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朱高正先生《传习录通解》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12 次 更新时间:2017-10-29 09:41

进入专题: 朱高正   传习录通解  

郭齐勇 (进入专栏)  

朱高正先生曾负笈德国,精研康德哲学。他是著名中国哲学专家,尤其精通朱子学,功力深厚。请他来评注王阳明的代表作《传习录》,真是选对了人。朱先生的《〈传习录〉通解》是一部佳构,见解深刻、独到,我边读边击节赞叹。《传习录》是阳明的代表作,共三卷,始于徐爱引言,终于钱德洪跋语,其中辑有342条语录。朱著对每一条都提炼了一个小标题,这些小标题概括准确,十分精当,很是提神。作者对每一条语录都作了详尽平实的释译与鞭辟入里的评论,随文交待哲学史上的知识、掌故,随处作出中西哲学、心学理学的比较,便于读者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本书的内容与特点有三:第一,澄清误会,分疏了朱王之异同,论证了朱子学是阳明学的基础与前提。第二,透彻解释了《传习录》,凸显了阳明学的要旨与贡献。第三,指出了阳明及其后学的若干缺失。

首先,本书强调朱子学与阳明学的联系与区别。

阳明21岁以后“遍读考亭之书”长达16年,有深厚的朱子学的基本功底。完整的阳明学,八、九成以上是与朱子学相重叠的,与朱子学有歧异的只是一小部分,用阳明的话说,就是“为学的大头脑处”。至于其他朱子讲得好的,阳明说一个字也动不得。作者说,可惜的是,历来学者大多关注在阳明与朱子的歧异处,忽略了只有从他们皆为新儒学的同根一气上,才更可看出阳明的创新处。如,阳明一生于《大学》用力最多,犹朱子于易箦之际仍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前贤、后贤容或所见有所出入,然不妨其能相互辉映。

作者认为,程朱理学,尤其是朱子学,是阳明学的基础。对朱子学没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就不可能进入阳明学的堂奥。朱子学体大而思精,想要一窥朱子学的堂奥,非下一番大工夫不可。大多数崇奉阳明学的人对朱子学未曾深入研究,人们对朱子的批评毋宁是以讹传讹、积非成是的偏见,而非实事求是、用心钻研的结论。作者的这些提示应是常识,却非常重要。现在阳明学太热,朱子学反而暗而不彰,令人惊诧不已。

第98条,阳明批评朋友对朱子的诸多指摘是不当的,“是有心求异”。阳明说,他与朱子的不同,只在修养工夫的下手处。作者指出,这个“入门下手处”,对朱子而言是格物穷理,对阳明而言则是反求本心、知行合一、致良知。阳明强调“吾之心与晦庵之心,未尝异也”,亦即他俩都是要求取圣人的大道,在人生目的、理想境界的追求上是一致的。阳明特地指出,“若其余文义解得明当处,如何动得一字!”

第132条,阳明批评朱子的先知后行说,作者评论道:朱子在讨论知行问题时,并非单纯主张先知后行,而是由若干要素所组成,那就是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则知在先;论轻重,则行为重。这与阳明所主张的知行合一相比,都有充分合理的理由,两者甚至大部分重叠。当然这是指德性之知而言,如若涉及闻见知之,则朱子的说法更有适用与发挥的空间。作者以康德哲学与朱王相比较,指出:在强调实践优先于理论这个问题上,康德与朱子一样,在强调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同为一个理性,只是运用侧重的层面不同而已,康德又与阳明的知行合一相一致。总之,东西方拔尖的大儒与哲学家对知行关系的见解多有互通之处,应全面而有机地予以理解,切忌以偏概全,流入党同伐异的窠臼。这些评论非常深刻!

作者指出,第136条阳明对朱子的批评是不公允的,朱子的知行观十分全面,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与朱子的知行论基本上是互通的。此外,阳明所讲的“知”是“良知”,是“德性之知”,不是礼乐名物之知,也不是天地万物的“闻见之知”;而朱子所讲的“知”则不限于“德性之知”,而是包括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动植万物、制度文为的“闻见之知”。这是在比较阳明与朱子时,断断不可忽略的。

作者还在多处指出阳明与小程子、朱子理论上的联系与区别,特别说明阳明与伊川在很多根本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绝非阳明所自以为的那般,阳明有的说法仍离不开朱子的“本末兼该,内外交养”。

