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在海外一拿到学位马上就回国是下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559 次 更新时间:2017-09-15 10:02

进入专题: 海外留学  

丁学良 (进入专栏)  

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大批的中国大陆学生奔赴海外去留学,大批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学成归国求职就业。这两个“大批”洪流里有太多的信息值得挖掘出来铺成有教益的故事。随着“数量”的急剧上升,“机会”的持续下滑,每年大量的内地留学生拿到海外的学位后,在海外找到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小,迫使越来越高比例的人只好立马打道回府。据香港一家报纸今年9月6日的报道称,2007年,仅有4.4万内地赴海外的留学生选择拿到学位后回国,但到了2016年,这一数字增加了近10倍,达到43.25万人。


对留学生所进入的高校作清醒分类


笔者并不是说这些留学生应该老不回国工作,而是不应该学成后立刻回国。近十年来,每年由大陆出去留学的人从几万持续增加到十几万,坦率而言,他们中间只有很小比例的人(不会高于十分之一)才能进到货真价实的优秀高校,学到很扎实的知识和专业视野。绝大多数人就读的高校,都是“中不溜儿、大路货”档次的,还有少数人进的是“混世魔王的天堂”之类的学校。笔者不把“野鸡大学”列进来,因为那纯粹是诈骗。即便是优秀高校毕业的,他们在校四年(北美制)或三年(英国制)期间学到的东西,也不足以让他们在专业领域里一施身手做有实质意义的项目。如果没有两三年的实际工作训练,他们作为刚出炉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能够带回大陆的,除了比较能用的外语交流能力外,大体上都是纸上谈兵性质的专业成绩。

而那些绝大多数没有进入优秀高校的留学生,其中相当比例的,不但专业成绩不够扎实,连实用的外语交流能力也明显欠缺。最近几个月在西方好几个高校集中的地区都有报道,所在国师生对中国内地留学生普遍抱有负面的印象,说他们多半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玩在一起,与所在国的同学极少交往。根据笔者的经历和观察,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派到西方留学的人中间,也是两种生活方式选择,一是中国人窝在一起,这是自然而然的方式,既能够互相照应,又能够省钱。第二种选择是强迫自己和所在国学生住在一起,那样的话,日常费用高得多,而且要被迫在大部分饮食和生活细节上放弃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一套。这么选择的结果,却是长期受益:你不但外语能力进步显著,而且深入了解到所在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两种课堂,缺一不可


年轻人留学国外,本来就应该是一部分时间在课堂里学习,一部分时间在社会里学习。越是深层次的信息、知识、能力、门道、诀窍,越是获取于课堂之外的广义学习。早年大陆留学生多半窝在一起,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个时代内地不发达,送出去的留学生口袋里太缺钱(官派全额助学金每月只有350美元左右,还要减去医疗保险金),同时外语能力属于“哑巴”类型,很难应用于日常交流。而近些年里出国的内地留学生,在这两大条件方面已经大大改善了。所以客观而言,他们很多人还是成天窝在一起,就是拒绝开放自己的心胸走入所在国社会,真是不智之举。如果他们一拿到学位就马上回国,他们比没有出国的内地大学毕业生,优势并不突出。

拿到学位后能够在所在国找到实习机会乃至正式职岗的大陆留学生,是凤毛麟角,缺一项条件都行不通——本人能耐、市场景气、雇主尽力、法律许可等等。那么,对于那些没有这种上好机缘的更多留学生,笔者的具体建议是:他们拿到学位后,要尽量想办法在留学国家多呆一些时间,努力深入社会,哪怕是做一些与本人专业关联不多的事情,那也是非常值得的。在不同的国家,现有的法律细节不一样,但大多数国家都有所谓的“grace time”,即宽限期、延缓期,外国人不必一获得学位就立刻离境。在这段期限里,留学生要变成“游学生”,游走于所在国不同的社区、不同的产业、不同的职业场所、不同的校园、不同的教会等等,多看看,多问问,多动手,多实践,目的是对所在国的社会有切身的经验。

