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恒:用终结高考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71 次 更新时间:2017-05-23 15:54

进入专题: 高考  

张志恒  

 

我做过多年教师,针对高考制度和科举考试写了不少文章,可以讲我对“应试教育”深恶痛绝,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有点“忘恩负义”,因为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的首批“受益者”。我的态度是明确的,当时社会面临百废俱兴,尤其在教育上需要“矫枉过正”,恢复高考是及时和需要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充分说明了这项举措的正确性。但是我们不能不思考类似古代“科举制度”的高考给中国教育发展带来的伤害,不能不思考教育得不到正常发展对国家对民族带来的伤害。前不久在网上看到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陆建国局长在连云港市委党校春季主题班上,以《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为题作的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应试教育”。我看后首先感到应该为陆局长“点赞”,他是一位称职的“官员”,也是敢于直接表达观点的人,不像更多的教育管理者实践着“应试教育”,而又说不搞“应试教育”。他的讲话题目很明确,“应试教育”是为了“政治正确”,而我的报告不是谈“正确的教育”。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我的一个侄女在她女儿的教育上一再强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上“名校”,孩子将来只有在高考上取得好成绩“一条路”等等。我的观点屡遭嘲讽,认为是不现实的。这让我感到有必要对否定“应试教育”再次发出“呐喊”,个人的声音是微弱的,但四十年前高考和我个人的努力使我得到“教育”,沾上教育带给我的“红利”,我有义务把“真教育”讲出来,为自己,也是为后代,用“否定应试教育”来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


“应试教育”是为了“高考”,而高考制度是古代科举制度的延续。古代所以延续这项制度,是看到了“文化”(读书人)对皇权的巩固的重要性,也就是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种制度对巩固皇权统治是起过一些作用,明清对“读书人”控制是有成效的,以致出现儿皇帝成年累月可以不上朝,一个只是认识字的出生宫廷的普通妇女可以在复杂的18世纪执掌大国朝政几十年,这些怪象都是科举制度的“优异成绩”。今天时代变了,可以用文革时常说的“请君莫奏前朝曲”来形容。试图控制“读书人”的做法,非但做不到,而且也不可能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鸦片战争前的“读书人”,为了展现你的才能,靠“文化”谋生,几乎只有仕途一条路,控制了“仕途”也就控制了“读书人”。而今天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包括政权本身都需要大量的“高智商”人才,社会给“读书人”留出了数不清的上升道路,如何能通过“高考”这一条路来管控呢?


用考试成绩来确定“人才”是不科学的方法,例如我们高考录取都划出“分数线”,要求严格按分数录取。但这分数是所谓“总分”。从基本数学原理上讲,我们只能“合并同类项”,不同学科的考分加在一起得出总分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只能在某个方面是出类拔萃的,去掉“某个方面”的定语,这个社会是没有什么“人才”的,都是所谓的“芸芸众生”。但中国社会总是希望对人有一个“总体评价”,有对“人才(通才)”的渴望,这是一种阻碍科学思维的认知,而“应试教育”正是这种认知的后果。一个学子经过几年的学习毕业了,如果我们对他的学习要做出“评价”,只能是系列成绩单而不是一个“总分”。而我们每年高考都是凭“总分”来录取,强调“总分”的严肃性,是在对“人才”的选拔吗?对这种反科学的方法推崇备至,不正是说明自己的愚昧和愚蠢吗?打着尊重人才的旗号进行对“人才”的选拔,其实际效果恰恰相反,是对“真人才”的“阉割”。现在在各级领导岗位上的,有高学历的,有高职称的,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了吗?能称得上是“人才”吗?


高考制度所以受到人们的追捧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公平”、“平等”的渴求。这位教育局长一再强调社会是分层次的,“应试教育,用分数说话,个人认为还是当今最公平的选择人才方式”。认为高考制度给了农村青年摆脱贫困的机会也是得到普遍认可,等等。“公平”、“平等”可以讲是人类脱离自然界而进入文明社会的最基本的追求,但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现实社会的复杂,“人生而平等”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有人天生强壮,有人多病;有人生于富豪之家,有人家境贫寒;有人生于北京首都,有人降生世界屋脊……,。这些现象反映出的道理是:“人生而平等”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而是指在人类社会中我们不能制造“不平等”。用考试成绩将人分为“层次”本身就是对“人生而平等”原则的践踏。我们可以借“城乡差别”来谈谈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是没有“城乡差别”的,大家都是“农村人”,人们大多数都是热爱家乡的,就是进入仕途,老了也多数“告老还乡”。民国期间,城市增多、变大,但城乡之间人员、资金来往频繁,也同样谈不上有不可逾越的“差别”。而解放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制定了户籍制度,优先发展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城乡差别,形成了所谓的社会是分层次的,但这“层次”不是自然形成的,是“户籍”政策阻塞了城乡之间人员资金的流通,给每个人贴上“城里人”、“乡下人”的标签,故而讲户籍制度是最典型的“不公平”现象。现在社会有了城乡差别,我们应该向着填平鸿沟,拆除藩篱方向努力,这才是对“平等”、“公平”的真正追求。至于个人对高物质生活追求,积极通过“应试道路”去摆脱“农村户籍”,上升到“高一级层次”,这是人性使然。但作为主管农村和城市末端教育的官员也热衷“应试教育”,这是执政为“公”还是执政为“私”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这个社会所以有“城乡差别”的原因,为消除这个“差别”做出努力,怎么能“理直气壮抓应试教育”把摆脱农村的困境作为学子学习的动力呢?城乡差别的长期存在,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起到很不好的作用,每年把大批农村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城市里,使他们变得庸庸碌碌而没有作为。而农村文化由于缺乏高文化人而得不到发展,环境继续“贫困”。长期以来,在“物质刺激”下诞生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掏空了文化的精髓。今天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比比皆是,但只是“庸才”遍地,他们很可能有比较好而且稳定的收入,但受到伤害的是“天道酬勤”的天理。仅就获得“物质财富”这一层面上讲,“应试教育”也将会是“千夫所指”。


