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凯郭尔过时了吗?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34 次 更新时间:2017-08-06 20:01

吴万伟  

卢辛·卢普斯库 著 吴万伟 译


作者认为这个有争议的丹麦人挑战了我们的人生观。

在哲学界之外普遍有一种趋势,把哲学当作纯粹理论性的东西而抛弃,因为它与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各种问题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未必是真实的。许多哲学家竭力要找到方法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醒人们关注并思考生活中的某些根本问题。索伦·克尔凯郭尔(Søren Kierkegaard 1813-1855年)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对当时占支配地位的黑格尔哲学体系(还有当时的其他著名哲学家)感到不满,克尔凯郭尔试图通过回归古代,求助于他认为的在思想和精神上更接近自己的思想家来回答人生问题。苏格拉底这位“雅典的牛虻”成了年轻的克尔凯郭尔的榜样,他想把精神导师的“哲学助产士”艺术继续下去,让自己成为“哥本哈根的牛虻”。像苏格拉底那样,克尔凯郭尔试图挑战当时的普遍观念。他显示唯一重要的真理是主观真理。在克尔凯郭尔看来,只有通过对自我进行深刻和诚实的分析,人们才能知道自己是什么不是什么,自己的价值和信念是什么,自己的真理是什么等。

苏格拉底的观点是通过其他来源而被人所知的,与他不同,克尔凯郭尔是个多产作家。他留下了一套集中探讨若干主题和兴趣的文集。其著作初看起来似乎矛盾对立,但是若更仔细地观看,人们会看到它们遵循苏格拉底的“否定”模式。古代哲学家相信,没有人享受可以宣称拥有绝对知识的特权(因此有了与“肯定”相对的“否定”哲学),人人都能和应该独立思考,并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价值观。这能通过仔细考察自己的思考而实现。苏格拉底称之为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内在知识的助产士(maieutic)技巧。苏格拉底自己非常谦虚,宣称他什么也不知道,向对话者提出一系列问题旨在暴露那人的知识或知识缺乏。哲学对话通常都以对所讨论话题的困惑状态(aporia)为终结,虽然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但此人因而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克尔凯郭尔继承了苏格拉底工程,分析自己的思想,在这样做时他意识到

“要点是找到我的真理,找到我愿意为之生死的理念。在这方面,如果我找到一个所谓的客观真理或我提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有什么用途呢?如果提出一个理论,我自己并不在其中只是为了让他人看见,那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不能加深对自我和我的生活意义的理解,就算阐明基督教的意义,解释很多互不联系的事实,又有什么用呢?人们必须首先学会认识自我,之后再去认识其他。人们首先必须内省,然后看清自己的人生道路,他的生活才能获得宁静和意义。”(Kierkegaard’s Journals and Notebooks, vol.1, p.22, 2008)

克尔凯郭尔往往使用笔名,这样使自己与每本书的观点保持一定的距离。人人都有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著作中,他建议人生有三大路径:美学的、伦理的和宗教的(就他本人而言就是基督教)。美学路径是通过有趣或无聊的二分法来看待世界。就他而言,人生是要生活,是要体验的,没有严肃的选择。人生就是依靠直觉。相反,对伦理学家来说,只有严肃的选择。在他看来,人生就是你创造的东西。仅仅活着不够的;你必须做出影响你存在的具体选择,它将塑造你的自我。人生是一种责任。伦理学家的二分法是善恶。另一方面,基督徒承认你不能成功地创造完美的自我。但是,通过信仰上帝的宽恕,你能接受你的不完美,认真过好你自己的生活。而且,虽然这些选择看起来非常像代表最终的解决办法,但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可能性就是可能性而已。其中任何一个都不代表“终极真理”。克尔凯郭尔看到的样子是,那些不过是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选择。

克尔凯郭尔的苏格拉底途径仍然有相关性,因为他把焦点放在个人身上。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需要人生目的。克尔凯郭尔和苏格拉底教导我们的是,这个目的只能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和生活方式来获得。无论是谁,哲学家或者牧师都不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或者应该做什么。我们必须发现和决定对我们来说,能够真实展现自我的地方,在我们独特的道路上闪亮。这是我们内心最亲密的诉求。认识自我、发现真实的价值和信念---我们的真理以便过一种更有成就感的生活,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认清真实的自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样就没有人能够纵我们去做违背内在自我的事。

克尔凯郭尔并没有给我们呈现绝对的客观真理,而是向我们提出挑战,要我们发现自己的主观真理。他鼓励我们成为独立的人:“认识自我”意味着将你与他人区分开来。(The Concept of Irony, 1841, trans H.V. Hong and E.H. Hong, p.177, 1989)最后,克尔凯郭尔向我们挑战,要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为生活承担责任。我们能满足他的期待吗?

作者简介:

卢西安·卢普斯库(Lucian Lupescu),译者,自由职业者。

译自:Is Kierkegaard Still Relevant Today? By Lucian Lupescu

https://philosophynow.org/issues/115/Is_Kierkegaard_Still_Relevant_Today


本文责编:wuwan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最新来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541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