欧美的社会科学研究有很多实例表明,21世纪的年轻人与过去的同龄人最大的区别之一,是着意于花钱买经历,而不是花钱买东西(物品)。留学生变成游学生,当然有经济成本。按笔者的大概估算,如果他们是在美国(对这笔账本人相对更了解)读普通档次的高校,假如完全没有获得奖(助)学金或校内打工的指标,四年的学费总共约在8-10万美元之间,加上生活费,约在12- 15万美元之间。假如是读私立优秀高校,学费还需加上4-6万美元,生活费则差别不太大。变成游学生之后,学费是不用付了,生活费含经历费则要比留学生期间高出几成。一般说来,把留学生期间的年度生活费加上一半,也就可以应付了。一年2-3万美元,他们能够从社会大课堂里学到的内容,绝对不少于在校园课堂里。


增添的边际效益是合算的


美国的留学费用是接近于最高的,假如在欧洲的中国留学生变成游学生,其费用应该低于美国的两成左右,因为欧洲的公共交通费用低于美国,而且欧洲的公共服务和安全状况比美国好很多,这使得游学生在住宿上可以少花钱(笔者当学生作研究时曾几次在欧洲火车站内过夜,在美国从无此胆量)。如果他们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费用应该是和欧洲大体持平,原因是同样的。作一个粗略的预算,留学生取得学位后继续在原来的国家和周边游学半年到一年,也就等于是把原先的留学预算增加一小部分,但综合获益的增添比重则超过费用的增添比重。总而言之,纯粹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着眼,留学生阶段以后,自己设计并落实半年至一年的游学生项目,是相对来说价廉物美的一笔交易。

在笔者的近身观察中有一个实例:一位赴美国做访问学者的中国大陆知名高校讲师,按美国规则他不能打工赚钱,因为对他的全额资助已经纳入中美交流的安排之中。但他在期满之后回国之前的几个月里,节假日和夜间帮加油站干活。笔者很好奇,问他不那么缺钱,干嘛做这种苦活?他答日:“来美国两年,天天听学术报告钻图书馆,和普通美国人没啥接触。节假日和夜间在加油站帮忙,也算是打擦边球,挣钱不多,却有机会接触各色各样的美国人。和他们聊聊,练了口语,也增加了不少见识,我回国后的教学能大大得益。”智哉此君!吃一点苦头,增多种见识。

内地到香港来读大学的拿到学位后如何安排,属于另一种状况。回归以来,香港的规章制度对内地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的空间趋于逐渐宽松。有些内地生觉得香港的起点工资不高(本科毕业后在财经界的月平均起薪1.8-2.5 万港币),住房交通和饮食却太贵,而且在不少场合下还有歧视内地人的不愉快遭遇。加上有些人要和自己的男友女友住在一地,于是不愿意留在香港就业。笔者有机会总是劝他们尽可能在香港工作一段时间后再作决定,哪怕决心回内地发展,也应该在港磨练一两年。这样他们对国际商界的很多行事方式和风格就有切身体验;也能够熟悉英国普通法的环境,此乃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转的基本法律框架;还能够把自己的职业外语提高和培植海外人脉。所有这些,对日后在内地的进一步发展都大有助力。


在这个基本面上思考并有所作为


笔者以上的评论和建议,都是针对一个全球性的基本面而发——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里,普通高教已经普及,大学本科学位已经是找稍微好一点的职业岗位的必需条件。所谓“天子骄子”之说已经是过期的笑谈甚至是挖苦话,拿到学士证书找工作,并无铁打的保障。给定这样的结构性职业市场状况,竞争机制一定迫使大学毕业生要拿出比学士学位证书更多或更高一点的添加元素。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针对这种状况陆续推出的“添加元素产生渠道”形形色色,是高教变革的一大推力,笔者将作相应的介绍。本文建议留学生变成游学生,是特别为中国内地赴海外读书的年轻群体设想的一条正能量添加渠道,实乃“次佳”的招数,因为这个群体的绝大多数难以获得在海外实习和就业的更好机会。



进入 丁学良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海外留学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595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一枚石头,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