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直面挑战,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税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2016年“营改增”全面试点推开,实现覆盖三大行业,链条抵扣不断完善,特别是在公认的难点领域金融业推广实施,使我国的增值税改革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6年“营改增”减税超过5000亿元,有力的支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前文所述,资源税和环保税改革不断推进。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税收改革,国际税收协调和税收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7年6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代表中国政府签署《实施税收协定相关措施以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的多边公约》,这是BEPS公约首次联合签字仪式。2015年以来,金税三期在各省陆续正式上线,系统管理过亿纳税人。这也预示着税收进入大数据管理时代,税收征管现代化进程加快。
毋庸讳言,现代税收制度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税收立法进程缓慢,目前只完成三个税种实现立法,参与税收立法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人才匮乏,任重道远。房产税立法滞后于预期。其次是企业税费负担重成为社会热点。实际上,近年来中央政府大力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税力度很大,仅“营改增”减税超过5000亿,但是普遍感受不明显,因为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决定,“营改增”的减税是一种普惠式的减税,全国共有企业数千万家,每个企业的户均减税数额不大,因而感受不明显。另外,“营改增”之后,新出现“一税独大”问题,增值税占60%以上,税制结构中间接税占比过高,间接税里面的增值税占比高,财政收入对单一税种的依赖性增强。
虽非坦途,但建设现代税收制度之路是光明的。下一步的改革应致力于平衡效率与公平,建立广覆盖的税基,利用现代化的征管手段,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环境下的加强税收征管。大力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不断加强税收立法人才储备,凝聚社会共识,扎实有序推进税收立法工作。现代税收体制将在保障财力,满足民生诉求、政府运转,为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安全网,提供社会保障能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与此同时,税收还是重要的政策工具。在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与促增长方面,发挥税收自动稳定器作用,实现经济的逆周期调节。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公共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0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