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立:两岸文化交流深化的取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65 次 更新时间:2016-09-17 01:15

进入专题: 两岸文化   两岸交流  

陈孔立 (进入专栏)  


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但还需要一个深化的过程,如何进一步深化,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肯定已有的成绩,指出限度与不足,进而分析其原因,对进一步深化的取向提出个人的见解,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两岸学界的讨论。


一、两岸文化交流的成绩


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受到重视,交流的次数多、范围广、参与者日益增多、两岸合作的意识也有所增强。现在根据两岸官方网站的资料,综述如下:


国台办网站在“两岸交流与往来”项目之下,设有两岸文化交流、体育卫生交流、民族宗教交流、科学技术交流、两岸法界交流、两岸政党交流及其他交流等。其中2015年1-7月,两岸文化交流已达194次,教育科技交流达105次。2014年两岸文化交流327次,教育科技交流159次 两项相加多达486次。


“陆委会”网站记录2015年1-3月大陆赴台文教交流“入境数”为14443人次,其中研修生占14146人次。2014年大陆赴台文教交流为26855人次,其中最多的也是研修生。


对于文化交流的成绩,国台办官员有如下的说法:“20多年来,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对推进两岸关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 “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天我们都接触到包括文艺团体的演出、两岸文物展览的合作,以及在很多地方举办的两岸文博会,还有文创产业的合作,包括在动漫产业的合作都很有成效”。[2] 2012年两岸人员往来稳步扩大,各项交流有序推进,两岸大交流的局面持续巩固和发展。2012年两岸交流呈现4大特点:两岸大交流的规模稳步扩大,两岸大交流环境继续改善,两岸大交流的重心持续下移,两岸大交流成果不断增多。[3] 文化部官员指出:“2011年,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文化部积极策划、成功组织实施了一批务实有效、影响广泛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深入打造对台文化交流品牌,深受两岸民众的欢迎”。[4] 2012年“一年来,文化部积极落实历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的各项主张,以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主线,加强统筹,搭建平台,深化合作,拓展领域,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努力构建两岸文化交流新格局,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两岸文化交流正逐步由人员交流向深度合作、由项目交流向产业合作方向迈进”。[5]


在谈论两岸文化交流的成绩时,通常提到以下几个方面:交流的频率加快、层次扩大、内容加深、合作意识增强,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等等。有的大陆学者指出:“如今,两岸文化交流和合作已遍及民族、历史、语言和文字、宗教、哲学、文学、诗歌、影视、戏剧、音乐、歌舞、绘画、书法、摄影、民俗和民间工艺、教育、体育、学术、新闻、声像、广播、报刊、网络、图书和出版、文化管理等各个领域,日益频繁和广泛,正在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经济和文化并重’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的基本工作思路和新时期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6]


二、既有两岸文化交流的限度


两岸学者在讨论两岸文化交流的不足与局限主要是:


(一)未能化解两岸的隔阂:文化交流既是感情的交流,更是心灵的沟通。除了交流发展成果,所产生的情感加深和经济效益外,理应在消除两岸政治隔阂、增进台湾民众政治认同上发挥重要作用。但从实际效果看,两岸文化交流所产生的这种外溢效果目前还不突出。希望在文化往来中不断增进思想感情的深度交流,不断化解彼此间的隔阂疑虑,不断增强两岸同胞一家人的观念,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二)未能形成共同体的观念:当前文化交流散、浅、弱,具有短暂性,浅层性,不确定性,形不成规模效应和影响力。而要改变现状,就要牢牢抓住深化一词,形成文化共同体。接下去,两岸仍需各种务实项目来深化交流,使得中华文化可以走向世界。[7] 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化不仅需要分享彼此的经验,探索互补合作、共创双赢,更应当携起手来,共同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8]


以上看法说明了当前两岸文化交流的不足不在于频率不够、次数不多、范围不广,而在于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怎样才算达到文化交流的要求呢?这就需要从文化交流的目的讲起。


文化交流的基本要求应当是实现相互间的了解、理解和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两岸同胞要加强文化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实现心灵契合”。[9] 俞正声指出:“两岸同胞应当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增强‘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增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意识”。[10] 王毅对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提出如下的希望:一是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二是共同塑造中华文化的时代形象;三是共同构建两岸同胞的民族和文化认同;四是共同推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11] 孙亚夫对两岸文化交流发挥的作用提出如下的期待: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的作用;文以化人的教化作用;扩大和深化文化认同的作用;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化和制度化的作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12] 用以上文化交流的目的来衡量,既有的两岸文化交流显然未能达到上述要求,起到上述作用。


