报,美国则负责为朝鲜建造一座2000兆瓦或两座1000兆瓦的轻水反应堆;在轻水反应堆建成之前,美国等国有义务向朝鲜提供重油,协助朝鲜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第一次朝核危机遂得以和平解决。在克林顿执政后期,美朝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00年10月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应邀访问了朝鲜,11月朝鲜人民军次帅赵明录回访美国,甚至克林顿本人也有意访问平壤,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小布什上台之后,美国新政府对外秉持进攻现实主义的理念,奉行单边主义的强硬外交政策,美朝关系重新陷入了新的紧张之中。美国将朝鲜定位为“流氓国家”、“邪恶轴心”,急欲去之而后快。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凯利访问朝鲜。不久,美国宣布朝鲜已承认其推进浓缩铀的核开发计划,第二次朝核危机由此爆发。同年11月14日,以美国为首的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执行理事会在纽约举行会议并做出决定,从12月起中止向朝鲜提供重油。12月22日,朝鲜对外宣布已开始启封被冻结的核设施并拆除监测核冻结的摄像机,重新启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朝核危机爆发后,美朝双方立场尖锐对立。朝鲜提出,必须与美国举行双边谈判,要求美国放弃敌视朝鲜的政策,签署朝美互不侵犯条约以及提供经济援助,否则朝鲜不能考虑核冻结问题。美国则主张举行多边谈判,并要求朝鲜首先放弃核计划,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否则不能考虑提供安全保证和经济援助的问题。2003年4月,在中国政府及国际社会的努力下,双方立场有所缓和,中、美、朝在北京举行了三方会谈,朝鲜提出了一揽子解决双方安全疑虑的方案,要求美方给予回应。今年8月27-29日,中国再次展开“穿梭外交”,竭力促成了北京六方会谈。在会谈中,各方均阐明了本国的立场,美、朝双方还进行了单独接触,并最终形成了六点共识,从而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以及建立新的东北亚安全结构提供了机会和框架。

北京六方会谈结束后,美朝双方的分歧似乎有增无减。朝方提出会谈毫无用处,会谈变成了强迫朝鲜解除武装的场所,“朝鲜现在更加坚信,除了继续加强核威摄能力,捍卫国家主权以外,朝鲜别无选择。” 9月3日,朝鲜新当选的第11届最高人民会议举行第一次会议,表示支持朝鲜政府通过提高核威慑力量来应对美国的敌对政策,并称朝鲜外务省发布的关于朝鲜没兴趣参加下一轮朝核会谈的声明是正确的。与此同时,美国国内鹰派和鸽派也存在分歧,9月10日美国和其他国家举行了防扩散安全倡议(PSI)的演习。凡此种种,不能不使人对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的前景产生忧虑。

但是,笔者认为,朝核危机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的可能性还是大于战争的可能性。首先,作为两个冲突的主要当事方朝美仍有和平解决的愿望。8月31日,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尹永宽表示,在北京六方会谈中,“朝鲜与美国采取了进一步缓和的态度,我相信,在下次会谈中讨论具体方案就好办了。”另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9月1日报道,布什政府官员称,在27日北京六方会谈的鼓舞下,华盛顿正考虑恢复克林顿时的对朝政策,适度给朝鲜一些好处,以换取朝鲜的合作态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国防部官员称,“现在,政府正在考虑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朝核危机。”这位官员还抱怨说,如果两年前美国没有改变克林顿时期的对朝“接触”政策,美朝之间就不会出现如今的危机。与此同时,9月2日,朝鲜官方通讯社朝中社的报道声称:“我们并没有改变通过对话方式解决核问题的坚定决心。” 在9月9日的国庆阅兵中,朝鲜也没有展出最新式的导弹。其次,美国和朝鲜目前均有困难,双方难以做出了断。美国陷入伊拉克“泥潭”,面临国内民众压力,小布什总统急欲寻求国际支持以摆脱“困境”;同时美国2004年总统大选在即,美国国内经济长期不振,失业率高居不下,小布什总统如不重视,可能重蹈其父亲的覆辙。与美国相比,朝鲜的情况更糟,国际上面临孤立,国内饥荒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弄得不好,政权能否保住还是未知数。最后,朝鲜半岛的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都希望和平解决危机,以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9月2日,日本首相小泉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电话交谈时,一致评价北京六方会谈对和平解决朝核问题是有益的,并且一致强调,应继续进行六方会谈,坚持和平解决朝核问题。9月3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在会见来访的中国贵宾时也表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应把这一来之不易的会谈进程进行下去。

朝鲜半岛与中国的国家安全历来紧密相关,所谓辅车唇齿。从地图上看,朝鲜半岛就像对准中国脑袋的一把榔头,这把榔头在历史上曾经掌握在帝国主义之手,成为侵略中国的跳板。因此,中国对于朝鲜半岛的事态是不可能不加以关心的。但是,中国的关心不应该仅仅出于意识形态或某种道义的原则,而是只能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朝鲜半岛和平现状的维持是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的,半岛实行无核化以及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朝核危机则不仅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且对其他相关国家而言,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正如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所强调:“无论国家间的矛盾和争端多么尖锐和复杂,都需要而且可以通过沟通和对话找到彼此均能接受的解决办法,这是实现国家和地区安全的最佳途径。”

进入 王福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环球观察  

本文责编: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74.html
文章来源:燕园评论首发(www.yypl.net)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