这位重视“应试教育”的教育局长说“不论你是否承认,这个世界都是丛林法则的,这个社会是优胜劣汰的,适者生存,喝再多的心灵鸡汤,读再多的小清新文章,都无法改变这一现实”。又说“我们必须明白,也必须让我们的孩子明白,这个社会是分层的,是有阶层的……身处社会的不同阶层,生活品质一定是不一样的,别人对你的认可和尊重也是不一样的”。这种认知是有历史的,可以追溯到严复先生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名言的传播,现在百年之后再看所带来的影响是值得思考的。这方面我写了一篇文章《一个老三届人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重新思考》来谈这问题,在《爱思想》网站贴出过,欢迎大家去观看,同时也深刻感到人微言轻,我这里只能再简单谈谈。我们所说“物竞”实际上是指两方面,一是指天然的所谓的丛林法则;另一个是对“丛林法则”克制,是“人”对自己创造的社会契约的遵守。而我们只是看到“丛林法则”,默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些正是对“物竞天择”的严重误读,而“应试教育”正是误读的后果。我们办学校的目的不是延伸“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恰恰相反是展现人对自然法则的控制,是用文明去抑制“野蛮”。我们不能让我们的教育走在“正路”上,教育何能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事件和“官司”相连,腐败现象深入校园,考试需要警察来维持秩序,这些都可以追溯到对这一观点的误读上。“应试教育”带给教育的危害是明显的,但带给每个学子的危害更值得我们警惕。


首先“应试教育”是糟糕的学习态度,这位教育局长说“应试教育的价值内核,与中国几千年主流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应试教育提倡的是厚积薄发,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十年寒窗苦读,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局长显然对教育本质认识不是很清楚。学到真知识、真学问的真谛在于思考,在于热爱,而不是死记硬背。如果是为了生计,为了自己“挣大钱”,你只能去刻苦学习社会最需要的“东西”,主要是技术和“人际关系”,这些绝对是从“应试教育”中学不到的。从逻辑上讲,“高考”造就了一大批“同样的人”,以物以稀贵来看,这样一批人将是最“不值钱”的,“十年寒窗”为高考不是愚蠢之极的行为吗?“应试教育”对学子最危险的是“心理的扭曲”。“应试教育”倡导的是“依附”,是放弃“自我”,放弃“自尊”。很容易形成“高傲”和“自暴自弃”的不健康心理,使个人融入社会能力变差。今天未婚大龄男女很多,家庭纠纷多,离婚率高,很多都和青少年时期缺乏健康心理训练有关,而这正是“应试教育”盛行的结果。因考试成绩不满意而走上不归路的学子时有耳闻,说提倡“应试教育”是“犯罪”也不无道理。


市场经济的活力源于“竞争”,通过考试来激励学习,都说明我们离不开“物竞天择”,但任何“竞争”都是局部的,有时间性的,不能随意扩大,要有“底线”。这位局长讲:“在基础教育阶段,在中国当前的高考体制下,抓教学成绩,抓应试教育,有错吗?”教学离不开“考试”,但不能有“应试教育”!具体来讲应该终止政府主导的统考制度,把招生权力还给学校。应该破除用“总分”评判学子的不科学思维。我们追求“平等”、“公平”最首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不是强调“差别”,而“竞争”的结果必定是产生“差别”,做到两者协调最重要就是应该拒绝对人做出“总评价”。教育中我们可以有某门学科优差的排序,但不要有笼统学习好坏的排序;我们表彰学子应该突出是“哪方面”,而不宜推出是所有学子的“楷模”……。我们这个社会充满了“物竞”,只有“最适者”才能生存,过得更好。但要在竞争中做到“公平”,最重要就是不能将“局部”作为“整体”。当我们以所谓“整体”为标准时,很容易将“私货”,将“特权”这些不公平“元素”塞到竞争中。我们通过考试来选拔学子,就应该有广泛的考试科目,各学校各专业去选择自己的“人才”,不要追求有什么“通才”。招数学专业的,主要凭数学成绩;招中国古汉语的,没必要看外语成绩;招收职业技术的,可以凭借动手能力;……。


“应试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中的“顽疾”,其根源在于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就是人类社会必然是多元化的,我们不可能培养出“标准”的人群。这是一个造机器人的时代,不是把人造成“机器”的时代。相关教育的人很多,有各级“官员”、宣传工作者、学校教师、课外“教师”……,他们和教育有“交集”外,但又有各自的利益,我们不可能让他们不顾自己的利益来谈论“教育”,所以必须对“应试教育”给予思考。我只想在这里提醒每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容不得“实验”,这里呼吁家长们,时刻把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如果学习谋生,一定注意观察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抱定“实用主义”信念。


    进入专题: 高考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443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