其次,本书充分肯定阳明,点醒出阳明思想的深刻洞见。

作者评论第4条“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指出在道德实践上想寻求至善,不能将重心放在具体事物的细节上,而应放在让此心纯乎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上,这是为学、修身的大头脑。作者评论徐爱跋,指出,格物看起来是向外,诚意则是向内,两者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或功夫实践与主意头脑的关系,其他五种关系莫不皆然。阳明将格物/诚意,明善/诚身,穷理/尽性,道问学/尊德性,博文/约礼,惟精/惟一,这六个看似相对立的名词,找出它们内在的联系,从而指出原来都是一体的两面,就像行与知一样,“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作者认为,“知行合一”的学说显示出阳明学的特色。这种将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如孝弟与“洒扫应对”这么平常的事与“尽性至命”这么高深的事,找出其内在联系,统整地来看,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辩证思维与整体思维的运用,在阳明这里可说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本末、表里、精粗、内外、体用……无不结合在一起,知行合一只是起头而已。这对我们把握阳明的致思取向及整个中国哲学特质,极富启发性。

作者评论第64条,高度肯定了作为人师的阳明。他指出,阳明由于近日见到学生很少发问,因此劝诫学者,不要轻易“自以为已知,为学只是循而行之是矣”。他提醒学者,私欲就“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学者只有“着实用功”,才能知道“道无终穷,愈探愈深”。由此可见阳明是位关心学生的好师长。一般的老师不会去关心学生怎么疑问少了,不会去担心学生自以为是。阳明一方面要学者知道不进则退,又鼓励他们学无止境,“愈探愈深”。

关于第65条阳明与陆澄的对话,作者指出,阳明显然在勉励学者当下就用克己工夫,不然连“已知之天理不肯循,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从这段阳明师生的对话,可见阳明对学生的指导点拨是从大处着手,可圈可点!

作者高度评价阳明取喻允当,说理清晰,真不愧是一代大儒!在第143条《拔本塞源论》最后,阳明总结说:“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作者指出,这是阳明的自我表白,他以圣人之学的承继者自任,以唤醒千千万万读书人的良知、天理为自己无可推卸的职责,这种精神、气魄,也只有圣人才足以当之!

再次,本书随处批评阳明及其后学的错失。

作者评第5条指出,阳明在此引《大学》“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也暴露出阳明学的一大弱点。因为《大学》原文明明是“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阳明将两者的顺序弄颠倒了。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厌恶恶臭的情绪显然比喜好好色要强得多,所以《大学》本文先“如恶恶臭”,后“如好好色”。通观《传习录》这段引文出现好几次,从上卷到下卷都有。换言之,终阳明之世,他本人没发现误引了《大学》本文。而《传习录》的编辑前后历时四十五年,竟然王门子弟没有一人发现这个错误而予以更正,这不能不说是王学的一大失误。这种情形在历代大儒身上不可能发生,不用说郑玄、程颐、朱熹,就算同属心学的陆九渊引述经文也十分严谨。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段经文明明出自《周易‧说卦传》,阳明在《传习录》则一再声称引自《周易‧系辞传》。由此可见王门对经典的引述不够严肃,由此来看,阳明针对《大学》版本争议的执着,未免显得有点唐突,不知轻重。

在第137条的评论中,作者又就“穷理尽性”的出处批评道:举凡《传习录》从卷上、卷中,以至卷下,无不如此。这不得不令人讶异非常,《传习录》成书期长达四十五年,非但阳明本人未曾察觉,且阳明去世二十八年后才编定《传习录》,竟然王门弟子没人发觉,以为先贤讳,宁不怪哉!可见王门对经典之散漫与不尊重到何等严重的程度!

关于第56条阳明对元代大儒许衡的评论,作者的标题即为“误谤许鲁斋”,率直指出阳明在此断章取义,毁谤前贤,太过草率,殊不可取。第74条,作者定标题为“阳明误读伊川语”,认为这只能归咎于阳明阅读经典太过草率,太过随性。由此可知作者的风格。

作者认为,现今通行的《传习录》三卷,以卷中最为重要,因为这七封信是阳明亲自写的,其可信度比起学生所记的更高。此外,卷上较卷下重要,毕竟卷上在阳明四十七岁时已经刊行,初来从学阳明的学者都要先读这本语录,阳明本人不可能没看过,因此其价值在卷下之上,当无疑义。至于卷下是阳明去世后,弟子们将上、中两卷所未记载的,提供其所笔记的材料,然后由钱德洪汇综整理,但毕竟阳明未曾看过,其可信度不能与上、中两卷相比, 只能列为参考之用,

把王阳明其人与《传习录》其书放在先秦儒学至宋明理学的背景与脉络上加以理解,细解阳明的思想与话语和前辈思想家的关系,才能真正读懂阳明,真正明白阳明的贡献。这正是本书作者的优长。

我认为,本书是继陈荣捷前辈著《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之后,有关《传习录》的最有学术水平又最通俗易懂的专著,把《传习录》的研究与注释译的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指出,国人起码要读七种经典,其中就有《传习录》。建议初学《传习录》者,选择本书来读,必将事半功倍,获益匪浅。

是为序。

郭齐勇

丁酉年中秋之夜于武昌珞珈山

进入 郭齐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朱高正   传习录通解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662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珞珈书生郭齐勇,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