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升 肖庆顺:论文化与创造力培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67 次 更新时间:2016-12-07 21:22

进入专题: 文化   创造力   创造力培养  

张武升   肖庆顺  

发展人的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党和国家所强调的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关于人的创造力的研究文献很多,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但随着研究的拓展和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文化对于人的创造力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

一、文化作为创造力之源的机理分析

关于文化与创造力的关系,较早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创造力对文化产生、变迁、发展的作用上,而后这种研究发生了转变,转变到文化对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的作用上。在初期阶段,人们感到创造力如此神奇,创造了日益丰富和高水平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那么,创造力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直到20世纪中期,研究者一致地找到了创造力的源泉——文化。美国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中专门探讨社会文化与创造力的关系,认为文化是人的创造力的心理根源。[1]这一研究成果影响广泛,使关于创造力的研究越来越多地转向文化研究,特别是关于文化作为创造力之源的机理研究。

文化为什么是创造力之源?这一追问激发了进一步的归因研究。这一研究受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影响,先是猜测,后经不断地证明,逐渐得出:人类的进化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路径,一是生物学的生理的进化,二是文化的进化。就像生物进化有其进化“基因”一样,文化进化也有其基因。“透过几代人的统计相关性可管窥到,人类的遗传变异另有根源:文化……与人类复制自身的基因遗传线交叉的是文化流;如果丧失文化流,我们就只有人的身体,而没有人的心智。”[2]与大多数动物的进化不同,人类的进化则与遗传和文化双重信息的差异性传递紧密联系。文化的遗传信息也如生理的DNA一样,有其创造的密码。文化以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的创造力充满了连续而不可简化的信息,使文化有了在基因世界里的不知道的、无法剥离的丰富内涵。“人类的创造力是促使基因——文化共同进化的导火线。创新来自创造力,这些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原料。”[3]

总之,在人类的发展中,人类一方面在生活和实践中实现着生理进化,另一方面实现着文化进化。文化进化确保一代代新人不仅生理上不同于动物,更在心智上不同于动物,这就是具有创造力。人在生活和实践中,通过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形成语言文字、建筑、法律、制度等。人类在创造文明——文化时,一方面产生了各种物质、精神、生态的对象物;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的创造力物化到对象物中,使老一代人的创造力得以保存并有可能向下传递。新一代人在学习、掌握和分享老一代人创造的文化过程中,获得蕴含文化中的创造“基因”,使人的创造力得以继承并发展。文化越多元、多样、开放和自由,其所包含的创造力就越丰富、越有活力和竞争力,对创造力培养的作用就越大。

文化对于个人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的作用是通过一系列重要的过程实现的。一是接触交流。个人属于不同的文化,要使个人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精力与各种文化接触交流,包括国内、国外文化以及国内各种民族、地域的文化等。接触交流的路径可以是学校的课程教学,可以是跨地区、跨国家的访学,也可以是个人家庭组织的旅游活动。接触交流使个人的文化视野开阔、胸怀扩大,使创造力得到丰富多样的文化营养。二是理解认同。个人通过接触交流,逐渐理解其他文化,能够正确把握其价值、符号、意义等,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其的认同。从文化学角度看,认同包括承认、平等、尊重等。承认,就是同意其存在的客观性、历史性和未来性,不否定、不排斥、不对抗。平等,就是把其他文化视为与自己所属文化平等的地位,没有高低、贵贱、优劣之分,只有性质、类型、区别不同之分。尊重,就是对其他文化持有尊敬、重视的态度。尊敬使人礼待、敬畏其他文化,不去慢待、傲视其他文化,更不敢压制、残害其他文化;相反,能够支持、扶持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三是融合建构。在充分吸收不同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内部的文化融合,建构起自己更为先进、博深、开放的文化系统,从而使自己所属文化更加优化、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融合建构不是打破文化的多样性,不是把多种文化化为单一;而是在支持、扶持其他文化发展的同时,吸收其优良因素融入自身所属文化,最终使个人获得创造力的充分发展。


二、作为创造力之源的文化特征

文化是创造力之源这是一个基本的发现。但进一步的研究却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创造力之源,有的文化不仅不是创造力之源,而且还是抵制、阻碍创造力的因素。诸如独裁、专制文化,排他性文化,单一的文化,消磨个性的文化等,这些文化就是创造力的阻碍因素。此外,有关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文化和以集体主义为特征的文化比较研究发现,由于个人主义文化重视独立、自主和创造力,而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适应、服从、从众,前者有利于创造力,而后者阻碍创造力。[4]作为创造力之源的文化具有哪些特征呢?阿瑞提总结归纳出九个特征:便于获得、享用;具有开放性,不封闭、不专有;注重文化的生成;无差别地让所有人自由使用文化手段;鼓励自由;进行文化的广泛的交流、刺激;具有包容性;重要人物在文化方面相互影响;鼓励和奖励创造。[5]由此,我们可以明确,文化作为创造力之源有其特征的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特征的文化才是创造力的发展之源。综合各种研究,我们提出,作为创造力发展之源的文化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一)先进性

