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学的娱乐功能开发到底——关于《这本书叫什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74 次 更新时间:2017-04-22 22:18

进入专题: 逻辑   学术   科普   娱乐  

江晓原 (进入专栏)  

□ 江晓原  ■ 刘 兵

□ 以前我经常鼓吹“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还曾受到某些老前辈委婉的批评,他们认为“科学是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和娱乐搞在一起”。其实我这样主张,原是为了科学好。因为科学已经越来越远离公众,越来越无法引起公众的兴趣了,以致有“一本书中有一个公式它的销量就减一半”之说。而现代社会正越来越浮躁,公众虽然日益沉溺在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享受中,却没有兴趣了解科学技术本身。所以,如果能够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或许就有机会让公众对科学亲近一点。

现在这本《这本书叫什么——奇谲的逻辑谜题》,就是一本极力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的书,本书的译者又深谙这一宗旨,所以在译文中也极力推波助澜——将作者的文笔译得像耍贫嘴的搞笑之作。这下总该能得到一心想找乐子的读者一瞥青眼了吧?唉!一本有学问的书居然写到这种地步,也真是学问的悲哀了。


■ 你说这本讲逻辑的书是“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姑且假定此书与科学有关,而且是极力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的书,但你却又说这样的译文像耍贫嘴的搞笑之作(这显然也是为了娱乐的目的),让你感到学问的悲哀,在这之间是不是有着某种逻辑上的矛盾呢?


□ 我将此书归入“科学”类中,主要是从出版者给它的定位而言的——所以上架建议中有“科普读物”一项,而出版者给它的这个定位,相信也会被多数读者所认可。

我确实主张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对此书在这方面的努力,我是持赞成态度的。只是一时感慨,忽然冒出一丝悲哀来——如今有学问的书竟如此没人爱看,以至于竟要如此搞笑吆喝起来。这有点象一个极力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师,他满头大汗不停地讲着一个又一个笑话。

本来在我思想上的审美图景中,学问是不用这样极力迎合读者的。“君子中道而立,能者随之”——学问就摆在那儿,你爱看不看,随便你。你不看是你自己的损失和遗憾。昭明太子有言:“自炫自媒者,仕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也是此意。回想30年前,我和你一起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听课时,我们的世界还处在那样的图景中;而曾几何时,学问竟变得那么急于“自炫自媒”了!


■ 关于娱乐功能,现在我持更宽容的态度。尽管我也同意,在严格的科学的意义上,科学对于普通人是不具备娱乐功能的,甚至于,连过去人们总是强调的那种“既通俗又准确”的普及,从根本上说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严格的科学,只有在最专业的语言、概念和理论的表述中,才可能是准确而少歧义的。

但是,在专业的科学界之外,那些非专业的普通人中,确实也会有一部分人对科学有兴趣,这样,他们所需要的,而且是可以理解的读物,变必然与那些严格学术性的东西有所不同。如果想要吸引更多这样潜在的爱好者(或者说读者),那么作品娱乐性就成为面对这样的读者群的必要前提条件。如果我们真想更加扩大受众范围,扩大科普的对象群体,我们就不能把这些读者排斥在外。但我们也无需对他们有那么高、那么严格的学术性的要求。

因而,讲娱乐性,一是需要有层次,而且是多个层次,要想有更多的受众,就要娱乐性更强,更非学术,就像电视上面对大众的肥皂剧不同于小众的艺术影片一样;二是,如果分清了这种层次,似乎我们也就没有必要性感觉到那“一丝悲哀”了。


□ 其实我们的基本观点并无不同,我也同意《这本书叫什么》这样的书是有相当一部分读者会欢迎的,而且我也不是不乐意看到这样的局面。

也许我们的分歧来源于我思想上的某种不彻底性——我虽然一直鼓吹“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但是我心目中所谓的“学术尊严”,到底能让我对学术娱乐化容忍到何种程度,其实并未经过足够的考验。现在这本《这本书叫什么》,我认为尚未突破我的心理底线,但是它确实已经“接触”了我心目中的红线,所以引起了我一番有点迂腐的感慨。

回到这本书上来,当然也有引起我的兴趣之处。比如,那篇译者写的“代后记:25年后的‘空嚼’”就很有意思。译者所谓的“空嚼”,虽是用以自嘲的,倒是有着一定的思想深度。其实本书中的不少悖论例子,道理是一样的,只是故事不同,看着玩玩,自无不可,但确实有着“空嚼”之嫌。又如,作者毕竟也在全书最后一章的最后一节,谈到了“哥德尔定理”这个谈逻辑必定要谈的话题。这个话题是如此的缺乏娱乐性,以至于作者的插科打诨也终于黔驴技穷了,他终于不得不用比较“严肃”的语句来谈论它了。

看来你对此书的评价,比我的要高一些,我很希望你能对这本书给一个基本的定位。


■ 如果要我给此书一个定位的话,我愿意说,此书是一本对普通公众尚有一定难度,但在普及逻辑知识方面仍然很有价值的普及读物。如果要再补充一点,其实我也有一点与你类似的感觉,即译者在翻译时,以及在像书前书后写的文字中,略有一些调侃得太过之感。当然,也许有些读者会喜欢这样的风格,毕竟没有任何一本是可以讨得所有读者的欢心,让所有的读者都百分之百的喜欢的。在普及读物中,这也算是多元化风格中的一种吧。

如果进行更加学理性的讨论,也许我还会提到像逻辑的适用性与局限性的问题,但这里是在谈论普及的问题,也就先不说这个话题了。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毕竟还是要以讲逻辑为主流吧。

我还用了“尚有一定难度”这一说法,是因为我自己的某些阅读感觉。也许是因为读得太急,未得充分思考,我发现其中一些涉及逻辑的问题,我还没有完全想明白。这也许提示我们,要读逻辑著作,哪怕是普及性的逻辑著作,最好还是能更加静下心来。

另外一个感觉是,本书突出的特色之一,是举出了大量有趣的逻辑问题,但其中有些问题颇有现在青少年中流行的“脑筋急转弯”的风格。由此我联想到,其实在一些“脑筋急转弯”问题中,也许是涉及到逻辑问题的,但人们通常却并不这样联想,甚至认为违背内在逻辑正是“脑筋急转弯”应有的风格。但如果把它们放到这种逻辑学普及著作中,那似乎就在性质上有了某种提升了。这也应该是此书的有趣与有益之处吧。

载2011年10月14日《文汇读书周报》南腔北调(109)

进入 江晓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逻辑   学术   科普   娱乐  

本文责编:jiangxiaoyu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407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