那么,为什么两岸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开展两岸文化的大交流,却无法达到应有的目的呢?当然要达到上述目的本来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除此之外,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主流文化交流与文化领域各个项目交流的关系;二、“同”的文化交流与“异”的文化交流的关系。现在分述如下。


三、主流文化的交流与文化领域各个项目的交流


什么是当今两岸的主流文化?大陆的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台湾是“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


我们查阅所有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绝大多数是有关历史、文学、诗歌、影视、戏剧、音乐、歌舞、绘画、书法、摄影、民间工艺、语言文字、宗教、民间信仰、哲学、民族、民俗、教育、体育、学术、新闻、声像、广播、报刊、网络、图书和出版、文化管理、文化产业等等的交流,这些交流有利于两岸相同的文化项目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但是在既往的两岸文化交流中,除了有关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的交流涉及主流文化之外,很少看到有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之间的直接交流。


习近平指出:“文化的交流既需要理解和尊重,也需要超越偏见和误解。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13] 因此,只有敢于面对两岸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面对两岸主流文化的差异,开展两岸主流文化的交流,才能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才能超越偏见和误解,才能做到互相了解、理解和融合。反之,如果不敢开展两岸主流文化的交流,则无法真正了解对方,更谈不上做到真正的理解和融合。


当然现在要开展两岸主流文化的交流还存在不少困难,双方在文化交流中,往往带有“目的性”,甚至要对方放弃自己的文化,接受己方的文化,因此,互不理解、互相矛盾、互相抵触、互不尊重、互不相容等等情况都已经发生。台湾学者一再担心大陆在文化交流方面的“政治目的”,即“以文化促统为终极目标”。[14] “特意带有政治目的地去推进文化交流可能还会适得其反”。[15] 大陆学者杨立宪指出:“在很大程度上,两岸文化交流是服从服务于各自政治目标的。两岸政治对立尚未结束,也连带影响到两文化交流的政策。马英九主张现阶段两岸‘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 ‘不统不独不武’,‘以两岸和解实现台海和平、以活路外交拓展国际空间、以国防武力吓阻外来威胁’。其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目标是向大陆输出‘台湾经验’,输出‘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以求‘缩短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在中华文化指导下,找出解决争议的方式’。这与祖国大陆对台政策明确以‘两岸一中’为基础,以‘反独促统’、和平发展、振兴中华为目标有很大的区别。这对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也有一定影响。[16] 由于双方过分强调“目的性”,而不敢面对、甚至有意回避两岸主流文化可能导致互不认同的问题,有意回避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这就使得问题始终存在而无法得到解决。台湾学者邱坤良对大陆与台湾分别提出建议:“无论蓝绿执政,大陆都应该在推动两岸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台湾主题文化,才能起到更好的交流效果”。台湾要“以台湾当代文化的形貌与中国大陆文化进行交流,才能掌握台湾主体文化,进而有助于双方人民的相互瞭解与文化互补”。[17]  这个意见值得重视。


那么,开展两岸主流文化的交流有什么意义呢?


(一)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受到提倡、发挥主导作用的文化,具有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中国大陆现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下建构起来的主流文化,“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则是在台湾现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下建构起来的主流文化。双方的主流文化体现了各自的主流意识形态、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体现了各自文化的特质。只有开展两岸主流文化之间的交流才是把握了文化交流的主体,才能认识双方在观念、价值方面的差异,才可能真正了解对方的文化。反之,如果不开展进行主流文化的交流,就没有抓住文化交流的关键,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对方,更谈不上理解对方。


只有开展两岸主流文化的交流,大陆同胞才能了解为什么台湾民众中有许多人认同“不统不独不武”、要求维持现状,为什么要说“你们中国”“我们台湾”,而不肯说自己是中国人,为什么会亲美亲日而对大陆存在敌意和戒心;台湾民众才能了解为什么大陆同胞都主张统一,认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为什么对“台独”“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以及不承认是“中国人”会那么在意;如此等等。只有开展两岸主流文化的交流才能了解两岸要“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实现心灵契合”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二)双方的主流文化分别扎根于两岸不同的社会中,在大陆现有的条件下,不可能建构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同样,在台湾现有的条件下,也不可能建构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两岸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甚至是本质差异,要求两岸文化走向同一,要求对方放弃自己的文化,放弃主体意识、核心价值,而接受、认同已方的文化,这种一味追求“同”的观念完全是错误的。因此,“和而不同”应当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这个方面,汤一介教授有一些精辟的论述,他说:“‘和而不同’的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在‘不同’基础上形成的‘和’(‘和谐’或‘融合’)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不同文化的交流“是一个由‘不同’到某种意义上的‘认同’的过程。这种‘认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18]