先进的文化是创造力之源,落后、腐朽的文化是创造力之害。反映文化发展的规律、代表文化发展的方向的文化就是先进性的文化。这两个方面的规定性既是抽象的,更是具体的。反映文化的发展规律,表明文化的变革、发展是按照自身的逻辑必然发生的,而不是人为强迫的。代表文化发展的方向,这一点与反映文化的规律有内在的联系,但也有区别,这就是文化的发展既立足于现实,更面向未来,朝着必然发生的方向发展。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是世界先进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创造力的宝贵源泉,所创造的科学技术文化的成果一度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做出重要贡献。对此,罗伯特·坎普尔指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6]。纵观历史发展,中华文化在历史上至少有四个时期成为世界先进。一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时期,以孔子、墨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奠定了儒墨道多元并存的文化生态;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师生自由辩论、探索学问,形成了开放、包容、自由的文化风气,为人的创造力发展、培育和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二是宋朝文教大发展时期,宋初的几位帝王都重视文化教育建设,支持儒释道并存发展,鼓励质疑解惑,形成了开放、多样的文化格局,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使中华文明达到又一高峰。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变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西学东渐,新教育发展,中西文化大交流、大碰撞,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得到发展普及,人的创造力得到支持、滋养和激发,形成中华近代文化教育启蒙浪潮。四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在这一正在进行中的时期,开放引入了西方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思想和现代化教育,形成了中西文化的新的更广更深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繁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教育的新高峰,人的创造力将会得到极大的焕发、激励、发展和发挥,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将不断涌现。以著名的诺贝尔奖来说,中国在文学奖已实现零的突破,科学技术奖日益有望。

(二)多样性

多样性就是多种文化并存,包括中外跨国文化并存,也包括国内各种文化的并存。例如各民族文化的多种并存,不同地域文化的并存,各种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借鉴、融合。多样性反映了文化的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为人的创造力发展和培育提供了充裕优越的条件。这一点可以从犹太人的文化生态和创造力成果得到典型说明。

犹太民族是一个世界公认的创造力丰富的高水平的民族。全世界约1500万犹太人,却取得了惊人的创造成就。[7]另一项科学史的研究得出:在14世纪之前,世界上17.6%的顶尖科学家是犹太人。但犹太人的总数只占世界人口的1‰。当今,55%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是犹太人,51%的普利策文学奖得主是犹太人。[8]诺贝尔奖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奖项,自该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在全世界的获奖者当中大约占20%,比犹太人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高出百倍。[9]在其他著名奖项中,犹太人也是遥遥领先。在数学菲尔茨奖(FieldsMedal)中,超出1/4的得主是犹太人。在其他三项数学奖博谢奖(BocherMemorialPrize)、斯梯尔奖(LeroyP.StealePrize)、柯尔奖(FrankNelsonColePrize)中,总共50%以上的获奖者为犹太人。[10]旨在奖励在哲学、艺术、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日本京都奖中,1/4的获奖者为犹太人。[11]在经济领域的克拉克——15奖(JohnBatesClarkMedal)中,65%的得主是犹太人。[12]这些是总体性统计。而犹太人在各领域中的天才级大师更是令人惊奇。[13]

对于犹太人如此高成就的原因,有人试图从犹太人的大脑进行解答。有关爱因斯坦大脑的解剖研究表明,其大脑的大小和结构,与其他民族人的大脑没有特别不同。[14]而真正的研究共识是“犹太民族的独特智慧在于,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相比,犹太人更具有热爱学习的传统文化和智慧”[15]。这一结论揭示出文化是犹太人的创造力之源。犹太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呢?研究表明,犹太人自古就以迁徙、流散为主要的生存、生活方式。[16]人口总量不多,但遍布世界各地,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着深深的交流和融合,从而使犹太文化具有多样性、择优性等特征。这给犹太人的发展视野和活动范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丰富的条件,从而为犹太人的创造力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证据并不证明犹太人从生物学意义上就比非犹太人优越。自19世纪中叶以来,他们所获得的伟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在犹太人环境中占据优势的那些社会文化因素。”[17]

(三)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方面,自身具有革新发展、与时俱进的能力;另一方面,敏于接受别样的影响,善于汇集、吸取其他文化优点为己所用,丰富和优化自己,增强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开放性上,美国文化给我们提供了值得深思和借鉴的范例。有关的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美国人的创造发明成名列前茅。就诺贝尔奖而言,“从1901年到2001年的100年里,全世界共有27个国家475人、478次获诺贝尔奖,其中美国获奖人次达206,占43%。而在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里,全世界共有33名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20人是美国人。”[18]

