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锋: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泛南海旅游经济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51 次 更新时间:2016-11-18 09:43

进入专题: 泛南海旅游经济圈  

夏锋  

2016年11月15日,“一带一路”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中改院海南发展研究所所长夏锋发表题为“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泛南海旅游经济圈’”的主旨演讲。


全文摘录如下:

破题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在南海,突破也在南海。构建“泛南海旅游经济圈”,目的是以“大旅游”产业合作为先导,通过广泛性、开放性、互补性的区域互利合作,增强互信,促进协调;目标是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1.建立“泛南海旅游经济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经济全球化面临新趋势、新挑战的背景下,加强亚太地区的区域、次区域深度合作极为重要。南海及周边地区作为亚太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特别是其地处两大洋和两大陆的交汇地带,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既是大势所趋,也有利于增进本地区人民的共同福祉。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高度出发,构建“泛南海旅游经济圈”,以“大旅游”产业合作网络与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强旅游及相关服务业开放合作,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创造更好的合作环境与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泛南海旅游经济圈”的框架设计。

(1)区域范围。“泛南海旅游经济圈”地域上涵盖南海、东南亚周边及太平洋、印度洋等局部地区,包含中国、中国台湾、印尼、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东帝汶、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

(2)基本内涵。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总目标,以大旅游产业为先导,深化海洋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双边和多边合作,以海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依托,构建开放性的旅游经济合作网络,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带动、合作推进的设想,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的自由流动。

第一,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总目标。构建“泛南海旅游经济圈”旨在更好地共建共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充实和拓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海区域的合作内容、领域和机制等,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海洋经济合作的新机制、新平台和新典范。

第二,以大旅游产业为先导,积极开展旅游项下的自由贸易。着力推动共建具有自贸区性质的海洋旅游合作示范区、旅游产品生产加工制造业产业园区、旅游高端装备保税港区,对海洋旅游产业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体制机制安排进行先行先试,进而带动区域内海洋产业合作和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水平。

第三,以海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依托。加强区域内国家和地区在港口、国际中转、运输航线、物流配送、邮轮客运等方面的密切合作,打通区域内海上的贸易流、物流、人流、信息流通道,形成放射性、网络化、便捷化的交通网络布局,构建联接中国与区域内旅游贸易伙伴的海洋经济大走廊。

第四,构建开放性的旅游经济合作网络。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建设,把区域内彼此分割的岛屿、群岛等地理单元更好地连接起来,将众多岛屿从互联互通的盲点变为重要节点,进一步释放区域内海洋旅游经济自身发展潜力。

3.构建“泛南海旅游经济圈”现实操作性强。国际上有诸多成功机制和现实案例可资借鉴。“泛南海旅游经济圈”可借鉴国际上的一些成功案例,以海洋旅游合作和旅游资源开发作为突破口,大力促进旅游往来和人文交流。

(1)构建“泛南海旅游经济圈”具有良好的地缘经济基础。

(2)泛南海区域内国家和地区人文历史相通,具有建设泛南海旅游经济圈的良好人文基础。

(3)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成为出境旅游大国,是构建“泛南海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经济因素。

(4)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经济合作基相互依存性日益加深,成为构建“泛南海旅游经济圈”的共同发展基础。

(5)区域各方在旅游经济领域的互补性为进一步挖掘双方经济合作潜力提供新契机。泛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自然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产业、产品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利于区域内资金和产业转移,拓展以旅游为重点的合作空间和成效。

4.推动“泛南海旅游经济圈”建设的6点具体建议

(1)以游轮游艇旅游为重点,开辟新的航线,推进新的旅游组合产品,务实推进海南与泛南海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进一步密切海南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岛屿地区在港口、码头建设、集装箱联运、国际中转、运输航线、物流配送、邮轮客运等方面的合作,以海口港、三亚港以及洋浦港为重点,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岛屿地区港口群建设,形成更多面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岛屿的国际班轮航线网络;发挥海南省第3、4、5航权开放政策优势,依托三亚新机场和海口美兰机场等,积极开辟面向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岛屿地区的中转、直达国际航线,打造亚太地区岛际交通航运枢纽。

(2)以海南岛、巴厘岛为重点,打造岛屿地区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业联盟。充分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岛屿在健康服务业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探索建立海南岛与其他岛屿经济体的休闲养生互换互助计划。依托海南特色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国际村或健康养生社区,实现岛际间健康服务业资源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在海南建立岛际间健康服务业合作示范基地,探索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管理、健康职业教育、健康技术研发等领域的互利合作。

(3)以岛屿人文交流合作为载体促进民心相通建设。借鉴“世博会”和“园博园”经验,在海南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岛屿主题活动园。按海上丝绸之路岛屿国家与地区大致地理分布,一个岛屿或多个岛屿国家与地区组团成为一个独立区域,集中呈现海上丝绸之路岛屿地区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通过定期举办各岛屿的旅游、文化、艺术、饮食、服饰等活动,加强各岛屿间人才交流、文体赛事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依托海南华侨纪念馆、南洋文化节、南海佛学院等交流载体和平台,发挥海外侨胞和名人在泛南海地区交流合作中的作用,打造岛屿地区“民心相通”工程。

(4)合作开展中高端旅游人才培养。深化以大旅游为重点的海洋合作,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在海洋旅游人才交流和培训方面存在短板,制约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海洋旅游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建议依托相关高校和智库资源推进人才合作培养、学术交流,构建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与平台。例如,建立海南大学国际旅游学院与印尼的特利萨帝旅游学院(Sekolah Tinggi PariwisataTrisakti)合作培养机制,建立双重学位学习途径,可以分别在两所旅游学院完成四年大学学业,并有机会在国外就业。

(5)充分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机制作用,建设“泛南海旅游经济圈”国际论坛。以旅游经济合作为主题推进各方在海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海洋生态保护、海上安全、海洋文化与教育、人员互访等多领域的合作,为促进双方向更深的战略合作关系发展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国际传媒、博鳌亚洲论坛平台等,推动成立“泛南海旅游经济圈”建设专家论坛,吸引南海周边各方的政府和企业代表、学者参加。

(6)有效构建和利用智库学界和半官方交流机制。可向南海周边各方推介构建泛南海旅游经济圈的初步构想,充分阐释建设“泛南海旅游经济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未来蓝图展望,提升各方的参与意愿;通过非官方的对话交流,了解参与方对地区经济合作在各个层面的利益诉求,掌握参与方社会各界对“泛南海旅游经济圈”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进入专题: 泛南海旅游经济圈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217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