这就意味着,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要尊重对方的文化,要把两岸主流文化的冲突变成相互认识、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的过程,互相学习、借鉴、吸取对方文化的优秀成果,进而摒弃成见,化解两岸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使两岸文化冲突变成文化交流走向进一步深化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两岸文化交流的基本要求:互相了解、理解和融合。


四、“同”的文化交流与“异”的文化交流


在现有的交流中,“同”的交流占主导地位,即多是两岸文化中相同、相似一面的交流。这当然有利于增进两岸文化共同性的认知,有利于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是,如果只讲“同”,不讲“异”,无视或回避两岸文化的差异,那就是无视或有意回避两岸文化的真实,这对于解决问题是没有好处的。


“异”的文化交流,范围也相当广泛。例如,两岸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上的差异,对“精华”与“糟粕”看法的不同;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差异;两岸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差异;对两岸文化交流乃至文化冲突的不同看法;对两岸政治走向、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看法;等等。


在这个方面,台湾知名学者杨开煌提出了值得思考的意见。他指出:不要过分强调“同”而忽视“异”。过分强调“同”就把两岸文化存在的“异”看成是两岸交流的负担,这也就成为反对两岸文化交流者打击“同”的有力证据和借口。抱着功利心态,迷恋于历史之同,使得两岸文化交流的效果难彰,因此,他强调“要认真研究两岸文化之‘异’”。[19] 台湾诗人萧水顺也说:“两岸政经体系的不同让两岸文化也产生了些差异,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两岸的交流才别具一番意义,大陆同胞在面对台湾同胞不同的声音时,应在瞭解历史的前提下,予以体谅”。“如果两岸的文化一样,那就不用交流了。正是因为有所不同,才能够‘用我的文化影响你的文化’,交流才具有意义。”[20]


那么,开展“异”的文化的交流有什么意义呢?


(一)既开展“同”的文化交流,又开展“异”的文化交流,才能了解双方文化的全貌,全面认识双方的文化,才能认识双方文化的真实,避免虚假和片面。既看到两岸文化相同、相似的一面,又看到两岸文化不同、差异的一面,这是了解对方文化的必要前提,否则无法达到了解,更谈不上理解了。由于认识到两岸文化存在“异”的一面,而且这种“异”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的,这就可以避免要求对方放弃自己的文化,完全认同、接受已方的文化,可以避免以已度人造成误解和误判。


(二)在了解两岸文化“异”的一面的基础上,才能寻找两岸产生文化差异乃至文化冲突的种种原因,包括由于两岸不同社会制度以及近年来两岸互动过程所造成的原因,才能知道两岸各自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客观依据,有其合理性,应当尊重对方的文化,倾听对方的不同意见,以正确的态度开展交流。只有了解两岸在价值观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才能正确对待、处理和扭转彼此之间存在的刻板印象,扫除交流的障碍,互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坦诚相待,从而让文化交流真正成为心灵的沟通。总之,认识两岸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文化交流才能进一步深化。


大陆学者李鹏提出“差异磨合”的概念,他指出:“文化差异只有在不断冲突和磨合中才会逐步相互适应”,“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行为,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去芜存菁。无论大陆还是台湾,都要将心比心,不要无故指责对方文存在缺陷,而要看到对方文化存在的意义,要从中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去诠释、理解和接受对方的文化特性。”[21] 胡洪侠指出:“我们在解决两岸问题时要求同存异,在共同价值方面要求同,但在文化交流中要同中求异。尊重这种异,了解这种异,才可以更好沟通交流。”[22] 台湾学者卢国屏指出:“两岸文化差异有着‘同根而不同质’状态,同属于中华文化的根,却有着地区性、历史性、制度性的异质发展,但是如果认为回避两岸文化差异的讨论与沟通协调,便可众口铄金形成交流目的,这想法恐怕就过于乐观也无益于深化两岸关系。”“ 两岸文化交流,必须要厘清两岸文化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如果只从表层上总说‘同文同种’就一语带过各种差异性,将难以真正的相互理解,而交流就可能无法深化。” [23] 这些看法都说明了开展“异”的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近来在两岸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已经发现“由于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两岸的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不少的差异,这些差异既有研究风格上差异,也有学术观点的差异;既有对历史认知的差异,也有对现实看法的差异”。“两岸交流越频繁、越深入,有些差异可能会表现得会越明显。差异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差异,不要刻意的放大这些差异,不要让它成为两岸交往的障碍”。[24] 这说明正视差异、尊重差异、正确面对两岸文化的差异问题已经提上日程。