为什么美国人获奖如此多呢?最主要的是美国有一个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取得成就的开放性的文化。一方面,美国通过移民和扩大留学生,使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而且不同文化之间的质的异别和区域空间的范围相当大,这给文化交流、融合、优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以高等教育为例,美国的知名高校国际化程度很高,外国留学生的比例有的占到40%,一般也占到20%多。而且这种国际化已逐渐扩散到基础教育。集中世界各地“英才”而教育,形成了文化的交叉、影响和优化。这些正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美国文化价值注重开放,不拘泥于固有的传统和模式,注重学术、注重成就,不注重身份背景,不论资排辈,不看关系亲疏,鼓励和支持有才华的不出名的学者、专家,各种基金在这方面扮演了重要的支持角色。这种开放性文化与教育价值取向最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发展。

(四)自由性

文化的自由性包括三方面:第一,文化创造过程中的自由,人们拥有创造文化的自由,因而能把最有生命力的创造基因物化到创造物之中,供后人分享、继承;第二,文化获得、享用的自由,任何人都应不受任何歧视地获得和享用任何文化,任何对获得和享用的限制都是对文化传递和人的创造力发展的损害;第三,不同文化有存在变革、发展的自由,有的文化因其落后、腐朽、过时而被淘汰,这是文化生态进化的结果,而不是人为消除的结果。有了这三方面的自由,文化就能真正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就能真正成为任何人的创造力之源。研究发现,自由性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比较共识的是学派文化所体现的自由性及其成就。

学派是由一批在学术志趣、爱好、理念、价值、方法等方面具有共同特点,能分享、合作的创造性人物组成的“共同体”。学派文化具有充分的自由性,因为学派内部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有竞争,更有相互合作和协助。学派内部的自由论辩、交流、分享,有助于创造火花的碰撞闪现,有助于创造力的激活、激励和促进。例如,物理学中的玻尔学派、布鲁塞尔学派,生物学中的摩尔根学派、米丘林学派,数学中的布尔巴吉学派等,这些学派文化都体现了自由性,是激发创造、研究成就卓著的典范。

在学派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现群体,那就是师生,许多学派中的成员具有师生关系。名师出高徒,伟大的教师影响、培养出伟大的学生,形成一个特殊的师生群体,有的发展成一个学派。例如,古希腊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的师生群体,可以构成一个经典的希腊学派。研究发现,在世界科学史上,卡尔迪什实验室就是一个典型的由师生组成的特殊学派。其中的两位教授汤姆生和卢瑟福培养了多名属于不同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奖者。汤姆生影响、培养了卢瑟福,卢瑟福影响、培养了玻尔等获奖者。当揭示这一学派的成功之谜时,研究发现:“汤姆生的民主管理风格和他的好脾气,决定了他能够把助手和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他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让大家平等地和自由地交流,允许学生们对他的许多想法提出不同的意见甚至批评,这种大家风度使他领导的实验室的思想十分活跃……我们可以说,没有这种气氛和自由思考,他领导的卡尔迪什实验室不可能出现包括他在内的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更不可能将实验室发展成世界性的科学组织”[19]。


三、学校文化是学生创造力之源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对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负有不可替代的职责。但综观学校教育现实,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直严重不足和缺失。许多学校痴迷“应试教育”,培养了许多高考“状元”,取得了升学率的突出成绩,但却少有创新人才。有关的调查显示,多年来的高考冠军大多是高分低能(创造能力),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业绩平平。[20]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对学生实行近乎军事化的教育与管理,死背硬记、强制灌输,与社会生活和实践隔离,在把自己打造成“升学名校”的同时,压制、摧残了学生的创造力,甚至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样的学校有教学、无文化,这样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有知识、无创造力。所以,要真正解决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问题,必须从建设优良的学校文化入手。

学校文化是一般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文化。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传承文化的活动及其生成物,构成一般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建筑、设备、仪器这些物质的文化因素,也包括思想、制度等精神的文化因素。而学校在办学、教育教学中积淀的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人物、故事、校训、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则构成学校文化的特殊内容。对于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建设来说,最重要的是这些特殊的文化内容,因为这是学校所独有的,对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任何学校在形成和建设自己的文化中,都必须体现先进性、多样性、开放性和自由性四个特征,这是共同的要求。但在具体的形成和建设过程中,在体现这四种特征时,都不可能雷同,必须呈现出多样性,从而形成特色。学校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是成熟的标志,是有影响力、竞争力的表现。学校文化特色是学校在形成和建设自身文化过程中通过实践探索和科学研究积淀、凝练而成的独有的特征的综合。学校文化特色反映了学校文化的风格和独特作用,对学生的创造力具有特殊的开发、发展的作用。这一点为中外名校所充分证明。