总之,两岸文化要走上互相融合的道路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但是,只要有了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正确取向,总会达到相互了解、理解和融合的要求。个人认为:两岸既要开展文化领域各个项目的交流,又要开展两岸主流文化的交流,而且应当特别重视两岸主流文化的交流;既要开展“同”的文化交流,又要开展“异”的文化交流,而且应当特别重视“异”的文化交流,这是两岸文化交流深化的两个要点,也就是两岸文化交流深化的正确取向。


青年学者王贞威指出:“我们必须深刻认知到:两岸群内自有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及其较长时间内的稳定性,同时也应乐观地看到随着两岸共同实践场域的形成和深化,在两岸互动进程中,会持续进行共有知识生产,不断建构跨两岸的群际共有文化,并弱化两岸自有文化的差异性”。进而指出,建构两岸群际共有文化是两岸共同努力的方向。[25] 我同意他的观点,并且希望两岸能够在近年来已经建构的新的“集体记忆”和“共有观念”的基础上继续发展,[26] 为建构两岸群际共有文化、促进两岸文化融合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个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就能推进和实现两岸同胞心灵的契合。


最后还要介绍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温特的一个观点,他说:“即使国家在某种文化之中面对某些刺激因素,也总是可能转化这些刺激因素,并创立新的文化。对大国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大国具有实力,可以较少地受到现有规范环境的制约,所以更具创造新文化的能力”。[27] 在历史上,中国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刺激时就是如此,今后面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也要有这样的自信,两岸面对相互之间不同文化的刺激更应当共同提升“创造新文化的能力”。


[1] 孙亚夫:《新形势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意义及作用 增进文化交流合作 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光明日报》2014年12月10日)

[2] 《国台办: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近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华夏经纬网》 2011年10月26日。

[3]《国台办交流局局长程金中谈近两年两岸交流》,《中国新闻网》2013年3月29日。

[4] 《文化部:文化交流是两岸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www.taihainet.com,2012年10月11日)。

[5] 肖夏勇:《构建交流机制,深化两岸合作》,《中国台湾网》2012年7月28日)

[6] 宋淑玉:《功能和社会意义视野下的两岸文化交流》,《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7] 《两岸文化合作交流三大关键词:文化、深化、机制》,www.taihainet.com  2014年9月14日。

[8] 《台湾文化界人士盼两岸深化文化交流 携手传承民族共同记忆》,《新华网》2011年7月18日

[9] 《习近平就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提出5点主张》,新华网2015年5月4日。

[10] 《俞正声就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提出四点意见》,《中国新闻网》2013年10月26日。

[11] 王毅:《深化两岸文化交流 文化的境界与两岸的追求》,《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月26日。

[12] 同注1

[13] 《习近平表示中国愿意兼收并蓄借鉴各国有益文化》,《国际在线专稿》,2009年10月14日。

[14] 邱坤良:《两岸文化交流目的性太强或起到反效果》,(http://www.CRNTT.com,2014年10月25日。

[15] 杨开煌:《两岸文化分裂危机增强》http://www.CRNTT.com   2014年10月26 日)

[16] 杨立宪:《再论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两岸文化交流》,《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17] 同注14

[18]汤一介:《文明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原则》,新浪网,2006年12月16日。

[19] 同注15

[20]《萧水顺:两岸文化同中有异 交流更具意义》,http://www.CRNTT.com   2014年5月6日

[21] 李鹏:《和平发展视阙下两岸文化整合的功能与路径》,《台湾研究》2010年第2期。

[22] 《同中求异的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china.com.cn,2012年2月15日。

[23] 卢国屏:两岸文化已是“同根而不同质”,

http://www.CRNTT.com   2015年8月24 日。

[24]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青年学子的反思与成长》,《中国评论》2015年8月号。

[25] 《王贞威:应不断建构跨两岸的群际共有文化》,http://www.CRNTT.com,2015年8月23日。

[26] 参阅:陈孔立:《台湾民意与群体认同》,九州出版社,2013年,第211-213页。

[27] 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33-34页。


原载《台湾研究集刊》2016年第4期

进入 陈孔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两岸文化   两岸交流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39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