天津南开中学是一所创新型的学校,创新是其学校文化的特色。在历史发展中,培养了2位总理、1位副总理、9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40余位省部级领导,56位中外著名科学家,一大批著名教育家、文化名人、名医、外交家等。[21]为什么这所学校有如此高的创造成就?原因就在于文化,以创新为特色的文化,其校训就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鼓励、支持为国家和人民而创新。这种文化既体现了先进性,也体现了多样性、开放性,因为这些成就集中铸就于南开中学面向全国招生的时代,汇集了全国各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南开学习,构成了文化的开放和多样。此外,南开中学的文化也具有自由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鼓励、张扬,自由选择课程和学习活动,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这样的文化是产生如此高的创造成就的根源。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著名摇篮。为什么加州理工学院能够培养出许多杰出创新人才呢?根源还是在于其文化,在于其学校文化对创新的鼓励,对多元文化的学习、分享、碰撞,强调学生跨系、科学习,特别是做到三个结合:科研与实践的结合、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结合以及理性思维与形象、直觉思维的结合,正因为如此,钱学森生前反复强调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他本人就是由此成才的典范。对于加州理工学院的文化氛围和陶冶,钱学森深情地回忆道:“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这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窍,以前从来没有想到的事,这里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22]。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学校的经验成果,建设自身文化,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学校需要采取如下主要策略。

(一)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

文化是学校育人的根基。学校在自身改革发展中,应增强文化意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从物质、精神、主体、制度、生态等方面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优良的条件。近年来,许多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较大问题是缺乏特色,走向一种低层次雷同,不适宜于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拓展。所以,学校以文化育人为理念,必须探索研究自身特点、发展历程、传统优势、文化共识等,形成鲜明的文化特色。要形成学校文化特色,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多样性、开放性和自由性,既要重视中、外文化的开放结合,又要重视国内古今文化、各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开放结合,让学生接触交流、理解认同、融合建构多元多样的文化,获得丰富优良的创造力营养。

(二)走文化育人之路

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要有效地传承文化,让学生掌握人类创造出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过程与方法、价值与精神的教学,挖掘和揭示蕴含文化中的人类的创造基因,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创造规律,掌握创造方法,学会创造。同时,更要重视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以校长、教师、学生为主的主体文化对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培育作用,这些学校文化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陶冶滋养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方式、个性特点和精神世界,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源泉。对于这些学校文化,要有目的有系统地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受、认同、理解和领悟,增强对自己学校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努力把蕴含其中的创造因素转化为自己的创造力。

(三)改革创新高考内容方法

坚持文化育人,解放学生创造力,必须从改革创新现行高考内容方法入手,变“应试”育人为“文化”育人,这就是实行高考内容与学校课程教学内容相分离,消除考什么教什么的弊端,高考内容代之以学能考试,主要鉴别学生学能的发展潜力和方向,类似于国外的SAT考试,实行一年中多次考试,择优而用考试成绩。这种考试内容不与任何课程教学内容挂钩,但只要接受国家承认推荐高中课程教材的教学,发展了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就能考好。这一改革创新为文化育人、发展学生创造力提供了制度保障。(四)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上,个性发展,形成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打造自己的发展优势、特长。广泛深入开展学生创意(动漫设计等学科)、创作(文学艺术社科等学科)、创造(科学技术学科)、创业(社会实践等学科)活动(简称“四创”),定期开展校级、省市级、国家级竞赛,制定相关政策,给予鼓励支持。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支持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必将对学生积极开展“四创”活动,发展创新、创业能力,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学校文化特色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20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3


————————

参考文献:

[1][5][17]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99、399—415、430.

[2][3][4]罗伯特·J·斯腾伯格.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6、127、285.

[6]宋景堂.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EB/OL].http://www.douban.com/.2010-10-07.

[7][8][9][10][11][12][15]尼凯米亚·罗森伯格.犹太人为什么成功[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38、65、100、102、102、103、114.

[13][16]刘洪一.创造力与文化——犹太民族的示[EB/OL].http://www.theory.southcn.com/c/.2010-03-30.

[14]孝文.爱因斯坦大脑与常人无异[N].新华每日电讯,2014-06-20.

[18]朱长超.美国的人才汇集机制[EB/OL].http://www.zgrsrc.com//2004-07-12.

[19]阎康年.卡尔迪什实验室:现代科学革命的摇篮[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593.

[20]职场调查:高考冠军为何少有领军者?[N].重庆商报,3013-08-05.

[21]张武升.学校文化创新与学生创造力开发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44.

[22]毕卓然.世界名校如何培养精英下一代的创造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07—108.


作者简介]张武升,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天津300191);肖庆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重庆400715)

    进入专题: 文化   创造力   创造力培养  

本文责编:dengjiax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246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